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九年级政治课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合集下载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3(44页)(粤教版九年级)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3(44页)(粤教版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641c4b901a37f111f1855b9c.png)
比例。(59%以上是贫困)
2007年中国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 001东莞市 25320 002深圳市 22567 003温州市 21716 004上海市 20668 005北京市 19978 006台州市 19953 007广州市 19850 008宁波市 19674 009绍兴市 19178 010杭州市 19027
恩格尔系数 >60%
50%—60% 40%—50%
<40% <20%
生活发展阶段 贫困 温饱 小康 富裕 最富裕
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
• (1)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这是一切不 平衡的根源。经济市场化了,政治还没有 民主化,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不配套。
• (2)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城市基础设 施越来越好,道路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 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整个 城市正在迅速现代化。农村虽然变化也大, 但还谈不上现代化,农民吃穿不愁但还是 手工工具搞饭吃,农业科技含量仍然不高。
湖南卫视主持人××结 婚时,婚纱的价格为一百 万.
我理解的小康社会
1、说说自己对小康社会的理解。 2、国家将要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全面 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 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 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么? 现在走的是第几步?
2、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什么水平?
3、我国目前的小康的特点是什么? 4、什么是“全面小康”?(目标,远景目标) 5、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6、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怎么走的?
三步 走的 战略 目标
• 第三、既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2007年中国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 001东莞市 25320 002深圳市 22567 003温州市 21716 004上海市 20668 005北京市 19978 006台州市 19953 007广州市 19850 008宁波市 19674 009绍兴市 19178 010杭州市 19027
恩格尔系数 >60%
50%—60% 40%—50%
<40% <20%
生活发展阶段 贫困 温饱 小康 富裕 最富裕
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
• (1)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这是一切不 平衡的根源。经济市场化了,政治还没有 民主化,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不配套。
• (2)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城市基础设 施越来越好,道路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 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整个 城市正在迅速现代化。农村虽然变化也大, 但还谈不上现代化,农民吃穿不愁但还是 手工工具搞饭吃,农业科技含量仍然不高。
湖南卫视主持人××结 婚时,婚纱的价格为一百 万.
我理解的小康社会
1、说说自己对小康社会的理解。 2、国家将要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全面 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 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 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么? 现在走的是第几步?
2、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什么水平?
3、我国目前的小康的特点是什么? 4、什么是“全面小康”?(目标,远景目标) 5、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6、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怎么走的?
三步 走的 战略 目标
• 第三、既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共3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090a53e518964bce847c0c.png)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 A.①③④
B.①②④
2、下列关于共享发展成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B.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C.共享发展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 D.能更好地朝着共同富裕前进
何谓新常态?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 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 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 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二) 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中国 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 展阶段。
高速 发展
高质量 发展
走 向 共 同 富 裕
改革进行时 (为什么要 深化改革)
社会
主义 制度 是保障
共享发展成果
1、什么是共享发展成果 2、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3、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1、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还处在中等发达市场经
济水平,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取得的不断优秀成果,我国 的经济还是面临很多的机遇和挑战。下列属于我国面临的 挑战是:( ) ②城镇化水平不高 ④实现共同富裕 C.②③④ D.①②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经过
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 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 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对走向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认识?
新时期,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
改革 开放
升级 全面深 化改革
包括
经济、政治、文
01
收入持续提 高,分配更 加公平
02
公共卫生普 及,均等化 水平提高
03
教室更加明 亮,教育更 加公平
九年级政治第二单元2.1第2课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第二单元2.1第2课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d2f8cd3186bceb19e8bb36.png)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其中, 最关键的目标 :力争2020 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__________ 国际竞争力 _________________ 明显增强。
4.几个重要奋斗目标:20 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21 世 全面建设小康 纪 头 20 年 , ___________ 社 会 ; 21 世 纪 中 叶 , 基 本 实 现
第2课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 共同富裕 。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 ______________ 诚实劳动、____________ 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 合法经营
先富帮带后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逐步达到
共同富裕。
判断:1.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同时富裕。( × )
注意: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也不
是同等富裕,而是有一个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的过程。 判断:2.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消除收入差距。( × )
注意:共同富裕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收入差距过分悬
A.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现代化
C.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D.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 D ) A.同步富裕 B.同时富裕
C.小康生活
D.共同富裕
3.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 是力争( B )
A.到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B.2020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C.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 D.201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
4.几个重要奋斗目标:20 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21 世 全面建设小康 纪 头 20 年 , ___________ 社 会 ; 21 世 纪 中 叶 , 基 本 实 现
第2课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 共同富裕 。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 ______________ 诚实劳动、____________ 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 合法经营
先富帮带后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逐步达到
共同富裕。
判断:1.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同时富裕。( × )
注意: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也不
是同等富裕,而是有一个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的过程。 判断:2.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消除收入差距。( × )
注意:共同富裕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收入差距过分悬
A.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现代化
C.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D.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 D ) A.同步富裕 B.同时富裕
C.小康生活
D.共同富裕
3.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 是力争( B )
A.到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B.2020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C.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 D.201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走向共同富裕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走向共同富裕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de607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d.png)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面前困难重重,出头之日遥不可及时,何不学学企鹅的沉潜?这种沉潜绝非沉沦,而是自强。如果我们 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冰凌”吓倒,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 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筋疲力竭。 【例文观摩】
对策: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 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 息、自我革新,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 程,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①原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 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 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 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 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更满意的收入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C.“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月,月本天上的明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
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寓言”一词出自《庄子》。“寓”是寄托的意思,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及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 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更稳定的工作 (观点四)“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它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 更优美的环境 辞之中荡漾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词人入世、出世的矛盾心理,看似是“出世”——清静无为、超
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 本文大量引用名人名言,论证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恰到好处地运用例证、引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艺术构思时,要敢于跨越时空,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策: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 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 息、自我革新,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 程,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①原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 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 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 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 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更满意的收入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C.“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月,月本天上的明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
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寓言”一词出自《庄子》。“寓”是寄托的意思,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及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 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更稳定的工作 (观点四)“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它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 更优美的环境 辞之中荡漾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词人入世、出世的矛盾心理,看似是“出世”——清静无为、超
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 本文大量引用名人名言,论证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恰到好处地运用例证、引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艺术构思时,要敢于跨越时空,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 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课件PPT初三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 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课件PPT初三优秀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b64b31e952d380eb63946d19.png)
共享发展的内享四个方面。
运用你的经验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 了哪些措施保障和改善 民生?结合视频和你的 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 你和家人从中体验到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
课堂笔记
如何“共享”发展成果?(措施)
➢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回顾改革开放历程,从设立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到自 贸区建设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干不出一番新事业。这启示我们 要……
①与时俱进,勤于探索 ②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B
③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锐意进取、勇于实践
A.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谢谢观看
Thank You
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质量发展阶段。 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
总众目在标就:业完、善教和育发、展医中疗国、特居色住社、会养主老义等制方度面,面 推临进不国少家难治题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PART 02
共享发展成果
探究与分享
思考: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你对共享发展成果有怎样的理解?
①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 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向共同富裕》PPT精品课件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向共同富裕》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bfdc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e.png)
1.2 走向共同富裕
学习目标: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 2、为什么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3、怎样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4、正确认识共享发展理念 5、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6、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措施?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P9)
(1)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共同
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同步富裕
结合图片回答:什么是共同富裕?
什么是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 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 共同富裕。
≠ 同步 同时 同等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 体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3、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P9-11)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 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 续推向前进。 (2)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 体化。 (4)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 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 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 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这体现出( ) A.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我国以农村工作为中心C.农 村实行村民自治 D.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学习目标: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 2、为什么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3、怎样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4、正确认识共享发展理念 5、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6、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措施?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P9)
(1)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共同
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同步富裕
结合图片回答:什么是共同富裕?
什么是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 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 共同富裕。
≠ 同步 同时 同等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 体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3、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P9-11)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 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 续推向前进。 (2)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 体化。 (4)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 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 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 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这体现出( ) A.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我国以农村工作为中心C.农 村实行村民自治 D.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九年级政治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 粤教
![九年级政治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 粤教](https://img.taocdn.com/s3/m/c3be1d5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9.png)
(1)坚持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途径;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 力发展生产力;
(3)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战略, 缩小区域贫富差距;
(4)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人们自主创业;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贫困地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 斜,帮助其脱贫致富;
知识殿堂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根本原则) • (1)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等富裕 • (2)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3)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个人)
• 2、“三步走”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第一步:解决温饱(1981-1990年)
交通快起来了,手机用起来了 美容热起来了,笑容多起来了
在你身边有没有发现这些变化,请举 例说说,并思考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制定的小康标准
全国的小康标准: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400元;人均年 收入1400元;人均住房面积15.5㎡……
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怎样的?
决 定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课 时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 最终目标 (根本原则)
明
共同富裕是不是“同时富裕” 或
辨 “同等富裕”?为什么?
珠海----18908元 佛山----17424
元
上海----18645元
2006年我国城市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
温故而知新
1、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
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PPT)5-4
![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PPT)5-4](https://img.taocdn.com/s3/m/09e423b887c24028915fc3e1.png)
者写这本书,~了几十种书刊。②在处理事物时借鉴、利用有关材料:仅供~|~兄弟单位的经验|制定这些规章时~了群 众的意见。③参看?。 【参考书】名学习某种课程或研究某项问题时用来参考的书籍。 【参考系】名为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
2、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必由之路是让一部分地区和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如油菜薹、芥菜薹。②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宽卵形或椭圆形,花柔嫩,是常见蔬菜。也叫菜心。 【菜系】名不同地区菜肴烹调在理论、方式、风味等方面具 有独特风格的体系。 【菜心】ī名菜薹?。 【菜羊】名专供宰杀食用的羊。 【菜肴】名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鱼、肉、蛋品、蔬菜等。 【菜油】名用油菜子 榨的油。也叫菜子油,有的地;听雪电影网/ ;区叫清油。 【菜园】名种蔬菜的园子。也叫菜园子。 【菜子】名①(~儿)蔬菜的种子。 ②专指油菜子。 【菜子油】名菜油。 【寀】〈书〉同“采”()。 【蔡】①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来迁到新蔡一带。②名姓。 【蔡】〈书〉大 龟:蓍~(占卜)。 【縩】*(縩)见页〖綷縩〗。 【参】(參)①加入;参加:~军|~赛。②参考:~看|~阅。 【参】(參)①进见;谒见:~ 谒|~拜。②动封建时代指弹劾:~劾|~他一本(“本”指奏章)。 【参】(參)探究并领会(道理、意义等):~破|~透。 【参拜】动以一定的礼节 进见敬重的人或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大礼~|~孔庙。 【参半】动各占一半:疑信~。 【参变量】名参数。 【参禅】动佛教徒静坐冥想领会佛 理叫参禅:~悟道。 【参订】动参校订正:这部书由张先生编次,王先生~。 【参访】动参观访问:~团。 【参股】∥动入股:投资~。 【参观】动实地 观察(工作成绩、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团|~游览|~工厂|谢绝~。 【参合】〈书〉动参考并综合:~其要|本书~了有关资料写成。 【参劾】 〈书〉动君主时代指向朝廷检举官员的过失或罪行。 【参加】动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工会|~会议|~选举|~绿化劳动。②提出(意见):这 件事儿,请你也~点儿意见。 【参见】动参看?。 【参见】动以一定礼节进见;谒见:~师父。 【参建】动参与建造;参加建设:这项工程有十几个单位~。 【参校】动①为别人所著的书做校订的工作。②一部书有两种或几种本子,拿一种做底本,参考其他本子,加以校订。 【参军】∥动参加军队。 【参看】动 ①读一篇文章时参考另一篇:那篇报告写得很好,可以~。②文章注释和辞书释义用语,指示读者看了此处后再看其他有关部分。 【参考】动①为了学习或
2、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必由之路是让一部分地区和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如油菜薹、芥菜薹。②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宽卵形或椭圆形,花柔嫩,是常见蔬菜。也叫菜心。 【菜系】名不同地区菜肴烹调在理论、方式、风味等方面具 有独特风格的体系。 【菜心】ī名菜薹?。 【菜羊】名专供宰杀食用的羊。 【菜肴】名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鱼、肉、蛋品、蔬菜等。 【菜油】名用油菜子 榨的油。也叫菜子油,有的地;听雪电影网/ ;区叫清油。 【菜园】名种蔬菜的园子。也叫菜园子。 【菜子】名①(~儿)蔬菜的种子。 ②专指油菜子。 【菜子油】名菜油。 【寀】〈书〉同“采”()。 【蔡】①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来迁到新蔡一带。②名姓。 【蔡】〈书〉大 龟:蓍~(占卜)。 【縩】*(縩)见页〖綷縩〗。 【参】(參)①加入;参加:~军|~赛。②参考:~看|~阅。 【参】(參)①进见;谒见:~ 谒|~拜。②动封建时代指弹劾:~劾|~他一本(“本”指奏章)。 【参】(參)探究并领会(道理、意义等):~破|~透。 【参拜】动以一定的礼节 进见敬重的人或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大礼~|~孔庙。 【参半】动各占一半:疑信~。 【参变量】名参数。 【参禅】动佛教徒静坐冥想领会佛 理叫参禅:~悟道。 【参订】动参校订正:这部书由张先生编次,王先生~。 【参访】动参观访问:~团。 【参股】∥动入股:投资~。 【参观】动实地 观察(工作成绩、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团|~游览|~工厂|谢绝~。 【参合】〈书〉动参考并综合:~其要|本书~了有关资料写成。 【参劾】 〈书〉动君主时代指向朝廷检举官员的过失或罪行。 【参加】动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工会|~会议|~选举|~绿化劳动。②提出(意见):这 件事儿,请你也~点儿意见。 【参见】动参看?。 【参见】动以一定礼节进见;谒见:~师父。 【参建】动参与建造;参加建设:这项工程有十几个单位~。 【参校】动①为别人所著的书做校订的工作。②一部书有两种或几种本子,拿一种做底本,参考其他本子,加以校订。 【参军】∥动参加军队。 【参看】动 ①读一篇文章时参考另一篇:那篇报告写得很好,可以~。②文章注释和辞书释义用语,指示读者看了此处后再看其他有关部分。 【参考】动①为了学习或
思想品德:考点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粤教版九年级)
![思想品德:考点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粤教版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5d8f2b34856a561253d36f80.png)
• (3)改革分配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及地区 间收入的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建 设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 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意义)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现阶段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 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 今天,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各族人民团结 和睦、社会稳定有序,人们的生活总体达 到小康水平,人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这一切都源于( ) A、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 B、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成功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 D、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 A.已步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 B.实现了共同富裕 • C.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 D.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05年
• (多选)下表反映的问题告诉我们 ABCD
•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比较
年份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03年 城、乡居民 2.56:1 2.58:1 3.1:1 3.09:1
• (3)最根本途径: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4)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途径是坚持经 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 高国家的总体实力。(经济)
• 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政 治)
• (4)个人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学识,用辛勤的汗水 走上致富之路。(1分)
• 所以,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
02年佛山中考试题
•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6分)
• 我国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情况表 (单位:元)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现阶段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 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 今天,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各族人民团结 和睦、社会稳定有序,人们的生活总体达 到小康水平,人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这一切都源于( ) A、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 B、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成功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 D、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 A.已步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 B.实现了共同富裕 • C.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 D.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05年
• (多选)下表反映的问题告诉我们 ABCD
•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比较
年份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03年 城、乡居民 2.56:1 2.58:1 3.1:1 3.09:1
• (3)最根本途径: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4)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途径是坚持经 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 高国家的总体实力。(经济)
• 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政 治)
• (4)个人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学识,用辛勤的汗水 走上致富之路。(1分)
• 所以,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
02年佛山中考试题
•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6分)
• 我国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情况表 (单位: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
材料一:2006年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 项目 经济 发展 8.1% 社会 发展 人口 素质 生活 质量 民主 法制 农村全面小康 实现程度
小康水 平的实 现程度
26.8% 10%
30.2% 55.3% 16.9%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
西气东输 滚滚气流进万家源自西部大开发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实施以来,沈阳 铁西区历经艰难实现转型,已由世界重度污染城区变 成模范生态区。这里每年经济指标以30%速度发展, 铁西区已经成为东北经济大区。中国•沈阳•新铁西 迈向国家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5、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 2050 年 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 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 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zxxk
1、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 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同 富 不 同 路
2、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 实现共同富裕。
先富帮后富
共奔富裕路
•为了实现共同富 裕,党和国家做了 哪些事情?
当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 和政府又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先富裕起来的 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 了解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三步走”战略。zxxk ● 清楚我国目前是什么样的小康? 如何继续奋斗?zxxk ● 明确我国的奋斗目标及其实现 途径。zxxk
3分钟 ● 阅读教材P36第三目题“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二、 三段和“小链接”,说出我国提出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内 容和实现情况。
我们已实现了第一、二步战略目 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国际舆论评论: “中国人只用了一代人的时 间取得了别的国家用了几个世纪 的成就。”
5分钟
● 阅读教材P36第三目题“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一、四、五、 六、七段内容: 1.确定我国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2.什么样的小康才是全面的小康? 3.为了实现全面的小康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 的目标是什么?zxxk 4.实现全面小康后要奔向那个目标?如何实 现?zxxk
为了改变目前的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 很不平衡的小康,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目标?
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我们所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 :
• • • • • •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本世纪头 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 2020年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 更高水平 的小康社会, 惠及十几亿人口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 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六个更加)
沈阳市铁西新区zxxk
1.我国小康现状; 2.全面小康的含义; 3. 建设全面小康的最关键的目标 4.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和实现途径; 5.我国的宏伟目标。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
总体小康2000年
低水 平 不全 面
人均GDP800美 元;中下收入 偏重于物质消费
全面小康2020年
初级阶段奋斗 目标2050年
2、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 达到小康社会,但是,我国现在达 到的小康水平是: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 均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 1999 年提出的标 低水平的 准,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 家。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4万亿,经济 总量已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 2460美元,排名世界第104位。 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 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 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特别是高等教 育、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足。
不全面的
发展不平衡的
按上世纪中叶国家计委会同统计局和农业部制 定的小康基本标准衡量,目前小康的实现程度到 2000年虽已达到95.6%,但从地域看,除去市辖区 外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还有22个, 居于温饱和小康的占63.2%,居于小康和比较富裕 的占13.7%,比较富裕的仅占0.3%。另外,从人 口来看,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8%,但还有一 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到去年底,全国有2800万农 村贫困人口,城市中还有最低生活保障人口 1930万。
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步走”
三步走 时间 国民生产总值目标 (反映国家的经济水平) 人民生活目标 解决温饱问题 达到小康水平 达到小康 比较富裕
第一步 1981-1990 第二步 1991-2000
翻一番 再翻一番
第三步 2001-2050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注: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800美元即达到小康水 平,更高水平的小康为人均 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 我们国家已经实现了第几步目标? 注: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4美元。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技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完善各项社会制度
……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最关键 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更 人均GDP3000美元; 基本实现现代 高 中上收入 化,把我国建 水 平 设成富强、民 物质生活、精神生 更 活、教育、科技、 主、文明和谐 全 民主政治等各个方 的社会主义国 面 面 家。
发展 很不 平衡
全国达到小康水 惠及十几亿人口。 平的占74.8%; 更 工农、城乡、地区 平 差别缩小 城乡收入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