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就业能力
摘要:我们发现,畜牧业在迅猛发展,而畜牧兽医人才供应却严重不足,人
才匹配与行业需求脱轨,不利于畜牧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因此,高校在进行畜
牧兽医课程专业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已迫在眉睫。

这就
要求教师灵活的使用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实践过程,本文旨在对畜牧兽医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其就业能力的对应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就业能力
1.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畜牧兽医专业在教学中要重视市场需求,人才供应与市场需求想吻合才能保
证畜牧业良性健康的发展。

以就业为基础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保证
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就业能力,这也是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需要考虑和分析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2.影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2.1 理论知识不够牢固
大部分高校都是在大二才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系统学习,大四就进行社会实践
或者企业实习,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时间由四年的课程压缩到两年,导致学生
对很多知识的学习都只停留在表面,学校对于学生专业课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
课本中知识点的考核上,只要考试前学生背会所谓的重点知识,就能拿到学科结业,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临时抱佛脚,并没有真正把理论知识记扎实。

2.2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大部分高校没有完善学生实践策略,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能力,没有和对应企业达成人才输送的战略目标。

这就导致学生走出校门后没有目标,缺乏实习规划,甚至一些学生为了拿到实习证明随便找份工作混日子应付了事。

由于对工作岗位定位不明确跳槽频频发生。

部分学生对畜牧业岗位工作不了解,期望值偏高,一旦遇到棘手问题便容易导致对本行业的厌倦心理,从而改行择业。

2.3教学方式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畜牧兽医作为一门技术类学科,高校课程教学的重心应该从理论知识讲授向职业技能训练的方向上转化,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才是关键,而高校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方法的羁绊,毫无职业教育的特色可言。

2.4学生自身的因素
通过对畜牧兽医行业的用人标准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没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注重自身感受,多数学生宁愿毕业后转行也不愿再回到基层就业。

此外,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也相对薄弱,缺乏师资力量和系统的指导方法。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形式,大学生就业观念理想化,加之收到家长择业目标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择业过程中,薪酬福利、工作地点、岗位晋升等利益取向也制约着毕业生的选择。

畜牧兽医学生受到专业的局限性,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几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3.在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3.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首先,重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结合国情对畜牧业在我国小康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列举经典案例,使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思想观,培养其坚毅善良的品格,毕业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树立正确择、就业观念。

学校需要发挥中心职能
作用,为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打造全面完整的择业就业一条龙服务。

学校的就业指
导中心每年应扩大校园招聘会的规模,不断建立与新企业的联盟与合作,特别是
沿线国家的涉农企业,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等多方面渠道大力宣传学校和毕业生,放大学校影响力,吸引待遇优、福利高、实力强、前景阔的优质企业参加校
园招聘会,提升学生就业率。

3.2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工学结合,师资力量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承担起工学结合教学
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专业实践能力。

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业务精湛、师德
高尚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首要任务。

学校应制定以精英教师重点
的培训计划,加强培训专业教师的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各种职业技能比赛,制定
奖励措施,激发教师动力,以提高畜牧兽医专业的精英教师比重;还可以邀请就
业指导专家或者相关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到校任职或者演讲,增强专业师资力量。

3.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进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培
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学习习惯,并
帮助其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教师不能固化学生的思想,应给予学生足够的
创新创造以及思考空间,而不是将学生纳入到自己的思维轨道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发言,不可果断否认学生的质疑、推测,这样才能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4 重视实习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企业招聘的过程中经常会设有实习环节,已达到企业-学生双向选择的目的。

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更好的熟悉工作环境,接近工作岗位,这也是学生学习专
业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就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更好的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知识进行应用,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具
有较强的实践和就业能力,避免学生毕业入职后出现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等问题
的发生。

3.5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培养社会需求人才
我们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按照畜牧行业发展趋势及社会岗位实际需求,已逐
步完善了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在传统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基础上,整合出诸多
专业课程。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推行“三校一企、强化顶岗、四段递进”的
人才培养模式,整个学程分为理论学习→实践实训→理论强化→顶岗就业四步。

这四步呈现了理论逐渐丰富而精炼、实践技能越来越贴近生产实际的递进性过程,从而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使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与综
合素质能力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同时引入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和
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校企互融新模式。

4 结束语
畜牧兽医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以社会就业为导向,积极加强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专业能力培养,又要重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积极对畜牧兽医类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充分掌握社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引导学生专业就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促进毕业生有效就业,为社会持续推送畜牧兽医类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苏德毕力格. 浅谈在综合高中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体现就业导向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6):512-512.
[2]李晓梅.创新涉农高职院校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6) : 23-27.
[3]耿云红.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202.
[4]李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规划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04(下):244.
通讯作者简介:曲艳鹏(199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
就业指导,***************
基金项目: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DSGB201136);黑龙江省教
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GJB132024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
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EIA2104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