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_优秀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
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
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 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少数民族的节日(彝族的火把节)
(傣族的泼水节)
少数民族的节日(白族的三月街)
少数民族的节日(纳西族的骡马会)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游子的家书
有个年轻人出外做生意,半年未归,家里老父老母分外牵挂 于有一天,父母收到了孩子的信了。可是,读后,父亲欢喜母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原文如下: “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没有标点)
父亲是怎样读这封家书的? 母亲又是怎么读这封家书的?
标点的妙用
父亲是这样读这封家书的: 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少数民族的节日蒙古的那达慕
少数民族的节日(蒙古的那达慕)
• Text
•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 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2009年西藏拉萨雪顿 节是8月20号开始,8月26号结束,同时期间将有拉萨国际马拉松 比赛一起进行。
• 节日活动的中心在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这里从前是西藏地方政 首领达赖喇嘛的夏日园林。节日来临,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 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 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 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 在树影里传播,这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了解作者
王安石
•北宋 •政治家 •文学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20岁以前,随 历祖国的大江南北,了解到民生疾苦,21岁中进士 过十多年的地方官。公元1070年被任命宰相。不顾 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政,后受保守派的攻击,被 职,新法随即废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拜相推行新政时写的,寄托 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 感。
描写七夕节的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描写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过“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因“端”是 “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又以奇数为阳。所以端午又叫 端阳、端五、重五、重午,民间俗称“五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端 午节的主要活动。
赛龙舟
吃粽子
元宵节
•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 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 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
中秋习俗
中秋月饼
中秋赏月
云南 花灯戏
四川 川戏 《变脸》
上海 越剧
江苏 昆戏
安徽 黄梅戏《女驸马》
贵州 黔戏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题
1、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
元:第一、起始。
2、“元日”是什么意思?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有关元宵节的诗: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有关清明节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和端午 【北宋】 张耒lĕi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jù能还。 国亡身殒yŭn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学习第一句
“玉颗珊珊下月轮”
• 译文:
•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上面边撒落下来。
学习第二句
“殿前拾得露华新”
•译文:
• 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 露水。
学习第三句
“至今不会天中事”
•译文:
• 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学习第四句
“应是嫦娥掷与人”
古诗乱点成异趣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 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由 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慈禧看后 认为书法家故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 书法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 涣的诗意填的词。”他当场断句吟道:“黄河远上,白云 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 听后,转怒为喜,赐给他银子压惊。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读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学习第三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曈”这个字和太 阳有关,所以是“日”旁。
译文: 旭日的光辉普照着千家万户。
读出:无限光明美好的前途。
学习第四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换旧符:现指春联
• 译文: • 每年春节人们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
•这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也寓含着除旧布新的意思。 •这句与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意思呼应,形象地表现了 万象更新的景象。
学习第一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去掉。
• 译文: 在阵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人们送走旧
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读好这一行: •让人感受到过年时那种热闹欢乐的气氛。
学习第二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
入:吹入。
屠苏: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正月初一 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这样可以避瘟疫。
• 译文: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人们的心情是多么得 兴啊!
母亲是这么读家书的: 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钟 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译文:
• (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 给我们的吧!
赏析:
• 这首诗描写桂花,写出了一副“夜赏月桂图”。 •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
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 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自在,毫无忧愁。 • 全诗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一件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 小见大之妙。 • 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 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 到好处。同时还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2020/3/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20/3/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少数民族的节日 藏族雪顿节
•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 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
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为二三天。 彝族
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
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
回 顾
·
拓 展 二
有趣的民风民俗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 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 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 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 还可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 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羊肥马壮的阳历 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
一度的传统盛会。
本诗既是写景诗,也是抒情诗。 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 景:放爆竹、春风吹、喝屠苏酒、曈曈日、换桃符 •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人们过春节热闹欢乐
的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 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远大的志向和忧国 忧民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 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齐读本诗
• 请同学们想象过年的画面,带者辞旧迎新、 欢度新年的喜庆氛,读出作者的乐观自信的 情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解题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地点
时间
描写的事物
了解作者
• 生于834至839年,卒于902年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 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 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 公元867年(唐懿宗咸通八年)登进 第。登第次年东游,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 并称“皮陆”并属皮陆派。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 黄巢军下江浙,皮为黄巢所的。黄巢入长安称帝,皮任翰林学士 皮日休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或说黄巢兵败后 唐王朝所杀,或说后至浙江依钱□,或说流寓宿州以终。
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
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 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少数民族的节日(彝族的火把节)
(傣族的泼水节)
少数民族的节日(白族的三月街)
少数民族的节日(纳西族的骡马会)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游子的家书
有个年轻人出外做生意,半年未归,家里老父老母分外牵挂 于有一天,父母收到了孩子的信了。可是,读后,父亲欢喜母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原文如下: “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没有标点)
父亲是怎样读这封家书的? 母亲又是怎么读这封家书的?
标点的妙用
父亲是这样读这封家书的: 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少数民族的节日蒙古的那达慕
少数民族的节日(蒙古的那达慕)
• Text
•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 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2009年西藏拉萨雪顿 节是8月20号开始,8月26号结束,同时期间将有拉萨国际马拉松 比赛一起进行。
• 节日活动的中心在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这里从前是西藏地方政 首领达赖喇嘛的夏日园林。节日来临,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 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 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 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 在树影里传播,这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了解作者
王安石
•北宋 •政治家 •文学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20岁以前,随 历祖国的大江南北,了解到民生疾苦,21岁中进士 过十多年的地方官。公元1070年被任命宰相。不顾 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政,后受保守派的攻击,被 职,新法随即废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拜相推行新政时写的,寄托 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 感。
描写七夕节的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描写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过“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因“端”是 “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又以奇数为阳。所以端午又叫 端阳、端五、重五、重午,民间俗称“五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端 午节的主要活动。
赛龙舟
吃粽子
元宵节
•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 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 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
中秋习俗
中秋月饼
中秋赏月
云南 花灯戏
四川 川戏 《变脸》
上海 越剧
江苏 昆戏
安徽 黄梅戏《女驸马》
贵州 黔戏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题
1、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
元:第一、起始。
2、“元日”是什么意思?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有关元宵节的诗: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有关清明节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和端午 【北宋】 张耒lĕi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jù能还。 国亡身殒yŭn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学习第一句
“玉颗珊珊下月轮”
• 译文:
•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上面边撒落下来。
学习第二句
“殿前拾得露华新”
•译文:
• 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 露水。
学习第三句
“至今不会天中事”
•译文:
• 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学习第四句
“应是嫦娥掷与人”
古诗乱点成异趣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 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由 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慈禧看后 认为书法家故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 书法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 涣的诗意填的词。”他当场断句吟道:“黄河远上,白云 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 听后,转怒为喜,赐给他银子压惊。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读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学习第三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曈”这个字和太 阳有关,所以是“日”旁。
译文: 旭日的光辉普照着千家万户。
读出:无限光明美好的前途。
学习第四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换旧符:现指春联
• 译文: • 每年春节人们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
•这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也寓含着除旧布新的意思。 •这句与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意思呼应,形象地表现了 万象更新的景象。
学习第一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去掉。
• 译文: 在阵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人们送走旧
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读好这一行: •让人感受到过年时那种热闹欢乐的气氛。
学习第二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
入:吹入。
屠苏: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正月初一 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这样可以避瘟疫。
• 译文: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人们的心情是多么得 兴啊!
母亲是这么读家书的: 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钟 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译文:
• (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 给我们的吧!
赏析:
• 这首诗描写桂花,写出了一副“夜赏月桂图”。 •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
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 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自在,毫无忧愁。 • 全诗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一件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 小见大之妙。 • 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 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 到好处。同时还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2020/3/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20/3/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少数民族的节日 藏族雪顿节
•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 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
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为二三天。 彝族
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
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
回 顾
·
拓 展 二
有趣的民风民俗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 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 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 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 还可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 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羊肥马壮的阳历 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
一度的传统盛会。
本诗既是写景诗,也是抒情诗。 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 景:放爆竹、春风吹、喝屠苏酒、曈曈日、换桃符 •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人们过春节热闹欢乐
的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 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远大的志向和忧国 忧民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 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齐读本诗
• 请同学们想象过年的画面,带者辞旧迎新、 欢度新年的喜庆氛,读出作者的乐观自信的 情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解题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地点
时间
描写的事物
了解作者
• 生于834至839年,卒于902年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 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 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 公元867年(唐懿宗咸通八年)登进 第。登第次年东游,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 并称“皮陆”并属皮陆派。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 黄巢军下江浙,皮为黄巢所的。黄巢入长安称帝,皮任翰林学士 皮日休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或说黄巢兵败后 唐王朝所杀,或说后至浙江依钱□,或说流寓宿州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