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彩画的技法归纳与应用--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彩画的技法归纳与应用--毕业论文
【标题】浅谈水彩画的技法归纳与应用
【作者】冉瑞勇
【关键词】水彩画技法应用效果
【指导老师】甘学明
【专业】美术学
【正文】
引言:
水彩画以其独有的特殊技法技巧应用和透明清澈的画面特质,使其能深入现代绘画的领域中。

在当代画坛中已日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
水彩画其定义可概括为指用水彩颜料,以水为稀释媒介,在纸张上作画的绘画方式。

通常可分为透明水彩及不透明水彩两大领域。

然而在科技日益进步的当代,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

凡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

如特殊化学材料、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等,都包含在了水彩画的领域中。

据资料可查独立的水彩画最早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早期的水彩画主要用来画草稿及习作。

在十八世纪的英国,水彩画真正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画种。

因此,英国常被誉为“水彩画的故乡”。

到了清朝末年水彩画传入我国,她首先在江南水乡落户,因此,江苏素有“水彩画之乡”之称。

水彩画与我国的传统水墨画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人们喜欢把水彩画比作富有迷人魅力的轻音乐,她以轻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独特的水色尽情地抒发着画家对社会和大自然的激情与感受,令人心旷神怡。

纵观我国现代水彩画的发展,其早已打破了西洋画史上固有的插图草稿,附属性表现的观念。

以当代我国水彩画的实例来看,其吸收了早期荷兰、英国的传统技法精华,德国人精辟的描写,冷静的设计性,欧洲的浪漫风格,美国的现实观感和美式写实,我们中国人正在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思维观念、內在观察、生活体验,揉和科学创新与现实相结合,对其作逐步的探寻。

认清自我,酝酿着水彩画的发展新方向。

当今艺术家们为追求画面的特殊效果已不再满足水彩画的传统技法技巧,正追求更多的技法,以表现更丰富的题材内容,使水彩画的形式美感更加丰富。

二:水彩画中常用的技法技巧以及特殊技法及其应用方法。

虽然水彩画在我国已有很大的发展,但其只能算是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其技法的应用和创新上,我们还有待研究和进取。

在水彩画中技法一般指画法及制作方法,包含着绘画经验与技巧,同时技法也包括特殊技法,即是对笔、纸、颜料、水等方面特性的挖掘和拓展。

特殊技法甚至包括了对于其他材料和媒介的应用。

水彩画家对技法作出种种的尝试和努力,丰富了水彩画的语言,更使水彩园地繁华似锦。

一幅好的水彩画除去内容与感受情意表达深刻之外,能给人的感觉是湿润流畅、晶莹透明、轻松活泼,此种感觉就是水彩画的特点。

现我对查阅的资料结合自己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水彩画的传统技法作一些
归纳与阐述。

在传统水彩画中水彩画的基本技法主要是指干指画法和湿画法。

当然在作画的同时还得兼顾其水分的掌握和笔法的应用等基本要求。

干画法其实是一种多层画法。

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一般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

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为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层涂:即干的重叠,在画面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以重叠颜色来表现对象。

在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甚至更多,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后使画面失去透明感。

在层涂中要事先预计画面透出底色后的混合效果,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罩色:实际上也是一种干的重叠方法,罩色在面积上要大一些,譬如画面中几块颜色不够统一,得用罩色的方法,蒙罩上一遍颜色使之统一。

某一块色过暖,罩一层冷色改变其冷暖性质。

所罩之处应以较鲜明的颜色薄涂,一遍铺过,一般不要回笔,否则带起底色会把色彩搞脏。

在着色的过程中和最后调整画面时,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接色:干的接色是在邻接的颜色干后从其旁涂色,色块之间不渗化,每块颜色本身也可以湿画,增加变化。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表现的物体轮廓清晰、色彩明快。

枯笔:笔头水少色多,运笔容易出现飞白;用水比较饱满在粗纹纸上快画,也会产生飞白。

表现闪光或柔中见刚等效果常常采用枯笔的方法。

干画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画面仍须让人感到水分饱满、水渍湿痕,避免干涩枯燥的毛病。

湿画法可分湿的重叠和湿的接色两种。

湿的重叠:将画纸浸湿或部分刷湿,末干时着色和着色末干时重叠颜色。

水分,时间掌握得当,效果自然而圆润。

表现雨雾气氛、湿润水汪的情趣是其特长,为某些画种所不及。

湿的接色:邻近末干时接色,水色流渗,交界模糊,表现过渡柔和色彩的渐变多用此法。

接色时水分便函用要均匀,否则,水多向少处冲流,易产生不必要的水渍。

画水彩大都有干画、湿画结合进行,湿画为主的画面局部采用干画,干画为主的画面也有湿画的部分,干湿结合,表现充分,浓淡枯润,妙趣横生。

在介绍了传统技法后现介绍一些常用和我自己总结的特殊技法及其处理方法。

水彩画的特殊技法即得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手段,造成特殊的效果。

在水彩画创作领域中常用的一些特殊技法有“留白”的方法、滴、洒、吹、流、刀刮法、蜡笔法、吸洗法、喷水法、撒盐法、对印法、油渍法及借助一些特殊的化学原料作画等方法。

刀刮法:是用一般削铅笔的小刀子在着色的先后刮划,是破坏纸面而造成特殊效果的一种方法。

着色之前先在画纸上用小刀或轻或重、或宽或窄地刮毛,以破坏部分纸面,着色之后出现较周围颜色重一点的形象。

这是因刮毛之处吸色能力强,所以变重了些。

它表现虚远的模糊形象或隐约可辨的细节效果较好。

着色过程中进行刀刮,水多时会产生重的刀痕,水少时浮色被刮掉又会产生较亮的刀痕,处理有关细节可用此法。

另外在颜色完全干透之后,用刀刮出白纸,或轻巧断续地刮,以表现逆光时的亮线、亮点或较小的亮面、闪动的光点和冬天飘落的雪花等,虚虚实实,自然有趣。

上面这幅“渔歌”图中的暗部所运用到的刀刮法比较明显,一般来说水彩画因为颜料和画面的特殊性,其暗部不容易一次着色到位,所以在水彩创作中表现暗部和加深画面颜色时宜多用特殊技法来表现,因为在画面中重复颜色次数过多会使画面脏乱,影响画面效果。

这副作品中还运用到了撒盐、留白、洗、离等特殊技法。

蜡笔法:用蜡笔或油画棒,着色前涂在有关部分。

着色时尽可大胆运笔,涂蜡之处自然空出。

用以描绘稀疏的树叶、夜晚的灯光、繁杂的人群等都比较得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技法我也多次亲身尝试,对于表现一些群体画面效果很有用,这种方法的独到之处是在画前涂蜡后,在作画时颜料和水不容易被蜡涂的地方所吸收,这样在画面干后就容易出现一些斑点和自然效果。

上面这副作品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兔蜡的方法,如屋边隐约的灯火,树枝的雪花等。

但在这幅画中的雪的表现多用到了撒盐的方法。

吸洗法:使用吸水纸(过滤纸或生宣纸)趁着色末干吸去颜色。

根据效果需要,吸的轻重、大小可灵活掌握,也可吸去颜色之后再敷淡彩。

用海绵或挤去水分的画笔吸洗画面某些部分,也别具味道,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

以上这副“深秋图”的亮部和灰部表现多用到了吸洗的方法,吸洗法在现实作画中因为其需要材料方便且画面易出效果,所以比较常用。

喷水法:有时在毛毛细雨的天气下画风景写生,画面颜色被细雨淋湿,出现一种天趣,引人入胜。

有时在着色前先喷水,有时在颜色末干时喷水。

喷水壶要选用喷射雾状的才好,水点过大容易破坏画面效果。

撒盐法:颜色末干时撒上细盐粒,干后出现象雪花般的肌理趣味。

撒盐时,应视画面的干湿程度,过晚会失去作用。

盐粒在画面上要撒得疏密有致随便乱撒,会前功尽弃。

这幅作品的雪花表现多用到撒盐的技法,由于撒盐技法会使画面干后出现小白点等特殊效果,撒盐在表现雪花,远景时多用到撒盐及撒糖的方法。

对印法:在玻璃板或有塑料涂面的光滑纸上,先画出大体颜色,然后把画纸覆上,象印木刻一样,画面粘印出优美的纹理,颇得天趣。

此种效果用细纹水彩纸容易见效,以对印为主,稍作加工即可成为一幅耐人寻味的水彩画。

有的局部使用对印方法,大部分仍然靠画笔完成。

油渍法:水与油不易溶合,利用这一特性,着色时蘸一点松节油或者其他油性材料,会出现斑烂的油渍效果,使色块增加变化出现特殊效果。

当然在水彩画实际创作中其技法处理可说多不胜数,但本文章多研究的是水彩画创作中多用和常用的技法技巧,并对其归纳应用及运用后画面能出现的效果作详细研究。

在运用以上这些技法技巧时若能结合一些用笔技巧那能使画面更加独到和成功。

现结合我自己的实践加以介绍。

平涂:是在大面积的底子上均匀地涂布颜色。

它是绘制宣传画、装饰画时经常遇到运笔技巧。

平涂应注意一要把颜色一次调足,第二要稀稠合适,第三要尽量使用大些的笔(涂大面积可使用板刷)有秩序地涂抹,用力要均匀,使笔笔衔接不留痕迹。

如将画板侧立保持一定倾斜,使颜料微微流动,则更有利使笔触融合,出现特殊效果。

.渐变:是由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缓慢的过渡推移的运笔方法。

在表现自然界中
的许多色彩,如天空的霞色、水果的表皮、球体的明暗等,都是比较常用到的。

在表现渐变时有很多方法,例如:1:将纸面涂水打湿,趁湿依次涂以不同的颜料,借助水分的流动使各种颜色互相渗化,形成自然过渡。

2:在已平涂好的色底上,趁湿用蘸有另一种颜色的画笔从一个边缘开始与底色相混合,并逐步向对面方向移动,直到混合均匀。

3:用板刷(或画笔)笔锋的两端分别蘸取不同的颜色,一笔下去,两种颜色交融,变化自然。

此种方法常用于表现花瓣、水果上颜色的过渡。

4:先在调色板上调好两色之间的过渡色彩,按顺序依次排列笔触,形成渐变效果。

干画法的多层着色,大体上属于这种方法。

5:两种颜色通过点状或线状的交互排列,通过疏密变化利用混合的视觉原则,造成渐变的效果。

点彩画法及喷绘中的混色法,大都属于此种类型。

.叠色:是在第一遍颜色干后叠加第二遍、第三遍色彩,也是作画中常用的方法。

笔法和特殊技法常常在水彩画作画中是结合运用的。

三、技法应用在水彩画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水彩画创作中,技法的正确运用直接影响画面的效果。

以下通过对一些水彩画大师的作品作浅析来具体了解他们所运用的技法及其运用对画面所产生的效果。

世界上著名的水彩画家有泰纳、康斯特布尔,中国著名的水彩画家有关广志、李剑晨、倪贻德、潘思同、古元等。

英国水彩画家康斯特布尔。

1776年6月11日生于萨福克,1837年3月31日卒于伦敦。

成名作《干草车》轰动美术界,这是一幅画面上充满阳光,充满温暖和生活气息的风景画,给青年画家以很大影响。

他的许多表现田园风光,描绘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摆脱了构图和色彩上的因袭规矩,摒弃了传统的棕色调子。

他创造的用调色刀把未经调配的色块平铺在画布上,使湿润的画面产生无穷的闪烁着亮光的点子,被后人称之为“康斯特布尔的雪白”。

代表作《山谷田庄》(藏维多利亚博物馆)、《麦田》(藏伦敦国家画廊)、《布赖顿海滩》等,表现了他对光色的大胆探索,激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预示着印象主义画家对光、色的追求。

关广志(1896--1958),吉林省吉林市人,是我国老一辈著名水彩画家之一,是北方有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他的水彩画,画法独具一格,运用空白填色透明画法,一次完成,用色薄而透明,但感觉浑厚,用色洗练,点染渗化,干净利落,无复笔,无脏色,色彩艳丽,笔法有致,自成一体。

李剑晨,出生于1900年1月26日,河南省内黄县人。

现为国际水彩画联盟亚洲画会主席、中国水彩画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水彩画学会主席。

李剑晨的水彩画创立了他自己的理论体系,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水彩画群体。

无论画自然山川、名胜古迹、地方风情、建设新姿,均根据立意触情的需要,采用不同画法。

如《宁静的小巷》以简练的笔触,创造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静谧气氛;《东海风云》用奔放的水色浑成,渲染出海天风云激荡的雄伟旋律;《龙门石窟》以积水法营造出斑驳陆离的古代文明;《壮丽的天坛》则用浓重的暖色调烘托出中国古建筑的壮观。

每一幅画,是一章水色一体的交响乐,是一首动人心魄的抒情诗。

下面对一些作品的技法技巧及作画方法作简单研究和解析。

以上这幅画是李剑晨先生的作品。

其画面中主要运用到的技法技巧有留白、喷水法、笔法处理等。

其画中云彩的表现方法主要为喷水留白的方法。

其波浪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笔刷的处理上。

王信的这幅作品主要运用了留白、渲染、撒盐、吸洗等方法。

其撒盐效果尤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其画中雪花的表现上,其作画步骤大致为在表现雪花的画面上不等画面干的情况下撒上盐巴,撒盐时需注意疏密程度待画面干了以后再用刀或者手轻轻将盐抖落,这样画面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大多数表现雪花的作品中,撒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以上这两幅作品最显著的技法运用就是留白法。

高山上的雪,动物的亮部都表现得恰如其氛。

由于水彩画颜料的特殊性使其画面要求比较干净,在作画时不宜过多重复颜色,不然会使画面变得肮脏,破坏画面效果,所以在水彩画创作中其亮部表现常用留白的方法。

四、水彩画技法创作是在对传统的继承中发展起来的
在这一阶段,模仿是一条道路,是超越的前提,艺术史上的奎宁、哥尔基、霍可尼都受到毕加索的影响,而他们都在画坛上独树一帜,赛尚的影响就更大,以致许多现代画家,早期都明显有他的痕迹了。

水彩画技法实践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过程,带有很强的经验性和实践性。

水彩画较容易产生片面强调经验倾向。

水彩技法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大家掌握一些简单技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能从一些实践中得出新的创新,这是符合技法的本质的,是水彩画技法学习的核心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