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护理
目的为探讨重症医学科(ICU)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真菌培养阳性住院患者病例资料。
结果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广谱抗菌药物及肾上贤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是感染的主要诱因。
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是降低病人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标签:ICU;颅脑手术;真菌感染;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激素、免疫制剂及大量广谱抗生素等广泛应用及危重患者辅助机械通气替代治疗等患者的显著增多,真菌感染率不断增高,而真菌感染的发生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并使患者入住ICU時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治疗费用显著增加[1-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我们分析了23例ICU颅脑手术后患者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ICU病房收住颅脑手术后重症患者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23例。
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83岁,平均63.7岁。
原发颅脑疾病中:脑外伤13例,脑肿瘤7例,脑出血3例。
全部患者均行开颅手术、使用呼吸机及留置导尿,深静脉置管史13例,持续性有创血压监测6例,气管切开者5例。
1.2 标本来源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ICU颅脑手术后并发真菌感染的23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1.3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诊断:依照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
真菌感染的诊断[3]:涂片检查多次发现真菌孢子或菌丝,或同一部位连续2次以上培养出相同真菌菌株,或多个部位同时分离出同种菌,即可诊断。
1.4 治疗与转归
采用氟康唑治疗,用法与用量:侵袭性念珠菌病400~800mg/d;念珠菌病的预防:50~200mg/d,疗程2~3周。
在临床症状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加用伊
曲康唑治疗。
通过治疗护理,18例症状明显好转,15例复查无真菌感染,3例自动出院,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2 护理
2.1加强颅脑术后患者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
2.1.1 卧位:全麻未清醒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吸。
清醒后,可将床头抬高150~300有利于降低颅内压。
2.1.2 生命体征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防止脑疝发生。
严密监测颅内压的变化,一旦发现颅内压增高现象,及时报告医师进行紧急处理。
2.1.3 高热的护理:昏迷患者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体温常在38~42℃。
高热可使脑脊液分泌量增加,分泌速度加快,从而使颅内压升高,加重脑水肿。
故必须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
采用颅脑降温抢救(监护)综合治疗仪,头戴冰帽等。
2.1.4 留置导尿管: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还需消毒。
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
2.1.5基础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患者用2%碳酸氢钠(或口泰)进行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每天擦浴全身1-2次。
给患者每1-2小时翻身、扣背1次,促使肺部分泌物排出;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防止压疮发生。
2.2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具体措施有: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认真、彻底的洗手;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穿刺点的无菌状态;减少导管口的附加装置(三通及延长管);减少开启接口的次数。
2.3动脉置管期间的护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所用的套管针、连接管、三通换能器等均一次性使用。
定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迹、是否肿胀等,插管处用无菌透明膜覆盖。
三通及换能器要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并妥善放置,防止污染,定时更换治疗巾。
待循环稳定后,尽早拔除测压管。
2. 4 机械通气的护理
本组病人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者,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者戴口罩、帽子与一次性手套,吸痰管为一次性或完全密闭式。
呼
吸机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
湿化器添加水使用无菌水,每日更换。
螺纹管冷凝水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
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2. 5合理应用抗生素
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对细菌感染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应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的知识,提高用药安全,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严格无菌操作。
根据抗生素的药理作用、配制要求等准确执行医嘱,加强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的观察。
2.6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对控制真菌感染很重要。
研究[4]表明,在真菌感染的发生过程中,胃肠道定植起重要重要,故强调早期应用胃肠内营养。
参考文献
[1]Leleu G,Aegerter P,Guidet B. Systemic candidiasis inintensive care unit:
A multicentermatched-cohortstudy[J].CritCare,2006,17(3):168-175.
[2]Olaechea PM,Palomar M,Leon-Gil C,et al. Economicimpact of Candida colonization and Candida infection in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Dis,2007,23:323-330.
[3]陈惠德.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 (18):1639-1640
[4] Nucci M,Colombo A L. Risk factors for breakthrough candidemia[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2,21(3):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