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行之直隶总督署——“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河行之直隶总督署——“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上期我们走到光园,从光园出来往南走到裕华西路往东拐,就来到了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的保定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是中国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
原建筑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
清雍正八年(1730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
从清雍正简称直隶总督署,到清朝灭亡共经历八个朝代,在182年期间直隶总督共有74人99任,直隶省军民要政在此发布。
其中著名的直隶总督有方观承、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
直隶总督署正门广场南面有保定市城市原点的地标。
直隶总督署坐北朝南,为小式硬山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风格。
其格局是严格按照清朝关于省级衙署的规制修建的,为前朝后寝的格局。
院内有数十株粗大的桧柏,冬季,数百只猫头鹰栖息其上,“古柏群鹰”称为衙内一景。
大堂,为总督拜牌迎旨、举行贺典、处理重大政务之处。
直隶总督署平面布局严谨,采用中轴对称布局。
建筑空间体量广阔,庭院规整迭进,等级界限明显。
直隶总督署建筑均为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所有房舍都用青砖建成,其柱采用黑色,其廊虽有彩绘,却无豪华装饰,整个建筑群古朴大方、浑然一体,威严凝重。
二堂又称“退思堂”、“思补堂”,是总督日常办公和接见外地官员的地方。
东侧室为议事厅,西侧室为启事厅,是总督与幕僚议事之所。
直隶总督署朝、寝的分界线就是二堂之后的内宅门,内宅包括三堂和四堂。
直隶总督署以古建筑物为展馆,在各院厢房举办了固定展览,基
本陈列有《清代官宦生活习俗展》《直隶总督曾国藩专题展》《直隶总督曾国藩专题展》《清代帝后肖像展》《清代帝后肖像展》《直隶总督生平展》《直隶总督生平展》《直隶总督署廉政文化展》等。
摄影/文字李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