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
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
23%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
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
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
动工具,照明工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这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详细规定了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时必须遵循的安全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对该文件核心内容的详细阐述,以满足1000字的使用说明要求。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概述
1. 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原则描述:在进入任何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先进行空气检测,确认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及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这一原则是预防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关键步骤。

具体检测要求:检测应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包括但不限于氧气浓度检测仪、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确保个人安全。

2. 空气质量要求:
氧气含量: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应保持在18%至23%之间,这是人体正常呼吸所需的氧气浓度范围。

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及粉尘浓度:这些物质的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以下,以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3. 通风换气措施:
通风要求: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及粉尘的浓度。

持续检测: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及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进行连续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4. 电气设备安全要求:
电气设备选择: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设备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以防止触电事故。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确保操作安全。

5. 检测人员安全装备:
呼吸器选择: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以防止因氧浓度过高而引发的氧中毒风险。

个人防护装备:除了呼吸器外,检测人员还应穿戴好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以减轻或避免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6. 防爆措施:
防爆型产品使用:在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工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以防止因电气火花引发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静电防护:此外,还应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如使用导电材料、接地装置等,以降低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

7. 应急预案与救援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明确救援程序、救援人员职责及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救援准备:在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如呼吸器、担架、急救箱等,并确保救援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救援能力。

紧急撤离:在发现异常情况或接到撤离指令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有限空间。

总结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法规性文件。

通过遵循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加强通风换气、选用安全的电气设备及个人防护装备;采取防爆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与救援措施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和事故发生率。

因此,各相关企业及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该规程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