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路径探索——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2期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
基金项目:[1]2019年度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轨道交通导论课程思政》
[2]2018年度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基于互联网平台下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系统》课程微课资源库建设与研究实践》编号:2018jg005
作者简介:刘峰(1984-),男,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交通管理系,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轨道交通通信工程、互联网技术。
殷蓓蕾(1982-),女,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信息工程系,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平面设计、互联网技术、新媒体运营。
黄秋圆(1997-),女,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交通管理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轨道通信工程。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1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
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起步虽晚,但目前已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截至到目前,中国内地共有39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5800公里,在开通城市数量、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运营客运量等方面均居世界第一。
这些成绩都和我们城市轨道交通的从业者密不可分,成绩里面都有这些从业者的“工匠精神”。
正是这种“工匠精神”让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能够领先全球的保证。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我国高速发展科技水平密不可分,只有弘扬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成为社会的潮流和风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为适应轨道运输企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实质上就是培养轨道交通工匠。
专业课的思政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立足轨道交通行业实际,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既是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增强思政进课堂有效举措。
1课程思政融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教学路径:1.1融入专业课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要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标准,要围绕工匠精神将教学内容体系设计、课程考核标准等,使工匠精神从教学设计上体现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塑造。
可以利用第一次课开始就给学生讲解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整体设计,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主要是学什么的,怎么学,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通过首次课的授课利用相关同专业学生在工作中发挥的优秀品质,例如一些本校同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获得工作单位的好评例子。
1.2融入授课计划
工匠精神融入只是融入课程标准是远远不够的,融入授课计划也是关键。
工匠精神落实到每个学期的专业课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时间安排等方面,实际上就是对课程标准进一步细化,形成每个学期可行的教学整体设计方案,架起专业课课程整体设计与实际教学实施之间的桥梁。
1.3融入课程单元设计
首先我们的课程单元设计就是每一次课怎么上的一个设计过程,所以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个专业课各个教学单元之中,对接具体的教材体系,将工匠精神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课程单元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需求,专业课程的亲和力,推动教学可视化成果转化。
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课程能以立德树人这个育人方式,体现行业企业特色,兼顾教学高度、深度和实度。
1.4融入专业课堂教学
融入课堂教学是工匠精神融入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
将融入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邀请一些在行业内有名气的工匠到学校进行讲座,专门开设一门关于企业工匠讲专业的课程。
让这些企业工匠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给学生讲授关于职业发展的课程,让学生能更直接真切的感受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二是将新时代工匠精神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融入理论教学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讲好新时代工匠故事,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
例如在轨道交通概论课程中,穿插各种实际案例故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根据我们高职院校
学生实际情况,他们基础比较差,而且大多来自于农村,平时生活中接触不
到一些城市轨道交通我国的前沿科技。
所以在上课期间就要给他们多看一些关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水平的视频,让他们建立一个职业自信,相信只有自己的专业学得好才能找到好工作。
1.5融入专业课实训教学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
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的实训教学中,就是要设计好实训计划和实训教学方案,让思政教育特别是安全教育深入学生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在新时代我们教育者就是要有奋斗者的精神,并要将这种奋斗者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深入探索学习的精神,特别是在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就缺少这种求知探索的精神。
在实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重要环节。
实训教学中,主要从2个方面思政教育:(1)强调安全生产作为首要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乘坐的人很多所以必须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进行技术分析和讲解,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2)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引导学生多关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事业现状、专业发展动态、行业战略布局、经济发展现状、国家政策引导及“一带一路”推进情况等,让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感受、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是和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的,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并自觉地投入到中国梦的实践建设中[3]。
1.6融入专业课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材目前还没有关于课程思政的内容,可以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加入相关内容。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特点,他们不喜欢不擅长读一些理论知识,那么我们可以在每节课开头增加一些现实的案例,让学生在读到这些真实案例的同时得到思政教育,树立一个正确的择业观。
真实案例可以出自于我们平时的优秀毕业生,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案例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做好正确职业生涯规划。
2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任重道远,应该将思政教育利用温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
还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利用一些网络教学平台将参考课件及教学相关视频、案例视频等文件上传至平台,供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
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训教学,对实训项目和教学方法要进行创新,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对实训教学的要求。
上课过程中利用课堂派进行随机提问、抢答,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复习,这样做提升学生专业和思想政治素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三全育人”达到思政教育进专业课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陈杰,欧冬秀,施莉娟,董德存.融入思政教育的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综合型实验设计——以计算机联锁系统实验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267-268.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路径探索——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
刘峰,殷蓓蕾,黄秋圆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摘要: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思政可以从五个方面融入城
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教学,即融入课程标准、融入授课计划、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讲授、融入实践教学。
关键词:新时代“工匠精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思政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