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温峤镇老街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岭市温峤镇老街作文
《温岭市温峤镇老街:旧时光里的宝藏
温峤镇的老街,就像一本被岁月遗忘在角落的老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我第一次来到温峤镇老街,是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
那窄窄的街道,似乎只能容纳两三人并肩行走。
脚下的石板路高低不平,一块挨着一块,像是老人参差不齐的牙齿。
沿街的房子,有着高高的门槛,斑驳的墙壁像是被时间这个调皮的孩子乱涂乱画过。
有些墙面石灰已经脱落,露出里面暗灰色的砖头,看起来却有别样的沧桑韵味。
老街上的店铺,一个挨着一个,看起来都有着好些年头。
小百货店里,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
我就在其中一家店里看到了一个老式的铁皮青蛙,那青蛙的模样,绿色的油漆已经掉了不少,可当老板拧了拧背后的发条,青蛙居然还能一蹦一跳的,那“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是从遥远的过去传来。
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大爷,他笑着说这青蛙是他小时候就摆在店里的,多少孩子曾经为它驻足。
除了百货店,还有不少小吃店。
那香味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我的鼻子紧紧抓住。
一家做烧饼的店门口,排着小队。
烧饼师傅手法娴熟,揪下一小团面团,擀平了,包上馅料,再贴进那大大的烤炉里。
没过多久,烧饼就烤好了,火候把握得极好,外皮金
黄酥脆,咬一口,芝麻香和馅料的香味在舌尖散开,那口感,真叫一个地道。
我边吃烧饼边溜达,看到有些老人坐在自家门口,手里拿着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
他们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眼神很是平静,或许在他们眼中,每一个过客都像老街曾经流淌过的岁月,转瞬即逝。
偶尔,老人们会凑在一起聊上几句家常,他们那带着本地口音的话语,听起来是那么亲切。
临近傍晚,夕阳的余晖给老街披上了一层金纱,整个老街像是被镶嵌在一幅古老的油画里。
我离开老街的时候,真的就像是从一个旧时光的梦境中走出来,但这老街的种种景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温峤镇老街:那一抹难忘的烟火气》
温峤镇的老街,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总把人往那里吸。
又一次走进老街,那热闹景象就映入眼帘。
街两旁的大树下,坐着几个下棋的大爷。
他们眉头紧皱,双眼紧紧盯着棋盘,那认真的样子就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打仗。
我凑近了看,其中一位大爷手捏着一枚棋子,一直在手中摩挲着,犹犹豫豫不知下在哪。
旁边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大爷忍不住催他,“你这个老倌子,下子怎么这么磨蹭,跟个小媳妇似的。
”那被催的
大爷白了他一眼说,“我这是思考,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
”这你一言我一语的,特别有趣。
突然,捏着棋子的大爷把棋子重重落下,得意地说,“看你这下怎么应对。
”那下法似乎有些出其不意,周围的大爷都开始低声讨论起来,棋局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
继续往前走,听到一家打铁铺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
那声音节奏感极强,就像一首独特的老街背景音乐。
走进打铁铺,只见那光着膀子的铁匠师傅,手中握着大铁锤,正一下一下地砸在烧得通红的铁块上。
火星四溅,像是黑夜中的点点繁星。
铁匠师傅的肌肉,随着他的用力而一块块凸起,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
他告诉我,这块铁块要经过无数次的敲打,才能打造成想要的农具模样。
旁边有一把打好的锄头,那锄头的铁头泛着黑亮的光,把柄被打磨得很光滑。
走着走着,闻到了一阵酒香。
原来是一家小酒坊。
酒坊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酒坛,那些酒坛看起来很是古朴。
酒坊老板热情地拿了个小酒杯让我尝尝他自家酿的酒。
我抿了一小口,那酒劲有点大,一下子就让我呛了一下。
老板笑着说,“这酒啊,烈得很,就像咱老街的人,直爽。
”酒坊里弥漫着浓浓的酒香,还有一些酒曲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有一种独特的气息。
这一趟老街之旅又看到了不同的风景。
在老街,每个人都在不紧不慢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就像老街本身,虽然岁月流转,但韵味儿越来越足。
傍晚离开的时候,老街上的灯光陆续亮起来,那昏黄的灯光映照着老街的石板路,仿佛是在诉说着无尽的往事。
《温峤镇老街:记忆中的温暖角落》
温峤镇老街就像一个装满记忆的匣子,每次打开都给人带来惊喜。
这次去老街,我专门去寻找那个老裁缝店。
其实它的店面特别小,如果不仔细找很容易就错过。
招牌也很简陋,就是一块木板上写着“裁缝店”三个字。
我推开门进去,里面有一台老式的脚踏缝纫机,发出“嗡嗡”的声音。
老裁缝是个阿婆,她戴着一副厚镜片的眼镜,低着头正在认真地缝制一件衣服。
店面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布料,颜色和花样都充满了年代感。
我跟阿婆说想让她帮忙改一下衣服。
阿婆接过衣服,仔细打量了一下问我要怎么改。
我简单说了下想法。
阿婆便拿起她那把大剪刀,“咔嚓咔嚓”很是熟练地就先剪去了不需要的部分。
我坐在一旁看阿婆做活,阿婆的手满是皱纹,可动作却非常灵活。
她用粉笔在衣服上做着标记,那一道道白色的线条仿佛是她绘制衣服新模样的魔法标识。
她把衣服放在缝纫机下,双脚有节奏地踩着踏板,那缝纫机的针就快速地上下跳动起来。
一会儿线头开了,阿婆也不慌,她从旁边的针线盒里拿出针线,眼睛眯着,一针一线地补起来。
她一边补一边跟我唠叨说现在的衣服都很少有人来改了,大家都喜欢去商场买新的,可她觉得
这些旧衣服很多改改还能穿,又舒服又环保。
在阿婆做活的空当,我看着店里挂满的衣服。
有小孩子的小棉袄,上面绣着简单的花朵图案,看起来特别可爱。
还有一些老式的中山装,那扣子古色古香的。
从那些衣服似乎能看到不同人穿着它们的样子。
从裁缝店出来后,路过一家理发店。
那理发店的设备很简单,一张老式的理发椅,一个小柜子里放着剪刀梳子之类的工具。
里面有一个大叔在理发,理发师是个大爷。
大爷拿着推子一下一下地给大叔理发,推子与头发接触发出“滋滋”的声音。
大叔闭着眼睛,看起来很享受这老派的理发方式。
天色渐暗的时候,我慢慢在老街上往回走。
老街的夜晚比白天更加安静一些,风吹过的时候,能听到树叶沙沙的声音和偶尔几声犬吠。
我心里满是在老街的收获和回忆,知道这个地方每次来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就像一个永远挖不完的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