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第16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时作业(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为了解开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 ( )
A.政府开始进行对外殖民扩张
B.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
D.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2.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被写进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 )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
B.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学说
C.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D.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
3.《共产党宣言》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使资产阶级也愈是发展。

这段论述反映马克思分析问题的首要出发点是( )
A.阶级斗争的开展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整体世界的演进
D.旧生产关系的变革
4.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对旧势力妥协,导致革命形势恶化
B.缺乏斗争经验,错失了有利时机
C.缺乏社会条件,具有偶然性
D.未能有效动员农民而孤军奋战
5.[2018·安徽蚌埠一模]普列汉诺夫在1918年写的《在祖国的一年》一文中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容纳不下现代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时,资本主义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让位给社会主义,但是对苏俄来说则是遥远的事。

作者意在强调,当时苏俄( )
A.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
B.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
C.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6.“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

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

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

”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7.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列宁对代表国内少数人的无产阶级专政“怎么能反对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建立社会主义”这一点完全保持沉默;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 )
A.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
B.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马克思主义
C.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D.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
8.[2018·陕西安康期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世界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时代的到来。

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符号,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
A.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大大推进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的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理念,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任意一种理念,并阐述其价值。

(要求:理念表述明确,阐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准确。

)
课时作业(十六)
1.B [解析]对外殖民扩张是西方国家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不断进行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825年……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可知当社会矛盾激化时,人们开始反思,于是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以期解决当时的社会困难,故B项正确;1832年议会改革的缘起是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他们要获得更多政治权利,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福利国家,故D项错误。

2.A [解析]《共产党宣言》“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反映出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社会问题,故选A。

材料中这些被写进《共产党宣言》的成果和结论与社会主义理论学说无关,B项错误;这些成果和结论与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
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无关,C项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时,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D项错误。

3.B [解析]题干信息“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使资产阶级也愈是发展”强调大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的发展,可以得出马克思分析问题的首要出发点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的开展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整体世界的演进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旧生产关系的变革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