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中心城区交通组织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江县中心城区交通组织专项规划(2011—2030)
规划说明
一、规划目标与内容
1、规划目标
适应中江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规模扩展的要求,完善城市内外交通体系,保证城市交通基础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编修成果想衔接,调整城市交通结构,构建合理的城市发展框架,使交通布局适应中江县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并为和谐中江的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规划内容
1.在现状交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
2.研究城市交通建设与用地发展的相互关系,确定规划总体目标,提出相应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3.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预测规划期末城市交通结构,预测城市交通需求;
4.规划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确定城市对外交通各种设施的用地规模和选址;
5.确定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及方案,确定城市道路主要立交及平面交叉口规划方案、确定城市步行道路及步行设施规划方案;
6.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系统,确定公交车辆数及车型、公交换乘枢纽及场站的分布和用地规模;
7.根据现状城市物流系统及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未来城市的物流中心选址、用地结构及物流线路的组织;
8.预测停车总量,确定停车场地的布局,并对停车设施建设及停车管理政策提出相关建议,完成城市静态交通系统规划;
9.根据道路网规划方案,确定城市交通管理与组织规划方案;
10.对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价和方案比选,并提出分期实施计划及近期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
11.提出有关城市交通发展、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二、规划年限与范围
1、规划年限
本规划年限为2011~2030年
(1)近期:2011~2015年
(3)远期:2016~2030年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中江县中心城区,包含凯江镇行政区域以及南华镇、东北镇部分行政区,总面积为约为50平方公里。

三、对外交通规划
1、公路对外通道规划
规划将二环路及中江大道作为对外交通干线,承担主要过境交通,避免外来车辆穿越中心城区(如图3-1)。

远期将外环路作为主要对外交通干线(如图3-2)。

中江县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
-1 中江县中心城区对外交通干线规划图
2、对外交通场站规划
2.1、客运站场规划
从中心城区的发展需要出发,规划布局中江县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如下:
公路客运主站:公路客运主站为现有县城城南客运站,将其改建为一级客运站,占地面积为6公顷,其中公路客运站用地5.5公顷,配套公交枢纽用地为0.5公顷。

设计规模为日发送量7000人次。

客运主站服务的客流方向主要为西、南方客流,即往成都、德阳、南四区方向为主,服务东西两翼(广汉、遂宁等)为辅。

客运辅助站:公路客运辅助站规划与县城城北客运站并站建设,占地面积为2.1公顷,其配套公交用地可与县城城南客运站一并考虑,共享枢纽设施,不再单独考虑。

城北客运站改建等级为二级站,设计规模为日发送量3000人次。

客运辅助站服务的客流方向主要为北方客流,即去往罗江、绵阳、三台等方向客流。

2.2、货运站场规划
从中心城区的发展需要出发,规划布局中江县中心城区公路货运站位于中心城区南侧,占地面积为8公顷。

四、道路网布局规划
1、中心城区骨架道路网布局结构
在尊重建成区现状路网布局的基础上,中心城区整体的路网布局结构应与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相协调。

结合主干路网、公交主干路网和片区间通道规划,形成“两环六纵五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

本次规划在总规路网方案的基础上对骨架路网进行了调整:
六纵(由南向北)
(1)一纵:芙蓉路北段、芙蓉路中段、芙蓉路南段、菊花东路
(2)二纵:凯江路北段、城西街、朝阳南路(南段)
(3)三纵:伍城北路、伍城中路、伍城南路
(4)四纵:朝阳北路、朝阳中路、朝阳南路(北段)
(5)五纵:凯东大道、杏花街、中江大道
(6)六纵:一环路东段、城南大道、中江新道
五横(由东向西)
(1)一横:铜山大道西段、铜山大道东段
(2)二横:栖妙大道、人民西路、人民东路、魁山路
(3)三横:继光大道西段、继光大道中段、继光大道东段
(4)四横:回归街、一环路南段、猫儿嘴大道
(5)五横:新城路三段
2、跨河流通道规划
在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各片区用地性质、地理区位和路网布局规划方案,对总规路网方案中各片区之间跨河流通道进行了调整,并按规划建设时序对通道进行了分类。

3、道路网等级结构与规划指标体系
规划至2030年中江县中心城区各类道路的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如下图所示,规划道路网的路网密度和等级结构与现状相比更为合理,各级道路均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主干路密度较高的原因是本次规划增加了公交主干路所至,目的是从道路基础设施层次体现了公交优先战略的落实。

五、公交系统规划
1、公交专用道布局
本次规划通过设置公交主干路,形成三条BRT通道。

公交专用道总长13.7km,密度为
0.53km/km2。

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重要客流产生区和城市中心以及各片区中心,较好支撑了城市用地布局。

三条BRT通道分别为:
(1)继光大道BRT通道
(2)菊花大道—一环路东段—城南大道BRT通道
(3)芙蓉路—栖妙路—南中路—一环路南段BRT通道2、近期公交线路规划方案
公交线路的开设程序是由营运企业提出申请,经政府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因此,公交线路发展规划应着重确定布线原则、线网结构及方式协调等内容,为政府主管部门把握公交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公交线路规划的时间节点选择的是在中江县中心城区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建设项目基本完成,以及铁路城际北站、城际南站以及八角客运枢纽布局,现状火车站和汽车站搬迁基本完成。

结合总规中的近期城市建设规划,在肯定现有线路走向的前提下,根据线网客流和规划目标,并参考公交公司对近两年公交线路的调整方案,重新对公交线路进行布设。

中江县中心城区近期公交线路规划一览表
序号路别起讫点
线路长度
(公里)
线路主要走向
一、保留线路
1 1 城北汽车站-城南汽车站 4.08 伍城北路-伍城中路-伍城南路-一环路南段
2 2 城北汽车站-城南汽车站 4.45
伍城北路-荷花东街-朝阳中路-朝阳南路-一环
路南段
二、调整线路
1 3 城南汽车站-城南汽车站14.28
一环路南段-城西街-上南街-中市街-大北街-
北塔街-一环路北段-凯江西路二段-迎宾路-二
环路西段-继光大道西段-西城路-南华大道
2 4 城北汽车站-城南汽车站11.12
一环路北段-北滨路-猫儿嘴大道-象山路-一环
路南段、一环路朝阳北路口-小竺海
3 5 城南汽车站-城南汽车站13.58
一环路南段-城西街-上南街-中市街-大北街-
北塔街-一环路北段-菊花大道-二环路西段-继
光大道西段-一环路南段、二环路青杠路口-
二环路北二段-北塔寺-桥头市场
三、新增线路
1 6
严家湾-狮子大道金
鸡路口
7.85
一环路南段-一环路东段-县委-县妇幼保健院-
继光大道东段-凯江东路北段-菊花大道-二环
路网等级规划图中心城区骨架路网布局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规划方案旨在说明近期公交线路的基本走向,并不能作为开线的依据。

何时开线以及线路具体走向需要根据中江县实际发展情况决定。

为了增加公交线网覆盖率,今后布设公交线路应尽可能多地覆盖各类道路,这就需要布设更多的线路。

方法之一就是将规划线路作局部变动,使之在起讫点不变的情况下,调整途径道路。

方法之二是在主体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变动线路的起讫点或布设长短线。

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规划线路分解成更多的线路。

3、公交换乘枢纽布局
规划中心城区设置公交换乘枢纽5处,共1.75公顷的占地面积。

与综合交通枢纽用地类似,此处给出的一般公交换乘枢纽的用地为满足枢纽设施基本功能运转的土地面积,完全可以与人流密集的公共设施、公共建筑等联合开发。

中江县中心城区综合交通枢纽布局(2030年)
中江县中心城区公交换乘枢纽布局
六、静态交通规划
1、路外公共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重点考虑的地段是中心商贸区和城市出入口部位以及重点开发的地区。

主要的作用是弥补现有停车场不足、满足小型建筑物停车的需要以及城市停车场的调节。

停车容量约为150辆的大型停车设施,可结合实际情况建停车场或停车楼,以减少停车用地。

容量为70-100辆的小型停车场,可结合用地开发进行建设,如果为分散开发,可按用地面积将停车泊位分摊给不同地块,甚至可分摊给配建停车场,但分摊的社会停车泊位应对外开放使用。

规划在城市出入口、仓储物流基地设大型停车场,主要以停放外来大型货车为主;城市客运枢纽如长途客运站应设置客车停车场。

根据预测的规划年泊位需求量,结合中江县中心城区的实际对路外公共停车场进行规划。

规划路外公共停车场18个,如图所示。

中心城区路外停车场分布
2、路内停车场
路内停车场定位为“路外停车供应的补充和配合”。

利用城市道路空间进行停车的场所,主要设置在支路、交通负荷度较小的次干道上以及有隔离带的非机动车道上。

布设机动车道上,一般是道路上机动车交通量不饱和,或错开机动车交通高峰期设置。

布设在非机动车道上,一般是非机动车道较宽,非机动车交通量不饱和,或错开自行车交通高峰期设置。

某些步行道人行量不大,可在不影响人行的前提下在步行道上有设置停车场的空间。

路边停车场主要提供短时间停车,应大力提高它的日周转率。

所以停车时间宜控制在30分钟内,超过30分钟,收费要有所提高。

路边停车场有平行式、斜角式、垂直式三种。

对提供车流比停车更为重要的路段,应优先考虑平行式;斜角式因为视野受到限制,比平行式要危险,但是驶入驶出比平行式方便。

垂直式停车驶入驶出较不方便,一般只在交通流量非常小的情况下才使用。

路边停车在规划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路边停车所占用车行道的宽度占道路车行道宽度的百分比应不大于35%;
(2)路边停车场的设置是对公共停车场起补充作用,而不是竞争作用,因此,设置路边停车场的区域应在半径400m范围内无公共停车场。

(3)一些小型公共服务设施和便利店附近可设置一些路边停车场,方便居民停车处理事物或购买东西。

但是停车时间应限制在15-30分钟内。

(4)为了保证路边停车不会影响到交叉路口的正常通行,路边停车路段与主、次干道相交时,泊位于缘石延长线交点的距离不小于20米,与支路相交时不小于10米。

(5)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应给重要建筑物、停车库等出入口、巷弄、交通设施等留出足够的空间,应满足相关规范。

(6)路内停车应处理好和非机动车及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避免与公交线网和慢行交通廊道之间冲突。

下表显示了允许设置路边停车场的最小道路宽度。

根据各交通小区吸引量以预测的路边停车泊位总量,对2030年规划建成区路边停车泊位的空间分布进行计算和分配,得到中江县中心城区可以设置路内停车路段如图11-3所示。

本次路内停车规划是对中江县中心城区路内停车规划路段可能性的基本建议,规划出可以设置路内停车的路段。

在具体停车泊位规划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城市建设和用地实际情况,进行交通需求分析,结合交通管理充分考虑每条路段设置停车泊位的必要性。

路边停车场的设置与道路宽度的关系
道路类别道路宽度路边停车设置道路
双向通行
12米以上容许双侧停车
8-12米容许单侧停车
不足8米禁止停车
单向通行
9米以上容许双侧停车
6-9米容许单侧停车
不足6米禁止停车
巷弄
9米以上容许双侧停车
6-9米容许单侧停车
不足6米禁止停车
中心城区路内允许停车路段分布
3、配建停车场
配建停车场是城市停车场的主体,在停车场中占据较大比例。

停车规划审批遵循从严原则,提倡配建公共化原则,即配建停车设施有义务对社会开放。

同时考虑中江县近几年的机动车拥有量增速较快,标准的确定适度超前考虑,使静态交通建设能跟上动态交通发展的步伐。

根据配建停车设施需求预结果,结合我国现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参考同类城市城区的配建停车场指标,给出中江中心城区建筑物配建指标参考值,如下表。

中江中心城区建筑物配建指标参考值
建筑物类型分类标准
配建标准
单位机动车车位
住宅
别墅
泊位/户
1.3-1.5
高级公寓0.7-1.0
普通住宅0.4-0.7
办公
行政办公
泊位/100m2
0.8-1.5
高档商务办公0.7-1.0
普通商务办公0.5-0.8
商业
大型商业(面积≥2000 m2)
泊位/100m2
1.0-1.5
普通商业(面积<2000 m2)0.8-1.2
批发市场、农贸市场0.3-0.5
宾馆类
三星级及以上
泊位/客房
0.5-0.8
其它宾馆0.3-0.5
餐饮娱乐餐饮娱乐设施泊位/100m2 2.0-3.0
交通枢纽
火车站、客运站
泊位/高峰日1000旅客
3.0-
4.5
码头 2.0
文化娱乐
体育场
大型体育场馆
泊位/100座位
3.0
一般体育馆 2.0-2.5
影剧院
市级电影院
泊位/100座位
3.0-
4.0
一般电影院 2.0-2.5
展览场所
展览馆、博物馆泊位/100 m2(建筑面积)0.8-1.2
博览中心、会议中心泊位/100m2 2.5-3.5
游览场所
古典园林、风景名胜泊位/100 m2(用地面积)0.5-1.0
一般性城市公园泊位/100 m2(用地面积)0.1-0.2
教育
大中专院校
泊位/100学生
0.5-0.6
高中及初中0.25-0.3
小学及幼儿园0.2-0.25
医院
省市级医院
泊位/100 m2
9.0-11.0
区级医院 6.0
工业工厂、仓库泊位/100m2 0.2-0.6
七、道路网节点规划
根据上述原则以及对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发展的预测分析,中心城区一共规划了9座立交,其中
部分互通式立6座,非互通式立交3座。

见下图。

立交布局说明:
(1)部分互通立交主要布置在城市出入口、一级主干道和二级主干道的交叉点和二环路沿线;
(2)非互通式立交设置在市中心区主要出入口,采取下穿隧道的形式;
(3)城市中心不设置立交。

重点道路网节点布局设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