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制统计图这一环节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通过不同的要求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同时又重点关注学困生,最后再通过互相评价、交流,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和技巧。
适时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为今后学生学习其它学科培养良好的兴趣,作好铺垫。



1、全课总结


学生看懂统计图后思考:
①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第几天开始看到根的?
(指名回答)
②你能说说水仙花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吗?
(第②题学生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自己亲手种过植物吗?猜一猜植物是先发芽还是先长根?(课件出示植物的生长情况图片)
2、课件出示P78.4统计图
师:小明做了一个水仙花的种植实验并记录下了相关的数据
(3)()月份两种服装产量最接近。
(4)你还能看出什么?
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下面是五(1)班周阳(男)和赵娟(女)6~12岁的身高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图见课件)
(1)19岁时,周阳比赵娟()厘米。
(2)( )岁时,周阳和赵娟一样高。
(3)()岁时,周阳比赵娟矮3厘米。
(4)由上表你发现男生和女生的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什么变化规律?
创设航模比赛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这一问题是想让学生体会后面的的统计图中为什么统计飞机的飞行高度和时间这两项数据,感受实际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让学生寻找“统计图中缺少什么”,培养仔细读图良好习惯。



2、思考以下问题:
1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说说各自的判断方法。)
学校
设计人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教材
苏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P77-79第2题——第6题
设计课时
1课时
实施教学班级
五年级1班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了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
进行的,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本班学生是我中途接班且又是两个平行班中较差的一个班,学习常规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都较差,缺乏认真读题和积极主动思考的好习惯,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比较严重,自我接班后一直在这些方面加强引导和进行训练,现在有所改观但仍然不尽如人意;另外,一半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发言不够积极、主动,表达能力欠佳,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鉴于本班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将着力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辅以适时恰当的师生、生生评价,引导和帮助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图中的信息,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小组中分析、比较数据,并在集体交流时完整而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意见或想法,以期能从各方面较好的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学习资源
教学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指名学生说一说。
1、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简短的谈话开门见山,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并为本节课的教学作铺垫。

这个统计图。
2、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①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03呢?
②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
③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后,集体交流)
1、课件出示P77.2统计图
师相机对生的发言作出评价或生生之间互相评价、补充。
在交流过程中适时而恰当的师生、生生之间互相评价,一方面能给予学生鼓励并促进他反思自己的说法是否完整,另一方面也让其它学生学会倾听。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巩固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已有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交流学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
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并能作出适当的解释、说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③说说从起飞后第15秒到第20秒乙飞机的飞行状态。
(学生逐题讨论和交流)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学生航模比赛的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做航模吗?怎样判断一个航模做得好不好?
2、课件出示P78.5统计图
师:这是一次航模比赛中两架模型飞机的飞行数据。仔细看看这张统计图还缺点什么?
注意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相互评价,及时补充和完善得出的结论。
②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1、课件出示P77.3统计图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相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体会到这些数据正好说明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增长。



生边回忆边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独立完成的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与同伴商量、交流。)
3、汇报交流:
投影展示部分学生绘制的统计图,学生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根据交流的情况,修改和完善统计图
4、思考:
①这两个城市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最低呢?
②为什么两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正好相反?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师:上节课中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怎样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还记得绘制方法吗?
2、课件出示P79.6统计图
老师巡视辅导,特别关注和指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
课件展示两个城市因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这种气温变化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统计方法在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利用学生喜欢的科技小实验,增强他们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与主动性,有利小的铺垫。
3、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现象,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层作业设计
全体学生完成:
1、某服装厂2011年第一季度西装与休闲服生产情况如下:
一月份生产西装2000套,休闲服1200套,
二月份生产西装1800套,休闲服2000套,
三月份生产西装1500套,休闲服2200套。
(1)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西装产量()月份最高,()月份最低。



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想到航模飞行的高度或时间。
学生明确:没有标出折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数据。
指名学生说说每架飞机在相应时刻的飞行高度,其余学生在图上标出来。
3、思考:
①这两架飞机各飞行了多少秒?哪一架的飞行时间更长一些?
②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甲飞机的高度是多少米?乙飞机呢?起飞后第几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多少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3、师:大家也可以找一些植物的种子做一下这样的实验,将数据记录下来并作简单的分析,可以做成数学观察日记,也可以做成科学课的实验报告。
利用学生喜欢的科技小实验,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与主动性。
适时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为今后学生学习其它学科培养良好的兴趣,作好铺垫。



指一学生向大家介绍怎样读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