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备考题库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备考
题库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说粤语的人很难说好普通话,主要受()的影响。
A.正迁移
B.原型
C.负迁移
D.心向
2.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
”这说明了()。
A.教育的文化意义
B.教育的个人意义
C.教育的政治意义
D.教育的经济意义
3.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过程,关注发展,为了体现这个基本理念,教师不可采取的是()。
A.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B.调整教学方法
C.删减教学内容
D.布置高难度的课后练习
4.通常把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直接条件称为()。
A.课程标准
B.课程结构
C.课程评价
D.课程资源
5.村民王某家境贫寒,其小女儿小花(7岁)每天在家种田劳作,村民对此议论纷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王某家境贫寒,小花不该去上学
B.乙:小花应当学着干活,不去上学来减轻家庭负担
C.丙:政府对这种事也无能为力,小花没法上学
D.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国家、社会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且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花应当去上学
6.“活到老,学到老”体现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
A.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B.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
C.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
D.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7.某学生学习英语字母“t”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t”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晕轮效应
D.思维定势
8.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协管员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这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9.人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身心非常愉悦。
这种情绪是()。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自豪感
10.“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教育特点是()。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11.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此活动属于( )
A.个人活动
B.小组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班级活动
12.学校心理健康要遵循保密性原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求助学生的所有资料和信息绝不应当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
B.教育者可以随便将记录档案带离咨询与辅导机构
C.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进行正当泄密
D.教育者所做的个人记录,不能随便让人查阅
13.教师突然中断讲课,引起分心学生的注意。
这种注意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14.将教育评价的结果作为决定升留级、分班编组、选择教程乃至指导职业定向的依据。
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
A.调节功能
B.激励功能
C.诊断功能
D.管理功能
15.与意志的果断性品质相反的是( )。
A.怯懦
B.冲动性
C.受暗示性
D.优柔寡断
16.学习了毛笔书法,有助于写好粉笔字。
这是(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7.我国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是()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C.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D.集体教学模式
18.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其主要特点不包括()。
A.大规模
B.开放
C.网络
D.面对面
19.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学生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后,教师发给小红星,学生可用小红星兑换奖励物或喜欢的活动。
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21.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
A.学习期待
B.学习需要
C.学习态度
D.学习动机
22.李老师认为我们当前的教育目的应该是教育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最终实现自我。
李老师的这种观点属于()的教育目的观。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内在目的论
D.全面发展学说
23.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2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体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25.著有《普通教育学》被西方誉为“科学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A.亚里斯多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二、多选题(3题)
26.《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立了六大核心素养,其中自主发展素养包括( )。
A.科学精神
B.学会学习
C.责任担当
D.健康生活
27.下列关于感觉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感觉有补偿作用
B.感觉适应时感受性下降
C.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D.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28.在学业成绩考查中,试题类型主要包括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下列属于选答型试题的有()。
A.简答式试题
B.陈述式试题
C.是非题
D.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3题)
29.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就在于考试。
()
A.正确
B.错误
30.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 )
A.正确
B.错误
31.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
A.正确
B.错误
四、填空题(5题)
32.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__________个组块。
3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__________学说。
34.晚上睡觉前背诵材料的记忆效果最好,主要是因为没有受到______抑制的影响。
35.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36.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要将其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这是__________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五、简答题(1题)
37.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
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
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
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三百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
”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竞说他可以成为组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
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他。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
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五十一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
请联系教学实际以及自身感悟:以“赞美式教育”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紧扣主题,题目自拟,立意自定,结合学科特点、岗位实际,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说粤语的人很难说好普通话,主要受负迁移的影响。
正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2.B雅斯贝尔斯的话强调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因此选择B。
3.D教育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作业难度,而不应该布置高难度的课后练习。
4.D
5.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小花已经七岁,应该去上学。
家长应当确保小花接受义务教育。
6.B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活到老,学到老”符合终身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
7.D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学生学习英语字母“t”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t”的音,这是由于汉语拼音发音的惯性影响了其英语发音,属于思维定势。
8.D锻炼法也称实际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锻炼的方式主要
有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运用的方法是锻炼法。
9.C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0.D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11.C群众性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从题干中的“全校性”可以得知此活动是全体学生都参加的活动,属于群众性活动。
12.B保密性原则要求妥善保管记录档案,不可随意带离咨询室或辅导机构。
13.B无意注意是指没有明确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停顿,就是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14.D题干所述为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
15.D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复杂多变的情境,善于分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与果断性品质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
16.A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积极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
题干中学习毛笔书法对写好粉笔字所产生的影响是一种顺向正迁移。
17.C自学—指导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学
生自学始终的一种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包括:自学、讨论、启发、练习和总结。
我国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是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18.D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
其特点主要有:开放的、大规模的、网络课程。
19.D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20.B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
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
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足”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21.B学习动机有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22.B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要从个人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李老师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人的发展,因此,他的观点属于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23.A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
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这属于教育的经济功能。
24.B题干强调的是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25.C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之父,著有《普通教育学》。
26.BD《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立了六大核心素养:自主发展素养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文化基础素养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社会参与素养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27.ACD感觉具有补偿作用,即当某些感觉失去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28.CD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可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和组配式试题三种。
供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教师规定的问答题、解答题做出答案,分为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两种。
29.B考试本身并没有错,要说错的话,就是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
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故考试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
30.B1902年,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这是我
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施。
31.A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32.7±2
33.全面发展
34.倒摄
35.心理现象
36.建构主义
37.让“赞美之花”绽放赞美,如同被乌云笼罩的天空中透出的一缕阳光;赞美,如同寂寞萧条的冬天里的一声鸟鸣;赞美,如同美妙动人的乐谱里的一个音符。
赞美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而这股推动力的发生,是因为教师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
赞美使学生在寒冬感受到春的温暖。
因此,教师要学会多说些赞美学生的话,赞美学生的闪光点。
一直以来.赞美教育在中国得不到重视。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以至于现在很多教师仍然处于教育的误区之中。
打压式的教育无形之中就在孩子与教师之间筑起了一道墙,此时,无论是多么深沉的爱都变得脆弱又无力。
爱不是任务式的训斥,不是严苛的要求,更不是粗鲁的打骂。
爱是对孩子说:你做得很好,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多一些赞美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爱的力量,让孩子在温暖和爱中自由呼吸,茁壮成长。
赞美,激发了学生进步的动力。
同样,赞美是教师心胸豁达的表现,也是教师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
教师不懂赞美、不愿赞美,对学生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于是乎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着地“诊断”
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
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
教师要在细微之处见真谛,善于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
赞美。
要去挖掘学生身上鲜为人知的闪光点。
“春到三分暖,秋来三分寒”“良言一句如春来,恶语一声如冬至”。
教师的表扬如和煦的春风,抚慰着学生的心灵。
爱因斯坦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听这类话听腻了,但如果谁赞扬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
因此,赞扬不要老是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去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效果反而更好。
在每个小孩的心里面.都住着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
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他们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并发挥到极致。
希望每位教师多一份赞美,少一份批判,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朵”,慢慢地看着他们长大,陪着他们沐浴阳光风雨,让孩子在温暖的赞赏话语中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