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写作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写作
主讲教师 徐玉英
27.03.2020
电话:0951——5038531
Emil: QQ:512108702 办公室:12#512室
仙人掌(艾青 )
你爱郁金香, 我爱仙人掌。 生长在热带,沙漠是故乡。
挺在风沙里,出奇的顽强。 哪怕再干旱,花照样开放。 养在窗台上,梦想着海洋。
27.03.2020
27.03.2020
❖ 写作课除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外,还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 思想情操、审美修养、心理素质以及创 造能力、创新品质的重任。为学好其他 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从事各项社 会工作,进行专业深造、学科研究奠定 良好的写作基础。
❖ 1、传授写作知识;
❖ 2、培养写作能力;
27.03.2020
❖ (2)车服,旌旗; ❖ (3)经籍,典籍; ❖ (4)礼乐,法度; ❖ 文章(有时用“文”代替)、文、文学
(有时指学术)相交叉。
27.03.2020
❖ 2、西汉 ❖ 文章、文学有所区别,又出现了文辞。 ❖ 文学 → 学术 ❖ 文章 → 辞章
27.03.2020
❖ 3、魏晋三国
27.03.2020
❖ 2、进行写作训练 ❖ 写作训练贯穿写作课的全过程。 ❖ 3、赏析各类文章 ❖ 文章赏析:讲授各类范文,借鉴写作经
验,消化写作理论,促进理论转化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27.03.2020
四、写作课的特点:
❖ 1、明显的综合性 ❖ (1)写作主体——总体能力,基本素养 ❖ (2)学科——涉及多种学科 ❖ 2、很强的实践性 ❖ 理论 → 实践 → 能力
❖ 刘锡庆《基础写作学》第一次打出了“写 作学”的旗帜。
❖ 1981年7月10日,《写作》杂志创刊,正 式提出“写作”这个称谓,它是写作学会 创办的第一个自己的刊物。
27.03.2020
❖ 写作定义很多: ❖ 写作是文学作品和一切应用文章的制作; ❖ 写作是一种行为过程; ❖ 写作是一种能力体现; ❖ 写作是一种工具、手段; ❖ 写作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的创造性认识

❖ 表现——抒发(最恰当的方式)
❖27.03.2020

❖ 鲁迅:“故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 次于衣食、宫室、宗教、道德。”
❖ 2、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关 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顺利进行
❖ 写作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所必备的 一种能力。
27.03.2020
❖ (二)宏观:写作是国家建设,社会进步 的重要组成部分
27.03.2020
(二)近现代
❖ 1、广义文章:20世纪20年代——70年代
❖ (1)1922年,陈望道《作文法讲义》 ——制作
❖ (2)1923年,顾实《文章学纲要》 ——利器
❖ (3)1939年,汪馥泉《文章概论》 ——表达法
❖ (4) 唐韬《文章修养》 ——用文字技巧实现表现
❖ (5) 《辞海》
27❖.03.2302、0 提高写作素养;
三、教学内容
❖ 1、学习写作基本理论和各类文体知识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 ❖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写作受体 ❖ 第四章 写作的表达方式与技法
27.03.2020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新闻文体(消息、通讯) 文学文体(小说、散文) 理论文体(文学评论、科技论文) 应用文体(计划、总结、调查报告) 行政公文(通知、会议纪要、会议记录)
27.03.2020
四、写作的作用
❖ (一)写作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 1、作者在寻求自我表现中将生命投入写
作 《左传·襄公24年》提出“三不朽”:立德,
立功,立言(写作)。 纪 念 碑(普希金).doc ❖ 2、寻求表现是现代人具有的基本素质
27.03.2020
(二)写作是人的智慧的一种生成机制
❖ “写作”与“文章”是内涵完全不同的两 个概念,“写作”指行为活动的过程, “文章”指过程的结果;“写作”是成品 的制作,“文章”是成品的存在。
3、写作是一种制作过程
27.03.2020
(二)现代写作新概念
❖ 1980年12月24日,“中国写作研究会” (后改称 “中国写作协会”)宣告成立, 这为当代写作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为该 学科的建设扎下营地。
27.03.2020
❖ 1983年,张寿康《文章学概论·绪论》 ❖ 1984年,扬振道、韩玉奎《文章学概论》 ❖ 狭义的文章,指文学作品以外的各类记
叙 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27.03.2020
二、文学
❖ 在古代,“文学”除了与“文章”混用, 还是一个官职的名称。
《现代汉语辞典》,文学是“以语言文字 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 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
和书写的活动; ❖ 写作是运用文字为主的符号来传递信息,交
流思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7.03.2020
❖ 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人们对写作的认识过程: ❖ 1、起初,人们强调的是写作结果的多样性; ❖ 2、此后,人们强调的是写作的过程; ❖ 3、最新的写作定义表述侧重写作的功用;
❖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 达思想感情,传递社会信息的一种社会实 践活动。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
27.03.2020
27.03.2020
第一章 绪论
❖ 本章应 ❖ 1、掌握写作的含义。 ❖ 2、掌握写作的作用。 ❖ 3、熟悉写作的特点。 ❖ 4、掌握记叙散文中记事散文的写作技
❖ 2、阅读求知是最“经济”的求知方法
❖ 3、阅读求知为实践求知提供了认识前提
27.03.2020
❖ 约翰·卢伯克《书的神妙》:“像一个人的记 忆一样,书就是人类的记忆。因为在书里, 包含着人类的历史,进化发展的过程,年代 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也描述了自然的神奇与 优美。借着书的帮助,人类度过了多少难关, 抚慰了多少忧患和悲戚,使忧伤的时光重沐 愉快的阳光;借着书的启导,使我们获得较 完美的、较爽朗的思想和满脑子的概念,而 使得个人能够迅速超越自己。”
❖ ——《读书的情趣和艺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年版。
27.03.2020
(五)写作能实现文本的审美价值
❖ 审美价值,指自然界的对象和现象或者 人类劳动的产品,由于具备某种属性, 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能够引起人的 审美感受。
❖ 写作创造的精神产品都具有审美价值;
❖ 文学是最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之一;
❖ 1、写作是人类运用书面语言进行创造性的 思维活动,对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有着重要 作用
❖ 曹丕:“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27.03.2020
❖ 2、写作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显得 更为重大与深远
❖ 3、在未来社会,也离不开写作 ❖ 叶圣陶:“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出小说、
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出工作和生活中实 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 可。”
❖ 审美价值不是文学作品的专利;
27.03.2020
27.03.2020
山居秋明
王维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特点:通过典型形象认识生活,反映生活。
27.03.2020
三、写作
(一)传统写作含义 《现代汉语辞典》,写作是指“写文章,有
时专指文学创作。” 1、写作是书面语言的运用 文字的出现和书面语言的运用标志着写作 的正式产生。
27.03.2020
2、写作以文章为其表现形式
❖ 文学 < 文章 < 写作
❖ 现代意义上的“文章”不包括零散的段落、 语句和词汇。
27.03.2020
六、写作课的学习方法
❖ (一)重视写作理论的学习 ❖ (二)重视写作准备,要善于观察,勤于
观察 ❖ (三)博览,精读,勤记 ❖ (四)加强实践,多写多改
27.03.2020
第二节 写作的含义 与作用
❖ 一、文章 ❖ 文章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人们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 ❖ (一)古代 ❖ 1、先秦 ❖ (1)文彩; ❖ 文——青与赤; ❖ 章——赤与白;
❖ 情形仍然相同。
❖ 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 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章者,所 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序,穷理尽性, 以究万物之宜者。”——初步定型
❖ 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以为无 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27.03.2020
❖ 4、 隋唐两宋 ❖ 文章、文学、文、文辞混用。 ❖ 5、明清 ❖ 文章、文学逐渐泾渭分明。
❖ 夏丏尊、叶圣陶、刘熏宇等开始注意狭义 文章的概念,他们认为:文章是真实记载 世间事物,外(物)化作者心情,适应与 读者交际的、能独自成篇的书面语言。

27.03.2020
❖ 许多论者正式提出狭义文章概念,主张一 切用白纸黑字记载的人类精神劳动的成果 统称为“书面语言”或“文字记载”。一 切审美的“美文”、“文艺文”称“文 学”,而切实致用的“实用文”称“文 章”。
27.03.2020
❖ (三)写作是人获得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 途径
❖ 1、消除精神压抑,实现更高意义上的新 的心理平衡
❖ 2、肯定自我,在自我实现中获得审美享受
27.03.2020
(四)写作能满足读者的求知需要❖ 求知途径:(1)直接经验,实践求知

(2)间接学习,阅读求知
❖ 1、阅读求知是人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 叶圣陶:“写作是‘行’的事情,不只是 ‘知’的事情。要动脚,才会走;要举手, 才会取;要执笔,才会写。”
27.03.2020
五、学习写作的意义
❖ (一) 微观:写作是每个人生活、学习、 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手段
❖ 1、对个人来说,写作是吸取营养,表达 思想的重要手段
❖ “通过写作进行学习”
❖ 摄取——学习
——文字
❖ (6) 《现代汉语辞典》
——单篇作品

27.03.2020
❖ 文章,能反映一定社会生活,表现一 定主题,有完整结构,可以独立成篇的 书面语言。
❖ 广义的文章,既包括各类文学作品, 又包括各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应用文。
27.03.2020
❖ 2、狭义文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以 来
法。
27.03.2020
第一节 导言
27.03.2020
一、写作课的性质
❖ 《基础写作》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学生必修 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它不仅是文科各专业的必修课,也是理、 工、农、医类各专业学习的课程。

27.03.2020
二、教学目的
❖ 本课程通过系统地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和各 类文体知识,使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 通过多种严格的写作训练,有选择地赏析 各类文章,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阅读、 分析、欣赏文章的能力。进而能熟练地写 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 严谨、语言流畅的文章。
❖ 智慧,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能够认识和把握事物, 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 写作智慧,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为达到自 己的写作目的、写作意图,实现最佳传播 效果,实现文章的写作功能,对具体时空 处境、各种控制因素的思维应对策略、技 巧的选择。
27.03.2020
❖ 1、写作对人的智慧能力结构的全面培养和 综合运用
27.03.2020
盼 望(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时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 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是盼望出发, 27.0一3.202个0 是盼望到达。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 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人的智慧由三种能力构成: (1)外部世界 → 转化 → 内部世界 → ❖ 认识和把握外在事物的心理基础 (2)对自身内部世界的反思 →
内心图式 → 创造新事物的心理基础 (3)内心图式 → 转化 → 新的事物 →
使人的智慧获得一种对象化的存在
27.03.2020
❖ 2、写作能增强人的思维活力
❖ 写作对人的思维有催化作用关键在于 ❖ 语言的运用: (1)内部语言转换成外部语言 (2)使思想的意义变得清晰、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