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c8b79965ce0508763213da.png)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命题人:高一物理组一、选择题(60分,1-7单选,8-12多选,每题5分,错选不得分)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踏出了全人类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第一步,中国人登上月球即将成为现实。
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而月球的平均密度相当于地球平均密度的66%。
则月球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约为A.1︰16 B.1︰8 C.1︰4 D.1︰22.2018年2月12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工程”的两颗组网卫星。
若某北斗导航卫星在离地高度为2.15万公里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的高度约为3.58万公里,线速度的大小约为3.08k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于24小时B.此北斗导航卫星的线速度大于3.08km/sC.此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D.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挡板挡住一个光滑的重球。
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做负功B.斜面对球的弹力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做正功C.斜面对球的弹力做正功D.挡板对球的弹力做正功4.解放前后,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人们经常通过“驴拉磨”的方式把粮食颗粒加工成粗面来食用。
如图,一个人推磨,其推磨杆的力的大小始终为F,方向与磨杆始终垂直,作用点到轴心的距离为r,磨盘绕轴缓慢转动,则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推力F做的功为A.0 B.2πrF C.2Fr D.-2πrF5.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夹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 F,使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环的质量是 2 kg B.细杆与地面间的夹角是30°C.前 3 s 内拉力 F 的最大功率是 2.5 WD.前 3 s 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 6.25 J6.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0°,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从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在小物块上升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物块的机械能减少了 B.小物块的机械能减少了C.小物块的动能减少了 D.小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7.一根轻弹簧竖直固定在地上,上端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与弹簧栓接,现对小球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使小球从A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弹簧恢复原长,在此过程中,恒力F对小球做功10J,小球克服重力做功8J,弹簧对小球施加的弹力对小球做功5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动能增加了7J B.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8JC.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5J D.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13J8.2017年8月28日,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的巡天望远镜观测到一个由双中子星构成的孤立双星系统产生的引力波。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 精品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a799f35f18583d049645977.png)
东北育才学校高一年级物理科月考 2018.6.6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命题:物理备课组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据此可知A. 带电粒子在R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B. 带电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大C. 带电粒子在R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的小,比在P点的大D. 带电粒子在R点的加速度小于在Q点的加速度2.如图所示,AB为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是R.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当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下滑时,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A.µmgR B.mgR C.mgR D.(1﹣µ)mgR3.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
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D.4.天文上曾出现几个行星与太阳在同一直线上的现象,假设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分别是和,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基本上在同一平面上,若某时刻地球和火星都在太阳的一侧,三者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再经过多长的时间,将再次出现这种现象已知地球离太阳较近,火星较远A. B. C. D.5.如图所示,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由A 点滑到B 点,摩擦力做功为W ;若该物体从C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两个斜面滑到D 点,两斜面用光滑小圆弧连接,摩擦力做功为W ;已知该物体与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则( )A.W >WB.W =WC.W <WD.无法确定W 和W 的大小关系。
6.如图所示,三角形木块A 质量为M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底边长a ,在其顶部有一三角形小木块B 质量为m ,其底边长b ,若B 从顶端由静止滑至底部,则木块后退的距离为( )A .B .C .D . 7.如图所示的xOy 坐标系中,x 轴上固定一个点电荷Q ,y 轴上固定一根光滑绝缘细杆 细杆的下端刚好在坐标原点D 处 ,将一个套在杆上重力不计的带电圆环 视为质点 从杆上P 处由静止释放,圆环从O 处离开细杆后恰好绕点电荷Q 做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圆环沿细杆从P 运动到O 的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增大B. 圆环沿细杆从P 运动到O 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增大圆环所带的电荷量其他条件不变,圆环离开细杆后仍然能绕点电荷做圆周运动D. 将圆环从杆上P 的上方由静止释放,其他条件不变,圆环离开细杆后仍然能绕点电荷做圆周运动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与A 、B 物块相连,A 、C 物块由跨过光滑小滑轮的轻绳连接。
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b03b2baa00b52acec7ca69.png)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坐游船,当日风浪较大,游船上下浮动。
可把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 cm,周期为3.0 s。
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
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 cm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登船的时间是()A. 0.5 sB. 0。
75 sC. 1.0 s D。
1.5 s【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把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写出其振动方程,根据数学知识求解时间.把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从船上升到最高点时计时,其振动方程为,代入得,当y=10cm时,可解得:,故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登船的时间是2t=1。
0s,C正确.2。
如图,甲为t=1s时某横波波形图像,乙为该波传播方向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距该质点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 )A.B.C.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m,s,由乙图知s时在y轴负向且向下运动,满足该条件的点有两个,如图所示,无论向左传0。
5m的图(1),还是向右传0.5m的图(2),都可确定在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据质点该0.5m处,质点都在y轴正向且向下运动,满足题意的选项只有A选项正确。
考点:波的图象振动图象波的周期性3.如图所示,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平放在纸面上,将它的前、后两个边界PQ、MN记录在纸面上若单色光沿纸面从真空中以入射角,从MN表面射入时,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为t;若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现撤去玻璃砖,光通过PQ、MN之间的区域的时间也为t,那么,这块玻璃砖对该入射光的折射率为A。
2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假设折射角为,根据折射率定义,有,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从 MN表面射入时,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为t,则;撤去玻璃砖,光通过PQ、MN之间的区域的时间也为t,则。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8ec18d76c66137ee0619fa.png)
2018——2019学年度 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多选)关于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这个系统,弹性势能属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B. 重力势能是相对的,弹性势能是绝对的C.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是相对的D.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是状态量 【答案】ACD 【解析】A 、势能是由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这个系统,弹性势能属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故A 正确;B 、重力势能是相对的,弹性势能也是相对的,故B 错误;C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的选取有关,具有相对性;弹性势能也是相对的,故C 正确;D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是状态量,都是在某个状态时所具有的,故D 正确; 故选ACD 。
【点睛】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这个系统.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的选取无关;任何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都具有弹性势能.弹簧伸长和压缩时都有弹性势能.同一个弹簧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2.质点在三个恒力F 1、F 2、F 3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若突然撤去F 1,则质点( ) A. 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B. 一定做直线运动 C. 一定做非匀变速运动 D. 一定做曲线运动 【答案】A 【解析】【详解】物体受到三个共点的恒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当撤去某个恒力时,物体的合力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在撤去之前,质点保持平衡,有两种可能:一是质点处于静止状态,则撤去之后,它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二是质点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撤去之后,质点可能做直线运动(条件是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也可能做曲线运动(条件是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3.如图所示,当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 m/s时,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如果要使汽车在粗糙的桥面行驶至桥顶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则汽车通过桥顶的速度应为(g=10 m/s2)()A. 15 m/sB. 25 m/sC. 30 m/sD. 20 m/s【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即,解得:,当摩擦力为零时,支持力为零,有:,解得,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7b6323227916888486d7d9.png)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如图所示,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小球P.P与斜面Q的接触面粗糙.用水平力向右推Q,使它沿光滑水平面匀速运动.从图中实线位置到虚线位置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力对小球P做负功B. 斜面Q对小球的弹力垂直于斜面因此对小球不做功C. 绳的拉力对小球P做正功D. 推力F对斜面做的功和小球P对斜面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2.如图所示,有一个足够长的斜坡,倾角为α=30°.一个小孩在做游戏时,从该斜坡顶端将一只足球朝下坡方向水平踢出去,已知该足球第一次落在斜坡上时的动能为21J,则踢球过程小孩对足球做的功为()A.7JB.9JC.12JD. 16J3.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是E KB、E KC,图中AB=BC,则一定有()A.B.C.D.4.滑块以速率v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变为v2,且v2<v1.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A.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B.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下方C.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D.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5.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个固定圆环,MN是它在竖直方向上的直径。
两根光滑滑轨MP、QN的端点都在圆周上,MP>QN.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a、b分别从M、Q点无初速度释放,在它们各自沿MP、QN运动到圆周上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对两滑块的冲量大小相同B.重力对a滑块的冲量较大C. 两滑块的动量变化大小相同D. 弹力对a滑块的冲量较小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固定支架左端用不计质量的细线系一个小铁球.开始将小铁球提起到图示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在小铁球来回摆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车和小球系统动量守恒B. 小球向右摆动过程小车一直向左加速运动C. 小球摆到右方最高点时刻,由于惯性,小车仍在向左运动D.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7.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右侧()A.、都是正电荷,且B.是正电荷,是负电荷,且C. 是负电荷,是正电荷,且D. 、都是负电荷,且8.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全球通信”.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同步卫星所在的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下面列出的是关于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s的表达式,其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2R.A. ①③B. ②④C. ④⑤D. ②③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9.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质量M的木块,质量m、速度v0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深入木块距离为d后两者具有共同速度v,该过程木块前进了s,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91f6e4b14e852458fb5771.png)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 分)1.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一定不做功B.等势面上各点场强大小一定相等C.电场中电势高处,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大D.电场强度大处,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大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1<m2,在大小相等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若F1做的功为W1,F2做的功为W2,则( ).A.W1>W2 B.W1<W2C.W1=W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A点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B点时,其动能为( ).A.B.C.mgH-mgh D.4.如图所示,B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A、B间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则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是( ).A.A、B都克服摩擦力做功B.摩擦力对A不做功,B克服摩擦力做功C.摩擦力对A做功,B克服摩擦力做功D.摩擦力对A、B都不做功5.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的大小只由重物本身决定B.重力势能恒大于零C.在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D.重力势能实际上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6.一电子在电场中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图中一组平行实线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电势比b点低B.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方向向右C.电子从a点到b点动能减小D.电子从a点到b点电势能减小7.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的距离等于b、c 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E a、E b、E 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断定( )A.φa>φb>φc B.E a>E b>E cC.φc-φb=φb-φc D.E a=E b=E c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上方安装一个长度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现用手拉着弹簧上端的P点缓慢向上移动,直到物体离开地面一段距离.在这一过程中,P点的位移(开始时弹簧为原长)是H,则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 ).A.B.C.D.二、多项选择(每题4 分,共16 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精编文档】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doc
![【精编文档】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174ba7a7cc22bcd126ff0ccc.png)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7题单选,8-10多选,每题4分,漏选2分,错选不得分,共40分)1. 如图所示,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小球P.P与斜面Q的接触面粗糙.用水平力向右推Q,使它沿光滑水平面匀速运动.从图中实线位置到虚线位置过程中( )A.摩擦力对小球P做负功B.斜面Q对小球的弹力垂直于斜面因此对小球不做功C.绳的拉力对小球P做正功D.推力F对斜面做的功和小球P对斜面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2. 如图所示,有一个足够长的斜坡,倾角为α=30º.一个小孩在做游戏时,从该斜坡顶端将一只足球朝下坡方向水平踢出去,已知该足球第一次落在斜坡上时的动能为21J,则踢球过程小孩对足球做的功为 ( )A.7JB.9JC.12JD.16J3.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
若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 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B、EKC,图中AB=BC,则一定有( )A. W1>W2B. W1<W2C. EKB>EKCD. EKB<EKC4. 滑块以速率v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变为v2,且v2< v1。
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 )A.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B.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下方C.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D.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5.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个固定圆环,MN是它在竖直方向上的直径.两根光滑滑轨MP、QN的端点都在圆周上,MP>QN.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从M、Q 点无初速释放,在它们各自沿MP、QN运动到圆周上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对两球的冲量大小相同B.重力对a球的冲量较大C.弹力对a球的冲量较小D.两球的动量变化大小相同6.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固定支架左端用不计质量的细线系一个小铁球.开始将小铁球提起到图示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在小铁球来回摆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和小球系统动量守恒B.小球向右摆动过程小车一直向左加速运动C.小球摆到右方最高点时刻,由于惯性,小车仍在向左运动D.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7. 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ad152b581b6bd97f19ea6f.png)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多选题.每题4分,部分正确2分)1.游乐场内两支玩具枪在同一位置先后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颗子弹,打在远处的同一个靶上,A为甲枪子弹留下的弹孔,B为乙枪子弹留下的弹孔,两弹孔在竖直方向上相距高度为h,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B.乙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C.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一样大D.无法比较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的大小2.物体m用线通过光滑的水平板间小孔与砝码M相连,并且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如果减少M的重量,则物体m的轨道半径r,角速度ω,线速度v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r不变.v变小B.r增大,ω减小C.r减小,v不变D.r减小,ω不变3.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α,高为h,一小球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落至斜面底端,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从抛出到离斜面距离最大所用的时间为()A.B.C.D.4.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径为m半圆柱体左端点A的正上方某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点.过B 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A.m/s B.4m/s C.3m/s D.m/s5.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管轨道内运动,小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管的直径,如图所示.已知小球以速度v通过最高点时对圆管的外壁的压力大小恰好为mg,则小球以速度通过圆管的最高点时()A.小球对圆管的内、外壁均无压力B.小球对圆管的外壁压力等于C.小球对圆管的内壁压力等于D.小球对圆管的内壁压力等于mg6.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现已知某新型国产机车总质量为m,如图已知两轨间宽度为L,内外轨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机车要进入半径为R的弯道,请问,该弯道处的设计速度最为适宜的是()A .B .C .D .7.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距离地球球心为r 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能为如下图象中的哪一个( )A .B .C .D .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受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定拉力F 作用,从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在时间t 内,拉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若仅改变上述某一个量,物体还是从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下列可使拉力做的功为2W 的是( )A .物体质量减小为B .拉力增大为2FC .做功时间增长为2tD .α角从60°变为0°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的上空有一架飞机在进行投弹训练,飞机沿水平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飞机飞经观察点B 点正上方A 点时投放一颗炸弹,经时间T 炸弹落在观察点B 正前方L 1处的C 点,与此同时飞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最终落在距观察点B 正前方L 2处的D 点,且L 2=3L 1,空气阻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飞机第一次投弹的速度为B .飞机第二次投弹时的速度为C.飞机水平飞行的加速度为D.两次投弹时间间隔T内飞机飞行距离为10.如果太阳系几何尺寸等比例地缩小,当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m时,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假设各星球的密度不变)()A.地球受到的向心力比缩小前的大B.地球的向心加速度比缩小前的小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D.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比缩小前的大11.如图,图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人顶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丙所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猴子在2s内做直线运动C.t=1s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4m/sD.t=2s时猴子的加速度为4m/s212.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A.恒星的质量为B.行星的质量为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二、实验题:13.(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A.游标卡尺B.秒表C.坐标纸D.天平E.弹簧测力计F.重垂线(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有一处失误,假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进行其他操作时准确无误.观察图可知,他的失误之处是:(3)他根据记录建立坐标系,运用教学实验原理测得的平抛初速度值与其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14.如图为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5cm的小方格,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从B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Hz;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m/s.三、计算题:15.如图所示,半径R=0.5m的光滑圆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0.1kg的小环,当圆环绕着过环心的竖直轴匀速旋转时,若环每秒钟恰好转过2圈,求小环偏离圆环最低点的高度h.(取g≈π2)16.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某星球表面,有一倾角为θ的斜坡.以初速度v0向斜坡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得经过时间t,小球垂直落在斜坡上的C 点.求:(1)小球落到斜坡上时的速度大小v;(2)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星.(3)卫星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v星17.如图为“快乐大冲关”节目中某个环节的示意图.参与游戏的选手会遇到一个人造山谷AOB,AO是高h═3m的竖直峭壁,OB是以A点为圆心的弧形坡p.∠OAB=60°,B点右侧是一段水平跑道.选手可以自A点借助绳索降到O点后再爬上跑道,但身体素质好的选手会选择自A点直接跃上跑道.选手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1)若选手以速度v0水平跳出后,能跳在水平跑道上,求v0的最小值;(2)若选手以速度v1=4m/s水平跳出,求该选手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多选题.每题4分,部分正确2分)1.游乐场内两支玩具枪在同一位置先后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颗子弹,打在远处的同一个靶上,A为甲枪子弹留下的弹孔,B为乙枪子弹留下的弹孔,两弹孔在竖直方向上相距高度为h,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B.乙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C.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一样大D.无法比较甲、乙两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的大小【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子弹的运动为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高度决定运动的时间,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比较子弹的初速度大小.【解答】解:平抛运动的高度决定时间,由h=知,乙的运动的时间大于A 甲的运动时间,水平位移相等,根据知,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物体m用线通过光滑的水平板间小孔与砝码M相连,并且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如果减少M的重量,则物体m的轨道半径r,角速度ω,线速度v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r不变.v变小B.r增大,ω减小C.r减小,v不变D.r减小,ω不变【考点】48: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47: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小球在砝码的重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显然砝码的重力提供向心力,当砝码的重量变化,此时向心力与砝码的重力不等,从而做离心运动,导致半径变化.向心力再次与砝码的重力相等时,又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由半径的变化可得出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解答】解:小球在砝码的重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砝码的重力提供向心力,当砝码的重量减小,此时向心力大于砝码的重力,从而做离心运动,导致半径变大.当再次出现砝码的重力与向心力相等时,小球又做匀速圆周运动.ACD、因M的质量减小,则导致提供的向心力小于需要的向心力,因此小球出现离心运动,那么半径增大,故ACD不正确;B、由于半径变大,而向心力大小变小,则角速度减小,故B正确.故选:B.3.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α,高为h,一小球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落至斜面底端,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从抛出到离斜面距离最大所用的时间为()A.B.C.D.【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距离斜面最远,根据高度和水平位移求出初速度,结合初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速度与斜面平行时竖直分速度,从而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解答】解:对于整个平抛运动过程,根据h=gt2得:t=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cotα;当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距离斜面最远,此时竖直分速度为:v y=v0tanα=.则经历的时间为:t′==.故选:B.4.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径为m半圆柱体左端点A的正上方某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点.过B 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A.m/s B.4m/s C.3m/s D.m/s【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根据平抛运动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求出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从而求出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速度方向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解答】解: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知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设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tanθ==.因为tanθ==.则竖直位移为:y=R,=2gy=R 所以,tan30°=.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0===3m/s故选:C.5.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管轨道内运动,小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管的直径,如图所示.已知小球以速度v通过最高点时对圆管的外壁的压力大小恰好为mg,则小球以速度通过圆管的最高点时()A.小球对圆管的内、外壁均无压力B.小球对圆管的外壁压力等于C.小球对圆管的内壁压力等于D.小球对圆管的内壁压力等于mg【考点】4A:向心力.【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由重力与管壁上部对小球压力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当小球以速度通过圆管的最高点,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联立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通过最高点C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g=m①当小球以速度通过圆管的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N=m②由①②解得:N=﹣,负号表示圆管对小球的作用力向上,即小球对圆管的内壁压力等于,故C正确.故选:C6.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现已知某新型国产机车总质量为m,如图已知两轨间宽度为L,内外轨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机车要进入半径为R的弯道,请问,该弯道处的设计速度最为适宜的是()A.B.C.D.【考点】4A:向心力.【分析】火车拐弯时以规定速度行驶,此时火车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若速度大于规定速度,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够提供,此时外轨对火车有侧压力;若速度小于规定速度,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偏大,此时内轨对火车有侧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规定速度.【解答】解:转弯中,当内外轨对车轮均没有侧向压力时,火车的受力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θ=m,tanθ=解得:v=.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距离地球球心为r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能为如下图象中的哪一个()A.B.C. D.【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题意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半径为R的球体在表面产生的加速度,在其内部距离地心距离为r处一点的加速度相当于半径为r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加速度,根据地球质量分布均匀得到加速度的表达式,再根据半径关系求解即可【解答】解:令地球的密度为ρ,则在地球表面,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g=,由于地球的质量为M=,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g=.根据题意有,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在距离地球球心为r 处,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于r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g′=当r<R时,g与r成正比,当r>R后,g与r平方成反比.故选:A.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受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从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在时间t内,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若仅改变上述某一个量,物体还是从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下列可使拉力做的功为2W的是()A.物体质量减小为B.拉力增大为2FC.做功时间增长为2t D.α角从60°变为0°【考点】62:功的计算.【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的变化,由位移公式分析位移,再确定功的变化.【解答】解:A、物体质量减小为,则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由x=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原来的2倍,由W=Fxcosα,可知,拉力做功为2W.故A正确.B、拉力增大为2F时,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由x=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原来的2倍,由W=Fxcosα,可知,拉力做功为4W.故B错误.C、做功时间增长为2t,由x=知,物体通过的位移为原来的4倍,由W=Fxcosα,可知,拉力做功为4W.故C错误.D、由W=Fxcosα=F cosα=,α角从60°变为0°,则得,拉力做功为4W.故D错误.故选A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的上空有一架飞机在进行投弹训练,飞机沿水平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飞机飞经观察点B点正上方A点时投放一颗炸弹,经时间T 炸弹落在观察点B正前方L1处的C点,与此同时飞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最终落在距观察点B正前方L2处的D点,且L2=3L1,空气阻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飞机第一次投弹的速度为B.飞机第二次投弹时的速度为C.飞机水平飞行的加速度为D.两次投弹时间间隔T内飞机飞行距离为【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1)由题意可中第一次投弹时的水平位移,根据飞机的运动可知第二次投弹时飞机前进的距离,则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求得两次投弹时飞机的速度;(2)已知两次投弹时的速度,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3)根据匀加速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即可求解两次投弹时间间隔T内飞机飞行距离.【解答】解:A、第一次投放的炸弹水平位移:L1=V1T第二次投放的炸弹水平位移为:S=V2T飞机从第一次投弹到第二次投弹所发生的位移为:d=(V1+V2)T由几何关系可知:L2=d+S 由题意有:L2=3L1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1=V2=故A正确,B错误;C、设飞机沿水平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由加速度公式可得:a=(V2﹣V1)=,故C错误;D、根据匀加速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得:2ax=解得:x=,故D正确.故选AD10.如果太阳系几何尺寸等比例地缩小,当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m时,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假设各星球的密度不变)()A.地球受到的向心力比缩小前的大B.地球的向心加速度比缩小前的小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D.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比缩小前的大【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先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到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周期和向心力的表达式,然后再结合几何比例分析.【解答】解: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a=m=mA、向心力:F=G,太阳系几何尺寸等比例地缩小,各星球的密度不变,由于质量与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故表达式中分子减小的倍数更多,故向心力减小;故A错误;B、向心加速度:a=,太阳系几何尺寸等比例地缩小,各星球的密度不变,由于质量与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故表达式中分子减小的倍数更多,故向心加速度减小,故B正确;C、周期:T=2π,太阳系几何尺寸等比例地缩小,各星球的密度不变,由于质量与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故表达式中分子减小的倍数与分母减小的倍数相同,故公转周期不变,故C正确;D、线速度:v=,太阳系几何尺寸等比例地缩小,各星球的密度不变,由于质量与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故表达式中分子减小的倍数更多,故线速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BC.11.如图,图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人顶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丙所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猴子在2s内做直线运动C.t=1s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4m/sD.t=2s时猴子的加速度为4m/s2【考点】4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猴子参与了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通过运动的合成,判断猴子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轨迹以及运动情况.求出t=2s 时刻猴子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分加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猴子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解答】解:A、B由乙图知,猴子竖直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竖直向下.由甲图知,猴子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猴子的加速度竖直向下,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故猴子在2s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B错误.C、s﹣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知猴子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大小为:v x=4m/s,t=0时猴子竖直方向分速度:v y=8m/s,那么t=1s时猴子竖直分速度为v y′=4m/s因此t=1s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v==4m/s,故C正确.D、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知猴子的加速度大小为:a===4m/s2,故D正确;故选:CD.12.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A.恒星的质量为B.行星的质量为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考点】4H: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和已知物理量求出轨道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求出中心体的质量和加速度.【解答】解:A、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得:由V=得到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①,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②由①②得M=,故A正确;B、根据题意无法求出行星的质量,故B错误;C、通过以上分析得r=,故C错误;D、根据a=③由①③得: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AD.二、实验题:13.(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CF.A.游标卡尺B.秒表C.坐标纸D.天平E.弹簧测力计F.重垂线(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有一处失误,假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进行其他操作时准确无误.观察图可知,他的失误之处是:应以球心在槽末端的水平线作x轴(3)他根据记录建立坐标系,运用教学实验原理测得的平抛初速度值与其真实值相比偏大(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考点】MB: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器材.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确定实验中的失误之处,根据竖直位移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得出平抛运动的时间的误差,从而得出初速度测量值的误差.【解答】解:(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重锤线,确保小球抛出是在竖直面内运动,还需要坐标纸,便于确定小球间的距离.故C、F正确.故选:CF.(2)由图可知,他的失误之处是应以球心在槽末端的水平线作x轴.(3)以斜槽末端为坐标原点,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偏小,则运动的时间测量值偏小,根据知,测得的平抛初速度值与其真实值相比偏大.故答案为:(1)ACF,(2)应以球心在槽末端的水平线作x轴,(3)偏大.14.如图为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5cm的小方格,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等于(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从B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10Hz;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2.5m/s.【考点】MB: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正确应用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利用在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数解出闪光周期,然后进一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论求解.【解答】解:(1)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从A到B和从B到C水平方向的位移相同,所以经历的时间相等.(2)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其中△h=10cm,代入求得:T=0.1s,因此闪光频率为:(3)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有:s=v0t,选AB段:其中s=5l=25cm,t=T=0.1s,代入解得:v0=2.5m/s.故答案为:等于;10;2.5三、计算题:15.如图所示,半径R=0.5m的光滑圆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0.1kg的小环,当圆环绕着过环心的竖直轴匀速旋转时,若环每秒钟恰好转过2圈,求小环偏离圆环最低点的高度h.(取g≈π2)【考点】4A:向心力;37: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环绕着环心的竖直轴旋转时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其重力和圆环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及几何关系即可求解小环偏离圆环最低点的高度.【解答】解:设如图示的圆心角为θ,则有:h=R(1﹣cosθ)对小球受力分析得:Nsinθ=mω2r而Ncosθ=mg,r=Rsinθ,角速度ω=2πn=4πrad/s解得:,=0.4375m答:小环偏离圆环最低点的高度h为0.4375m16.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某星球表面,有一倾角为θ的斜坡.以初速度v0向斜坡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得经过时间t,小球垂直落在斜坡上的C 点.求:(1)小球落到斜坡上时的速度大小v;(2)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星(3)卫星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v.星【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3:平抛运动;4A:向心力.【分析】(1)小球垂直落在斜坡上的C点时速度的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是θ,利用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可以求出小球落到斜坡上的速度大小v;(2)根据运动学的公式求出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3)月球表面的重力由万有引力提供,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向心力由重力提供,写出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小球做平抛运动,由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图可知解得,v=(2)由图可知又v y=g星t 则得,g星=(3)根据mg=m求出卫星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v星=答:(1)小球落到斜坡上时的速度大小v为.(2)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为.星(3)卫星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v是.星17.如图为“快乐大冲关”节目中某个环节的示意图.参与游戏的选手会遇到一个人造山谷AOB,AO是高h═3m的竖直峭壁,OB是以A点为圆心的弧形坡p.∠OAB=60°,B点右侧是一段水平跑道.选手可以自A点借助绳索降到O点后再爬上跑道,但身体素质好的选手会选择自A点直接跃上跑道.选手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1)若选手以速度v0水平跳出后,能跳在水平跑道上,求v0的最小值;(2)若选手以速度v1=4m/s水平跳出,求该选手在空中的运动时间.【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1)选手做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分位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2)选手落在圆弧上,先根据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列式,然后结合勾股定理列式,最后联立求解即可.【解答】解:(1)若选手以速度v0水平跳出后,能跳在水平跑道上,则:。
2018-2019年度下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
![2018-2019年度下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edf830bb68a98271fefa49.png)
**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A2. C3. D4. B5. D6. B7. C8. C9. AD 10. BD 11. AD 12. CD二、填空题及实验题:(13题6分、14题8分,共14分)13.(1)CD (4分);(2)F (2分)。
14. (1)同时(2分)(2)不变(2分) (3)初速度(2分)自由落体(2分)三、计算题(共38分,第15题8分,第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
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值和单位。
)15.解:设此恒星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由于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则G2R Mm =mR 224T π,(3分) 所以,M=2324GT R π(2分)而恒星的体积V=34πR 3,(1分)所以恒星的密度ρ=V M =23GT π(2分)16. 解: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导管刚好要离开地面,说明此时小球对导管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大小为F N =2mg (2分)分析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则有:F N ′+mg =m ,(3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N ′=F N (1分) 可得:v =(2分)17.解:由物体平抛运动规律,g 是星球表面的加速度 h=21gt 2 (1)(2分) s= vt , (2) (2分) 由(1)(2)得22Sh v 2g =(2分) 星球表面附近:2RmM G mg = (2分) 2222GS h R v 2G gR M ==(2分) 18.解:(1)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t v R 0= (2分) 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221gt h =(2分) 故小球的初速度的大小:hg R v 20= (2分) (2)圆板转动的弧度:πθn 2= (3分)圆板转动的角速度:==t θωn n=1,2,3……) (3分)。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7633a6f78a6529657d533f.png)
D.前 3 s 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 6.25 J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的倾角为 30°,质量 为 m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从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 其加速度大小为, 在小物块 上升高度为 h 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物块的机械能减少了 B .小物块的机械能减少了 C.小物块的动能减少了 D .小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8.2017 年 8 月 28 日,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的巡天望远镜观测到一个由双中子 星构成的孤立双星系统产生的引力波。该双星系统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 量,使得圆周运动的周期 T 极其缓慢地减小,双星的质量 m1 与 m2 均不变,在两 颗中子星合并前约 100s 时,它们相距约 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 12 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则下列关于该双星系统变 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颗中子星自转角速度相同,在合并前约 100s 时 B.合并过程中,双星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
10.有一款蹿红的微信小游戏 “跳一跳”,游戏要求操作者通过控制棋子 ( 质量为 m,可视为质点 ) 脱离平台时的速度, 使其能从同一水平面上的平台跳到旁边的另 一平台上。 如图所示的抛物线为棋子在某次跳跃过程中的运动轨迹, 轨迹的最高 点距平台上表面高度为 h,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棋子从离开平台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mgh B.棋子从离开平台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mgh C.棋子离开平台后距平台面高度为时动能为 D.棋子落到另一平台上时的速度大于 1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光滑竖直杆上,另一端与质量 为 m的滑块 P 连接,P 穿在杆上,跨过轻质定滑轮的轻绳将 P 和重物 Q连接起来, Q的质量 M = 6 m。现将 P 从图中 A 点由静止释放, P 能沿竖直杆上下运动,当它 经过 A、B 两点时弹簧对 P 的弹力大小相等,已知 OA与水平面的夹角 θ = 53°, OB距离为 L,且与 AB垂直,滑轮的摩擦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在 P 从 A 运 动到 B 的过程中 A.Q的重力功率一直增大 B.P 与 Q的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C.轻绳对 P 做功 D.P 运动到 B处时的速度大小为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及答案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1d61fc28ea81c758f578c6.png)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I 客观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下面各小题中均有1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
漏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关于功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B.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可能有方向性C.若某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位移D.一个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2.将一个物体由A处移到B处,重力做功A.与运动过程是否存在阻力有关B.与运动的具体路径有关C.与运动的位移无关D.与运动物体本身的质量无关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从山坡底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处,此时速度为v,已知A、B间的水平距离为x,A、B间的路程为s。
则小车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xB.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s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FxD.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Fs4.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功率可知,知道W和t的值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B.根据功率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C.根据功率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D.根据功率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5.质量为2kg的小铁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经3s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A.前2s内重力的功率为200WB.前2s内重力的功率为400WC.落地前1s内重力做功与第1s内重力做功相等D.落地前1s内重力做功比第1s内重力做功少6.质量为0.5 kg 的物体从10 m 高下落,下落1s 时刻重力的瞬时功率是A .59 WB .50 WC .40 WD .45 W7.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距离s ,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则物块在该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为A .FsB .fsC .(F -f )sD .(F +f )s8.关于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不守恒C .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 .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一定守恒 9.下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 .球做自由落体运动B .起重机加速提起重物C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打开伞匀速下落D .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 10.对于做平抛运动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B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不变C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11.关于物体所具有的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重力势能等于零,就是没有重力势能②重力势能可以取负值,机械能也可以取负值 ③动能不可能取负值,但机械能能取负值 ④机械能等于零,就是没有机械能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④ D .只有①②③1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A 点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B 点时,其动能为A .mgH mv +221B .mgh mv +221 C .mgh mgH -D .)(212h H mg mv -+II 选择题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每空5分,共25分.13.用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4ac8a7d0d233d4b04e6908.png)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B.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做正功C.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2.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θ应满足()A. sinθ= B. tanθ= C. sin2θ= D. cotθ=3.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的同步卫星定位在北京上空B.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发射的同步卫星距离地面高度也不同C.所有同步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均相等D.所有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均自西向东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小球在距地面相同的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和斜抛,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这四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个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B.每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C.重力对每个小球做的功相同D.重力对每个小球落地时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5.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人以速度 v竖直向下匀速拉绳使质量为m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此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则物体A的动能为()A. E k= B. E k=C. E k= D. E k=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 B. C.D.7.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处于竖直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A. B. C. D.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不同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的O点,分别给每个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使两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两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的线速度相等 B.两球的周期相等C.两球的加速度相等 D.两条细线的拉力相等9.(多选)如图所示,航天飞机在完成太空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近地点,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10.(多选)如图所示,一块长板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B上放一粗糙物体A.现以F恒力拉B,结果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前移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A. 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B. 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C. 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 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11.有一质量为m的篮球从H的高处自由下落,经地面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篮球与地面接触时无机械能损失,且空气阻力大小恒定,要使篮球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达到H,则在刚开始下落时应对篮球做功为()A. B. C. D.12.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B.小球到达A点时对细管的作用力一定随H的增大而增大C.小球落地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大小为2D.若H不变,则当R=时,小球落地相对于A点的水平距离最大,且最大为H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中的横线上)13.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分成两步进行:(1)如图(甲)所示.当金属锤D打击金属片时,A球就水平飞出,B球同时竖直下落,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说明A球(填写选项代号).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作出其轨迹如图(乙)所示,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分别为a、b、c,小方格的边长为L,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14.关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保持水平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15.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米尺 B.秒表 C.低压直流电源 D.低压交流电源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再更换纸带重复多次.E.选择一条合适的纸带,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非必需的步骤是.(3)如果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v2﹣h图象,该图象是,该图线的斜率等于.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必需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v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1.4m,v=3.0m/s,m=0.10kg,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5,桌面高h=0.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 K;(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0.17.在半径R=5000km 的某星球表面,宇航员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轨道AB和圆弧轨道BC组成,将质量m=0.2kg 的小球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静止滑下,用力传感器测出小球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改变H的大小,可测出相应的F大小,F随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圆轨道的半径.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18.如图所示,装置的左边AB部分是长为L1=1m的水平面,一水平放置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并处于原长状态;装置的中间BC部分是长为L2=2m的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v=2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装置的右边是一光滑的曲面,质量m=1kg的小滑块从其上距水平台面h=1m的D处由静止释放,并把弹簧最大压缩到O点,OA间距x=0.1m,并且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已知物块与传送带及左边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因数μ=0.25,取g=10m/s2.(1)滑块第一次到达B处的速度;弹簧储存的最大弹性势能;(3)滑块再次回到右边曲面部分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B.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做正功C.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考点:功的计算;滑动摩擦力.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判断滑动摩擦力是做负功还是做正功,首先还得搞清是判断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关键是判断该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它相对地面的位移方向间的夹角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90°,与此分别对应的是做负功、不做功、做正功.解答:解: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间无相对滑动,但不代表没发生位移,所以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例如粮仓运送粮食的传送带对粮食施加一静摩擦力,该力对粮食做正功,随转盘一起转动的物体,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不做功等;将小物块轻轻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运动,滑动摩擦力充当动力,传送带对小物块的摩擦力做正功,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要分清相对运动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前者是相对与与物体接触的另一个物体,而后者是相对与参考系;同时要明确恒力做功的求法.2.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θ应满足()A. sinθ= B. tanθ= C. sin2θ= D. cotθ=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车做匀速圆周运动,摩擦力等于零时,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恰好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车匀速转弯时,合力等于向心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tanθ=m可得 tanθ=故选:B.点评:本题类似于圆锥摆,关键找到向心力来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3.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的同步卫星定位在北京上空B.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发射的同步卫星距离地面高度也不同C.所有同步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均相等D.所有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均自西向东考点:同步卫星.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同步卫星:①定轨道:必须在赤道上空距地面36000千米的轨道上;②定周期:周期T为24小时;③定速度:线速度为:3km/s.所以:同步卫星是相对于赤道上某点静止不动的.解答:解:A:同步卫星只能相对于赤道上某点静止不动,轨道必须在赤道上空,故A错误.B:同步卫星:①定轨道;②定周期;③定速度,所以所有的同步卫星轨道半径、速率、角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均相等,故B错误,C正确.D: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故D正确.故选:CD点评:同步卫星有三定:①定轨道;②定周期;③定速度,这三定必选牢牢的记住以方便我们快速解决问题.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小球在距地面相同的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和斜抛,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这四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个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B.每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C.重力对每个小球做的功相同D.重力对每个小球落地时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功的计算.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由题四个小球抛出后,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都是g,从抛出到落地,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相等,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比较时间;落地时各个速度方向的不全相同,可知速度不全相同.重力做功W G=mgh,起点与终点的竖直高度相等,重力相等,重力做功即相等.重力小球落地时做功的瞬时功率公式为P=mgv y,v y是竖直方向的分速度.解答:解:A、四个小球抛出后,加速度都是g,竖直方向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高度为h,则有对于第1个球:h=v0t+.第二个球:先上升后下落,返回出发点时,速率等于v0,则知竖直上抛小球的运动时间大于竖直下抛小球运动时间.第三个球做平抛运动,h=.第四个球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运动时间比平抛运动的时间长.故可知竖直下抛的小球运动时间最短,竖直上抛的小球运动时间最长.故A错误.B、平抛和斜抛的两个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的小球速度方向不同,则每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不全相同.故B错误.C、重力做功W G=mgh,高度h相等,重力相等,则重力对每个小球做的功相同.故C正确.D、重力小球落地时做功的瞬时功率公式为P=mgv y,v y是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四个球落地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不全相同,竖直下抛、竖直上抛最大,重力落地时重力的功率最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运动学公式、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率公式的综合运用,抓住四个小球的加速度相同的条件进行分析.5.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人以速度 v竖直向下匀速拉绳使质量为m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此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则物体A的动能为()A. E k= B. E k=C. E k= D. E k=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求出物体的速度,由动能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物体A的动能.解答:解:由图示可知,物体A的速度v A=,则物体A的动能E K=mv A2=;故选A.点评: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对物体A的速度进行正交分解,求出物体A的速度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由动能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物体A的动能.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 B. C.D.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根据功率和速度关系公式P=Fv,功率减小一半时,牵引力减小了,物体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即可.解答:解: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功率减小一半时,汽车的速度由于惯性来不及变化,根据功率和速度关系公式P=Fv,牵引力减小一半,小于阻力,合力向后,汽车做减速运动,由公式P=Fv可知,功率一定时,速度减小后,牵引力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故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当牵引力增大到等于阻力时,加速度减为零,物体重新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结合受力情况再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7.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处于竖直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A. B. C. D.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先求出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再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即可解题;解答:解:宇航员用弹簧秤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钩码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则有:g=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需要的向心力得=m′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m′g解得这颗行星的质量M=,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公式及向心力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不同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的O点,分别给每个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使两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两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的线速度相等 B.两球的周期相等C.两球的加速度相等 D.两条细线的拉力相等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两个小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它们受力分析,找出向心力来源,可先求出角速度,再由角速度与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公式求解.解答:解:对其中一个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绳子的拉力,由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合力提供向心力;将重力与拉力合成,合力指向圆心,由几何关系得,细线的拉力T=,因为b球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a求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所以b绳的拉力大,故D错误;合力:F=mgtanθ ①;由向心力公式得到,F=mω2r ②;设绳子与悬挂点间的高度差为h,由几何关系,得:r=htanθ③;由①②③三式得,ω=.知角速度相等.由T=知,角速度相同,则周期相同.故B正确.由v=wr,a球的半径小于b球的半径,则a球的线速度小于b球的线速度.故A错误.由a=ω2r,a球的半径小于b球的半径,则a球的加速度小于b球的加速度.故C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要对球受力分析,找向心力来源,求角速度;同时要灵活应用角速度与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公式.9.(多选)如图所示,航天飞机在完成太空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近地点,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卫星在椭圆轨道近地点速度大于远地点速度;卫星只要加速就离心;万有引力是合力满足牛顿第二定律.解答:解: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航天飞机在远地点的速度小于在近地点的速度,A正确.B、当航天飞机在轨道Ⅱ上A点加速才能变轨到Ⅰ上,故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Ⅰ上经过A 点的动能,B正确.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知,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故C正确.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所以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开普勒第二定律说明卫星从近地轨道向远地轨道运动速度将变小,否则速度变大.注意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的区别,加速度等于合力与m的比值,向心加速度等于合力在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与m的比值,只有在匀速圆周运动二者才相同.10.(多选)如图所示,一块长板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B上放一粗糙物体A.现以F恒力拉B,结果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前移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A. 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B. 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C. 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 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选择研究对象运用动能定理研究此过程找出功和能的对应关系.求总功时,要正确受力分析,准确求出每一个力所做的功.解答:解:A、选择A和B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动能定理研究:B受外力F做功,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在B上滑动,A、B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w F+(﹣f•△x)=△Ek A+△Ek B,其中△x为A、B的相对位移.所以外力F做的功不等于A和B的动能的增量,故A错误.B、对A物运用动能定理,则有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故B正确.C、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 在B上滑动,A、B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故C错误.D、对B物体应用动能定理,W F﹣W f=△Ek B,W f为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W F=△Ek B+W f,就是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故D正确.故选:BD.点评:运用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如果是系统,系统的内力做功也要考虑.一般情况下两物体相对静止,系统的内力做功为0.如果两物体有相对位移,那么系统的内力做功有可能就不为0呢.对于动能定理列出的表达式注意变形,要和所求的问题相接近.11.有一质量为m的篮球从H的高处自由下落,经地面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篮球与地面接触时无机械能损失,且空气阻力大小恒定,要使篮球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达到H,则在刚开始下落时应对篮球做功为()A. B. C. D.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对自由下落反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求出阻力,再对自由下落返回到原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对自由下落反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mg(H﹣h)﹣f(H+h)=0﹣0解得:f=对自由下落返回到原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f(H+H)=0﹣0解得:W=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的直接应用,知道阻力对小球始终做负功,难度适中.12.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B.小球到达A点时对细管的作用力一定随H的增大而增大C.小球落地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大小为2D.若H不变,则当R=时,小球落地相对于A点的水平距离最大,且最大为H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判断小球能从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在A点,若v,细管对小球有向下的弹力,速度越大,弹力越大,当时,细管对小球有向上的弹力,速度越小,弹力越大.根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出水平位移的大小,根据数学知识盘点R为何值时,水平距离最大.解答:解:A、小球通过A点的临界速度为0,则H>2R,小球就能从A端水平抛出.故A正确.B、在A点,若v,细管对小球有向下的弹力,速度越大,弹力越大,即高度越高,弹力越大.时,细管对小球有向上的弹力,速度越小,弹力越大,知高度越小,弹力越大.故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得,mg(H﹣2R)=,解得v=,平抛运动的时间t=,则水平距离x==2,当H不变,R=时,x最大,为H.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将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综合,运用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综合性较强.注意小球通过最高点的临界状态.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中的横线上)13.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分成两步进行:(1)如图(甲)所示.当金属锤D打击金属片时,A球就水平飞出,B球同时竖直下落,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说明A球 C (填写选项代号).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作出其轨迹如图(乙)所示,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分别为a、b、c,小方格的边长为L,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2018-2019学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50ca1c647d27284a735115.png)
2018-2019学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60分,1-7单选,8-12多选,每题5分,错选不得分)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踏出了全人类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第一步,中国人登上月球即将成为现实。
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而月球的平均密度相当于地球平均密度的66%。
则月球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约为A.1︰16 B.1︰8 C.1︰4 D.1︰22.2018年2月12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工程”的两颗组网卫星。
若某北斗导航卫星在离地高度为2.15万公里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的高度约为3.58万公里,线速度的大小约为3.08k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于24小时B.此北斗导航卫星的线速度大于3.08km/sC.此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D.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挡板挡住一个光滑的重球。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eb4869f18583d048645950.png)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80分)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 M、N两国属于A. 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B. 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C. 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D. 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2. 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 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B. 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C. 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D. 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答案】1. B 2. C【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图中表示的时期为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人口转变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人口死亡率首先下降,人口增长类型由“高高低”进入“高低高”的过度类型,之后,出生率也下降,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到二战结束,发达国家基本进入“三低”型。
1950年前后,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才开始下降,人口增长类型由“高高低”进入“高低高”的过度类型。
所以,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2题详解】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不是同步进行的,发达国家改变早。
M国人口模式转变年代后,进入高增长阶段,农村人口增长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指由“高高低”进入“高低高”的过程,正在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普遍出现逆城市化。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下图为东北三省人口增长变动情况。
完成下列各题。
3. 图中时段A. 吉林省人口年均增长率降低,人口负担减轻B. 黑龙江省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2014年呈负增长C. 辽宁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劳动力严重短缺D. 东北三省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渐趋停滞4. 为了应对东北三省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①振兴东北经济②调整生育政策③输出国际劳工④提高消费水平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3. D 4. A【解析】试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3题详解】图中时段吉林省人口年均增长率2006年到2010年没有降低;2006年到2010年黑龙江省人口增长率上升;辽宁人口增长率先下降后上升;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渐趋停滞,D正确。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9eec22360cba1aa911dae2.png)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 学年高一物理放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分析)一、选择题1.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成功软着陆在月球反面,踏出了全人类在月球反面着陆的第一步,中国人登上月球马上成为现实。
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快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快度的,而月球的均匀密度相当于地球均匀密度的66%。
则月球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约为A.1 ︰16B.1 ︰8C.1 ︰4D.1︰2【答案】 C【分析】【详解】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快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快度的,在星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mg,M,则有,因此,故 C正确。
2.2018 年 2 月 12 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工程”的两颗组网卫星。
若某北斗导航卫星在离地高度为 2.15 万公里的圆形轨道上运转,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的高度约为 3.58万公里,线速度的大小约为 3.08km/s。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此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于24 小时B. 此北斗导航卫星的线速度大于 3.08km/sC.此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D.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快度大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快度【答案】 B【分析】【详解】A、依据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有:得:,,,北斗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因此此北斗卫星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24 小时,应选项 A 错误;B、北斗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因此此北斗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即大于,应选项 B 正确;C、因为北斗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因此此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因为同步卫星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同样,故其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故选项 C错误;D、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快度为:在地球表面处,忽视地球自转,则:因为此北斗导航卫星的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故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快度小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快度,应选项 D 错误。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5aff5fe87101f69e319572.png)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踏出了全人类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第一步,中国人登上月球即将成为现实。
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而月球的平均密度相当于地球平均密度的66%。
则月球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约为A. 1︰16B. 1︰8C. 1︰4D. 1︰2【答案】C【解析】【详解】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在星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mg,M,则有,所以,故C正确。
2.2018年2月12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工程”的两颗组网卫星。
若某北斗导航卫星在离地高度为2.15万公里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的高度约为3.58万公里,线速度的大小约为3.08k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于24小时B. 此北斗导航卫星的线速度大于3.08km/sC. 此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D. 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得:,,,北斗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此北斗卫星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24小时,故选项A错误;B、北斗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此北斗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即大于,故选项B正确;C、由于北斗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此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由于同步卫星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相同,故其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故选项C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速度为:在地球表面处,忽略地球自转,则:由于此北斗导航卫星的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故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故选项D错误。
【点睛】本题要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个关系,要能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向心力的表达式。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49887de80d4d8d05a4f1c.png)
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生物试卷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15题每题2分,16-20题每题3分,共60分)1.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必需()A. 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 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C. 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 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2.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①光滑×光滑→光滑②光滑×有毛→光滑③光滑×光滑→426光滑:137有毛④光滑×有毛→85光滑:79有毛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③D. ③和④3.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如图能正确表示子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纵坐标)与自交代数(横坐标)之间关系的曲线是()A. B. C. D.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A. ③④B. ①②C. ②③D. ①5.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A. 甜是显性性状B. 非甜是显性性状C. 相互混杂D. 相互选择6.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A. 32、16、64、64B. 32、32、64、64C. 16、8、32、32D. 16、0、32、327.从某动物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来源的推测,错误的是()A. 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 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C. 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D. 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8.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 ④②①③B. ①④②③C. ④①②③D. ①②③④9.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 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及发生紊乱的细胞是()A. aX b,Y,Y 初级精母细胞B. AaX b,aY,Y 次级精母细胞C. AX b,aY,Y 次级精母细胞D. AaX b,Y,Y 初级精母细胞10.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受精作用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和融合B.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C. 受精卵中的核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致11.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A. ③→⑥→④→①→②→⑤B. ⑥→③→②→④→①→⑤C. ③→⑥→④→②→①→⑤D. ③→⑥→②→④→①→⑤12.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A. 外祖母B. 外祖父C. 祖母D. 祖父13.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 1 号B. 2 号C. 3 号D. 4 号1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 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Ⅱ)上C.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15.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其过程如下:①S型菌的DNA→92℃加热后冷却→与R型活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②S型菌的蛋白质→92℃加热后冷却→与R型活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③S型菌的DNA+92℃加热后冷却的DNA酶→与R型活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中小鼠均存活B. ①③中小鼠死亡,②中小鼠存活C. ①中小鼠死亡,②③中小鼠存活D. ①②中小鼠存活,③中小鼠死亡16.噬菌体在繁殖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A. 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 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核苷酸C. 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 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17.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个基因型为X b X b Y的孩子.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B. 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C. 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D. 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18.豌豆冠鸡与玫瑰冠鸡杂交,F1为胡桃冠,F1自交,其F2为9胡桃冠:3豌豆冠:3玫瑰冠:1单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小球P.P与斜面Q的接触面粗糙.用水平力向右推Q,使它沿光滑水平面匀速运动.从图中实线位置到虚线位置过程中( )A. 摩擦力对小球P做负功B. 斜面Q对小球的弹力垂直于斜面因此对小球不做功C. 绳的拉力对小球P做正功D. 推力F对斜面做的功和小球P对斜面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斜面对P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与P的位移方向夹角为锐角,所以斜面对P的摩擦力对P做正功,故A错误;斜面Q对小球的弹力垂直于斜面,速度垂直与细线,因此支持力对小球做正功,故B错误;拉力沿着绳子收缩方向,速度方向垂直与绳子,故拉力不做功,故C错误;对物体Q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支持力、P对Q的压力和摩擦力,由于支持力和重力与速度垂直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推力F对斜面做的功和小球P对斜面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故推力F对斜面做的功和小球P对斜面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故D正确。
2.如图所示,有一个足够长的斜坡,倾角为α=30º。
一个小孩在做游戏时,从该斜坡顶端将一只足球朝下坡方向水平踢出去,已知该足球第一次落在斜坡上时的动能为21J,则踢球过程小孩对足球做的功为()A. 7JB. 9JC. 12JD. 16J【答案】B【解析】足球做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则有:,故,已知,足球落在斜坡上时的动能,解得:,踢球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故选项B正确。
点睛: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熟练应用平抛运动知识、动能的计算公式和动能定理,即可正确解题。
3.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
若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 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B、E KC,图中AB=BC,则一定有( )A. W1>W2B. W1<W2C. E KB>E KCD. E KB<E KC【答案】AC【解析】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功的计算.分析:根据功的定义式去判断两个过程中功的大小.分析滑块的运动过程,根据受力情况找出滑块可能出现的情况.解答:解:A、这是一道变力做功的创新题,可进行半定量分析.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根据几何关系我们看出轻绳拉着滑块的拉力与光滑竖直杆的夹角α越来越大.图中AB=BC,即从A点上升至B点的位移等于从B点上升至C点的位移.轻绳拉着滑块的拉力是恒力,夹角α越来越大,那么cosα越来越小,因为F大小恒定,故F在竖直方向的分量 Fcos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显然从A点上升至B点绳子对滑块拉力做的功大于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绳子对滑块拉力做的功.由于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所以绳子对滑块的拉力做的功与拉力F做的功相等.所以W1>W2,故A正确.B、通过以上分析,故B错误.C、由于在A点由于静止出发,可以肯定最初滑块是加速上升的,也就是说刚开始绳对滑块拉力的竖直分力要大于滑块的重力,但由于绳对滑块拉力的竖直分力是逐渐减小的(对滑块的拉力大小不变,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逐渐增大),B到C的过程绳对滑块拉力的竖直分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不清楚,所以滑块的运动可能是加速的,也可能是减速的,还可能是先加速后减速的(竖直分力小于重力时做减速运动),所以无法确定滑块在B、C位置哪个位置的速度大,也就无法确定哪个位置的动能大,故C错误.D、通过以上分析,故D错误.故选A.点评:对于功的大小定性比较,我们可以运用功的表达式去比较,也可以从动能定理去比较.对于不同位置动能的大小比较,我们可以通过受力分析(结合力的变化),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是加速还是减速.4.滑块以速率v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变为v2,且v2<v1。
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 )A.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B.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下方C.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D.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不论上升还是下降过程中,因摩擦力做功一样,所以机械能变化量相等;可先求出斜面中点A的动能E K1和势能E PA情况,滑块初始机械能E1=mv12 …①;设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s,则:v12=2as;v A2=2a•;滑块在斜面中点A的速度v A=v1,在A点的机械能E A=mv A2+E PA…②;联立①②式得:E A=mv12 +E PA=E1+E PA;而因斜面与滑块间有摩擦,知E1>E A,所以E KA>E PA,故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应出现在A点之上,故AB错误;由v2<v1可知,斜面与滑块间有摩擦,滑块无论上升还是下降时,都有机械能损失,故C错误,D正确;5.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个固定圆环,MN是它在竖直方向上的直径.两根光滑滑轨MP、QN 的端点都在圆周上,MP>QN.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从M、Q点无初速释放,在它们各自沿MP、QN运动到圆周上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力对两球的冲量大小相同B. 重力对a球的冲量较大C. 弹力对a球的冲量较小D. 两球的动量变化大小相同【答案】C【解析】对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将重力沿轨道的方向和垂直杆的方向正交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滑环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为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由图中的直角三角形可知,小滑环的位移,所以,与无关,即;A、小球受到的合外力等于重力沿轨道方向的分力,即:,所以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由图可知MP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所以沿MP运动的a球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大,故A错误;B、重力的冲量为,由于运动的时间相等,所以重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故B错误;C、弹力的冲量:,由图可知MP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所以a球的弹力的冲量小,故C正确;D、沿MP运动的a球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大,由动量定理可知,a球的动量变化大,故D错误。
点睛:该题也可以根据“等时圆”的适用条件构造出“等时圆”,作出图象,根据位移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运动时间。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固定支架左端用不计质量的细线系一个小铁球.开始将小铁球提起到图示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在小铁球来回摆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车和小球系统动量守恒B. 小球向右摆动过程小车一直向左加速运动C. 小球摆到右方最高点时刻,由于惯性,小车仍在向左运动D.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答案】D【解析】【详解】小车与小球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在竖直方向动量不守恒,系统整体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小球从图示位置下摆到最低点,小车受力向左加速运动,当小球到最低点时,小车速度最大。
当小球从最低点向右边运动时,小车向左减速,当小球运动到与左边图示位置相对称的位置时,小车静止。
故小球向右摆动过程小车先向左加速运动,后向左减速运动,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故BC错误,D正确.7.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
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左侧A. 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B. 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C. 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D. 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答案】C【解析】A.当两点电荷均为正电荷时,若电荷量相等,则它们在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MN背离N方向。
当Q1>Q2时,则b点电荷在P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小,所以电场强度合成后,方向偏右,故A错误;B.当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时,b点电荷在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Pb连线指向b 点,而a点电荷在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aP连线指向P点,则合电场强度方向偏右。
不论a、b电荷量大小关系,合场强方向仍偏右,故B错误;C.当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时,b点电荷在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bP连线指向P点,而a 点电荷在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aP连线指向a点,则合电场强度方向偏左。
不论a、b电荷量大小关系,仍偏左。
故C正确;D.当Q1、Q2是负电荷时且且|Q1|<|Q2|,b点电荷在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bP连线指向b点,而a点电荷在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aP连线指向a点,由于|Q1|<|Q2|,则合电场强度方向偏右,故D正确。
故选:C8.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质量M的木块,质量m、速度v0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深入木块距离为d后两者具有共同速度v,该过程木块前进了s,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
则有()A. B.C. D.【答案】AD【解析】【详解】系统处于光滑水平面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即,故A正确;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阻力与子弹位移的乘积,即:,故B错误。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阻力与两个物体相对位移的乘积,即:.故C错误,D正确。
9.如图,质量都是m的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时弹簧压缩了Δl。
如果再给A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弹簧再压缩Δl,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稳定后,突然撤去竖直向下的力,在A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A. B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A的速度最大B. B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时,A的加速度最大C. B对水平面的压力始终不小于mgD. B对水平面的压力可能小于mg【答案】AC【解析】【详解】当A所受的弹力和重力相等时,A的速度最大,此时弹力F=mg,此时A的加速度为零,故A正确,B错误。
当A到达最高点时,B对地面的压力最小,由题意结合对称性可知,此时弹簧恰好在原长位置,此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故C正确,D错误。
10.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全球通信”。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同步卫星所在的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下面列出的是关于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s的表达式,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C【解析】【详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r为轨道半径,有:,根据地球表面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得:GM=gR2根据题意画出俯视三颗同步通信卫星的几何位置图象:根据几何关系得:L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