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建邺区 2017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2.请仔细核对答题纸上所粘贴条形码的信息能否与自己切合。

3.答案用黑色墨水署名笔写在答题纸指定地点,写在其余地点一律无效。

一( 30 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

( 10 分)
(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仁在此中矣。

” (《论语·子张》)( 2)洛阳亲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4)轮台九月风夜吼,▲,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赠予封医生出师西征》)( 5)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6)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枫桥夜泊》)( 7)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8)▲,峰回路转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9)▲,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10)而此刻 /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2. 以下文学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
一项(▲)(2 分)
A.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诗文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马说》等。

C.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社》都是大家熟习的作品。

D.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集有《泪与笑》《沙与沫》。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边的语句。

( 4 分)
......
晨炊晚饷莫忘其源
▲▲▲▲▲▲▲▲
【溯源】
城墙,古代防守设备,一个让百姓放心的存在。

先祖们在城墙设计中显现出的智慧令人
叹服——
(一)
安徽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北宋年间(1068-1077 年),千百年来坚如磐石。

历史上,寿
县古城即便被洪水围困五十天,城外浊浪t āo(▲)天,城内也安然无事。

这类状况一是
由于古城墙在壁脚处加筑了一圈高 3 米、宽 8 米的护城石dī(▲);二是由于瓮城门和
城门互相错开,极大地削.(▲ )弱了洪水对二道门的冲击力;第三个原由以以下图:
图一图二
(二)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主若是依靠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

秦淮河进出口处罚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 3 道,前后两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

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 座瓮洞,分为 3 层,上边两层为藏兵洞,基层通水(中洞可通船)。

其余,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 (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

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好进水不行进人,结构合理、奇妙设计。

4.给加点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

( 4 分)
( 1)浊浪 t āo(▲)天(2)石dī(▲ )(3)削(▲ )弱(4)潜(▲ )水
..
5.请更正资料(二)划线句,使句子表达更流利,并从短语结构的角度说明更正原由。

(3
....
分)
更正后的句子:更正原由:▲▲
6.小伟同学想认识寿县古城墙能抵挡洪水的第三个原由,可是没看懂图示,请你联合上边资猜中的两幅图解说给小伟听。

( 3 分)

7.联合语境,联系生活体验,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

(许多于50 字,最少运用一种修
辞手法)(4 分)
西安古城墙全面开释了汉、唐的盛世激情,融合了八百里秦川的天地灵气;开封古城墙
只以一幅《清明上河图》,就向我们显现了以前的繁华和绚烂
南京的城墙呢?▲
二( 40 分)
(一)阅读下边古诗文,完成8-11 题。

( 14 分)
茶瓯①
[唐]皮日休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②亦这样。

(选自皮日休《茶中杂咏》组诗)
【说明】①茶瓯(ō u):唐朝茶具之一,也称杯、碗。

②支公:人名,晋代高僧。

钟(节选)
[明]宋应星
凡造万钧钟,与铸鼎法同,掘.坑深丈几尺,燥筑此中如房舍,埏泥① 作模骨,其模骨用
石灰、沙和土筑,不使有丝毫隙拆。

干燥以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

油蜡分两:油居十.
八,蜡居十二。

其上高蔽抵晴雨(夏月不行为,油不冻结)。

油蜡墁定
.②
,而后雕镂书文、
物象,丝发成就。

而后舂筛绝细土与炭末为泥,涂墁以渐而加厚至数寸,使其内外透体干坚,
外施火力炙化此中油蜡,从口上孔隙熔流净尽,则此中空处即钟鼎托体之区也。

凡油蜡一斤虚位③ ,填铜十斤。

塑油时尽油十斤,则备铜百斤以俟之。

中既空净,则议

熔铜。

凡火铜至万钧,非手足所能驱遣。

四周筑炉,四周泥.作槽道,其道上口承接炉中,下
口斜低以就钟鼎入铜孔,槽旁一齐红炭炽围。

洪炉融化时,决开槽梗(先泥土为拥塞住),
一齐如水横流,从槽道中视注而下钟鼎成矣。

(选自宋应星《天工开物》,江苏凤凰科学技术第一版社, 2016 年 11 月第 1 版)【说
明】①埏( sh ān)泥:用水和泥。

②墁( màn)定:用墁刀荡平坦。

③虚位:空出的地点。

8. 用“ / ”给下边句子画一处逗留。

( 1 分)
从槽道中视注而下钟鼎成矣
9.解说以下加点词。

( 4 分)
( 1)掘坑深丈几尺(▲).( 2)油居十八
..(▲)
( 3)则备铜百斤以俟之(▲)(4)四周泥作槽道(▲)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 3 分)
涂墁以渐而加厚至数寸,使其内外透体干坚。


11.古之技艺妙不行言。

阅读古诗文,按要求填空。

( 6 分)
( 1)读《茶瓯》,我们可从“邢客”和“越人”得悉唐人茶瓯的▲;尾联处诗人自
比高僧,隐含▲之情。

( 2)读《钟》,我们叹服于祖先造钟之巧,他们用“▲”间隔内外模,雕以纹饰,
”再火炙后,内外模之间的空腔就成了未来钟、鼎成型的地方。

当火铜过重时,则用“▲
引流。

( 3)读《水浒传》,我们感想于杨志家传宝刀锻造工艺的奇异。

书中牛二一心想将宝刀
占为己有,在纠葛于宝刀能否拥有▲的特点时,被杨志所杀。

后杨志到官府投案,
为报答梁中书,答应替他▲(填事件),失败后几经周折终上梁山。

【坚守】
(二)阅读下边文章,回答12-14 题。

(13 分)
看我姥姥在乡村淋醋
我们家吃的醋向来坚持一个品牌——姥姥在乡村自己淋的,风格清爽,三十年如一。

红薯收获下来的时候,姥姥将红薯切成片,在苇箔或屋顶上摊开晒干,好的卖掉或食用,坏
的才用于此后制醋。

据姥姥说,若用好红薯干去酿醋,还出不来那种滋味呢。

姥姥这是在
为坏红薯找价值道理,有点“挟善入寇”的意味。

这是贫困乡村的另一种“自然而然”。

北中原晒红薯干的节气,远远地看,野外、墙头、房顶,甚至树杈上都有。

整个乡村像
贴上一片一片银箔,白花花的。

自然这不全部是为了淋醋,而是由于红薯属主粮之一。

多少年
后,一个来自中国北方的女孩子对我说:“第一次看到时,我还认为你们河南人是在晾鞋垫
子呢。


那时,我姥姥就要开始淋醋啦。

家里有一方专用的瓮缸,是姥爷在乡村会合上买来的,酿醋专用。

瓮缸深褐色,看着表面就不太聪慧。

一岁时,它高过我的头顶;七岁时,它低过我的腰。

我长瓮不长,以不变应万变。

与平时瓮缸不一样的是,瓮底下钻有一孔小漏洞,正好能插上一
截削尖的秫秸段,便于下醋,那是“醋道”。

夜间,便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犹如醋漏。

乡村之夜充满醋滴落盆之声,后一个声
音紧跟前一个声音,不紧不慢,像一个人在乡村之夜渐渐走路。

声音滴到月光或夜色里,若

乡村的星子稀冷淡下,能溅起多少年后的乡村记忆的一种,就是北中原子夜“淋醋”之声。

乡村第一遍淋下来的醋最酸,属上品,如魏晋六朝诗文。

第二遍次之,中品,似唐宋文
章。

等到淋第三遍时,下品,早就平淡如水了,胡适此后的现代白话诗一般。

这时的“淡”
有点像乡村众多的亲戚,两方顶多走两代就不用再牵强走下去了,需要慢慢淡出。

否则代代相传,全国人民都要连成宏大亲戚了,三遍醋一定淡。

当时乡村的亲戚,多半要吃我姥姥淋的醋。

一种滋味,有时也能成为一致的“村味” ,是整个乡村里的标准。

有一天,我打开那一方醋瓮,看到上边充满一种密密层层的小虫子,它们突然被惊,飞
得一房子都是酸气,我也惊叫,就用扇子去驱逐,姥姥说,这类蛾子叫醋蛾,好虫,是护醋
的。

缸里能有这类蛾子,说明这醋的质量淋得是上好的。

这倒显得有一点乡村传奇与魔幻。

说醋是饮料行不通。

饮料是此刻孩子们的常饮之物,名目众多,享受众多。

最畅销的外
国饮料是由一此中国诗人命名的“爽口可乐”。

相貌相仿但它所含成分却其实不包含醋。

酸碱中和。

我的童年曾让一丝醋浸泡着。

我上小学那时,每到盛夏节气,教室窗外两丛木槿花绽放,乡村小学校最流行的避暑方式是捎带一瓶醋水,挎在腰间。

课余偷偷饮一口,说是提神,避暑,有利学习。

我带的旧酒
瓶里是自配的醋水,配醋,配糖,比率是:一糖二醋三水,比他人的好喝,由于是我姥姥淋
的。

此后有其余同学纷繁效仿。

一时人人腰挎一醋葫芦,若山西传说里的童子军,缴枪不缴醋壶。

上课时,化学老师出场,摊书,蓦地皱眉:“咋一教室醋分子味?”
贫朴年月,醋是我的童年饮料,甜,有点酸。

此刻再也吃不上我姥姥出品的家醋,内心
却更酸。


(节选自冯杰《田园书》,河南文艺第一版社,2012 年 12 月,有修改)12.详尽谈谈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姥姥的淋醋手艺。

(3分)

13.赏析加点字的妙处。

(6 分)
(1)声音滴到月光或夜色里,若乡村的星子稀冷淡下,能溅起多少年后的乡村记忆的一.
种,就是北中原子夜“淋醋”之声。

(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

( 2)此刻再也吃不上我姥姥出品的家醋,内心却更酸.。

(从词义角度赏析)

14. 从文中分别找出与( 1)( 2)两句语言风格相似的句子,并解析其语言特点。

(4分)
..
(1)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其实不会做菜。

可是“腌蛋”这一
条我看后却感觉很平和,并且“与有荣焉” 。

(2)别说鸭蛋都是相同的,细看却不一样。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传承】
(三)阅读下边资料,回答15-17 题。

( 13 分)
【资料一】
《百鸟朝凤》,一个悲楚的故事,一段师徒之情,一曲传承之歌。

游天鸣被热爱唢呐却
郁郁不得志的父亲送到焦师傅处学习,天鸣用唢呐学鸟叫的天分让焦师傅眼前一亮,终成为焦家班的接班人。

长大后的天鸣带团独立接活,却没有遇到应有的尊敬和重视,内心的坚守马上被击破。

师傅和天鸣亲身出马,求队友留下,牵强凑齐人数,为村长演奏了一曲《百鸟
朝凤》。

此后师傅离世,独剩天鸣,不知路在何方。

新往事物的交替,都一定经过传承。

是一模一样地“传”,是革故鼎新的“变”,还是完整扔掉的“革”?这都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我们对其态度的显现。

《百鸟朝凤》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传承中国文化,路在何方?
(摘自豆瓣网影评)【资料二】
木桶、铁桶不如塑料桶;绣女半个月熬夜刺绣,不及机器半小时;木工一天都做不好的
木门,工厂里几分钟就压好了。

跟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机械生产取代了很多持续千年的传
统工艺。

面对这一现象,大苏网记者就传统手艺人的生计现状及技艺传承状况,在街头随机选择了百名市民进行了一组微检查。

传统手艺人生计现状及技艺传承状况检查表
赞成否定
传统手艺人受人尊敬84% 16%
传统手工制品受人喜欢90% 10%
愿意让孩子学艺传承4% 96%
保护传统手工艺建议检查表
建议所占比率
国家干预、进入学校课程48%
提好手艺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12%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联合29%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著名度11%
【资料三】
传家宝——先祖智慧的积淀。

央视文化珍藏类节目《我有传家宝》连播三期,铜胎画珐琅牡丹纹执壶、碧玉待月西厢
玉雕等珍稀藏品让观众领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的魅力。

我们在为这些藏品赞美不已的同时,能否应当思虑:此刻,我们难道还可以创建出可以传家的宝贝
吗?
一件传家宝,不讲价值高低,都是光阴和历史的积淀,都凝结着前辈特别的情结——或是对人生的感悟,或是对家风的传承,这恰好是传家宝真切的价值所在。

现代社会,我们能传给后代什么宝贝呢?电脑?智好手机?自己使用的QQ号、微博、
微信、游戏帐号?也许,只有合理运用现代科技和市场营运体系,才可以让传统手工艺重新焕发活力和活力。

15. 资料一中,划线句处序次能否调换?请说明原由。

( 4 分)

16. 下边哪句话的表达成效更好?联合语境解析。

(3 分)
(1)我们在为这些藏品赞美不已的同时,能否应当思虑:此刻,我们还可以创建出可
以传家的宝贝吗?
(2)我们在为这些藏品赞美不已的同时,应当思虑:此刻,我们已没法创建出可以传
家的宝贝了。


17.请以传统手工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去留(代替)关系为话题确定正反方看法,并联合【资
料二】【资料三】对看法作简要阐释。

( 6 分)
正方看法:简要阐释:反方看法:简要阐释:




三( 50 分)
18.阅读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写一篇许多于600 字的文章。

( 50 分)
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

我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本想。

如何才能把它种出来呢?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

安想。

本跑出去找寻锄头,在雪地里种下了种子。

静挑出最好的花盆,用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当心地种下了种子。

安把种子放在布袋里,挂在胸前。

等不到种子萌芽的本,愤慨地刨掉了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静的种子萌芽了,静把它当作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

安和从前相同做着斋饭、挑水、漫步。

静的小幼芽由于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过几日就枯死了。

春季来了,安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种子。

不久,安的种子萌芽了,安惊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

盛夏的清晨,在暖和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静静地绽放了。

——节选自黄丽《安的种
子》
(该作品获第一届“丰子恺小孩图画书奖”)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定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出现真切的校名、人名。

2017 年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语文参照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30 分)
1. ( 10 分)( 1)切问而近思(2)一片冰心在玉壶(3)举杯邀明月(4)一川碎石大
如斗(5)野渡无人舟自横(6)江枫渔火对愁眠(7)自缘身在最高层(8)山重水复疑无路( 9)江山代有才人出(10)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每空 1 分,有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2.(2分)A
3.( 4 分)用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 1 分;书写正确, 1 分;正直, 1 分;雅观, 1 分
4.( 4 分)( 1)滔( 2)堤( 3) xuē(4) qi án(每空 1 分)
5. ( 3 分)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好进水不行进人,结构合理、设计奇妙。

( 1
分)
结构合理是主谓短语,奇妙设计是偏正短语,为使两个短语结构保持一致,句意更流利,将
奇妙设计改为设计奇妙。

(2分)
6.( 3 分)小伟,你跟我一起来看这两幅图。

图一是城内水位高于城外水位,此时打开月坝
处的木塞,将城内的水排到城外护城河内;图二是城外水位高于城内水位,此时关闭月坝处
的木塞,不让洪水进入城内,这样就安全了。

你理解了吗?(称号语 1 分,图一、图二的分
析各 1分)
7.( 4 分)示例:南京的古城墙表现了六朝以来雄姿天成、虎踞龙盘的帝王形胜,古老,沧
桑,点点青苔目睹了古都的繁华与绚烂。

它仿佛一位怒目金刚,抵挡外敌,让城市坚如磐石。

(信息正确,即拥有南京城墙的特点 1 分,修辞合适 1 分,语句流利 1 分,文笔优美 1 分)二( 40 分)
(一)( 14 分)
8. (1分)从槽道中视注而下/ 钟鼎成矣
9. ( 4 分)( 1)挖( 2)十分之八( 3)等,等候( 4)用泥土(每空 1 分)
10. ( 3 分)用墁刀慢慢地(把细土、炭末的泥)(逐层)涂铺( 1 分)在油蜡上达到几寸厚( 1 分),让外模(它)的里外都干透坚固( 1 分)。

(意对即可)
11. ( 6 分)产地(制作者)( 1 分)自得(自我满足、愉悦)( 1 分)油蜡( 1 分)槽道(1分)杀人刀上没血(杀人不见血)(1 分)押解金银担(生辰纲)(1 分)参照译文:
锻造万斤以上的大朝钟之类的钟和铸鼎的方法是相同的。

先发掘一个一丈多深的地坑,
使坑内保持干燥,并把它修建成像房舍相同。

将石灰、细砂和粘土塑造调停成的土作为内模
的塑型资料,内模要求做得没有丝毫的裂痕。

内模干燥此后,用牛油加黄蜡在上边涂约有几
寸厚。

油和蜡的比率是:牛油约占十分之八,黄蜡占十分之二。

在钟模型的顶上搭建一个高
棚用以防日晒雨淋(夏季不可以做模型,由于油蜡不可以冻结)。

油蜡层涂好并用墁刀荡平坦后,
就可以在上边精雕细琢上各种所需的文字和图案,再用舂碎和挑选过的极细的泥粉和炭末,
调成糊状,逐层涂铺在油蜡上约有几寸厚。

等到外模的里外都自然干透坚固后,便在上边用慢火烤炙,使里面的油蜡熔解而从模型的张口处流干净。

这时,内外模之间的空腔就成了将来钟、鼎成型的地方了。

每一斤油蜡空出的地点需十斤铜来填补,所以,假如塑模时用去十斤油蜡,就需要准备好一百斤铜。

内外模之间的油蜡已经流净后,就着手融化铜了。

要融化的火铜假如达到万斤
以上的,就不可以再靠人的手脚来挪动浇铸了。

那就要在钟模的四周修建好些个熔炉和泥
槽,
槽的上端同炉的出口连接,下端倾斜接到模的浇口上,槽的两旁还要用炭火围起来。

当全部熔炉的铜都已经融化时,就一齐打开出口的塞子(早先用泥土当作塞子塞住),铜熔液就会像水流那样沿着泥槽注入模内。

这样,钟或鼎便铸成功了。

(二)( 13 分)
12.( 3 分)从原料方面,用坏的红薯制醋(1 分);从器皿方面,用专用的瓮缸(瓮底下钻
有一孔小漏洞,正好能插上一截削尖的秫秸秆,便于“下醋”)(1分);从质量追求方面,
有上中下品之分,尽量不超出三遍( 1 分)。

13.( 1)( 3 分)“滴”化无形为有形(以动衬静)(1 分),形象地写出淋醋时声音的不紧不慢( 1 分),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寂静安逸( 1 分)。

( 2)( 3 分)“酸”,辛酸,这是作者对童年纯朴生活的追忆( 1 分),对传统技艺和故人消
逝的感触与无奈( 1 分),同时与家醋的酸相照顾( 1 分)。

14. (4 分)
( 1)姥姥这是在为坏红薯找价值道理,有点“挟善入寇”的意味。

这是贫困乡村的另一种“自然而然” 。

(乡村第一遍淋下来的醋最酸,属上品,如魏晋六朝诗文。

第二遍次之,中品,
似唐宋文章。

等到淋第三遍时,下品,早就平淡如水了,胡适此后的现代白话诗一般。

)(1 分)文白夹杂,用语典雅。

(1分)
( 2)瓮缸深褐色,看着表面就不太聪慧。

(一种滋味,有时也能成为一致的“村味”,是整个乡村里的标准。

)(1 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有淡淡的风趣。

(1分)(意对即可)
(三)( 13 分)
15. ( 4 分)不可以调换。

(1 分)第句承接上文的内容“都一定经过传承”(1分),句之
间在传承的程度上表现出递进关系( 1 分),第句则从反面提出不一样的看法,与前两句构成比较成效( 1 分)。

16.( 3 分)( 1)句更好。

( 1 分)一方面,运用问句,重申突出了现代人在创建传家宝的意
识上有所缺失,值得沉思。

( 1 分)另一方面,“能否”一词,用咨询的口吻,更易于读者
接受。

( 1 分)
17.(6 分)
正方看法:现代制造业可以取代传统手工业。

(1 分)
简要阐释:从资料二中看出,传统手工业耗时费力,成本高,收益低( 1 分);传统手艺人在技艺传承上,只有很少量人愿意让孩子学艺传承,源于这些手艺人社会地位较低,经
济收入较少,所以传统手工业面对后继无人的尴尬现象( 2 分)。

反方看法:现代制造业不行以取代传统手工业。

( 1 分)
简要阐释:从资料三中看出,传统手工业积淀着先祖的智慧,它们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
工艺的魅力,它们凝结着前辈的特别情结——或对人生的感悟,或对家风的传承,是其真
正的价值所在,所以现代制造业不行以取代传统手工业( 1 分)。

从资料二中看出,我们
可以进行国家干预,让传统手工艺进入学校课程,加强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并与现代科
技相联合,革故鼎新地传承,而非取代( 1 分)。

(正反方看法可依据个人理解确定,阐释能联合资料,言之成理即可)
三( 50 分)
18.( 50 分)该资料可以从“学会等候”“依据规律”“自然而然” “成长需要爱和自由” “盲目追求第一” “心定章慧” “平时心”“抓住机遇”等角度下手写作。

参照 2016 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1)先看贴题,再看功底。

①贴题, 37 分;基本贴题30 分,不贴题20 分。

②功底:从立意、选材、写法、语言等几个方面评定,酌情加分或减分。

( 2)作文评分惯例要求:
①错别字每三个扣 1 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 2 分。

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②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1—2 分。

③字数每少50 字扣1 分,最多扣 2 分。

④作文总分不得超出50 分。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