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带答案考点大全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带答案考点大全笔记
选择题
1、李清照的下列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
..鞍马稀
..刀枪鸣B.门前冷落
C.百年
..多病独登台D.秋月春风等闲
..度
3、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潦倒
..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B.老大
..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
C.洞天石扉,訇然
..中开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D.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
5、下列对教材中的诗歌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两句写面对天姥山,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也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反衬天姥山之高。

B.“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是说杜甫一生饱经艰难,鬓发如霜却志业未成,常常抱恨于心。

C.“主人下马客在船”是写诗人与主人江边分别的情景,一人在岸,一人在船,挥手作别,为下文诗人单独召见琵琶女做好了铀垫。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出了词人遭遇了国破家亡之痛,江湖飘泊之苦,如今孑然一身,面容变得暗淡憔悴,却无人理会。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A.慨当以
..慷当以:应当可以。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摘取。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礼遇。

D.绕树三匝.匝:遍。

7、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C.“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思乡情切;“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二方面着笔。

课内阅读
9、结合诗句分析曹操、陶渊明两位诗人形象。

琵琶行
(唐)白居易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请分别写出几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沁园春·长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带答案(七)参考答案
1、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语言风格的鉴赏评价能力。

词的风格,主要是豪放和婉约两类,答题时依据诗词用语、
意象、意境特点来判断其风格。

A、B、C三项,表达情感婉转含蓄,表现内心愁情,都是婉约风格,而D项恢弘雄放,是豪放风格。

故选D。

2、答案:B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

A项,突出,古义:突然冲出。

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B项,冷落:古今同义,不热闹。

C项,百年,古义:借指晚年。

今义:一百年。

D项,等闲,古义:平常,随随便便。

今义:指平常、普通。

故选B。

3、答案:C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
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
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题干要求选出“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C项,“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错误;这三句含义是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元嘉草草”三句写历史典故,“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跋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

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

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
警告主战权臣韩侂冑不要草率出兵,但韩并未听从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绩,这里作者引来讽喻孝宗时的符离之败,并提醒即将开始的北伐当引为教训。

故选C。

4、答案:C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A项,语意为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潦倒,在这里意思是衰颓,失意;
B项,语意为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老大,在这里意思是年纪大了;
C项,语意为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解释正确。

D项,语意为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掩泣,在这里意思掩面哭泣。

故选C。

5、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的能力。

A.“反衬”错,应为正衬;
C.“一人在岸,一人在船”错误,“主人下马客在船”运用了互文修辞,意为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

D.“面容变得暗淡憔悴,却无人理会”错误,“独自怎生得黑”意为独自一人怎么挨到天黑。

故选B。

6、答案: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A项,“慨当以慷”是说“歌声慷慨激昂”。

当以:没有实义;
B项,“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说“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

C项,“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是说“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存:问候,探望;
D项,“绕树三匝”是说“绕树飞了三周”。

匝:周,圈。

故选B。

小提示: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7、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诗词朗读断句能力。

诗词朗读断句就是给诗词语句标出停顿,也就是把诗词句子断开。

诗词朗
读断句和文言文断句相同,要注意句子意思不能改变,语意要完整。

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意义单位划分法”:文言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②语法结构划分法”: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③“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

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D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断句错误,应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意思是“光景,情形”,不能断开。

故答案选D。

8、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D.“‘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二方面着笔”错误,应是分别从横(空间)、纵(时间)二方面着笔。

故选D。

9、答案:【成果展示】
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隐士形象。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短歌行》中的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兼军事家,十分重视人才,这首诗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
宏图大愿。

诗歌开头便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宾客的描写,表
现了他的急切心情,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抒发其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大业的宏大理想。

《归园田居(其一)》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
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10、答案:运用一系列的比喻,如将琵琶曲比作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等等,写出了音乐的不同特点,从而
使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描写手法的能力。

在描写音乐的过程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中比作急雨,写出了音乐的粗重急促;“小弦
切切如私语”中比作私语,写出了音乐的亲切细柔;“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中比作珠落玉盘,写
出了音乐的错落有致、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中比作花间鸟的名叫之声,写出了音乐的婉转优美;“幽
咽泉流冰下难”中比作冰下水的流动声,写出了音乐的低沉凝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中比作
银瓶破裂水浆迸出,杀出一队铁骑,刀枪齐鸣,写出了音乐的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四弦一声如裂帛”中比
作帛锦撕裂的声音,写出了音乐结尾时的凄厉。

这些不同的比喻写出了琵琶曲的不同特点,从而使抽象无形
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11、答案: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
志。

表现了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

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
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
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表达主宰国家命运,以天下
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雄心壮志。

《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中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

诗人将自己比做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破世人的迷梦,捣毁禁锢着人们灵魂的
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和快乐的果。

尽管是“流一滴泪,灰一分心”,但是即使是“直到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在所不惜。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
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
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

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
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