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飞天》教案(精选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美术《飞天》教案(精选五篇)
第一篇:四年级美术《飞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讲故事、配演说词、示范、临摹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飞天的故事、飞天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2、认识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了解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造型特点和飞行姿态,掌握飞天的三个经典样式,同时能用简单的线条临摹或描摹飞天作品
3、体会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形象特点,从而促进审美情感的升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中国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掌握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造型特点和飞行姿态,辨别出飞天的三种基本样式
2、难点:分析飞天形象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能用简单的线条临摹或描摹飞天作品
三、课前准备:(学生)固体胶、彩色水笔、剪刀、4k卡纸一张(教师)各种飞天图案若干组,圆形、方形、三角形构图框若干组,课件一个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分步局部出示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双飞天壁画
问题一:你们认识这个艺术形象吗?它是谁?引出《双飞天壁画》以及这幅壁画的所处地址
学生活动
(一):观察,独立发言。
(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深入:探索感知,欣赏分析
教师引导:讲述飞天形象的来历及历史
问题二:听了上述故事,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做一做这些题吗?
问题三:看视频,听教师概括讲述飞天的发展历史和用途。
你还知道飞天被画在莫高窟的哪些地方?
问题四:飞天形象给你留下哪些印象?
学生活动
(二):听故事,完成填空练习
学生活动
(三):看视频,听讲解,完成教师提问
学生活动
(四):小组讨论,表述欣赏感悟
(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做填空、个人发表等学习形式,分析欣赏唐朝飞天的形象,感悟飞天的形象韵味)
3、作业:体验实践,学以致用
教师引导:出示敦煌莫高窟飞天图一组
学生活动
(五):当回小导游,请为这组图配上解说词
学生活动
(六):请学生朗诵
学生活动
(七):看锦囊,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图配上解说词
学生活动
(八):请学生朗诵图配上解说词
(通过小组合作配解说词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巩固所学飞天的知识)
4、课后:拓展开发
教师引导:
问题五:如果请你临摹飞天,你会选择哪些绘画工具和材料呢?为什么?问题六:美丽的飞天会是用哪些工具材料绘制的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
(九):小组交流表述
教师总结:毛笔勾线,矿物颜料绘色
(通过交流表述,引出飞天壁画的创作材料,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准备和铺垫)
第二篇:四年级飞天(定稿)
第7课飞天
(一)教学目标:1.了解飞天及莫高窟的有关知识,发现如何运用流动的线条表现飞天优雅、自由飞行的姿态。
2.通过观看大量图片与视频、与西方绘画中的小天使的对比,发现飞天的服饰美、线条美与姿态美。
在欣赏与练习中找到如何用流动的线条绘制与飞天身体飞行方向一致的丝带来表现飞天飞行的优雅。
3.通过欣赏飞天的艺术作品,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发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发展历史、掌握飞天的美感。
教学难点:理解飘带与飞天身体动势的关系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印制的飞天线稿,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件图片导入:
同学们国庆节在家观看了国庆阅兵了吗?那你注意到各省的花车游行了吗?每个省份都把自己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标志物装饰到了自己的彩车上。
看,香港的彩车上是什么?海南省的呢?这辆是甘肃省的彩车,你知道这上面装饰的是什么吗?其实在电视的广告片上我们也常看到她呢。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飞天》(板书课题)
二、问题超市:
关于飞天,你一定有很多问题要问吧?和你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你都想知道哪些问题?
小组讨论后,学生回答。
大家提出的问题,老师进行了归纳,把它放到了“问题超市”中。
(课件)
1.什么是“飞天”?
2.“飞天”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
3.每个时代的“飞天”都是一
个样子吗?4.“飞天”美在何处?
学生自由选择问题,老师点击链接,请学生通过阅读找答案。
点击到哪一个问题时,请一名学生大声阅读屏幕上出现的答案,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归纳一下。
1.归纳: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
飞天的故乡在印度,最早指的是一对夫妻,分别是娱乐神和歌舞神,男的马首人身,能歌;女的端正,能舞。
传入中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混为一体,以飞行的仙女的形象出现。
2.归纳:“飞天”一般出现在石窟壁画中。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
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
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
文字介绍上刚才提到了莫高窟,想不想去看一下?(视频介绍莫高窟)3.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
课件图片展示。
归纳:
1)兴起时期。
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公元366--535年),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 粗犷朴拙。
2)创新时期:从西魏到隋代。
此时期的敦煌壁画,西域飞天与中原飞仙相交流,相融合,创新变化的阶段,是中西合壁的飞天。
3)鼎盛时期。
贯穿整个唐代,完成了敦煌飞天中外、东西、南北的互相交流、吸收、融合、完成了中国化历程。
4)、衰落时期。
从五代至元代,大约460余年,这一时期的敦煌飞天继承唐代风格,但没有唐代飞天的生动活泼,有些匠气,但装饰性十分好。
4.图片展示:请学生通过讨论说说自己认为飞天美在何处。
归纳:
所有的飞天的头饰、服装都很华美,我们称做“服饰美”,如果
抛去色彩,我们会发现她们的线条都是怎样的?我们管这叫做“线条美”。
对比西方绘画中的小天使,飞天不长翅磅、不生羽毛、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飞地自由、优雅。
我们把它叫做“姿态美”。
5.那么你发现了飞天的衣带与他身体的动态有什么关系吗?谁
能上来学一下飞天飞行时的动作?(道具:飘带)敦煌壁画中是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飞天的衣带的?
6.老师现在要在黑板上画一个飞天,你想提醒老师注意什么?请一生到黑板上为老师画好的飞天添画丝带,其他生在老师发的印好的作业纸上添画上飘带,表现出飞天飞行的动势。
展示,比较什么样的线条、如何配合身体走势能表现好飞天飞行的优雅美感。
三、作业超市:
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欣赏你都知道了关于飞天的哪些知识,你想对创作飞天壁画的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飞天,下一节课我们就要来画飞天了,让我们到“作业超市”来挑选一下适合自己的作业:1.在老师提供的“飞天”线描稿上涂色。
2.临摹一幅“飞天”。
3.用线描的方法自己创作一幅“飞天”。
4.创作一幅涂色作品“飞天”。
拓展作业:回去上网查查:在中国现代词汇中,“飞天”特指什么?
第三篇: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飞天》教案
《飞天》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版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水磨小学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杜凯燕/郑州市二七区水磨小学教材分析:
本课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美版四年级美术第七册第七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是在上节课对飞天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深入领略飞天动势美和线条美的一课,也是线条系列中的一课。
在本课中,通过网络查找各种与飞天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动态和线条艺术特点。
学生学着运用线描的方法在刮画纸上表现出飞天的各种动态,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
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加深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基本的线造型能力。
但因为刮画纸的特性,要在上面直接作画,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我国飞天的动态美、线条美,感悟飞天线条特点,能运用线描临摹或创作飞天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在对比观察、赏析探究、实践表现中,感悟飞天的动态美和线条美,能运用线描表现飞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飞天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之间的关系,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飞天的动势。
教学准备:飞天资料、课件、书、刮画纸、竹签、范作等。
教学活动设计:
一、欣赏交流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网络搜索的《飞天》视频,学生初步了解飞天,认识我国的飞天形象,初步感受飞天的美,感悟我国传统
造型艺术的魅力。
)
师:大家都知道飞天吧。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我国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而创造了自己的飞天,现在已经成为敦煌的标志。
来看一段视频,请仔细观察,在片中你看到了什么造型、动态的飞天?
播放视频——《飞天》
生:捧着花的飞天;拿着乐器的飞天;头上戴着花的飞天。
师:飞天那造型、动态优美,吸引着中外来宾,给人以美的享受。
展现了
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这更值得我们去欣赏、表现。
(板书:飞天)
二、探究体验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探究飞天形象,学生发现飞天是依靠什么产生的动感,以及飘带与飞天动势之间的关系。
师生互动中,尝试用各种曲线画出有动感的线条,学生了解如何用线表现飞天的动势,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
1、欣赏、感受飞天的动态:
师:想一想在壁画上的飞天是静止的,为什么我们却感觉他们在空中飞舞呢?
生:因为衣裙给人以飘动感。
生:飞天飘舞的衣裙和彩带让我感觉他在空中飞舞。
教师小结:中国的飞天凭借人物的动态,飘动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表现出飞天轻盈、飘逸、动态的美。
表达了咱们中国人对美的追求。
2、飘带与动势之间的关系: 1)飞天飘带与人物动态之间关系:
(课件展示)大家注意到吗,飞天的飘带与人物动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飞天的飘带与动态方向相反。
2)飘带飞舞时的变化:
请学生舞动飘带,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舞动飘带,其他学生观察。
生:飘带飘了起来。
生:有的还卷曲起来。
师小结:飘带随着人物的动态变化出现了卷曲、翻转。
3、线条的表现: 1)尝试用线条表现:
请每个小组在飞天图上添加飘带。
想想怎么样用线条表现出飞天的动态与飘带之间的关系。
用什么样的线条能表现出飘带的弯曲、卷折的变化。
看看哪个组能表现出飞天那飘逸的美、动态的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图上用线条结合飞天的动态画出飘带。
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作画后简单展评。
2)了解如何用线:
师小结:作画时可以运用不同形态的、流畅的曲线,表现出飞天的飘逸感。
3)欣赏作品,感受线条的美:(课件展示作品)师:大师作品中,抓住了什么表现的飞天?生:抓住了飞天的动态。
生:人物动态与飘带之间的关系。
生:运用了不同的曲线。
师小结:因此我们可以抓住飞天多姿多彩的动态,运用曲线的变化来画飞天。
4)师演示:
师演示在刮画纸上用线描画飞天。
边画边引导学生注意线条的变化,飘带的曲折、盘绕、遮挡等变化。
三、赏析实践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欣赏飞天的绘画作品,拓展思路。
同时从作品中,进一步感受作者是如何用线来表现飞天的动感。
在实践作业中可采用线描的形式进行绘制,感受飞天美。
)
1、欣赏学生作品:
赏析发现,除了用刮画纸来表现飞天,还可以用线描、涂色的方法来表现。
2、学生实践:
作业要求:在刮画纸上用线描的形式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温馨提示:1)注意抓住飞天的动势与飘带之间的关系,表现出飞天的动态。
2)线条的表现。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作业赏作品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展评,评议谁的作业用线表现出了飞天的动感和美丽。
欣赏根据飞天形象表现的其他艺术品,进一步感悟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美,树立民族自豪感。
)
1、展评学生作业:
请学生评出自己认为最美的飞天,并说说理由。
学生说说自己作品最得意的地方。
教师点评。
2、拓展:
1)中国历代画家运用各种线条表现出许多优秀作品,既可以表现出像飞天一样轻盈,又可以表现出人物衣服的宽大和厚重。
(课件出示作品)
2)(课件展示)飞天因为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他的美不可比拟,所以被应用到各个艺术领域。
做成宣传画、剪纸、雕塑、茶壶、工艺品,还把她编成飞天舞蹈等。
让我们做个小宣传者,让全世界有更多的人了解飞天,欣赏飞天。
本节课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主要亮点或创新点:
什么是飞天,飞天的动势及与飘带之间的关系等,单纯靠讲,不如影视、图片来的直观。
因此,我插入了有关飞天的视频资料和图片,精彩的视频、丰富直观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冲击。
视频画面精美,直观形象,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促使他们能带着问题去欣赏,有的放矢,从中很好的领会、感悟,为后面表现飞天的动势,和飘带与动势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
正因为飞天有其独特的魅力,体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的美,所以它被应用到各个艺术领域。
人们运用飞天制作了宣传画,环境雕塑,装饰盘,茶壶,舞蹈等。
教师边说边播放PPT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展示飞天图片、视频。
在欣赏中,师生互动感受飞天的艺术魅力。
修改说明
本设计在第二部分“体验探究”环节中,添加了“线条的表现”小环节。
因为通过观察学习,学生了解了飞天的飘带与动态,方向是相反的。
并实际观察到当飘带飞舞时,出现了卷曲、翻转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先让学生尝试用线条表现飞天的飘带,给学生一个尝试探究的机会。
这样学生结合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运用合适的线条表现飞天的飘带。
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线条组织能力,为后面学习如何使用线条表现飞天打下基础。
随后在欣赏大师作品时,通过对比观察、赏析,明确使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飞天合适,怎么使用线条能更好的的表现出飞天的飘逸感,
展现出飞天动态的美。
这样能更好的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反思
飞天是从印度传来的艺术形象,后经过我国的艺术创作,现成为敦煌的艺术标志,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
本课,学生要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动态和线条艺术特点。
学着运用线描在刮画纸上表现出飞天的各种动态,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加深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因此,我在本课中,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一、直观感受中,感受飞天的艺术美。
敦煌壁画飞天的形象,虽然名声在外,但学生对飞天不是很了解。
因此在导入时,播放了微视频,引导学生从观看中,感受飞天的动态美、线条美。
精彩的视频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享受,从中感受到飞天那优美的造型和动态,飘带与飞天动态之间的关系,及所蕴涵的艺术文化。
同时学生在观察、感受、表现中体验到飞天的艺术美,为我们拥有这艺术瑰宝而感到骄傲。
也为后续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尝试实践中,学会用线条表现飞天。
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之间的关系,学会用线条表现飞天是本课的重难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先请学生舞动飘带,学生发现飘带飘动的弯曲、翻转变化,由此以小组为单位,先将自己观察的结果用线条尝试表现出来,这是学生初步以自己的感受用线予以表现。
再请学生赏析范图、观看教师演示,学习如何用线表现飞天,将飞天的动势与飘带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
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清晰、明确,学习如何用线描的方式予以表现,为实践作业打下基础。
在合作中,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作业展评时,我看到他们的飞天作业姿态优美、各不相同,动态与飘带之间的关系,线条的表现效果很好。
当然,本课也有不足的地方,个别学生因为初次在刮画纸上做画,所以放不开,以至线条感觉有些拘谨,不够自信。
所以在今后的作业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第四篇:四年级梦圆飞天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体会飞船发射过程人们的心情;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
从而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热爱,树立为祖国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飞天组图、杨利伟照片、送行人群图片、神五发射视频、杨利伟太空看地球图片、《红旗飘飘》背景音乐、文本文件) 教学过程:
一、“飞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敦煌飞天组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她的名字吗?
(飞天)她叫“飞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都有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
中国人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止过,明代有个叫万户的人萌发了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想法,他坐在捆绑着49支土火箭的椅子上,手持着两个大风筝,试图一飞升天,结果土火箭爆炸,万户被炸得尸骨无存。
而今朝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激动地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学生读课题:
梦圆飞天)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是谁圆了这个飞天的梦?这个梦又是如何圆的?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
1、读课文之前先请同学们明确读书要求。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2、学生自读课文
3、(1)现在你们知道谁圆了我们的飞天梦吗?
杨利伟(出示杨利伟图片)
(2)梦圆飞天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
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了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
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
3、作者写“神舟”5号飞船发射,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学生说
(教师板书:送行发射问候)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并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
学生默读,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学生写阅读感受)
2、师生交流
学生读句子,说感受。
出示句子: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想想还会有谁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呢?(出示送行人群图片)
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来说说呢?
学生说
出示: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领导人来了,各地的新闻记者来了,杨利伟的亲人朋友来了,航天爱好者来了,周围的群众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是啊,那么多人,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心系神5,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飞船和杨利伟送行,谁能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3、现在,让我们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五马上就要发射了,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逼近,听(播放滴答的钟声),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紧张到什么程度?能具体说说吗?
是呀,当时人们的心情也是这样的。
出示: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谁来读一读,把你刚才体会到的紧张心情表达出来。
4、这一伟大时刻终于来到了,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播放录像)
同时教师范读句子: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雄伟壮观的发射现场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模拟这激动人心的场面。
分角色朗读课文7——12自然段。
(随机出示发射录像)
5、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神舟5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