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延安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
1. (6分)(2020·惠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区块链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究竟是一种什么技术?从理论上讲,区块链是一套基于计算科学、密码学、互联网等多学科领域理论组合而成的、激励约束机制下的信息治理框架。
通俗地说,区块链并不是一款具体的产品,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公共记账的技术方案,也就是通过建立一组互联网上公共账本,由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因为这个“公共账本”使用了一串由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其中包含了过去一段时间内所有交易信息,用于验证所记录信息的有效性并产生下一个区块,因此被称为“区块链”。
它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是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多种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
区块链的核心功能,一是机器信任,二是价值传递,三是智能合约,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搭建信任机制。
它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完备可追溯和去信用化三大特点,更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其创造无条件信任体系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马知行《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材料二
当前,我国区块链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初步形成,上游产业布局基本具备,下游产业布局迅速扩展,融合上下游产业的行业服务性产业的布局也在逐步加快。
先看区块链上游产业,这属于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的底层技术产业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区块链基础平台。
在底层平台中,联盟链高度契合了产业间、企业间以及不同部门间的合作需求,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运作效率,更容易在现实场景中落地,因此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现阶段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区块链技术。
二是区块链硬件设备。
这主要是指为用户提供算力和网络带宽的区块链路由器等,我国的区块链硬件设备在全球市场亦表现不俗。
再看区块链下游产业,我国“区块链+”已经在金融、商品溯源、慈善公益等多个领域展开了产业布局。
比如,“区决链+金融”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国际结算领域以及征信领域都有较好实践。
又如,“区块链+慈善公益”可以发挥溯源机制,有效增强公益事业信息的透明度,同时能够提高公益资源的运作效率。
还要看到,在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中,以安全服务类公司、社群媒体、投融资机构为代表的行业服务性产业,对于加快区块链上下游产业发展和融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林木西、张紫薇《推动完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
材料三
区块链技术是这两年大热的概念,然而区块链技术火热的背后,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大有抬头之势。
有关专家指出,涉及区块链领域的监管要与时俱进。
区块链传播比较广的概念表述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中涉及的每一种技术性表述都比较复杂,很多人难以理解。
技术进步应该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现在区块链的概念比较复杂,坦率地说,这既不利于区块链知识普及,也不利于区块链产业化发展。
如果相关知识不普及,骗子就可能利用区块链概念大做文章,普通公众也很难防范。
所以,简化概念、通俗普及知识是防范区块链诈骗的先手棋。
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2018年8月,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在此基础上,应针对这类诈骗行为的特点进行综合治理,以保护投资者权益,避免区块链被“污染”。
虽然打击涉区块链诈骗在法律上有待完善,但其中涉及传销、诈骗、发行“空气币”等行为明显违反《广告法》《刑法》,涉及罪名包括但不限于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
既然能够初步定性,关键就是要形成监管合力,进行精准治理。
2019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首次在制度层面进行了规范。
最近涉及区块链诈骗再度抬头,说明一般性制度震慑力还不够,有必要抓紧完善相关法律,以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涉及区块链的相关行为进行界定,为依法打击涉区块链诈骗提供法律依据。
(摘编自《借“区块链”之名诈骗该如何治理》)
(1)下列对于“区块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区块链是在计算科学、密码学等多学科领域理论基础上组合成的信息治理框架。
B . 区块链是一种公共记账的技术方案,它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点。
C .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
D . 区块链的核心功能就是搭建信任机制,它的特点保证它能创造无条件信任体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区块链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区块链基础平台和区块链硬件设备两个方面,目前其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具备。
B . 区块链技术中的联盟链能满足多种需求,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因而被业界普遍认为最具应用前景。
C . 不容忽视的是,在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中,某些行业服务性产业有助于加快区块链上下游产业发展和融合。
D . 近两年区块链技术非常火热,与此同时,假“区块链”之名行骗也很严重,以致监管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
(3)如何打击涉及区块链领域的诈骗?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2. (17分)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这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看云
沈从文
①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才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
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
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②云有云的地方性。
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
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
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
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③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
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
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
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
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
在任何地方“乌云蔽天”照例是个沉重可怕的象征,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碍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气必然顶好。
几年前中国古物运到伦敦展览时,记得有一个赵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叠嶂》,净白的澄心堂纸上用浓墨重重涂抹,给人印象却十分秀美。
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来只觉得黑而秀。
④在这美丽天空下,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①。
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
最可悲的现象,实无过于大学校的商学院,近年每到注册上课时,照例人数必最多。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
”教务处几个熟人都不免感到无可奈何。
教这一行的教授.也认为风气实不大好。
⑤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那真正的多数人,也似乎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⑥一个人若乐意在地下爬,以为是活下来最好的姿势,他人劝他不妨站起来试走走看,或更盼望他挺起脊梁来做个人,当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⑦就在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告诉我们云南,除法币以外还有些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
即以天空的云彩言,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
换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或不能直接教育人,还可望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间接来教育人。
卢先生摄影的兴趣,似乎就在介绍这种美丽感印给多数人,所以作品中对于云的题材,处理得特别好。
每一幅云都有一种不同的性情,流动的美。
不纤巧,不做作,不过分修饰,一任自然,心手相印,表现得素朴而亲切,作品取得的成功是必然的。
可是我以为得到“赞美”还不是艺术家最终的目的,应当还有一点更深的意义。
如果一种可怕的庸俗的实际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组织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蚀我们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还像是正在把许多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优秀分子一部分所梦想所希望,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无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时,我们这个民族应当怎么办?
⑧我们的眼光注意到“出路”、“赚钱”以外,若还能够估量到在滇越铁路的另一端,正有多少鬼蜮成性、阴险狡诈的敌人,圆睁两只鼠眼,安排种种巧计阴谋,预备把劣货倾销到昆明来,且把推销劣货的责任,派给昆明市的大小商家时,就知道学习注意远处,实在是目前一件如何重要的事情!照相必选择地点,取准角度,方可有较好效果。
做人何尝不是一样。
明分际,识大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要知道,哪一件事,哪一种行为不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呢?哪容许我们松劲儿!
⑨所以我觉得卢先生的摄影,不仅仅是给人看看,还应当给人深思。
(选自沈从文同名散文,有删节)
【注释】①法币:旧中国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在第③段中将云南的云比作一幅水墨画,主要是为了凸显云南的云以乌云为主,爱下雨的地方特点。
B . 作者引用赵松雪的画作《秋江叠嶂》意在表现云南的云的与众不同,即便有时如浓墨一般黑,却不会让人感觉沉重。
C . 作者认为卢锡麟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用艺术家的手和心,将可贵的情感融入在作品中。
D . 本文从“看云”到看时事,不仅抒发对云南美丽的云的欣赏,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思与担忧。
(2)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②段的作用。
(3)文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深意?请结合文本分别加以解释。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3. (11分) (2019高三下·韩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
知平阳县。
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
”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③ ,大化其俗。
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②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
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
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
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
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
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
”众乃安。
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
又徙梓州。
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
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节选自《宋书·循吏传》)
(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②谭:通“谈”,与…商谈。
③理:司法衙署,狱官。
④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B .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C .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D .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方书:本指记载药方的医书,本文是指赵尚宽公布的用来治疗蛊毒的药方。
B . 官帑:国库里的钱财,也可借指国库,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私自随便动用的。
C . 考课:按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但不与奖励并行。
D . 直龙图阁:宋代的荣誉官职,地位低于龙图阁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待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赵尚宽处置突事件果断周密。
知平阳县时,邻邑有罪犯越狱害民,他及时布置尉兵出捕,接着又派徼巡兵监督尉兵,终将罪犯全部抓获。
B . 赵尚宽很有化解社会危机的能力。
他巧用药方治疗蛊毒,彻底追查放蛊人;果断使用官帑垫付盐银,解除了盐银不足给百姓带来的困扰。
C . 赵尚宽善于从实际出发治理州县。
他根据唐州历五代乱的情况,制定开垦旷地,招来流民的政策,三年之后,土地变得肥沃,增户万余。
D . 赵尚宽政绩满满,受到广泛赞誉。
皇帝多次对他表彰赏赐,王安石、苏轼写诗对他表示赞美,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甚至置石像建生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
②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
”众乃安。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 (7分) (2017高三下·双流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
山花子
五代词人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采桑子》的词眼是一个“好”字,繁华之后,虽觉空虚,词人却获得了更多的宁静。
B . 《采桑子》写西湖美景,作者动静交错,远近结合,多种手法熔于一炉。
C . 《采桑子》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D . 《山花子》以“倚阑干”三字做结,含蓄不尽。
一个有无穷幽怨含泪倚栏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E . 《采桑子》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
这一点《山花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欧阳修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词人一反往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山花子》比较分析。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9高一上·丽水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 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劝学》)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劝学》)
(4)师不必贤于弟子。
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师说》)
(5) ________,无长无少,________,师之所存也。
(《师说》)
五、其他 (共3题;共6分)
6. (2分)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春天如期而至,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本报诚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晚报植树节”活动,参与者将在省会绿化基地栽培各种树苗,为省会绿化添枝加叶。
B . 我把读书看做一种学习,有时候读完一本书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好像打开了另一扇门,有一些事情也能想通了。
C . 任何一个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必然带来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如果因此瞻前顾后、浅尝辄止、望洋兴叹,就会丧失发展良机。
D . 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坊间传言辐射会污染海水,海水盐也会受到辐射污染,于是人们杯弓蛇影,我国许多地区发生了疯狂抢购碘盐的现象。
7.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 . 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C . 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 .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8. (2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名人传》又称为《巨人三传》,一个是法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基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B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校长给汤姆发奖品时,心里很明白,要是这孩子能在他的大脑里储存着一丁点《圣经》里的知识的话也就让人心满意足了,所以,他根本没有资格领奖。
但是,汤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圣经》背诵合格证——九张黄条儿,九张红条儿和十三张蓝条儿——都一点不假,票面部有效,无法推脱。
这些条儿都是汤姆的朋友哈克送他的。
C . 《三国演义》中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
张飞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
赵云也上来夹攻,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
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
(吕
布不愧是三国第一武将啊)
D .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书中慈祥善良的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等都对阿廖沙的成长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6高一上·河北月考) 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
康桥河边旷世伟人多情游子橘子洲头作别西天云彩书写壮志豪情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高二上·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群内投票评比变得司空见惯,每个人时不时的要为同学、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投票拉票。
随着“朋友圈”的广泛使用,诸如此类的投票评比活动也越来越多,甚至产生了有组织有规模的“专业投票拉票群”,此风盛行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每个人在使用微信时都遇到过。
有人觉得举手之劳,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有人觉得碍于情面,不得已而为之。
有人置之不理,无视它,甚至退群……
微信“朋友圈”拉票之风盛行,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考点:
解析:
答案:2-1、答案:2-2、
答案:2-3、
考点:
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答案:3-4、
考点:解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答案:4-1、
答案:4-2、
考点:
解析: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答案:5-4、
答案:5-5、
考点:
解析:
五、其他 (共3题;共6分)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答案:9-1、
考点:
解析: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0-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