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不停电作业方案及其优化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不停电作业方案及其优化策略
摘要: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提高供电可靠性,切实保障用户用电体验,不停电作业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配
电网的运行维护。

面向低压配电网,介绍常规不停电作业方案,针对常规方案存
在的增加停电次数、扩大停电影响范围、适应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在台区之间建
立低压联络并实现低压无缝合环转电的优化策略。

给出无缝合环转电装置拓扑结构,分析其实现无缝合环转电的原理,提出适用于低压联络无缝合环转电的运行
维护新策略。

针对配电房设置变压器的典型场景,介绍了临近配电变压器和孤立
配电变压器通过接入无缝合环转电装置构建低压联络的方式。

研究表明,基于无
缝合环转电装置的低压不停电作业方案,兼容性强,可统筹区域配电网资源,差
异化提供不停电作业服务,满足不同目标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要求。

关键词:低压不停电作业;方案;优化策略
引言
配电网作为直接面向电力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是终端用户的直接电力来源,因此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是保证高质量供电服务的关键一环。

由于配电网架设范围广,架设地点以环境复杂的城镇区域为主,且绝缘水平低于输电网,导致其故障
率较高,检修工作量大,因检修导致的停电次数较多。

为了保证用户用电可靠性
需求,提高用户用电满意度,减少因检修与故障而导致的停电,带电作业技术被
提出并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

带电作业是一种在保持电网各设备不停电状态下进
行检查与维修的作业方式。

目前配电网中绝大部分检修工作及事故处理工作都可
在带电作业的情况下完成,因此实施带电作业可显著降低用户停电时长与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1重要性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切实保障用户用电体验,不停电作业技术越来越多地被
引入配电网的运行维护。

面向低压配电网,介绍常规不停电作业方案,针对常规
方案存在的增加停电次数、扩大停电影响范围、适应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在台区
之间建立低压联络并实现低压无缝合环转电的优化策略。

给出无缝合环转电装置
拓扑结构,分析其实现无缝合环转电的原理,提出适用于低压联络无缝合环转电
的运行维护新策略。

针对配电房设置变压器的典型场景,介绍了临近配电变压器
和孤立配电变压器通过接入无缝合环转电装置构建低压联络的方式。

研究表明,
基于无缝合环转电装置的低压不停电作业方案,兼容性强,可统筹区域配电网资源,差异化提供不停电作业服务,满足不同目标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要求。

2应急供电趋势
为适应新的供电形势,提升供电可靠性,保电专业和配网不停电专业实现有
机结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通过实现两专业的高效联动,将不停电作业中的移动
箱变车、旁路作业、临时取电作业等新装备、新技术运用到应急供电中,最大化
保证用户持续用电需求。

配网不停电作业以实现用户的不停电或短时停电为目的,采用多种方式对设备进行检修的作业,包括带电作业、旁路作业以及临时供电作业。

其中旁路作业和临时供电作业将在区域停电后应急供电中发挥巨大作用。


路作业,是指通过旁路设备的接入,将配电网中的负荷转移至旁路系统,实现待
检修设备停电检修的作业方式。

区域发生停电事故后,可通过采取带电搭接旁路
的方式,为停电设备引入新的电源点或通过旁路隔离故障区域临时复电。

临时供
电作业,是通过应急发电车或移动箱变车等临时为用户供电的作业,移动箱变车
作为近年来的新兴装备,将在应急供电中发挥重要作用。

3低压不停电作业方案及其优化策略
虽然各类防护装备以及完善的作业规程已经可以保证带电作业人员在进行作
业时的人身安全,但带电作业由于其特殊的作业性质,使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
险性。

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带电作业人员的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效率是带电作
业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

3.1带电作业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高危行业,在降低从业人员的作业风险中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使用带电作业机器人来代替人进行带电作业成为了提高带
电作业安全性的新选择。

带电作业机器人是指通过机械臂使用各类工具对带电线
路或设备进行不停电检修、测试的机械设备。

目前,我国在全自主型机器人研究
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2019年8月,由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台全自主配网带电
作业机器人在天津完成了首次带电作业任务。

随后宁波、厦门、扬州等多地均先
后装备了全自主型机器人并顺利完成相关带电作业任务。

未来,带电作业机器人
仍会是带电作业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其发展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
机器人的安全性,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同时要进一步提
高机器人的安全性以及带电线路的安全性,防止机器人在作业时对线路造成损坏,带来更严重的损失。

二是提高机器人的适应性,要加强机器人在进行不同作业类
型以及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以应对配网中故障类型多,作业环境复杂的特点。

3.2带电作业智能培训系统
目前对于带电作业培训常见的培训方式有理论教学、现场观摩、电脑仿真等
方式,虽然可以基本满足培训需求,但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多,模拟操作效果差、不直观等问题。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将VR技术用于带电作业培
训以增强模拟操作真实感、提升培训效果成为了带电作业培训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通过VR头盔与手柄的配合,可以在完全安全的环境下为学员模拟各种带电作业
环境与作业类型,有效地提升学员的操作技能。

由于带电作业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且VR技术的相关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目前并无完全适用于配网作业培训
的相关VR设备。

要使VR技术在带电作业培训中实现广泛应用,应重点解决场
景模型的搭建、交互模式的设计、硬件设施的配套以及培训体系的构建等问题。

3.3旁路作业检修架空线路
应用场景示例:受恶劣天气影响,某地架空线路连续多档出现倒杆、断线情况,停电检修耗时长,故障后端以及故障段内分支用户急需应急供电。

通过带电
搭接旁路系统,采取“桥接法”开断线路隔离出故障区域,为故障后端用户提供
应急供电;通过快速插拔T型接头敷设分支旁路电缆为故障段内用户分支应急供电.
结语
提出配电网低压联络无缝合环转电方案,按照不同场景对含两台配电变压器
的配电房、临近配电房、孤立配电房等讨论了联络建立方式。

提出了无缝合环转
电装置的拓扑结构,包括PVC、SVC,接入变压器低压侧和低压总开关之间,按照
不同电源侧电压相向补偿的控制策略使得调节后电压幅值、相位一致,实现无缝
合环转电功能。

同时提出了低压联络无缝合环转电运维策略,明确了操作的顺序,保证对用户的连续供电,提升用户用电体验。

参考文献
[1]徐远鹏.配电带电作业标准化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3.
[2]刘一涵,纪坤华,傅晓飞,等.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述评[J].电力与能源,2019,40(4):446-451.
[3]苏梓铭,刘凯,隗笑,等.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J].供用电,2017,34(10):60-66.
[4]顾炜程.以世界一流可靠电网服务上海“十四五”发展[N].国家电网报,2021-01-19(003).
[5]胡毅,刘凯,刘庭,等.带电作业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J].高电压技术,2012,38(11):3015-3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