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折.腰(zhé) 鲜妍.(yán) 流盼.(pàn) 亵.渎(xiè)
B.妄.想(wàng) 制裁.(cái) 涵.养(hán) 谗.言(chán)
C.晦.明(huì) 潺.潺(chán) 酿.泉(liàng) 喧哗.(huá)
D.禽.鸟(qín) 汀.兰(tīng) 云帆.(fān) 宦.官(huàn)
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更胜一筹禁锢恪尽职守
B.亵渎龙吟凤秽清洌通宵达旦
C.阑语相得益彰混淆翻来复去
D.惬意神秘莫测沉缅断壁残园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可谓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B.老师每次对我的批评总是那么鞭辟入里
....,让我受益匪浅。

C.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

D.许多学问家的博学是靠寸积铢累
....而来的,“一口吃个胖子”是不可能的。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6月10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B.通过“‘车让人”活动的开展,使我市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

C.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

D.辽宁男篮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

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园子里长满了榆树,细细的,干干的,举着飘飘摇摇的榆钱。

B.清晨,一辆摩托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在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飞驰。

C.金秋第一阵北风扫过来,海面亮起一片银圆般的浪花——大虾成熟了。

D.这些可怜的东西(指大虾)不知道,漫漫的旅途上到处都撒下了天罗地网。

6、将下面5 个句子重新排序填入横线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下雪吧,下雪吧。

大雪是老天爷手里的抹布,它一会儿就能把天空擦得瓦蓝锃亮。

①空中烟尘弥漫,人们咳声不绝;仰望天空,立刻有一粒微尘落入眼内。

②在这个干燥的、裸露着泥土的冬天里,人们不由得去追寻根底。

③只有雪才可以擦掉这么多的尘埃,而我们拿出家中千万片抹布也做不到。

④不错,现代科学已经告诉了大家,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毁掉了正常的自然循环。

⑤因此我们要忍耐一个又一个无雪的冬天。

A.②④⑤①③ B.②④①③⑤ C.④①②③⑤ D.①③⑤④②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__________,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②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③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请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逢入京使》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庵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去:到,往
B.锦鳞
..游泳锦鳞:美丽的鱼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D.吾谁与归.归:归依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渔人甚异之.
B.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感极而.悲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A
2.C
3.D
4.(1)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
表现。

(2)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

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

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 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 380 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 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

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

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

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

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③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

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

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

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

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④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
权、利的追逐上。

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

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

⑤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

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 11月 20日 04版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选文的第②、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B.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梁启超
D.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

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杨绛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到老君山
①秋天的老君山,像老子留下的五千箴言,像李白、杜甫晚年的诗歌,返璞归真、铅华洗尽,那深绿环绕红叶点缀的山峰,远远望去,甚至有些出人意料的素朴,有些出出人意料的简约。

沿山路缓缓走近,在秋风中慢慢回味,细细品读,渐渐地,你会意识到,其实在秋天,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河南老君山更有的味。

木叶未脱、秋菊盛开、红叶遍地的老君山,更像一位心思浩范、性格淡定、哲思玄远的智者哲人,那山,那庙,那悠悠栈道,都在优雅澄净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安恬,格外深致。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大方无隅的仙风道骨,更让人神往,让人心醉。

②山路拾级而上,红叶、黄花、碧草、绿树,连同山间不时闪动的葡萄、柿
子、猕猴桃等颜色各异的野果,还有不时出没于山林的松鼠、野兔、小鸟,都让老君山的秋天显现出一种灵动的优雅,一种独特的风韵:奇峻的峰岭、磷峋的怪石,静谧的栈道、清幽的道观,悠悠大山,万象归一,清雅幽静之中,让老君山的秋天多了几分闲雅恬淡,几分澄净明丽。

走近马鬃岭,登上入百里伏牛山的最高点,放眼远跳,极目四望,万里风光尽收眼底,天高云淡,气爽风寒,千重碧浪,沁人心脾。

仰视俯察,远眺近观,快意非常,世界的博大,宇宙的邈远,河山的壮美,让人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更让人真切地体味到得失的细微、荣辱的虚无、世界的本真,让许多解不开的心结,在一瞬间悄然化解,荡然无存。

不知不觉间,你会感觉到,山水原来也是有境界的,大气的灵山秀水,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大音希声、大方无隅的“道”,无声无息的山山水水,用造化妙得之美景,给予人的,正是一种撼天动地的心灵呵护,一种恒久不变的深深关爱。

只不过,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需要人们用心慢慢地体察,细细地回味,方能领受。

这或许,又是大自然的另一个高妙之处,也是人类几千年来钟情于灵山秀水的一个根本原因吧。

③三秋时节,登上老君山,走近老君庙,看着众多富有诗意的景致,看着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老君庙,你会诗情飞扬,灵感喷涌,脱口吟出一些诗句,来抒发心中的激越情感,更会下意识地想到,老君山的秋天,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都浸染着浓重的诗意。

黄花、红叶、碧草、绿树,飞瀑、幽林、奇石、怪崖,实际上,都是诗神散落于大地的灵动神奇的平仄音韵,都是大自然出于一片关爱之心送给世人的绝妙佳句。

④对于老君山的清幽雅致,古代的诗人们有深刻的认知,历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吟咏老君山的佳作。

诗仙李白到过老君山没有,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从他的诗作及当时老君山在唐朝时的兴盛景象来看,李白很可能是到过老君山的,他写有诗作《谒老君庙》:“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乌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诗中所写的景象,与陕西洛南及云南等地老君山、老君庙的景观明显不符,加上李白素来推崇出生于来川的商朝开国元勋伊尹,唐朝又奉道教为国教,唐太宗、唐玄宗都对河南老君山极为重视,爱好游历的李白,自长安沿驿道出函谷关,再沿就国古道,到栾川游历、拜谒老君庙,并写下这首诗,应在情理之中。

⑤秋到老君山透过时间的空旷,透过大山的优雅,透过古庙的凝重,透过各种美景,让老君山更具仙风道骨,更能体现道法自然的深意。

悠悠青山、红叶碧草、黄花绿树、飞浓流泉,大自然用妙笔写下了秋的曼妙、秋的优雅、秋的真切。

秋到老君山,万物和谐,自然界的造化为人类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亮丽的心境。

这些或许就是两千多年前气象峥嵘,大的哲学家老子,走遍九州八荒最终归隐于此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毕竟哲人的哲思与养生,是需要优雅准与灵动的山水景观作为基础的。

(郭向阳文/有删改) 1.阅读第①段,用简洁的的语言说秋天的老君山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

2.结合第②段内得,说句子“只不过,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需要人们用心慢慢地体察,细细地地回味,方能领受”中,“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是指什么。

3.依据文章③④段的内容,请简要概括作者为什么说“老君山的秋天,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

4.作者为什么要“秋到老君山”?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条作答。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都上中学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大人说。

“我本来就是个孩子啊……”我心想。

“别以为自己是个初中生了,就什么事都能做!”大人说。

“可我已经长大了呀……”我心想。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况往往有不少。

对此,你有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1)自拟题目。

(2)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C
A
B
A
B
A
(1)①静以修身②飞鸟相与还③秋容如拭(2)《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2.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

通过列举具体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这一中心论点。

3.C
4.阐述“专一”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并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

1.秋天的老君山远看朴素、简约,近看安恬、深致、独特。

2.以优美的景色给人快意,让人看清得失荣辱和世界本真,打开心结,心灵得到呵护,这是自然对人的无私大爱。

3.老君山的秋天有众多富有诗意的景致,令人诗情飞扬。

古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吟咏老君山的佳作,甚至大诗人李白都有诗作留下,可能游览过老君山。

4.秋天的老君山更有韵味,让人心情亮丽,感受自然的关爱,更能体味老子哲学道法自然的深意。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