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廉洁佳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官员廉洁的十个经典佳话
1、羊续:“悬鱼太守”
东汉时,羊续曾多次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

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来。

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

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

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

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也都不敢礼贿他了。

因此当地老百姓都敬称其为“悬鱼太守”。

2、刘宠:“一钱太守”
东汉刘宠曾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且清廉俭朴。

在他离任时,当地百姓凑了一批金银相赠。

刘宠虽坚拒不收,却又不忍令父老乡亲过于失望,只好拿一文钱作为纪念,故被时人誉为“一钱太守”。

百姓还修了“一钱太守庙”来纪念这位清官。

后人有诗赞道:“刘宠清名举世佳,至今遗庙在江边。

近来仕官多能者,世学先生拣大钱”。

3、山涛:“悬丝尚书”、“璞玉浑金”
西晋时期的山涛既是大文学家,又是着名清官。

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令,送给山涛100斤上等蚕丝。

山涛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

后来袁毅恶迹败露,被送到廷尉治罪。

山涛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但印封却完好如初。

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人尊称其为“悬丝尚书”。

文学家王戎曾这样评价山涛:“他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即‘璞玉浑金’),人们都喜爱它的珍贵,却不能估量它的真实价值。


4、徐勉:“风月尚书”
南朝萧梁时期,徐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主管全国组织人事工作。

这下他家可热闹了,有事没事来套近乎的人不晓得有多少。

某天晚上,徐勉邀请友人相聚。

席间有个叫虞暠的人,仗着和徐勉关系比较好,竟狮子大开口“求詹事五官”。

徐勉正色道:“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虞暠讨了个没趣,只得讪讪告辞。

故时人赞其为“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成了历史典故。

5、袁律修:“五代清郎”
隋朝袁律修一生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5个朝代,官至尚书郎、太常少卿。

为官50余载,却两袖清风,连升酒薄礼也不收,人们皆呼他为“五代清郎”。

6、范景文:“二不尚书”
明代的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

他位高权重,很多人来求他办事。

为杜绝纷至沓来的亲朋好友求他,范景文特地在府门上写下6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故被百姓美称为“二不尚书”。

7、于成龙:“半鸭知县”、“于青菜”、“天下第一廉吏”
清康熙初年,原广西罗城县令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全省唯一“卓异”,升任合州知州。

其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他仅有一只还舍不得吃的咸鸭,乃割下一半作为让儿子带回老家的礼品,因此人称“半鸭知县”。

离开罗城时,堂堂一位县令,竟然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

当地百姓听到于成龙离去的消息,一片哭号,依依不舍,相送数十里。

后来他出任堂堂两江总督,赴任途中只住旅馆不住公馆。

在总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时人称之“于青菜”。

当他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

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

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

8、陈滨:“苦行老僧”
清代古田县人陈滨,居官清廉,政绩显着。

他常对人说:“贪不在多,一二非分钱,便如千百万。

”后来巡抚湖南、福建。

当官20余载,独身在外,没有携带过家眷。

儿子想去探望他,竟苦于缺路费。

在衙门里,他吃的是瓜果素菜,安于清贫,终生不变,受到百姓称赞。

康熙皇帝称他为“苦行老僧”,此名不胫而走。

9、汤斌:“三汤道台”
清代岭北道道台汤斌,为官多年,竟毫无苟取,坚持以清贫为本,每日以豆腐汤为肴,许多百姓便敬称他为“三汤道台”。

意思是说他:为政像豆腐汤那样清廉,生活像黄连汤那样苦涩,对世道人心像人参汤那样滋补。

10、曾国藩:“第一裸官”
清道光年间,曾国藩正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有一次受到政敌的恶言诽谤,逼上梁山,别无选择,老曾为表清白,堵住敌人之嘴,竟当着众人的面,挺身而出,把自己脱得精光,露出瘦削、文弱、矮小的身子,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从而查清了国库亏空的真相,揪出了真正的国家蠹虫。

堪称古往今来真正的第一“裸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