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7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的内容 传统教学评价 新课程教学评价 评价的主体 评价的内容 评价的标准 评价的方式 评价的过程 评价的目的 评价者和评价对象
之间的关系
问题1
问题2
问题3<TR
讨论问题 讨论结果
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如果评价后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符,表明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

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教师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明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总结性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进行全面检查,并予以价值上的判断。

它的目
的不在于区分学生学业成绩的等级差别,而在于测评每个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

除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判断外,还要评价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

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有利于社会、家庭、学校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克服目前存在的只重智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进行全面检查,并予以价值上的判断。

它的目
的不在于区分学生学业成绩的等级差别,而在于测评每个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

除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判断外,还要评价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

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有利于社会、家庭、学校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克服目前存在的只重智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比较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学习状态,判断其是否取得进步。

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具有生成测验的功能,教师只要设计并录入试题的具体内容,测验模板就能按照所选择的形式和格式通过使用一些按照不同组题策略选出的不同等级的测试题目,做联机测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和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
分析测试成绩,发掘教学过程信息。

学习者借助统计图表进行学习水平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发掘、诊断学习者的学习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

教师不仅可以对其进行评价,更主要的是档案袋的主人可以从自己的档集中麦现自己、发展自己。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传统的评价技术必然发生数字化迁移,在不同
的学习目标下,所使用的评价方式
与技术也有所不同
讨论的内容 传统教学评价
新课程教学评价
评价的主体
自上而下的评价,都是官方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主体是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

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 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评价的内容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甚少
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评价的标准
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评价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主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评价的标准。

对于整个群体有集体的标准,对于有差异的个体也为学生设置个体的评价标准。

评价的方式
考试
评价方式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
性评价结合。

适应综合评价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的过程
评价过程简单,单一,就是考试。

有考试,有作业,有学生自评,有互评。

评价的目的
评价内容过多注重学科知
识,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知识、技能、能力,特别是理解力、记忆力方面评价较多,对学生的其他方面,如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的兴趣等方面评价甚少。

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
学生围绕老师的教学来学
习,把是不是把老师教的都学会来评价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的需要作为学生是不是学到东西的标准。

发展性教学评价,促进评价者与评
价对象共同发展。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讨论的内容 传统教学评价
新课程教学评价
评价的主体
管理者 老师
教师 学生 家长 管理者 研究者
评价的内容 学习成绩 态度 情感 能力 成绩 评价的标准 考试 分数 平时的各种表现 评价的方式 考试
在学校的各种活动 评价的过程 一个学期的各种考试 在学校就读的所有时间 评价的目的
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的成长 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
主动与被动
平等
教学评价方法 适用范围 评价的特点 实施注意事项 课堂测验 1-6 单一
不能经常使用 课堂作业
1-6
能反映对学生对新知识的
掌握情况
作业量适中
课堂调查表1-6 综合调查全面
课堂打分表
1-6 综合隔一定时间打一次

作品打分表
1-6
综合适时公布成绩
课堂观察记录1-6 综合经常使用
档案袋评价1-6 综合搜集全面问题1:问题2:问题3:
演示型教学资源能够对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哪些支持?
它与传统的口头提问、书
面作业相比,有什么不同?
信息技术与支持教学评
价方面还会有哪些潜在的优
势?
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是为了解决某一学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而开发的、能够独立地、完整地表述教学内容的课堂演示教学型计算机软件。

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提示,能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反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课堂演示型课件是将课件表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讲课时作演示,并与教师的讲授或其他教学媒体相配合。

体现学科特点,目的明确,具有科学
性。

这种类型的课件开发时是以教师的教学流程为设计原则,应充分表现教师的教学思想,也要考虑课堂演示时的环境因素对演示效果的影响,选择可突出主题的屏幕显示属
性。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
价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很大不同,传统的口头提问、书面作业不仅形式单一,而且评价面窄,涉及教师工作量大,有时
延长时间。

1、形式多种多样,与多媒体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热情;
2、评价范围广,应用对象全面,可以建立教学评价的数据库,学生根据自己水平进行阶段性的评价,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行螺旋式上升;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免去了教师对作业逐一进行分析考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评价效率;
4、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经过了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等一系列步骤,持续时间长,达不到及时得到教学评价的效果,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在测试后可立即形成评价,及时得到反馈,评
价效果好。

问题1 问题2 问题3<TR
比较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学习状态,判断其是否取得进步。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传统的评价技术必然发生数字化迁移,在不同
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具有生成测验的功能,教师只要设计并录入试题的具体内容,测验模板就能按照所选择的形式和格式通过使用一些按照不同组题策略选出的不同等级的测试题目,做联机测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和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分析测试成绩,发掘教学过程信息。

学习者借助统计图表进行学习水平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发掘、诊断学习者的学习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

教师不仅可以对其进行评价,更主要的是档案袋的主人可以从自己的档集中麦现自己、发展自己。

的学习目标下,所使用的评价方式与技术也有所不同
编号 组员的修改建议
908418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单一评价主体、过分重视总结性的教学评价方法、强调多元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由学生本人、同伴、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