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 期中试卷 苏教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四年级(上)期中数学模拟
试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42分)
1.(2分)每束花3元,65元可以买多少束花,还剩多少元?小刚列式为:65÷3=21(束)…2(元).验算时,他先算21×3,表示的是.
2.(4分)□49÷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3.(4分)学校的一张书桌的价格是150元,是一张椅子的3倍,买一张椅子需要元.
4.(2分)观察下图,请你写出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那个方向看到
的.
图①是从面看到的;图②是从面看到的;图③的是从面看到的.5.(8分)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数学书厚6.
(2)写字台宽6.
(3)脉搏跳动78下大约需1.
(4)汽车行驶60千米大约要1.
6.(4分)把一批小球按2个红色、5个白色的顺序排列,第30个小球是色,在排列的60个小球中,白色的小球占.
7.(10分)32的4倍是,240是4的倍.
8.(2分)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4千米,相遇时已行
了全程的,已知慢车行完全程需要8小时,则甲乙两地的路程为千米.9.(2分)某班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2倍,如果女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1cm,男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60cm,那么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cm.
10.(4分)今天食堂买回四种菜,包菜和花菜共53千克,花菜和白菜共40千克,白菜和菠菜共28千克,包菜和菠菜共千克,四种菜共千克.
二.判断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
11.(2分)0÷17=0×1.(判断对错)
12.(2分)任何数除0都得0.(判断对错)
13.(2分)已知8.691÷A>8.691,则A>1..(判断对错)
14.(2分)小红家距奶奶家2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2分)
15.(2分)480÷80=6,480扩大10倍,80缩小10倍,商是()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不变
16.(2分)要使6×(口+5)=48,口里应填()
A.18B.8C.3
17.(2分)下面()容器的容量比1升小.
A.B.
C.D.
18.(2分)图中几何体从左面看能得到()
A.B.C.D.
19.(2分)一本书有394页,21本这样的书大约有()页.
A.6500B.8000C.9000
20.(2分)甲、乙两车从相距45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则甲的速度是()千米/时.
A.60B.80C.90D.120
21.(2分)三年级同学捐书,三(1)班捐了42本,三(2)班捐了58本,三(3)班捐了47本,平均每班捐()本.
A.47B.48C.49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22.(8分)根据红星小学四(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红星小学四(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统计表:
(1)根据上面的信息,把图例和统计图补充完整.
(2)四(1)班同学在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多?一共有多少人?
23.(6分)数一数.
图1一共个角
图2 一共有个三角形,个梯形,个平行四边形.
五.应用题(共4小题,满分22分)
24.(4分)妈妈买了8千克苹果,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4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
元?
25.(4分)三面用竹篱笆,一面是墙,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已知竹篱笆长24米,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
26.(8分)下面是部分城市的火车路线示意图和里程表.
(1)用“967+532”可以求出从到的距离,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南京到上海有多少千米?
(3)淘气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已经行驶了约1000千米,在图中用符号“•”标出淘气一家的大致位置.
27.(6分)参加运动会的女运动员有120人,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6人.参加运动会的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四年级(上)期中
数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42分)
1.(2分)每束花3元,65元可以买多少束花,还剩多少元?小刚列式为:65÷3=21(束)…2(元).验算时,他先算21×3,表示的是21束花的总价.
【分析】根据算式21×3中各个数据的意义以及乘法的意义,即可知道21×3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解答】解:因为21是花的束数(数量),3表示花的单价,所以21×3表示的是21束花的总价.
故答案为:21束花的总价.
【点评】本题考查有余数除法应用题,体现“单价×数量=总价”这一关系式的灵活应用.
2.(4分)□49÷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6;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5.
【分析】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比一位数小,商就是两位数;由此求解.
【解答】解:□49÷6中,如果商是三位数,□≥6,□里面可以填6,7,8,9;
□里最小填6;
如果商是两位数,□<6,□里面可以填1,2,3,4,5
□里最大填5.
故答案为:6,5.
【点评】找出被除数和除数相同位数的前几位数(或前一位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判断出商的位数即可.
3.(4分)学校的一张书桌的价格是150元,是一张椅子的3倍,买一张椅子需要50元.
【分析】根据倍数关系,用150除以3就是椅子的单价.
【解答】解:150÷3=50(元)
答:买一张椅子需要50元.
故答案为:50.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4.(2分)观察下图,请你写出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那个方向看到
的.
图①是从上面看到的;图②是从左面看到的;图③的是从正面看到的.【分析】上面的立体图形匝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正面能看到5个正方形,分两行,下行4个,上行1个,上行的一个与下行左数第二个成一列;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左齐;从上面能看到5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3个,下行2个,上行左边一个与下行右边一个成一列.
【解答】解:如图
图①是从上面看到的;图②是从左面看到的;图③的是从正面看到的.
故答案为:上,左,正.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5.(8分)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数学书厚6毫米.
(2)写字台宽6分米.
(3)脉搏跳动78下大约需1分.
(4)汽车行驶60千米大约要1时.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数学书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计量写字台的宽度用分米做单位;计量脉搏跳动78下需要的时间,用分做单位;计量汽车行驶60千米行驶的时间用时做单位.
【解答】解:(1)数学书厚6 毫米.
(2)写字台宽6 分米.
(3)脉搏跳动78下大约需1 分.
(4)汽车行驶60千米大约要1 时.
故答案为:毫米,分米,分,时.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6.(4分)把一批小球按2个红色、5个白色的顺序排列,第30个小球是红色,
在排列的60个小球中,白色的小球占.
【分析】小球是按红色、红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的顺序循环排列的,每次循环中有7个球,30÷7=4…2,可知第30个小球是红色.60÷7=8…4,也就是循环了8次,在排列4个球,其中有两个白色的球,所以白色球的数量是8×5+2=42(个)求出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小球是按红色、红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的顺序循环排列的,
每次循环中有2+5=7个球,因为30÷7=4…2,所以第30个小球是红色.
因为60÷7=8…4,所以白球的个数是8×5+2=42(个),白色的小球占=.
答:第30个小球是红色,白色的小球占;
故答案为:红,.
【点评】解此类题关键看看是怎么循环的,循环周期是什么,求第几个球的颜色,就用这个数除以周期,余几就是一周期中的第几个颜色的球.求一定数量的球中有多少某个颜色的球,要看看每次循环中有几个这种颜色的球,求出循环了几次,次数乘以个数求出数量,有余数,看看余几,到哪种颜色的球,有没有要求的颜色的球,如有加上这种颜色球的个数即可.
7.(10分)32的4倍是128,240是4的60倍.
【分析】(1)求32的4倍是多少,就用32乘4即可;
(2)求240是4的几倍,就用240除以4即可.
【解答】解:(1)32×4=128
(2)240÷4=60
答:32的4倍是128,240是4的60倍.
故答案为:128,60.
【点评】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解.
8.(2分)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4千米,相遇时已行
了全程的,已知慢车行完全程需要8小时,则甲乙两地的路程为264千米.
【分析】把全程看成单位“1”,相遇时快车已行了全程的,那么慢车就行驶了全程,
慢车的速度一定,慢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所有慢车行驶全程的所用
的时间也是行完全程时间的,用8小时乘即可求出相遇时间,再用快车的速度乘
相遇时间,即可求出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也就是全程的,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全程.
【解答】解:8×(1﹣)
=8×
=(小时)
44×÷
=44×(×)
=44×6
=264(千米)
答:甲乙两地的路程为264千米.
故答案为:264.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的正比例关系以及分数乘法的意义
得出相遇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快车已经行驶的路程,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解.
9.(2分)某班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2倍,如果女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1cm,男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60cm,那么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4cm.
【分析】根据题干,设男同学有a人,则女同学就是2a人,则女同学的身高之和是150×2a=300a厘米,男同学的身高之和是162a厘米,总人数是a+2a=3a,据此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男女同学的身高之和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他们的平均身高.
【解答】解:设男同学有a人,则女同学就是2a人,
则女同学的身高之和是150×2a=300a(厘米)
男同学的身高之和是162a(厘米)
总人数是a+2a=3a(人)
(300a+162a)÷3a
=462a÷3a
=154(厘米)
答: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4厘米.
故答案为:15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关键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总身高和总人数.
10.(4分)今天食堂买回四种菜,包菜和花菜共53千克,花菜和白菜共40千克,白菜和菠菜共28千克,包菜和菠菜共41千克,四种菜共81千克.
【分析】由包菜和花菜共53千克,白菜和菠菜共28千克,把它们加起来就是这四种菜的总千克数;求出总的千克数去掉花菜与白菜的千克数就可以求出包菜与菠菜的千克数.
【解答】解:由包菜和花菜共53千克,白菜和菠菜共28千克可知:
四种菜共重:53+28=81(千克)
那么由花菜和白菜共40千克可求出,
包菜与菠菜共重:81﹣40=41(千克)
故答案为:41,81.
【点评】本题主要是把题意分析好,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不难求出要求的结果.二.判断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
11.(2分)0÷17=0×1.√(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0在乘除法计算中的特性,分别计算出0÷17,0×1的结果,再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0÷17=0,
0×1=0;
0=0,即0÷17=0×1;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0在乘除法中的特性: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都得0.
12.(2分)任何数除0都得0.×(判断对错)
【分析】“任何数除0都得0”即“0除以任何数都得0”,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这种说法错误,由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因为0不能作除数,
所以,任何数除0都得0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作除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3.(2分)已知8.691÷A>8.691,则A>1.×.(判断对错)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已知8.691÷A>8.691,则A<1.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14.(2分)小红家距奶奶家2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大小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可知:一个人每分钟步行60米,20千米的距离最好坐公共汽车;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小红家距奶奶家20千米,她最好坐公共汽车去;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
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三.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2分)
15.(2分)480÷80=6,480扩大10倍,80缩小10倍,商是()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不变
【分析】480扩大10倍后的数是4800,80缩小10倍是8,用4800÷8求出商,再比较两个商即可.
【解答】解:480扩大10倍后是4800,80缩小10倍是8,那么:
4800÷8=600;
600是6的100倍;
故选:A.
【点评】商是随着被除数的扩大(缩小)而扩大(缩小),随着除数的缩小(扩大)而扩大(缩小).
16.(2分)要使6×(口+5)=48,口里应填()
A.18B.8C.3
【分析】6×(□+5)=48,把□看作未知数,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6×(□+5)=48
6×(□+5)÷6=48÷6
□+5=8
□+5﹣5=8﹣5
□=3.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把□看作未知数,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
17.(2分)下面()容器的容量比1升小.
A.B.
C.D.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壶、暖瓶、压力锅的容积都大于1升,水杯的容积小于1升;
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下面的容器的容量比1升少的是水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体积、容积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8.(2分)图中几何体从左面看能得到()
A.B.C.D.
【分析】这个立体图形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从左面能看3个正方形,分两行,下行2个,上行1个右对齐;据此解答.
【解答】解:图中几何体从左面看能得到.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19.(2分)一本书有394页,21本这样的书大约有()页.
A.6500B.8000C.9000
【分析】一本书有394页,21本这样的书有21个394页,即394×21,把394看作400,21看作2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394×21≈400×20=8000(页).
答:21本这样的书约有8000页.
故选:B.
【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20.(2分)甲、乙两车从相距45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则甲的速度是()千米/时.
A.60B.80C.90D.120
【分析】先用总路程除以相遇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那么速度和就是乙的速度的(1.5+1)倍,用速度和除以这个倍数,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再乘15就是甲车的速度.
【解答】解:450÷3=150(千米/时)
150÷(1.5+1)
=150÷2.5
=60(千米/时)
60×1.5=90(千米/时)
答:甲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求出速度和,再根据和倍公式:1倍数=两数和÷倍数和求解.
21.(2分)三年级同学捐书,三(1)班捐了42本,三(2)班捐了58本,三(3)班捐了47本,平均每班捐()本.
A.47B.48C.49
【分析】根据题意,可把三年级三个班的捐的本数相加的和再除以3即可.
【解答】解:(42+58+47)÷3
=147÷3,
=49(本),
答:平均每班捐49本.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22.(8分)根据红星小学四(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红星小学四(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统计表:
(1)根据上面的信息,把图例和统计图补充完整.
(2)四(1)班同学在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多?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据此作图即可.
(2)观察统计图可知:四(1)班同学在良等级的人数最多,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把把各等级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
【解答】解:(1)作图如下:
(2)7+4+12+11+2+3+1=40(人),
答:四(1)班同学在良等级的人数最多,一共有40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步骤,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6分)数一数.
图1一共10个角
图2 一共有2个三角形,4个梯形,3个平行四边形.
【分析】(1)根据角的意义可知,共顶点的5条线段,由于每条线段都要和另外的4条组成一个角,一共组成:4×5=20(个);又因为每两条线段只组成一个角,去掉重复计算的情况,实际只有:20÷2=10(个),据此解答;
(2)按照一定的顺序分类计算:三角形:单独1个三角形有1个,由2个图形拼成的三角形有1个;所以一共有2个;梯形:由1个四边形拼成的梯形有1个,由1个平行四边形和1个梯形拼成的梯形有1个,由1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拼成的梯形有1个,由1个三角形1个梯形和两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梯形有1个;所以一共有4个;
平行四边形:单独1个平行四边形有2个,由2个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1个;
所以一共有3个;由此解答..
【解答】解:(1)(5﹣1)×5÷2
=20÷2
=10(个)
答:一共10个角.
(2)三角形有1+1=2(个)
梯形有1+1+1+1=4(个)
平行四边形有2+1=3(个)
答:图中有2个三角形,4个梯形,3个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10;2,4,3.
【点评】(1)在计数问题中常常利用握手问题的解答方法,来计数线段的条数、角的多少、正方形的个数等等.
(2)主要考查计数方法的应用,养成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探寻事物规律的能力.
五.应用题(共4小题,满分22分)
24.(4分)妈妈买了8千克苹果,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4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分析】首先用付给售货员的钱减去找回的钱,求出买苹果花了多少钱;然后用它除以买的苹果的重量,求出每千克苹果多少元即可.
【解答】解:(20﹣4)÷8
=16÷8
=2(元)
答:每千克苹果2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减法、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25.(4分)三面用竹篱笆,一面是墙,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已知竹篱笆长24米,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要使所建的鸡窝面积最大,所围成的长方形越接近正方形面积就越大,是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又由于靠一面墙,所以,要围成一个长方形,(以墙为对称轴,合上另一部分是正方形),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宽的2倍,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围成的长方形的宽为x米,则长为2x米,
2x+2x=24
4x=24
x=6
则:2×6=12(米),
面积为:12×6=72(平方米);
答:面积最大是72平方米.
【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当周长一定时,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进一步结合实际数据选择灵活的解题方法.
26.(8分)下面是部分城市的火车路线示意图和里程表.
(1)用“967+532”可以求出从太原到上海的距离,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南京到上海有多少千米?
(3)淘气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已经行驶了约1000千米,在图中用符号“•”标出淘气一家的大致位置.
【分析】(1)济南到上海967千米,太源到济南532千米,则967+532为太原到上海的路程;
(2)由图文可以看出济南到上海967千米,南京到济南667千米,则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967﹣667(千米);
(3)上海到济南967千米,淘气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已经行驶了大约1000千米,说明刚过济南,正在济南到北京的路上,依此可标出淘气一家的大致位置.
【解答】解:(1)济南到上海967千米,太原到济南532千米,则太原到上海的距离为:
967+532=1499(千米);
答:967+532求的是太原到上海的距离,这个距离是1499千米.
(2)967﹣667=300(千米);
答:南京到上海有300千米.
(3)上海到济南967千米,淘气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已经行驶了大约1000千米,说明刚过济南,正在济南到北京的路上,依此可标出淘气一家的大致位置.
故答案为:太原、上海.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
27.(6分)参加运动会的女运动员有120人,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6人.参加运动会的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分析】根据题干,女运动员有120人,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6人,那么男运动员的人数×2﹣6人=女运动员的人数,由此设男运动员有x人,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男运动员有x人,
2x﹣6=120
2x=126
x=126÷2
x=63
答:参加运动会的男运动员有63人.
【点评】解答此题容易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男运动员的人数×2﹣6人=女运动员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