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5.3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2 y=log2x的图像和性质
3.5.3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导入新课
问题复习以下内容:(1)对数函数的定义;(2)对数函数的反函数.
这些定义与性质有什么作用呢?这就是我们本堂课的主讲内容,教师点出课题.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下面研究对数函数y=log2x的图像和性质.可以用两种不同方法画出函数y=log2x的图像.
方法一:描点法.
图2
方法二:画出函数x=log2y的图像,再变换为y=log2x的图像.
由于指数函数y=a x和对数函数x=log a y所表示的x和y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因而函数x=log2y和y=2x的图像是一样的(如图3(1)).
用x表示自变量,把x轴、y轴的位置互换,就得到y=log2x的图像(如图3(2)).
(1) (2)
图3 图4 习惯上,x轴在水平位置,y轴在竖直位置,把图3(2)翻转,使x轴在水平位置,得到通常的y=log2x的图像(如图4).
观察对数函数y=log2x的图像,过点(1,0),即x=1时,y=0;函数图像都在y轴右边,表示了零和负数没有对数;当x>1时,y=log2x的图像位于x轴上方,即x>1时,y >0;函数y=log2x在(0,+∞)上是增函数.
对数函数y=log a x(a>0,a≠1),在其底数a>1及0<a<1这两种情况下的图像和性
定义域:(0,+∞)定义域:(0,+∞)
值域:R值域:R
(1,0),即x=1时,(1,0),即x=1时,
>1时,y>0;>1时,y<0;
<1时,y>0
提出问题
根据你掌握的知识目前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方法?
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方法和步骤?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哪些方法和步骤?
活动:学生回忆,教师引导,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学生有困难教师点拨.
问题(1)学生回顾数的大小的比较的方法,有些数一眼就能看出大小,有些数比较抽象,就用到某些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要分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题(2)学生回顾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严格按步骤与规定.
问题(3)学生回顾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和步骤,严格按步骤与规定.
讨论结果:(1)比较数的大小:
①作差,看两个数差的符号,若为正,则前面的数大.
②作商,但必须是同号数,看商与1的大小,再决定两个数的大小.
③计算出每个数的值,再比较大小.
④是两个以上的数,有时采用中间量比较.
⑤利用图像法.
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2)常用的方法有定义法、图像法、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
利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步骤:
①在给定的区间上任取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且x1<x2.
②作差或作商(同号数),注意变形.
③判断差的符号,商与1的大小.
④确定增减性.
对于复合函数y=f[g(x)]可以总结为:
当函数f(x)和g(x)的单调性相同时,复合函数y=f[g(x)]是增函数;
当函数f(x)和g(x)的单调性相异即不同时,复合函数y=f[g(x)]是减函数.
又简称为口诀“同增异减”.
(3)有两种方法:定义法和图像法.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格式步骤:
①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确定f(-x)与f(x)的关系;
③作出相应结论:
若f(-x)=f(x)或f(-x)-f(x)=0,则f(x)是偶函数;
若f(-x)=-f(x)或f(-x)+f(x)=0,则f(x)是奇函数.
图像法:
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这也可以作为判断函数奇偶
性的依据.下面看它们的应用.
应用示例
例1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的大小:
(1)log 25.3,log 24.7;(2)log 0.27,log 0.29;(3)log 3π,log π3;(4)log a 3.1,log a 5.2(a >0,a ≠1).
活动:学生思考、交流,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及时评价.对(1)与(2)由数形结合的方法或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完成,直接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作出图像,利用图像法比较;计算出结果;作差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对(4)因为底数的大小不确定,因此要分别讨论,再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作差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为指数函数,再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大小.对(3)两个对数式的底数和真数均不相同.设法找到一个具体的对数函数,根据这个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它们的大小,题中所给的对数式的底数和真数都不相同,可以找一个中间量作为桥梁,通过比较中间量与这两个对数式的大小来比较对数式的大小,一般选择“0”或“1”作为中间量进行比较.
解:(1)解法一:用图形计算器或多媒体画出对数函数y =log 2x 的图像,如图5.
图5
在图像上,横坐标为4.7的点在横坐标为5.3的点的下方,
所以log 24.7<log 25.3.
解法二:由函数y =log 2x 在R +上是单调增函数,且4.7<5.3,
所以log 24.7<log 25.3.
(2)因为0.2<1,函数y =log 0.2x 是减函数,7<9,所以log 0.27>log 0.29.
(3)解法一:因为函数y =log 3x 和函数y =log πx 都是定义域上的增函数,
所以log π3<log ππ=1=log 33<log 3π.所以log π3<log 3π.
解法二:直接利用对数的性质,log π3<1,而log 3π>1,因此log π3<log 3π.
(4)解法一:当a >1时,y =log a x 在(0,+∞)上是增函数,且3.1<5.2,所以log a 3.1<log a 5.2.
当0<a <1时,y =log a x 在(0,+∞)上是减函数,且3.1<5.2,所以log a 3.1>log a 5.2. 点评: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对数的底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而已知条件并未指明时,需要对底数a 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同时本题采用了多种解法,从中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要注意体会和运用.
变式训练
比较log 20.7与log 130.8两值的大小.
解:考查函数y =log 2x .
因为2>1,所以函数y =log 2x 在(0,+∞)上是增函数.
又0.7<1,所以log 20.7<log 21=0.再考查函数y =log 13
x ,
因为0<13<1,所以函数y =log 13
x 在(0,+∞)上是减函数. 又1>0.8,所以log 130.8>log 131=0.所以log 20.7<0<log 13
0.8.
点评:题中所给的对数式的底数和真数都不相同,可以找一个中间量作为桥梁,通过比较中间量与这两个对数式的大小来比较对数式的大小,一般选择“0”或“1”作为中间量进行比较,这里的中间量是0.
例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log a x2;(2)y=log a(4-x).
活动:学生回忆,教师提示,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巡导,及时评价学生.此题主要利用对数及对数函数的定义及y=log a x的定义域(0,+∞)求解.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求函数定义域时应首先考虑函数解析式,这两类题既有二次根式,又有对数和指数式,且真数和指数中含有变量,因此考虑被开方数非负;零和负数没有对数等;转化为不等式来解.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需x2>0,即x≠0,所以定义域为{x|x≠0};
(2)因为4-x>0,即x<4,所以函数定义域为{x|x<4}.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出相应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即可.
课堂小结
本节课复习了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借助对数函数的性质的运用,我们对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又进行了复习巩固,利用单调性和奇偶性解决了一些问题,对常考的内容进行了学习,要高度重视,特别是要和高考接轨,注意题目的形式和难度.
课后作业 p97 A组3
补充:
1.求函数y=lg x+lg(5-2x)的定义域.
(x2-2x-3)的单调区间,并用单调定义给予证明.2.求函数y=log
1
2
3.已知y=log a(2-a x)在[0,1]上是x的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