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件Cpk及SPC执行操作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件Cpk及SPC执⾏操作规范
1. ⽬的
规范终端结构件对Cpk、SPC具体要求和操作,以推动Cpk、SPC在⽣产过程的合理应⽤,有效监控结构件的品质状况,提升物料制程的稳定。
2. 概述
本规范规定了终端结构件对产品在试制、爬坡和量产阶段Cpk的要求,包括抽样⽅法、报告的产⽣及Cpk异常时处理⽅法,及爬坡、量产时的SPC管理⽅法。
3. 术语
4. 内容
4.1 ⾓⾊及职责
4.2 富诚达结构件Cpk要求及Cpk尺⼨定义的说明
4.2.1、对需要测量Cpk的尺⼨根据抽样样板要求实施Cpk程序,Cpk≥1.33,同时须满⾜ Ca≤50%、CP≥1.33(备注:遇到⾮对称公差的尺⼨需测量Cpk及Ca时,供应商先把其调整为对称公差尺⼨后,再测量Cpk、Ca及CP并判断。
)
4.2.2、研发在2D⼯程图上标注2~3个(或依照实际状况定义的个数)Cpk尺⼨,Cpk尺⼨的选择原则应为
影响装配及装配后产⽣间隙或断差的装配尺⼨;要求关键尺⼨Cpk≥1.33,同时符合易测量及合理公差、能反映制程稳定的属性。
以下尺⼨需要双⽅沟通更改:
●不易测量的尺⼨,如圆弧或倒⾓延伸的尖点为尺⼨的⼀量测起点,或测量时需破坏产品等;
●公差超出了⼯艺本⾝能达到的要求;
●反映不了制程稳定的尺⼨;
●更改Cpk尺⼨需要重做Cpk。
4.2.3、成品尺⼨与素材尺⼨转化:
●供应商根据初版2D⼯程物料图纸,若图纸为成品图纸,则基于物料⼯艺转换为注塑素材尺⼨,
公差保持不变;例:图纸标注外形100±0.05,2涂的膜厚为0.02mm,这样转化后素材
为:99.96±0.05,然后以此尺⼨作为CPK管控;图纸本⾝就为素材图纸的,不⽤进⾏转换;按照
《终端结构件供应商对富诚达图纸转化的管理流程》进⾏管理;
●供应商转换的素材关键Cpk尺⼨,需要富诚达研发确认才可执⾏;可以通过邮件或其它正规⽅式
交流;(供应商需对⼯艺的膜厚负责,由于评估不准确或制程管控等原因导致的偏差由供应商负
责)。
●研发在后期升级2D⼯程图纸时,要在2D上标注素材Cpk基准尺⼨和公差以便供应商执⾏。
●若后制程⼯艺不同,⽽采⽤同⼀素材图或模具进⾏开发,会导致成品尺⼨不同,则需从成品中
随机取样40pcs做模拟CPK报告对照分析;若超出成品规格或成品CPK不达标,供应商需要提醒富
诚达,要求富诚达考虑修正成品规格或重新开模或修改模来应对,供应商则同富诚达达成⼀致,
得出出解决⽅案。
●若后⼯艺影响成品尺⼨的稳定性,富诚达研发则需要提出成品尺⼨做模拟CPK, 并进⾏分析。
如
果CPK 不达标(⽐如烘烤类变形等不稳定),供应商则同富诚达达成⼀致,提出解决⽅案,包
含修改规格等。
●若图纸为成品尺⼨图,则承认书中附成品尺⼨报告和素材尺⼨报告;CPK报告为素材尺⼨;图纸
为素材尺⼨图,则承认书中附素材尺⼨报告,CPK报告为素材尺⼨。
4.3 Cpk样品的取样⽅法及规定
当供应商的Cpk流程严于本规范时,可按⾃⾝流程执⾏,否则必须按此流程执⾏。
Cpk的启动条件是全尺⼨报告必须确认OK、⼯艺稳定且外观质量达到要求,才能开始进⾏取样测量。
4.3.1、⾸件执⾏:Cpk尺⼨在模具和注塑成型稳定后,其实际尺⼨必须在公差带的65%范围内且成型机
台连续稳定运⾏30分钟后才能取样。
关于公差带65%范围,如10±0.1,实际要在10±0.065才⾏;否则需要重新调整模具或成型参数或与富诚达商谈更改规格,直到满⾜才可。
4.3.2、试制段是“SV2,SV3段”要求做 Cpk。
●SV2:Mini-Cpk做法;成型机台连续稳定运⾏30分钟后,开始取样,对于成型周期⼩于等于
30S的,每间隔15min取样1次,每次每⽳5pcs;样本量:40pcs/⽳,取样时间2H,试制总数
量的⽣产时间要⼤于2.5⼩时。
对于成型周期⼤于30S,每隔30模,取样⼀次,每次每⽳5pcs,
样本量:40pcs/⽳。
通过的条件为cpk≥1.33;
●SV3:正式CPK;成型机台连续稳定运⾏30分钟后,开始取样,对于成型周期⼩于等于30S的,
每间隔30min取样1次,每次每⽳2pcs;样本量:40pcs/⽳,取样时间10H,试制总数量的⽣
产时间要⼤于10.5⼩时。
对于成型周期⼤于30S,每隔60模,取样⼀次,每次每⽳2pcs,样本
量:40pcs/⽳。
通过的条件为cpk≥1.33,同时须满⾜ Ca≤50% ,CP≥1.0;该阶段作为正式
签样的准⼊条件之⼀:该阶段的CPK 不能满⾜通过条件时,必须进⾏分析和改善⽅案,需进
⾏模具修改或调整,或修改公差,并进⾏该阶段的再次取样测量,直到满⾜条件。
4.3.3、爬坡段:正式签样完成到量产稳定段,⼀般是富诚达的TR4A~TR6阶段;
●制程稳定后,⾸件检查的实际尺⼨必须在控制线范围内。
(备注:该数值基本在规格线的70%
内,作为经验值参考),才能合理取样量测⾸件,每⽳3pcs进⾏Xbar-R制作,数据保留1年。
●每4H取样1次,每次每⽳3pcs进⾏Xbar-R制作,数据保留1年。
参考富诚达的《SPC管控图》
制作;
●每批⽣产都应有SPC的取样测量,以每周为⼀个监控周期,即SPC报告以周别形式,提交给PE-T
进⾏审核。
当样本数量超过25组数据的时候,需重新审核CPK数值,和SV3段(VN1)的CPK 数
据做对⽐。
供应商按照固定的X-Bar格式进⾏登记和记录;
●正式签样承认的CPK所对应的Sigma(STDEV) 值,作为SPC 管控的Sigma(STDEV)值。
承认书中
的平均值作为控制线中值;
●原则上,正式签样后(即承认书中的CPK 达标),后续的⽣产管控才采⽤SPC 管控图进⾏管
控;
4.3.4、量产SPC(⼀般是富诚达的TR6以后阶段):
●持续性测量和回顾爬坡阶段SPC 实⾏情况,分析并校正⽣产的机台参数是否变异;
●依照爬坡阶段的SPC 的管理⽅法,进⾏实时监控和报告;以每⽉为⼀个监控周期。
4.4 Cpk取样样品及要求
4.4.1、注塑件Cpk测量需要的样品,应根据取样间隔按组进⾏标⽰;如:第⼀次取样组的标⽰为:1-1,
1-2,1-3…. 第⼆次取样组的标⽰为:2-1,2-2,2-3…依次类推。
同时,Cpk测量报告对产品的记录也根据该产品的标⽰编码填⼊Cpk报告中。
对于⼀模多⽳产品每⽳需分别做CPK。
4.4.2、压铸件取样⽅式参照注塑件;
4.4.3、冲压件和机加件取样⽅式:冲压件取样须在FAI确认后模具连续稳定⽣产50件后,每间隔10 件
取1件做为Cpk取样样品,共取40件。
机加件取样在FAI确认及和⽣产稳定后每间隔5件取1件做为Cpk取样样品,共取40件
4.4.4、测量仪器的选择:应根据产品尺⼨的位置、特性、公差、尺⼨的测量基准等信息来确定测量
的仪器。
4.4.5、样品的放置时间:对于注射成型和铸造成型,测量前,样品应在常温下放置不少于4⼩时。
对
于冲压和机加⼯,除特殊的素材外(如钛合⾦等记忆合⾦),⼀般⽆放置时间要求。
4.5 Cpk报告及取样样品的保留
4.5.1、试制阶段(SV2 和SV3),供应商须将尺⼨测量结果数据进⾏分析⽤SPC的分析,以确认是否制
程稳定和取样正确。
如果没有异常,再输⼊Cpk报告模板并得出Cpk,Ca和CP的数值,模板按照富诚达《CPK报告模板》制作;如果出现异常点,则供应商需要进⾏异常分析,本次测量的数据不能作为CPK 的输⼊;
4.5.2、试制阶段(SV2 和SV3),所取样品和Cpk报告及相应的制程参数(包括成型参数,冲压参数等)
应保留⾄正式签样开始。
正式签样后,保留⾸末件样品三个⽉,SPC报告应保留⾄少1年,可以是电⼦⽂档或纸张报告。
4.5.3、量产阶段,采⽤SPC来监控产品尺⼨的变异。
4.6 Cpk/SPC 测量时间管理规定
4.6.1、当正式取样后,CPK 须在 5 天内测量完成,并提供报告(包括分析和复测检讨时间在内);
4.6.2、SPC 按照基本每4H取样1次,每次每⽳3pcs进⾏X拔-R制作,数据保留1年。
4.7 Cpk/SPC报告的审核及异常处理
4.7.1、Cpk/SPC报告的审核:
●正式签样前,富诚达研发对Cpk报告的进⾏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Cpk尺⼨的测量⽅
式、CPK 是否达到1.33的要求、是否有遗漏或多余尺⼨,Cpk报告计算格式是否正确等。
CPK 报
告需富诚达研发同供应商⼀同审核并提出解决⽅案;CPK 的数据正确性,需要采⽤SPC 分析数据的正确性;
●由富诚达结构件PET负责对爬坡阶段SPC报告的审核。
确认产品尺⼨的SPC报告是否制作正确,
有效,及时;确认SPC报告是否证明产品制程是否在统计控制状态。
审核⽅式可以是纸张报告签
名或电⼦邮件并通知PET;
●由结构件NPI负责对量产阶段SPC报告的⽉度监控,并进⾏制程稽核抽检。
确认产品尺⼨的SPC
报告是否制作正确,有效,及时;确认SPC报告是否证明产品制程是否在统计控制状态。
4.7.2、Cpk/SPC报告异常的处理:
●正式签样前,当Cpk<1.33时:
对于Cpk尺⼨,实配Ok,需分析供应商制程能⼒,根据分析结果,富诚达确认是否做规格修整;
其它情况,需进⾏模具调整,重新取样送检,直到满⾜要求。
对于Cpk尺⼨,如实配NG,则根据分析结果,供应商进⾏制程改善或修改模具,需得到富诚达确认。
●正式签样后,供应商进⾏SPC管控;当SPC报告显⽰供应商制程不在统计制程状态时,供应
商应⽴即通知内部相关部门采取改善措施,同时通知富诚达结构件PE-T/结构NPI/SQE,由PE-T/结构NPI给出判定结论。
⼀般情况,供应商须同时向前追溯1批产品,并做相关实配的验证,确保产品不会有质量问题的发⽣,若有问题时需做隔离处理。
SPC异常点判定标准如下:?所采⽤的判异标准引⾃《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中国⼈事出版社2001年6⽉出版;根据判异准则发现的异常点并不意味着过程⼀定变差,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分
析。
判异准则⼀:数据点超出控制线或在控制线上(控制线即CL±3sigma)
判异准则⼆:连续9点在中⼼线(中⼼线即CL)⼀侧
判异准则三:连续6点上升或下降
判异准则四:连续14点相邻交替上下
判异准则五:连续15点在中⼼线两侧的C区内(C区即CL±1sigma)
判异准则六:连续5点有4点在中⼼线同⼀侧的C区外(C区即CL±1sigma)
判异准则七:连续8点落在中⼼线两侧且⽆⼀在C区内(C区即CL±1sigma)
判异准则⼋:连续3点有2点落在中⼼线同⼀侧的B区外(B区即(CL+1sigma, CL+2
sigma) 或(CL-2sigma , CL-1sigma))
4.8 关于Cpk尺⼨和装配尺⼨的区别和管控
4.8.1、Cpk尺⼨是由富诚达研发在⼯程图纸上定义的重点管控尺⼨,也是产品承认的必要条件及⽣产制程稳定的认证指标。
装配尺⼨是指该尺⼨会影响到产品的装配并导致质量问题的发⽣,包括Cpk尺⼨。
当供应商或富诚达SQM评估该尺⼨可能影响到产品质量时,供应商必须将其纳⼊SIP的管控中。
5. ⽀持⽂件
6. 记录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