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第【1】篇〗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
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
另外,这首儿歌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大自然中的快乐景象,诗句工整,朗朗上口,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再创作,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认识“蜻、蜓”等6个生字;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迷、造、食、粮”;字理认识“网”“藏”。
会写“迷、造、运”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动作表演,初步感知课文,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借助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认识“蜻、蜓”等6个生字;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迷、造、食、粮”;字理认识“网”“藏”;会写“迷、造、运”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动作表演,初步感知课文,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1、学会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形声字。
2、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了6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这些小客人都是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
你可要读准他们的名字,要不然它们可就不愿意出来了。
2、师逐一请出6种动物的图片,生逐一读出名字。
3、师相机评价,并一一把动物的读音和汉字贴在黑板上。
(黑板上出示:蜻蜓、蝴蝶、蚂蚁、蝌蚪、蚯蚓、蜘蛛的图片及读音和汉字)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以图片导入,创设一个“客人”的情境,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
】
二、初读儿歌,认识生字
(一)识记6个形声字
1、师:6位小客人都请出来了,你觉得谁的名字最难读?
学生预设1、蜻蜓
师:怎样读好他的名字呢?
生回答。
师相机指导: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读的时候要气流要与鼻腔共鸣。
师请几个学生指读,全班齐某某。
学生预设2、蜘蛛
师:怎样读好他的名字呢?
生回答。
师相机指导: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读的时候舌尖要微微向上翘起。
师请几个学生指读,全班齐某某。
学生预设3:蚯蚓
师:怎样读好他的名字呢?
师相机指导:“蚓”是前鼻音,读的时候,口腔不能开得太大。
师请几个学生指读,全班齐某某。
2、全班齐某某所有动物词语。
3、师相机评价,并让学生开火车去拼音读。
4、师相机评价,全班齐某某。
5、师:接下去,老师要考考看谁的火眼金睛最厉害。
你能发现这些小客人的名字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预设: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虫字旁。
6、师评价:你的火眼金睛真厉害。
你们是不是也发现了?我们的小客人也给聪明的你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仔细听。
(播放录音解释虫字旁:同学们,恭喜你找到了这些汉字的共同点。
是的,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但并不表示它们都是昆虫。
其实古人把长得像虫子的动物也用上了虫字旁,比如“蜗牛”,不是昆虫。
它软绵绵,很像虫子,所以造字时也用虫字旁。
“蛇”,不是昆虫,古人称之为大虫,所以也用虫字旁。
“螃蟹”的脚很多,像极了昆虫的脚,用虫字旁作为部首也很合理。
所以,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但并不表示它们都是昆虫,有些却是动物。
)
7、师:你还能发现这些汉字的什么特点吗?
学生预设:生不能发现规律。
师引导:这个共同点很难找,不过没关系,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就能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对口令找朋友”。
看谁能最快找到跟老师想要的读音一样或读音相似的汉字。
游戏规则——老师说:“我是X,我的朋友在哪里?”如果你手里有跟老师手里的字读音一样或读音相似的汉字时,就跑过来,大声说:“我是X,你的朋友在这里。
”
8、游戏环节
老师手里拿虫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青、廷、马、义、知、朱”。
师:我是蚂,我的朋友在哪里?
拿“马”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
师:我是蜻,我的朋友在哪里?
拿“青”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
XXXXXXXXXX
9、师:游戏结束了,你们发现了这些汉字的共同点了吗?
学生预设:他们都是形声字。
10、师表扬学生,并相机总结:我们知道形声字一般是由两个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11、课件出示(痘、痒、疤、疯)
师:这4个字都是形声字,而且都还没有教过,你能试着读出他们的读音吗?
12、你能试着从形旁和声旁两部分来解释一下这些字的大概意思吗?
学生预设:病字框是形旁,表示生病的意思。
里面的都是声旁,表示读音。
【设计意图:借助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认识“蜻、蜓”等6个生字。
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学习它的造字规律,并运用这种识字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的识字之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
(二)多种方法识记“迷、造、食、粮”
1、师:同学们,你们又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点,这些小客人很开心,要和我们玩捉迷藏,它们全部变成汉字藏在了一首儿歌里。
请你打开书54页,把儿歌读一读,读完后用一个大圆圈把我们的小客人圈出来。
2、生读,师巡视。
3、师:同学们,这些小客人都藏在哪里啊?
学生预设:这些小客人就藏在每一行的最前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课文的结构有个初步了解,为接下来的具体整体感知课文结构环节做铺垫。
】
5、师:同学们都找对了,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聪明,还有几个朋友也带了礼物想来作客。
看看,都有谁来了!(图片出示松鼠、老鹰)来读读他们带来的礼物吧!(出示生字:“迷、造、食、粮”)
6、师: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然后选出一个代表来向老师汇报一下。
学生预设:熟字加偏旁识记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记生字、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编儿歌的方法识记生字。
7、师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迷、造、食、粮”4个生字。
】
(三)字理识字“网”“藏”
1、师:小客人们都很趣,他还想考考我们呢?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出示“网”的甲骨文)
学生预设:这是“网”字。
2、师评价,再解释:这里最有趣的字就是“网”了。
这个字长得很像实物,古人从捕鱼网、蜘蛛网中得到灵感,便创造出了甲骨文“网“,后来又经过几种变化。
现在,我们利用汉字字的基本笔
画把“网”字写成了这样。
(出示“网”字的演变过程)
3、师:请你再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出示“藏”字的演变过程)
学生预设:这是“藏”字。
4、(再出示同学藏在草丛里的图片)看,她不仅选择有草木密集的地方,还选择能把自己围住的地方,真是太会躲藏了。
【设计意图:字识认识“网”“藏”,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
三、诵读儿歌,续编儿歌
1、师:同学们学得真棒,奖励你们一边欣赏美丽的图片一边去读课文吧。
2、师:读得真动听,跟着老师一起带着动作读一读。
师生合作带着动作读第一遍: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XXXXXXXXXX
师生合作带着动作读第二遍:是谁半空展翅飞?是谁花间捉迷藏?XXXXXXXXXX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动作表演,不仅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也初步了解了这首儿歌的结构。
这一环节是为下一环节的仿说训练做铺垫。
】
3、师:读了这么多次,你发现这首儿歌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预设1:能找出规律。
师评价,并总结儿歌的结构特点。
学生预设2:不能打出规律。
师利用PPT把结构相同的部分用颜色区分开来了。
粉色的部分都表示动物,绿色的部分表示地方,黄色的部分表示在干什么。
学生汇报。
5、师:这首儿歌的结构这么分明,怪不得读起来这么好听呢!同学们我们再读一次吧!
6、(仿说训练)师:那我们也用这种谁在哪里干什么的方法给我们新来的松鼠、老鹰这两位小客人来编一编儿歌吧!
学生预设:松鼠树上吃松果。
老鹰天空展翅飞。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往往在表达时,说得不够规范,仿说训练是为了让孩子正确、规范地学习和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帮助他们更好地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一)指导“造、迷、运”。
过渡:儿歌学完了,也编完了,我们的小客人也要回家了,我们写几个字送给他们作回家礼物吧!他们一定会很喜欢这份礼物的。
1、师:先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都是走之旁。
一起复习一下走之旁的笔顺。
预设:都是半包围结构。
要先写里面,后写走之旁。
2、师:写好这三个字,他们的关键笔分别是什么?可以一个一个地说。
(1)明确笔顺:走之旁的字
(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
(笔顺
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
2、学生描1个,写1个。
【设计意图:复习走之旁的笔顺,会写“迷、造、运”3个生字,让写字教学更扎实。
】
(二)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细心去观察他们。
五、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体现“三重”,即重情境、重归类、重方法指导,希望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朗文,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教学环节重情境。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情境来让孩子深入学习。
所以,我始终以“小客人来做客”这一情境,支撑了整堂课。
尤其在识字环节中,我以“小客人的礼物”、“小客人考考你”、“小客人捉迷藏”等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于是,生字时而在文本中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识字教学重归类、重方法。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我通过借助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蜻、蜓”等6个生字;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让学生认
识“迷、造、食、粮”;借助字理,让学生认识“网”、“藏”。
教学时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各种识字方法,使学生在游戏中习得识字方法,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3、仿说教学重方法。
朗读课文时,我让学生以边读边演的方式感知课文结构。
当学生了解了“谁在哪儿干什么”这个句式结构后,再让学生进行仿说,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语言学习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仿到创,发展思维,发展语言。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第【2】篇〗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班孩子正在围绕“学本领”的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小班幼儿对小动物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对它们表现出莫大的关心与好奇,幼儿对小动物的话题很感兴趣,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学一些动物走路或者动物的叫声,孩子们对常见动物的叫声和它们的走姿也比较熟悉了。
在《课程指南》中强调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生活的经验,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课件上我使用大图书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小动物的明显特征,在学习方法上,考虑到一味的学习念儿歌会使幼儿感到单调乏味,因而我以幼
儿最感兴趣的给小熊过生日为情节,小动物要去小熊家必须要过小桥来贯穿整个活动,使幼儿在有趣的活动情节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念儿歌,于此我设计了这堂《小动物过桥》以促进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并尝试学念儿歌。
2、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萌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重点:认识动物,分辨它们的名称和明显特征。
难点:学念儿歌并能模仿动物的动作。
活动准备:背景图、头饰、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住着一只小熊,今天小熊生日可高兴了,许多动物朋友给它庆祝生日,猜猜谁过来给它庆祝生日呢?
小结:你们认识的朋友真多,我们看看到底谁来了?
二、猜动物,念儿歌
1、藏在草丛里的小花猫。
(1)谁会有尖尖的耳朵?
(2)除了尖尖的耳朵,小花猫还长了什么?(长胡子)
小结:小花猫长了尖尖的耳朵,长长的胡子。
(3)小花猫平时怎么走路?我们和小花猫打个招呼吧。
我们一起做只小花猫。
小结: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2、观察藏在树后的长耳朵,猜一猜谁藏在树的后面。
(小兔)。
(1)小兔在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是小兔?(长耳朵)
(2)小兔子除了长耳朵,还长得怎么样?
小结: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的就是小兔子。
(3)小兔子怎么走路?我们也来做小兔子吧。
小结:小白兔走路蹦蹦跳。
3、观察藏在石头后的硬硬的壳,猜一猜谁藏在石头后面?(小乌龟)。
(1)你从哪里看出是小乌龟?(绿龟壳)
(2)小乌龟会怎么走路?我们一起做只小乌龟。
小结:小乌龟走路慢慢爬。
4、听声音:嘎嘎嘎,谁来了?是不是呀?(小鸭)。
(1)小鸭子长的什么样?(扁嘴巴、扁脚丫)
小结:小鸭子长着扁嘴巴、扁脚丫。
(2)小鸭子怎么走路?我们一起做一做。
小结:小鸭子走路摇摇摇。
5、走呀走,走呀走,来到了哪里?小动物们怎么过河呢?
小结:小兔过桥蹦蹦跳,小鸭子过桥摇摇摇,小乌龟过桥慢慢爬,小花猫过桥静悄悄。
三、角色扮演
1、幼儿挂上胸牌,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跟着故事里的动物一起过桥。
附儿歌:
小动物过桥
小花猫过桥静悄悄,
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小乌龟过桥慢慢爬,
小鸭子过桥摇摇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第【3】篇〗
语文,还是一个人文素质衡量术语,指人的内部言语机制品质和外部言语技术能力综合水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动物儿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诵读儿歌。
2、学习用词汇:蓝蓝的、清清的、绿绿的、黑黑的等来表述。
3、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了解动物居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四幅不同动物的家背景,小动物(小鱼、小鸟、螃蟹、小马。
)
2、小动物胸饰(小鱼、小鸟、螃蟹、小马、与幼儿人数相等)一年级语文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活动过程
1、欣赏《家》照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
(介绍自己的家)刚才,你们看到的就是贡老师的家,我的家就住在新都苑。
那你们的家住在哪里?谁来说一说?
2、帮小动物找家
(1)逐一观看,理解儿歌内容,并能运用词汇表述小动物的家。
师: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家住在什么地方了,可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师出示小鸟)你们看它是谁呀?(小鸟)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呢?(幼儿回答)小朋友说的都不错,可是小鸟最喜欢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天空就是小鸟的家。
师追问:天空是谁的家?(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出示天空)那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师幼共同说数遍: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2)(出示小鱼),引导幼儿说出:小鱼的家
师:小鸟找到家了,看谁也来找家了?(小鱼)那小鱼的家在什么地方?(小河)你们看小河的水怎么样?(清清的……) 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小鱼的家) (教师在幼儿回答后,要有重点地引导用儿歌中话来说: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3)(出示小马、螃蟹),引导幼儿说出:小马、螃蟹的家
师:绿绿的草原是小马的家;黑的泥洞是螃蟹的家
3、幼儿学习儿歌。
(1)幼儿边看边朗诵儿歌1-2遍
(2)师幼完整地朗诵儿歌一年级语文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小学辅导。
小朋友帮这些小动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它们心里很开心。
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告诉小动物的家在什么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