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朱懋功五十寿颂卷原文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征明(1470-1559)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被誉为"文征明诗",被认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之作。

他的诗歌以豪放清远的风格著称,歌咏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伟大。

朱懋功(1510-1569)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是文征明的学生和朋友,两人在文学上保持着密切的通联。

朱懋功对文征明的诗歌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和研究,并为文征明的五十寿颂卷作了译文和评注。

下面将分别呈现文征明的五十寿颂卷原文和朱懋功的译文。

《五十寿颂卷》原文:
繁华变貌色,东南在玉林。

易水秋风冷,关山白雪深。

交树临清渚,乞兹临孝林。

幽人多不见,归望阻马千。

不是终南北,人言落日今。

长安昔为镜,华胥弄灵吟。

《五十寿颂卷》译文及评注:
1. 繁华变貌色,东南在玉林。

意思是说繁华的景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而老年之人却依然在东南的玉林。

2. 易水秋风冷,关山白雪深。

易水,古水名。

易水秋风萧瑟,意味着岁月的冷淡和荒凉;关山白雪深,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残酷。

3. 交树临清渚,乞兹临孝林。

通过对交树的描绘,以表现人生百态的碧落于清渚,临孝林,意味着对圣贤思念之情。

4. 幽人多不见,归望阻马千。

幽人多不见,指的是朋友老去之后很少见面;归望阻马千,则是感叹因为岁月的阻隔,朋友们久别重逢的心情。

5. 不是终南北,人言落日今。

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年老之人生命短暂的体悟。

借此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之情。

6. 长安昔为镜,华胥弄灵吟。

长安昔为镜,意味着岁月的变迁,华胥弄灵吟,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之感。

以上即是文征明的五十寿颂卷原文及朱懋功的译文和评注。

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百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

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思念的深切之情。


篇文章通过五篇诗歌的原文和翻译,向读者展示了文征明杰出的诗歌才华,也展现了朱懋功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

文征明(1470-1559)的五十寿颂卷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更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百态的悲喜交加之情。

他的诗歌言辞豪放,意境深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而朱懋功(1510-1569)则以他对文征明诗歌的详细评注和译文为后人留存了一份宝贵的文学研究资料。

文征明的诗歌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常常出现山水、林木、风雪等自然景色,通过对这些景色的赞美和描绘,反映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慨。

他同时也观察到了人生的种种变迁和无常,通过诗歌表现出对光阴易逝的悲叹和对友情的深挚。

这种既有人情味又有大气象的诗歌风格,成为他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朱懋功作为文征明的学生和朋友,精通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更是精研深刻。

他将文征明的诗歌进行了详细的评注和译文,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学研究材料。

通过他对文征明诗歌的逐字解析和深刻理解,让读者更加深入地领略到文征明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文征明诗歌的风采,也能透过朱懋功的研究,更深一步地理解这些伟大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
义。

他们的诗歌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更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文人骨子里的深情与豪情。

这些诗作弥足珍贵,它们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瑰宝,更是我们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文征明和朱懋功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和研究成就为我国古典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和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文学家和学者。

他们的诗歌作品和研究成果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也为后人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文学巨匠留下的宝贵遗产,通过对他们诗歌的品读和研究,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

我们也应该更加重视文学的研究和传承工作,让这些宝贵的文学遗产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学的光荣传统,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