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验收技术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简要说明 (1)
1.1主体工程概况 (1)
1.2工程设计基本概况 (1)
1.3有关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说明 (2)
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4)
2.1防治范围 (4)
2.2扰动土地的治理面积、治理率 (10)
3工程设计 (10)
3.1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 (10)
3.2工程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设计 (12)
3.3设计变化及重大设计变更情况 (15)
4施工 (15)
4.1工程量及进度 (17)
4.2施工质量管理 (19)
4.3价款结算 (24)
5工程质量 (27)
5.1项目划分 (27)
5.2质量检验, (28)
5.3质量评定 (30)
6工程初期运行及成效评价 (31)
6.1工程运行情况 (31)
6.2工程效益 (32)
6.3结论 (34)
7、附件及有关材料 (35)
1简要说明
1.1主体工程概况
老石寨水电站位于耒澜沧江一级支流南班河上游曼老江上游段,是以发电为主的水电枢纽工程,水库库容983万m3,装机容量16MW,根据《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及当地政府意见,老石寨水电站业主为云南省普洱市曼老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全面负责工程建设期的管理和建成后永久工程管理、工程建设期成立工程项目部,行使工程建设期业主管理职能,工程建成后成立云南湘能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老石寨水电站,老石寨水电站工程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境内,为澜沧江一级支流南班河流域曼老江段开发的第三级电站,是普洱市电网规划中的重要电源点。

老石寨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30km2,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生态治理等综合利用效益。

坝顶高程1027m,相应坝高47m,正常蓄水位1024m,相应正常蓄水库容828.67万m3,电站装机2×8000kw。

1.2工程设计基本概况
老石寨水电站推荐方案为砼重力坝方案,电站厂房为引水式,枢纽工程包括:溢流坝段、两岸挡水坝段,发电引水隧洞、厂房、副厂房、升压站、上坝公路等主要建筑物。

溢流坝段:溢流坝坝顶高程1027m,堰顶高程1015m,建基面高程980.0m,最大坝高47m挑流鼻坎高程989.91m,溢流坝段总长40.0m,设三孔10×9m溢流堰。

两岸挡水坝段,坝顶高程1027m,坝顶宽5m,最大坝高47m。

溢流坝两侧为两岸挡水坝段。

控制点坐标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发电引水隧洞布置于左岸,进口布置于大坝上游左岸50m处,出口布置于拦河坝下游1100m。

右岸设置一个直径为5m的导流隧洞。

厂房布置于下游平坦地带,隧洞总长1147m。

为满足交通要求,新建上坝公路1.8km,公路平均坡降8%。

厂房:电站厂房布置于发电引水隧洞出口,厂房不侵占原河道。

副厂房:副厂房位于厂房后侧,与主厂房位于同一轴线。

升压站:升压站位于主副厂房下游侧,与主、副厂房地面同高。

上坝公路:上坝公路起于厂区围墙外,上坝公路经大坝左端,电站进水口启闭机房末端。

1.3有关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说明
为了预防和治理工程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新的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及普洱市制定的水土保持有关规定,通云南湘能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云南省普洱市水土保持工作站承担该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2007年9月编制完成了《云南省普洱市老石寨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并于2007年9月6日通过了云南省普洱市水务局主持的专家审查。

审查会后,方案编制单位按照审查意见,完成了《云南省普洱市老石寨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2007年9月,云南省普洱市水务局以普水保(2007)31号文批复了《云南省普洱市老石寨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根据对拟建项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及项目区现状的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了项目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水土流失状况、土地利用状况等自然情况的调查,并收集了政府部门各种调查、统计资
料和资源普查资料。

为使水土保持措施实用、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工程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地段进行了实地调查。

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103.09万元,防治流失治理度为95%,土壤流失控制比小于0.9,拦渣率为95%,林草植被覆盖率25%,植被恢复率为98%。

在老石寨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为确保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更好地把水土保持方案落到实处,建设单位强化了水土保持方案的组织管理,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投资和实施进度安排落实资金,严把工程质量和技术关,自觉接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监督,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及时、有效的防治。

老石寨水电站工程的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现已全面完成,从整个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看,在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工程质量总体良好。

老石寨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和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建成,有效地防治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了水土资源,增强了主体工程的安全保障,维护和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为103.09万元,防治责任范围37亩。

其中
土方开挖:5049 m3石方开挖(明挖):57036 m3
石方开挖(洞挖):27249 m3 C15砼:48300 m3
C20砼:14401 m3钢筋:1436t
帷幕灌浆:955 m 固结灌浆:4258m
回填灌浆: 3210m 上坝公路:1800m
排水孔:975m 110kV输电线路15km
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1防治范围
本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指枢纽各建筑物的征地范围、管辖范围以及水库淹没范围,包括主体工程区永久占地3.2hm2、大坝上下游管辖范围3hm2、石料场1.2hm2、弃料场2.1hm2、施工临时占地2.83hm2,面积约为12.33hm2,水库淹没范围面积为26.93hm2。

直接影响区指水库淹没范围对库岸的影响区。

根据现场调查,库区两岸基岩稳定,无直接影响。

总的防治责任范围为39.26hm2。

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估算静态总投资64.41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03万元,总投资67.44万元。

2.1.1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老石寨水电站工程扰动的地面面积主要是主体工程区(大坝、厂房等)、石料场、弃渣场、施工临建设施(施工工厂、施工仓库、临时堆料场、施工道路等),占地范围内的土地以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河滩地为主,根据主体工程施工总体布置,工程扰动原地貌面积9.33h m2,毁损植被面积3.03hm2。

详见表2.1.1
表2.1.1 扰动原地貌、毁损植被情况表
1)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面积
本工程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面积9.33h m2,详见表2.1.2 2)可能新增水土流失总量
根据工程设计资料和现场调查,结合同类工程的观测和经验资料,老石寨水电站工程建设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程建设开挖产生大量的弃渣及临时堆置的表土,堆放时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破坏原有地貌植被,造成大面积裸露面、陡坡面,如遇雨冲刷,也将新增水土流失。

围堰填筑及拆除、渣场、取土新增水土流失预测
根据实地调查分析,本工程弃渣和土料场新增水土流失量与堆渣量成正比,且与弃渣结构、堆放地形地貌、坡面坡度、降雨及径流量等因素有关,新增水土流失按公式MS=F×Q进行计算,式中MS为新增水土流失量,F为流弃比系数,Q为堆渣量。

考虑弃渣结构、堆放地形地貌、坡
面坡度、降雨及径流量等因素,流弃比系数取值范围为0.03~0.2。

表2.1.2
弃渣、堆料、围堰填筑与拆除水土流失总量预测表
(2)扰动地表新增水土流失预测
本工程)扰动地表新增水土流失按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计算公式为MS=E×S×T。

式中:MS为水土流失量(t);
S为新增水土流失面积(K m2);
T为为预测时段(a);
E为土壤侵蚀模数(t/k m2.a);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云政发[1999]51号,工程区为重点预防保护区,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地表植被的覆盖情况等,确定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为1000t/k m2.a。

表2.1.3
扰动地表新增水土流失量表
根据计算,扰动地表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569 t,具体详见表2.1.3
根据以上分析预测,本工程建设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2.6384万t,其中围堰填筑及拆除、渣场、取土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4815万t,扰动地表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569t。

2.1.3运行期水土保持管理范围
工程运行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即39.26hm2。

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分为主体工程区、弃料场区、石料场区、施工临时占地区四大区域。

1)主体工程区
本区建设主要包括大坝、厂房。

大坝护坡、进厂公路边坡防护等在主体工程中均已考虑,本次设计不再重复,仅对厂区内进行绿化设计,厂房周围以草坪为主,厂区道路两侧以低矮的灌木为主,共计绿化面积为0.36hm2。

2)弃料场区、
本工程共规划了二处弃渣场,一处位于大坝上游300m处河滩。

此处考虑修筑了一道拦渣坝拦渣,弃渣紧靠拦沙坝堆弃,不易流失,因此本次水土保持设计对该渣场采取拦渣坝防护措施(拦渣坝的工程量已列入主体工程中)。

另一处为厂房下游约900m一开阔的山垄沟用来弃渣(此处也为取土场),其防治的工程措施整体上采用上设截水沟和排水沟,拦截来水和排泄渣场降水,下置拦渣墙拦护。

具体措施为:
堆渣前:(1)完善渣场周边排水系统,防止暴雨径流或洪水冲刷开采面;(2)兴建拦渣墙,拦护渣场。

堆渣中:需严格控制堆渣程序,用装载机平整渣面,并辗压3~4遍。

堆渣的设计边坡参照同类工程实践经验,采用1:2,堆渣边坡的坡比需符合渣场边坡稳定的要求。

堆渣时要求先将石方堆放在下部,后将土方堆放在石方的上部。

3)石料场区
本工程规划了一处石料场,是位于厂房下游河对岸约1km处石料场,场地开阔,工程设计取石料8万m3,开采面积0.7hm2,开采厚度最高可达30m,山上植被大多为灌木,无用层厚1~1.5m,为防止水土流失,开采前先在料场下方修筑挡渣坎。

石料场的表土剥离量约0.84万m3,先临时堆放在开挖面内,一部分用于修筑挡渣坎,剩余采取薄膜覆盖等临时防护措施,取石结束后,再作为覆土覆盖在石料场开挖面上。

挡渣坎:挡渣坎全长200m,采用土质挡渣坎,顶宽1m,高1.5m,内外坡比1:1.5,需土方填筑1088 m3。

开挖面:料场开采结束后,将挡渣坎拆除土方及剩余表土覆盖在开挖面上,然后平整土地,种植水土保持用材林0.7hm2。

土保持用材林采用木荷与杉树行间混交,植苗造林,苗木行间距1.5 m,木荷株距3 m,杉树株距2 m,穴状整地0.4*0.4*0.4m。

排水系统:在石料场上游坡脚布设截水沟将坡面来水排出料场直接引入河道。

截水沟全长300m,采取矩形断面,底宽20cm,高40cm,用砼衬砌,厚5cm。

需开挖土方130 m3,需砼20 m3。

4)施工临时占地区
1.施工临建占地
施工临建占地面积为2.83hm2,由于所占土地为林地,施工结束后,先平整土地,然后种植水土保持用材林2.83hm2。

2.施工道路
新建施工临时道路1500m,有500m位于河床基坑,不计占地,占
地面积0.70 hm2,采取撒草籽护坡。

草种选择水土保持混合草籽。

2.2扰动土地的治理面积、治理率
实现开发建设项目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防治是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主要目标。

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具有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基本层次,突出体现新增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二是发展层次,旨在实现改善建设区生态环境的目标。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是预防和治理因工程建设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重建更好的生态环境。

具体为:水土流失防治率大于95%以上,弃渣的拦渣率大于95%以上,项目建成以后区域水土流失为轻、微度流失。

3工程设计
3.1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
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估算静态总投资64.41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03万元,总投资67.44万元,
堆渣完成后:将渣场平整,渣面种植植物措施。

1、拦渣墙工程
拦渣墙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拦渣墙,拦渣墙净高2.5m,顶宽0.5m,内侧面竖直,外侧面坡比1:0.4,基础埋深1m或置于基岩上,拦渣墙长度为400m。

2、截水沟和排水沟工程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规定,渣场截水沟排水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最大1h暴雨强度。

此渣场的汇流面积0.021km2,经水文计算,设计流量为0.16 m3/s,排水沟工程在厂房主体工程中。


水沟断面尺寸的确定:采用矩形断面,经计算,断面尺寸为0.5×0.5 m,坡比2%,采用M7.5浆砌石砌筑,M10砂浆抹面,截水沟长为380 m。

3)植物措施
①边坡防护工程
渣场的边坡采用护坡防护,护坡高程下至拦渣墙顶部高程,上至堆渣高程,需草皮护坡0.5万m2。

②植物恢复工程
根据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防治原则,结合渣场的土地条件、水源条件,营造渣场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渣场平整后营造水土保持用材林。

渣场需平整土地2.1 hm2,营造水土保持用材林2 hm2,水土保持用材林采用木荷与杉树行间混交,植苗造林,苗木行间距1.5 m,木荷株距3 m,杉树株距2 m,穴状整地0.4*0.4*0.4m。

本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三重效益。

植物措施可增加土壤就地入渗和拦蓄调节地表径流的能力,随着地表植被的增加, 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大, 干燥度降低, 贴地面层小气候条件得到改善, 生态系统与环境协调,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弹性增强。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项目区可减少新增水土流失量2.6384万t,且水土流失强度可降为微度。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可大大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因工程建设对工程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影响,提高项目区的环境质量。

3.2工程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设计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基本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我公司将本期主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纳入了主体工程建设中,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方案编制委托云南省普洱市水土保持工作站;湖南省光辉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本期工程的水土保持监理工作;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福建泉州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湖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公司,负责土建、安装等整体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投标监理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

3.2.1厂区水土保持设计要点
厂房可以设置在下游1000m的左岸和坝后设置厂房。

由于受地形限制,设置坝后式厂房无法保证大坝泄洪宽度,因而不再进行方案详细比较,选择厂房在下游1000m的左岸。

老石寨水电站厂房主要由主厂房、副厂房、厂区建筑物、升压站构成。

由于受机组性能限制,发电机层高程为971.702m,而防洪校核水位为973.6m,通过设计防洪墙给予解决。

1)主厂房
老石寨水电站厂房为引水式,建筑物级别为4级,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电站厂房布置于大坝左岸山脊背,主厂房尺寸为21×14.5m,(长×宽),其中安装场尺寸为11.6×14.5m(长×宽),机组间距8.5m,水轮机层地面高程 966.002m,安装2台HLA551-LJ-140型水轮机。

发电机层安装高程971.702m,厂房设计安装2台SF8000-14/3250型发电机组,2台机组之间不设缝,主厂房与安装场之间设伸缩缝。

2)副厂房
副厂房布置于主厂房后侧,与主厂房位于同一轴线,尺寸为25.5×7.5m(长×宽),分三层,一层布置电缆及母线;二层主要布置开关室及中控室;三层为总工室及会议室,各层楼面高程分别为966.002m,971.702m,976.702m。

升压站布置于主副厂房上游侧,尺寸为30×31.5m(含公路宽6.5m) (长×宽),地面高程为971.702m。

3.2.2施工区水土保持设计要点
老石寨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境内,为澜沧江一级支流南班河流域曼老江段开发的第三级电站,坝址位于宁洱县大树脚村上游5km 左右,厂址位于宁洱县大树脚村上游4km左右, 厂址和坝址至大树脚村目前不通公路, 厂址需新建4km的公路至大树脚村。

大树脚村距S214省道33km,由县道四级公路连接,对外交通条件较好。

电站距宁洱县约90km,距普洱市约130km,距昆明约520 km。

对外交通运输线路为:昆明——磨黑——思茅——曼老江桥——大树脚村——厂址(坝址),昆明——磨黑为高速公路,磨黑——思茅为高等级公路。

重大件的运输可采用铁路与公路联合运输的方式,从产地由铁路运至玉溪南站,转公路运至电站。

综合考虑下本水电站的工程布置特点和施工场地条件发电引水隧
洞布置于左岸,进口布置于大坝上游左岸50m处,出口布置于拦河坝下游1100m。

右岸设置一个直径为5m的导流隧洞。

厂房布置于下游平坦地
带,隧洞总长1147m。

为满足交通要求,新建上坝公路1.8km,公路平均坡降8%。

坝址在距五里河和勐先河交汇口下游1.6公里的狭谷口段,该河段地形相对狭窄,两岸山高坡陡,山体雄厚,河谷呈“V”型。

两岸地形基本对称,河床高程981.5m,河面宽25m,山顶高程1300m以上,山坡坡度40~60度,两岸残坡积层为2~7m,植被好,正常蓄水位水面宽102m,坝轴线长103.1.0m。

地形等高线与坝轴线基本垂直。

建筑材料及水电供应条件的问题考虑工程施工用水直接从曼老江中抽取,其水质和水量均能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天然建筑材料方面考虑有土料、砂砾料、块石料。

比较充足,用量满足工程需要,采用挖掘机挖土,5t自卸车运输到仓面。

3.2.3发电引水隧洞设计要点
发电引水隧洞入口位于坝址上游50m处,出口位于山背另一侧下游1100处,隧洞长1147m,沿线分布的地层为白垩系上统勐野井组中段(K1m1)的钙质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

引水隧洞位于曼练山向斜西南翼,沿线无较大的断裂构造展布,岩层产状N38。

~42。

W,NE ∠50。

隧洞沿线地质构造简单,成洞条件好,结构处理简单,进口设置进水口建筑,出口接主厂房土建结构。

导流隧洞进口底板高程982m。

发电引水洞进水口型式为塔式,进口底板高程1010m,发电引水隧洞分上平洞、斜洞和下平洞,尾水渠底最底处高程为418.68m。

导流引水隧洞洞径5.0m,发电引水隧洞衬砌厚度0.6m,即发电引水隧洞洞径为4.0m。

压力钢管设计:由于压力钢管起连接作用,隧洞直径为4.0m,蜗
壳进口直径为2.2m,设置压力钢管渐变段,压力钢管承担受力荷载30%,混凝土承担70%。

根据£LVmax/H。

>15,本工程发电引水隧洞要设置调压室。

FK=Lf/2agH1
F> 1.25FK,
x0=-ln(1+xmax)+xmax
xmax+ln(1-xmax)=ln(1-x2)+x2
经计算,调压井开挖为10m,衬砌厚1m,最高水位为1028.6m,最低水位为1015m。

3.3设计变化及设计工程量汇总情况
1)大坝
(1) 重力坝段
土方开挖:1260 m3石方开挖14019 m3
C15砼:22136 m3 C20砼:15 m3
帷幕灌浆:755m 排水孔:610m
钢筋:14.6t
(2) 溢流坝段
土方开挖:0 m3石方开挖10681 m3
C15砼:26164 m3 C20砼5681 m3
钢筋425.9T 帷幕灌浆200m
排水孔:365m
2)发电引水洞
(1) 进水口
土方开挖:1658m 石方开挖:16596 m3
C20砼:1355 m3钢筋:321t
固结灌浆:228m
(2) 洞室
石方开挖:27249 m3 C20砼:2293 m3
钢筋:338t 回填灌浆:3210m2
固结灌浆:3600m 混泥土喷护:480 m3
3)厂房
(1) 主厂房
土方开挖: 1913 m3石方开挖:14867 m3
C20砼:3375 m3钢筋:270t
固结灌浆:430m
(2) 尾水渠
土方开挖:218 m3石方开挖:873 m3
C20砼:1682 m3钢筋:67.0t
4)其它
上坝公路:1800m,
110kV输电线路15km
5)工程量汇总
土方开挖:5049 m3石方开挖(明挖):57036 m3石方开挖(洞挖):27249 m3 C15砼:48300 m3
C20砼:14401 m3钢筋:1436t
帷幕灌浆:955 m 固结灌浆:4258m
回填灌浆: 3210m 上坝公路:1800m
排水孔:975m 110kV输电线路15km 4施工
4.1工程量及进度
4.1.1完成的工程量
本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量见表4.1
表4.1
老石寨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量表
该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进度控制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现的:
(1)合理确定阶段目标,多手段实现总目标
在合理工期内,分解总目标,与施工单位协商确定阶段目标的重点工作日程及施工单位主要领导的保证时间,监理通过一定的奖惩、帮助、协调等手段进行检查监督,逐步实现水土保持项目的总目标。

(2)加强检查,及时提出进度调整措施
了解掌握各阶段关键项目的施工进度,经常到现场检查施工单位的材料设备和人员数量情况,检查进度实际执行情况,发现对水土保持工程总的目标有影响时,及时递送进度原因分析报告,将现场实际情况向总指挥部汇报,提出进度计划的调整措施,及时保证重点水土保持工程的资金和物资,切实帮助施工单位解决一些资金紧张、自购材料等方面的困难。

(3)贯彻工程竣工后的水土保持方案
本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水平年为项目竣工验收后的第一年,定为2010年。

本水土保持方案由业主负责组织实施,并协调与主体工程的关系。

在施工过程中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以后,把水土流失控制到了最低程度。

提高了项目区蓄水保土能力以及植被覆盖率,同时美化了周围环境;还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当地政府应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发动,各相关部门如水利、城建、土地、林业等各部门密切配合,按“三同时”制度要求搞好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4.2施工质量管理
4.2.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我公司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实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工程总体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达标投产管理程序与实施细则》、《样板工程管理办法》、《中间验收及质量监督程序》、《施工工艺要求》、《质量评比办法》等标准。

在工程质量管理项目划分中,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其中,实行统一管理。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和工程建设需要,将工程质量、工作进度、工程投资管理渗透到建设全过程,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部分施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程建设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速度、低成本,使工程质量达到100%合格。

工程建设质量目标实行以项目质量业主负责、监理单位控制、设计和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技术权威单位咨询,相互检查,相互协调补充的质量管理体制。

为具体协调、统一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设计、质监、监理、施工等参建各方的主要单位共同组成了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处和工程建设技术管理处,参与日常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对各单位质量工作进行协调、督促和检查,组织参加隐蔽工程、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工程材料及中间产品的检验与验收。

对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实施有效管理。

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控制没有专门进行,使依靠上述主体工程的质量控制得以实现的。

4.2.2参建各部门的质量责任
(一)设计单位质量责任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承担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