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导学案(推荐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导学案第【1】篇〗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写了许多关于夏天的诗,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吗?谁
来背一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人抓住了夏天最具
代表性的荷花、荷叶、蝉鸣来描写夏天,那作家梁容若又是怎么写夏
天的呢?今天我们跟着作者梁容若一起来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读课题(生齐读)
二、作者简介
这就是作者梁容若。

梁容若(1904-1997),河北省行唐县人。

中国作家、教育家。


作有《国语与国文》《文史丛论》《中国文化东渐研究》《坦白与说谎》《容若散文集》等,并为《主因详解古今文选》编著了不少文章。

是一个很有才的人。

三.检查生字词
同学们预习了课文,那你们能把生字词读好吗?谁来试一试?(课件展示词语)活生生苔藓草坪甘蔗瀑布增加缝隙软绵绵
谚语农作物尽量(请两位同学读,再全班读两遍)
四、整体感知
解决了生字词,咱们再来把课文读一读。

请大家打开书本70页,自由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把它画起来。

(生读)
谁来把他找到的给大家读一读?(生读)(课件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大家齐读这句话。

(生读)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那这句话中的“万物”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画出来。

谁来把他找到的跟大家说一说?(引导学生分自然段说)
我们按自然段顺序找一找。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瓜藤、竹子、高粱、花苞、鲜花、小果实、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第三自然段的:山、地、河、铁轨、柏油路第四自然段的:人)第二自然段的这些有植物也有动物,我们统称为“生物”,(板书:生物)第三自然段的这些,山、地、河是有生命的,铁轨、柏油路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统称为“事物”,(板书:事物)第四自然段就是“人”。

(板书:人)
小结:从这里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围绕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写了“生物”、“事物”“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这就是我们本单元习作要学习的方法:选取不同事物,来表达中心意思。

五、研读第二自然段
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读“生物”的快速生长这部分内容。

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读)谁来说说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生说)(课件出示:生物从小到大,
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这是本段的中心句,齐读这句话。

从这句话我们知道夏天的长是怎样的长?(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说明长的速度非常快。

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瓜藤、竹子、小鸡、小鸭等生物,在夏天里是怎么“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呢?请大家完成学习单上的表格。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答案)
1、瓜藤是怎么长的呢?谁来说说?一寸大概是多长呢,谁知道?一寸大概是三厘米,几寸就是几个三厘米上。

这瓜藤长得可真快,这说明夏天的长是(课件出示: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竹子、高粱是怎么长的呢?谁知道?(生说)竹子真像作者写的长得那么快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视频)竹子果真长得非常快,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竹子、高粱那拔节的声音?(生读)你的朗读让老师听到了竹子叭叭的声响。

谁再来试一试?(生读)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高粱在飞快地长。

咱们全班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苞蕾是怎么长的呢?(生说)(课件出示: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成了小果实。

)“昨天”“今天”“明天”总共几天?(三天)三天怎么就变成了果实呢?在这里,“昨天”其实指的是过去的一段时间,“今天”呢?指的是现在的一段时间,“明天”就是未来的一段时间。

在这里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在比较长的时间
内才出现的“苞蕾、鲜花、小果实”浓缩在“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较短的时间内,巧妙地写出了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仿说:同学们,请你们仿照这个句子来说一说,夏天还有什么在飞快的长?(生说)老师带来几张,谁还能说一说呢?(课件出示)1、昨天是种子,今天是树苗,明天就成了参天大树。

2、昨天是苞蕾,今天是花朵,明天就成了莲蓬。

3、昨天是毛毛虫,今天是茧,明天就成了美丽的花蝴蝶。

咱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感受植物那“飞快的长”。

(全班读)夏天的长真的是(课件出示: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4、苔藓、草坪菜畦又是怎么长的呢?大家一起说。

(课件出示苔藓、草坪菜畦的)在这里作者用了两个并列的分句来说明苔藓、草坪菜畦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这看得见的长。

(生读)
动物们又是怎么成长的呢?大家一起说。

“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呢?个把月大概是一个月左右。

你们一个月能长多高呢?是啊,很难发现。

可是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却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了,它们的长可真是(课件出示: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小结:同学们,这一自然段中,围绕中心句: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作者选取了不同的事物有瓜藤、竹子、高粱、小鸡小鸭小狗
小猫等。

这是我们在习作中要学习的方法,通过不同方面或不同事物,来表达中心意思。

5、这张表格你们都做对了吗?从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这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主要是为了突出生物在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仿写:你们能不能也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仿照本自然段中的句子写一写,你观察到哪些事物在夏天是飞快的长的?动笔试着写一写。

(生写)师查看,展示,点评。

同学们写得真好,老师也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话:夏天,苹果树也在快速地生长着。

几日不见,豌豆大的小苹果就长得像拳头了;池塘里的小蝌蚪,几日不见,就变成了大青蛙。

鸟窝里嫩黄的小鸟扑腾扑腾翅膀,一夜之间就可以飞去觅食了。

昨天是小白花,今天是,明天就成了(点评:这里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几天不见”“一夜之间”来突出夏天的苹果、小鸟快速成长的特点。


四、小结
《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作者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写了“生物”“事物”“人”三个方面的内容。

今天我们重点研读了“生物”这部分,那么事物和人在夏天又是怎么成长的呢?下节课我们来继续探讨。

七:作业布置
板书
15、夏天里的成长
生物事物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导学案第【2】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量地长”的道理的散文。

【学情分析】
经过六年的培养,学生已经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自觉的完成各项作业,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积极在课堂上表现。

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思路】
教学时,先找出“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这一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展开阅读,结合幻灯片的提示,了解都有那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从而培养学生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趁年少努力学习,别虚度光阴好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这金秋时节里,我们收获了秋的丰实,下面,让我们走进四季里,一起去领略不同季节带给我们不同的美吧!(播放四季)
2.四季如歌,歌如四季。

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能说说原因吗?(生答,师随评)
3.嗯!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喜欢夏天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与夏天有关的文章——《15夏天里的成长》。

(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边观看边听老师的叙述,吸引读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读全文,找中心句
1.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哪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呢?(生答)
2.大屏幕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一起读读这句话。

(板书)
3.这句话也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那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也就是说这句话是文
章的——(中心句)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请同学默读课文找一找。

谁愿意说说。

事例1:动物、植物的生长。

事例2:山河大地、、铁轨泊油路等事物的“长”。

事例3:人也在成长。

(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三、抓住中心,深入学习
(一)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主要写了哪几样生物?在文中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

1. 老师发现大家读得都很认真,那么谁愿意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哪几样生物?
生:这段主要写了瓜藤、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11种生物。

2.这些生物在夏天里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生回答)
3.屏幕出示:“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地看得见的长。

”你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读。

这句话中那些词说明生物生长的速度快呢?(“飞快地”、“跳跃地”、“活生生地看得见地”)
4.谁来把生物的快读出来!谁愿意来试试。

5.这些生物生长的这么快,作者是如何来写的呢?他们都有什么变化呢?(四人小组互相交流)
6.我们先来看看瓜藤吧!瓜藤,一天就可以长多少?(几寸)
师:那你知道一寸是多长吗?(一寸大约是三厘米多一点)所以,几寸就是几个三厘米那样长。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课件出示)
师:看!瓜藤生长得多快,这也说明了夏天万物是(课件出示)(齐读)
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更说明了(课件出示)(齐读)
夏天是万物快速生长的季节。

师:同学们,快速生长的不仅仅只有瓜藤。

还有竹林和高粱呢!它们快到什么程度?(一夜之间多出半节)
师:不是一天,也不是一个月,更不是一年。

这眼睛一闭,一睁的功夫,它们就长出半节了。

这样的速度,老师也愿化作高粱,这样突破一米六的高度不是梦呀!来让我们一起感受竹林和高粱的长吧!(齐读)
师:再来看看其它生物。

谁来说说,哪里体现他们长得快?(生答,师随评)
师:老师有个疑问。

(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师:“昨天”“今天”“明天”是我们常规意义里的时间概念吗?(不是)为什么(若是,太夸张,不真实,花不可能长那么快。

师:既然不是真实的时间概念,那它泛指什么呢(泛指时间过得
很快,花朵就从苞蕾长成果实)
师:所以,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夸张)
师:昨天,今天,明天,转眼间,花苞变鲜花,鲜花变果实。

它们的生长可是(课件出示)(女生齐读)
课件出示: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师:几天不见,一块白石头就长满了苔藓;几天不见,一片黄泥土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它们的生长可是(课件出示)(男齐读)课件出示: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师:个把月时间,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却已经有妈妈一半大了。

它们的生长可是(课件出示)(男女生齐读)
课件出示: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师: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夏天,因为(课件出示)(齐读)
课件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些生物的成长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
(就是因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这样你的习作才会感人,才会吸引读者。

(设计意图:本环节,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阅读能力。


(二)师:刚才文中说的瓜藤、竹林、高粱、草坪菜畦都是属于植物。

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是动物,植物动物这些有生命的事物在夏
天里成长,还有许多没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也在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这一自然段向我们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呢?(山地河铁轨马路)
2.大屏幕出示: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

如: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天变丰满。

(因为秧苗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因为铁轨长,所以缝隙是一天天地变小;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是一天一天的高起来。

)(解释:这里由于物体遇热膨胀所以缝隙变小,路面高起来。

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
来!也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些事物的成长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3. 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吗?
仿写: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

A荷花长向日葵长,公园是一天一天变饱满。

B麦苗长青菜长,大地是一天一天一天地鲜活起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三)同学们,有生命的植物、动物乃至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马路在夏天里都在生长,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也是在一天天的长大,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
特点呢?谁愿意把第四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指读第四自然段)那么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1.(指生答)小学——中学中学——大学或快或慢(总是要长)
2.理解谚语
(大屏幕出示谚语)指生读,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查找这两条谚语的意思了,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1.师小结:这两条谚语说的是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最佳时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

2.在这一段话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最大?(指生答。


3.(大屏幕出示最后一句: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了在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1)这里的“赶时候”怎么理解?(A抓住时机,认真学习 B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那“赶热天”呢?(学习环境/周围环境)“用力的生长”呢?(利用良好的环境,抓住时间,积极争取知识增长、能力的提高、经验的
积累。


(2)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3)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抓住时机,用力生长,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板书:抓住时机,用力生长)
(4)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人要成长的道理。

(齐读第四自然段)(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吸引读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查阅资料能力。


四、总结全文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别到白发苍苍的时候,才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五、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词、句。

2、观察夏天的事物,写一首《夏天里的成长》的小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导学案第【3】篇〗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各个自然段,体会这一自然段是怎样体现课文的中心意思
的。

2.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体会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2.体会课文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PPT、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的围绕这一个中心意思作者有举了哪些例子?
板书: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动植物、山河大地、人
2.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围绕着这个中心意思,作者是如何描写夏天事物的迅速生长。

【设计意图】回顾文章内容,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也使这节课的导入自然流畅。

二、研读课文,揣摩方法
师:走进夏天首先去感受动植物的迅速成长。

1.感受动植物的“成长”。

PPT出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围绕中心写了哪些事物的生长?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些事物的迅速生长的?(圈画出关键词语、并完善思维导图)
(1)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①课件出示表格
中心意思事物怎么迅速生长
师:请你美美的读读这个句子,说说你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从“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写出了夏天的生物长得快、变化大。

②课件出示表格:棚架上的瓜藤;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苔藓;草坪菜畦;小动物。

③总结方法:作者围绕“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一中心,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描写,这也是本单元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板书: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描写)
④迅速生长预设:瓜藤、竹子、高粱的长体现了飞快地长;苞蕾、苔藓、草和菜、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的变化,突出了“跳跃的长”;作者以时间为序和抓住长的词语,体会到万物迅速生长。

师:作者从长短、形态、大小等不同方面来写动植物的生长,表现事物“夏天里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一中心意思。

(3)仿写句子;PPT出示句子: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师:学习语文我们只关注内容不够的,我们发现这段的语言很讲
究,上面讲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下面讲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作者写到了看到的,也写到了听到的。

仿写句子:你在,一天可以;
你到,在的声响里,一夜可以。

学生汇报:
师:无论你是看、听、尝或者闻都可以感受到夏天里事物的成长。

(4)师:让我们再次回到字里行间,感受夏天生物迅速生长。

男女合作朗读,感受夏天万物的迅速生长。

师:课文围绕中心意思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不仅写了动植物,还写了山河大地的生长?
2.感受山河大地的“成长”。

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围绕中心写了哪些事物的生长?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些事物的迅速生长的?(圈画出关键词语、并完善思维导图)
(1)学生自学。

(2)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表格
中心意思事物怎么迅速生长
(3)教师相机引导,总结表达方法。

作者围绕“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这一中心意思,具体写山、地、河、铁轨、柏油路的“成长”这也是本单元我们需要掌握的写作方法,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进行描写。

(4)问答的方式来去感受山、地、河、铁轨、柏油路的迅速生长。

师问:山怎么长?地怎么长?河这样长?铁轨还要长?柏油路也要长?
(5)质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了这一段,你们有疑问吗?
预设疑问:为什么没有生命的铁轨和柏油路也会长呢?
明确这是热胀冷缩现象:夏天气温升高,物体遇热膨胀、体积增大,因此铁轨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柏油路中的沥青也会变软,看上去好像变高了。

疑问预设2:怎么理解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课件出示】
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师:这是一句俗语。

农家人在年复一年的播种、收获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而这些经验常以朴实易记的俗语记载下来。

谁能帮他解答一下疑惑。

师:“不热不长,不热不大”夏天到了,温度升高,庄稼就长得很快;如果气温不够,庄稼就成熟得较慢。

生汇报。

(6)指导朗读:火热的夏季到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让我们带着欢快的语气读一读,读出万物飞快变化之感。

3.感悟人的“成长”。

(1)过渡师:同学们,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不没有生命的山水、
铁轨甚至柏油路在夏天里都在成长,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也是在一天天地长大。

请大家默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并划出这个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课件出示】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2)交流:围绕中心意思,作者写了谁的成长?
师问:你学生们在夏天里是怎样成长的?
明确:小学生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成了大学生。

升级、调班。

师: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高一级的班级,所以学生在生长。

师:我们不难发现本段引用谚语PPT出示“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为老牛”
师:一起读一读。

师:作者引用谚语有什么目的?
预设: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引用谚语并不是想写农作物的生长,他真正要写的是人的生长。

请同学们齐读
(3)PPT出示:“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如何理解这句话?
①学生讨论交流“热天”和“长”。

②点拨:明确:“热天”指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

“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成熟,更侧重于人的精神上的成长。

(相机完成思维导图中“人”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