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4-15第二学期初三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
试卷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ǐ)卷帙.(zhì)浩繁B.褒.(bāo)贬不一挑衅.(xìn)C.懵.(měnɡ)懂惟妙惟肖.(xiào)D.粗犷.(kuànɡ)神采弈弈.(yì)2.阅读下面一则语段,横线处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②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后面还面临着一些
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进一步深化。

③院中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此时尤为幽绝。

A.不可思议即使也斑斓
B.不可思议虽然但是斑驳
C.不言而喻虽然但是斑驳
D.不言而喻即使也斑斓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降大任于是人也是:这B.苦其心志苦:使……苦
C.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因此D.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伊朗外长表示,伊朗不但要和法国谈核燃料合作,还要与中国就此进行磋商。

B. 为了降低各种噪音对射击场馆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C. 说起饺子,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D.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舒适的候车环境、和谐
的人性化服务。

5.选出下面对名著《西游记》内容描述错误的一项(3分)
A.悟空大闹蟠桃盛会,搅乱天宫后,玉帝派外甥哪吒下界擒拿,悟空苦战不利,后又被观世音的金刚琢打中天灵,被众天兵抓住,押至斩妖台。

B.鲁达拳打镇关西之后就辗转到五台山出家,后又到东京大相国寺看菜园子,因倒拔垂杨柳与林冲相识并结拜为兄弟。

C.《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录了《五猖会》、《琐记》等共10篇文章。

既有作
者对儿时生活的记叙,又有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经历,留下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的沉重脚印。

D.《汤姆·索亚历险记》通过汤姆、哈克、蓓姬的冒险经历,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刻画了主人公汤姆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形象。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

少好学,习《尚书》。

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时下江、新市兵起,复亦聚众数百人于羽山,自号将军。

更始立,乃将.其众归汉中王刘嘉,以为校尉。

复见更始政乱,诸将放纵,乃说嘉曰:“今汉室中兴,大王以亲戚为藩辅,天下未定而安守所保,所保得无不可保乎?”嘉曰:“卿言大,非吾任也。

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第.持我书往。

”复遂辞嘉。

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

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

从击青犊①于射犬②,大战至日中,贼阵坚不却。

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

”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

诸将咸服其勇。

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

复伤创甚。

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

果然,失吾名将。

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

”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

【注】①青犊:和下文的“五校”均为起义军。

②射犬:地名。

6.下列句中的“而”与“天下未定而安守所保”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言和而色夷
B. 委而去之
C.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D. 先天下之忧而忧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贾复到河东运盐遇上盗贼,同行的十多人都弃盐而逃,只有贾复完整带着盐回到县里,赢得人们的称赞。

B.贾复好说大话,出言不逊,所以汉中王刘嘉不敢留用贾复,委婉地打发他到别处去。

C.光武帝之所以不让贾复单独带兵打仗,是因为他过于勇敢而容易轻敌。

D.本文既介绍了贾复好学守信,又表现了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的特点,可谓文武双全。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李生奇.之奇:▲②会.遇盗贼会:▲
③乃将.其众归汉中王刘嘉将:▲④第.持我书往第:▲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2分)
译:▲
⑵大战至日中,贼阵坚不却。

(2分)
译:▲
(二)(4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0.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
(1)简要分析“义士还家尽锦衣”中“尽”字在诗中的妙处。

(2分)
答:▲
(2)作者的思绪从“宫女如花”急转到“鹧鸪飞”,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三)(4分)
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工程师”——蚯蚓
①蚯蚓是土壤动物最大的常见类群之一。

它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也是“创造”者。

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分泌和掘穴等活动对土壤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作贡献,可以对多个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

它在土壤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对土壤环境的“改造”。

②蚯蚓可被认为是农业系统的一种资源,但是,蚯蚓的这些活动过程也不总是有利的: 比如蚯蚓将地表凋落物移走或埋入土中,蚓粪在地表的覆盖等都可能会增加水土流失;蚯蚓也可能传播杂草种子或动物病原菌。

事实上,根据它们的自然生态作用,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合适的蚯蚓物种来为环境保护服务:利用蚯蚓来指示、监测土壤污染;利用蚯蚓与微生物协同作用加速有机物质分解转化的功能来处理有机垃圾——蚯蚓分解处理;通过实验室或田间的生态毒理学试验来评价土壤中化学污染物的生态毒性;甚至还可以利用蚯蚓过滤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蚯蚓富集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

③然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化学药品的大量使用,给土壤动物区系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可能毁掉这一宝贵的自然财富。

因此,保护蚯蚓,让它继续其在土壤中进行生物、物理和化学活动将有益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

11.简要概括,蚯蚓为何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2分)
答:▲
12.“蚯蚓也可能
..传播杂草种子或动物病原菌”一句中,加点词为什么不能去掉?(2分)答:▲
(四)(5分)
爱与孤独
①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爱的心灵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

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

②不止—位先贤指出,—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

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

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

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

但至少要有人知道。

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
③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

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

”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

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

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

13.本文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内容?(3分)
答:▲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答:▲
(五)(14分)
风烟湘西•去凤凰
皮佳佳
①到达凤凰是一个薄雾未散的清晨。

刚下过一场雨,天灰蒙欲低,青石板路如洗。

深巷仿佛有脚步敲打,挑一肩杏花叫卖。

我踌躇在久违的门前,看见门框上的朱漆已斑驳成卷,衔门环的兽头模糊
..了轮廓。

②良久,木门“吱呀”打开,晨霭在门后逐渐散去,我的视线却开始模.糊.:如蛛网辐射开去的窗格前是否坐着一个“乡下人”?他淡淡笑着,我移步走近,他却退身消失在黑暗中。

仿佛知道每个人都在寻访他,却无法走进他的世界。

③风火山墙的一角无声地指向天空,瓦当中生出一蓬杂草,散落在瓦间,随屋檐漏下几滴残雨。

也许那才是他吧!一丝清冷,几许寂寥,繁华本就与他无关,无论身处偏远边城,还是喧嚣都市,无论曾经的青春风发,还是后来的命运多舛。

就像眼前墙壁上长长短短的头衔,还有如我这般拥挤熙攘的来往者,都与他无关。

④走出门来,见几个嬉戏的学童叫嚷着跑过,想起他也曾这般,偷藏了书包,与山间的黄麂追逐,与小河的鱼虾为伴,要不就驻足在针铺、伞铺、皮靴店、豆粉乍坊、铁匠铺子前,在另一个天然野地里认识世界。

也许那个世界,比他后来经历的更宏大、真挚且干净,得以定格他的精神图谱,并在后来的岁月里丝丝点点地渗透出来,成了他文字的唯美和些些忧伤,以及骨髓里对于本真的呐喊。

⑤此时,天色已变得明亮,阳光从云层中投射出来,灰砖墙面和古旧屋檐都染成了金色,远处高耸的飞檐,在清空划出一个优美的弧度,也拨落了我心中尘世的蓑衣。

走到沱江边,顿时豁然开朗,青山斜抱,一湾碧水缓缓流淌,两岸是梦中的吊脚楼。

小城如沉息静卧的鸾凤,守护着一方天然璞玉,青石板路是它的骨,碧玉江水是它的纱,吊脚楼娉婷而立,就是它风姿绰约的微笑了。

吊脚楼临水而建,一半凌空挑出,用木头柱子随性支撑,如斜倚翠波的醉柳,又如飞身江面的奔螭。

古旧成烟黑色的楼身,屋顶的飞檐小角刷成白色,调皮灵动地翘首,岁月晕染的黑与鲜活素描的白之间,缠绕着美的执着。

吊脚楼密密匝匝却各个不同,像旋律明快的协奏曲,从古城楼缘起,层叠了无数层的重檐,回环了无数回的咏叹,一直演奏到夺翠楼的高潮,奏出重重高音C,却不让人喘一口气,紧接着霸占一切感官的虹桥,再以一个管弦和鸣的高音D穿透灵魂。

在乐章的余韵中,我已然在彩虹之上,放任着“川平风精,皓魄当空,清光满漾,近则两岸烟林,远则千山云林”的绚烂想象。

⑥我的腿就这样带着有些痴痴傻傻的我,蹬过轻滑脚背的溪流,走过将影子投射进水草间的白塔,安然在日光下人世的静好,一步步找寻着失落的记忆和曾经的纯美,如捧从文书卷在
手,品甘饴在唇,只觉欢喜心生。

⑦到处都明晃晃的,恍惚着像是迷了路,我这是到了哪里?被潮涌般的背篓挤压包围着,满眼都是盛装的苗族妇人。

她们如同定做好似的,同样的矮小干练,身着宽大的青色或深蓝色布衣,袖口和裤脚精细地绣着五彩花乌纹,头上缠着黑布包头。

我茫然地转着圈,睁大了眼睛打量她们。

而她们却全然不顾这外乡人的存在,带着主人的淡然,随手拿起衣裳在肩上对比着,与摊主计算价格,或灵巧地挪挪背带,将一块糖塞到背篓上哭闹的小嘴里。

这不是记载于书上的旧梦吗?其实一切都还在行进着。

无数的银光在眼前晃动,那黑缠头里的发髻别着银发钗,耳旁摇曳着银坠子,颈上萦绕着银项圈,手上的银手链随着身体的节奏叮叮作响。

我在一处小摊儿停了下来,年轻的苗族妇人将一块青布铺在地上,同样颜色的布袋里放了土生的糯米、生姜和不知名的草药。

她的手在布袋上忙碌着,手上戴满了各色戒指,有镂空出来的喜鹊,有尽情绽放的山花,还有绞丝花样下垂着的小小铃铛。

这般美丽的手,也只有龙朱那样的美男子才能握住,才能在吹拂着花香的夜晚为她唱歌。

见我总是傻傻盯着,她抿着嘴偷偷笑了,从身边口袋里掏出一个大橘子递给我。

等我回过神来,便只见到了她远远的背影,似乎还有隐约的银铃之声传来。

⑧是夜,虹桥下,夺翠楼旁,借宿“沱江人家”。

执意要那间靠水近的吊脚楼,房东奶奶引着我走下吱呀的木梯,悠悠地说着,“睡在水上是不好的,惹风湿,但年轻人喜欢那个味道。


(选自《十月》2014年第2期,有删节)15.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①、②自然段中,加点词“模糊”的具体含义。

(3分)答:▲
16.第②自然段中的“乡下人”,在文中具体指谁?请结合选文,概括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答:▲
17.请自选角度,对第⑤自然段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4分)
答:▲
18.简要概括第⑦自然段中年轻“苗族妇人”的形象特点。

并分析作者在此细致描写这些湘西女子的用意。

(4分)
答:▲
(六)(10分)
19.根据课文默写。

(10分)
①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④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⑤▲,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⑦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⑧▲,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⑨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⑩▲,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0.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6分)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漫画所表达的观点,
并对观点作简要的论证。

(字数:100字左右)
《乐观》
(二)(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所谓“风景”,既包括自然风光,也包括人文景观。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是风景;夕阳西下,老农荷锄而归是风景;晨钟暮鼓,山寺街市皆可为风景。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有人说,身边也有风景。

我的风景或在眼前,他的或许是记忆留存,你的或许是梦境……
要求:
请以“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含有考生真实身份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