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原子与辐射
第二节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辐射,是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传播能量的统称。
换句话说,也就是携带能量的波或者粒子。
辐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无处不在。
按照辐射作用于物质时所产生的效应不同,根据电离能力将辐射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两类。
2.1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的全称是致电离辐射,是指其携带的能量足以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
电离辐射种类很多,包括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
带电粒子有α(阿尔法)粒子、β(贝塔)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 X 射线、γ(伽玛)射线以及中子。
以波的形式传播能量的被称为电磁辐射,其波普非常宽,从 0Hz 到大于 1023次方 Hz,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携带的能量也越大。
通常来讲,携带的能量大于 10eV 或者波长小于100nm 的电磁辐射,也都属于电离辐射,比如 X 射线和γ射线。
不同辐射的频率和波长见图 1-3 辐射波谱图。
图 1-3 辐射波谱图
电离辐射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直接电离辐射是指那些具有足够大的动能,通过碰撞就能引起物质的分子、原子电离的带电粒子,如β粒子、质子和α粒子等。
间接电离辐射是能够释放出直接电离粒子或引起核反应的非带电粒子,如光子(γ射线、X 射线)、中子等。
更准确的说,凡是与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时,能使物质电离的一切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2.2 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由于辐射能量低,不能从原子、分子或其他束缚状态放出电子。
包括紫外线、热辐射、可见光、无线电波和微波等。
日常生活中的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见图1-4。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是射线(粒子或波)携带的能量和电离能力,而不是射线的数量。
如果射线没有足够的能量,就不能够导致受作用物质的电离。
图 1-4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