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语文会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高中会考模拟试题(二
语文
一、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舳(zh ú舻(1ú麋(m í鹿匏(p áo 樽
B .蜉(f ú蝣(y óu 无尽藏(z àng 枕藉(ji â
C .窈(y áo 窕(ti āo 山川相缪(1i áo 嫠(l í妇
D .举酒属(zh ǔ客冯(f ãng 虚御风桂棹(zh 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迟钝裸体游说咳漱
B .褴褛惺松荤腥虐待
C .契据嘈杂焦酌怜悯
D .骷髅嗑睡难堪贿赂
3.依次填入下面语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大伟拒不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帮助,多次 ________安全操作规程,最近受到了公司的严重警告处分。

②《宰相刘罗锅》播出前,并未 ________宣传,可播出后很快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③我们发扬民主就要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决不允许任何忽视 ________压制批评的现象出现。

A .违反大肆以致
B .违反大事以至
C .违犯大事以至
D .违犯大肆以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日前,成都血液中心销毁了近 73万毫升市民无偿捐献的血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血浆袋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之中。

B .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

C .北大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使学生入学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偏窄的弊端。

D .神舟 6号宇宙飞船载着航天员胜利返回地球,这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每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为这次成功而骄傲和自豪。

5.下列句子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 .壬戊之秋,七月既望。

B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C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D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

6.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再别康桥》 ,共有七节, 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_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 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 如“ 招手” 、“ 荡漾”“ 揉碎” 、“ 漫溯” 、“ 挥一挥” 等 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 . (1 (2 (3
B . (1 (4 (6
C . (2 (4 (5
D . (2 (3 (6 二、阅读文段。

回答 7~10题。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请息交以绝游息:停止
B .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
C .怀良辰以孤往怀:怀念
D .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复驾言兮焉求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 .①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C .①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②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 .①临清流而赋诗②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悦亲戚之情话
B .乐琴书以消忧
C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0.你怎样看待本诗中的诗人的思想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 头一句是:“ 启超没有什么学问——” 眼睛向上一翻, 轻轻点一下头:“ 可是也有一点喽! ” 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踞离国语甚远, 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②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箜篌引》 :
公无渡河。

公竞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③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

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④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⑤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 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 ,讲到“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 ” 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竞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 又听他讲杜氏讲到“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⑥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

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先生尝自谓“ 笔锋常带情感” ,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⑦有学问,有文采, 有热心肠的学者, 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 笔而记之。

11.讲普通话能更好地交流,可作者为什么说“ 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四段写道“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
这说明梁启超的演讲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第五段对梁启超先生的演讲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从这些精练的语句中可见梁启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虽然对母亲的动机各有解释,但最重要的动机是我们称之为
属于人的最基本要求,并以人的觉悟和下列事实为基础:即人对自己的纯生物作用不满,他不能忍受自己仅仅是被扔进这一世界的小卒。

他一定要感到自己是创造者,是能超越处于被创造者消极地位的生命。

满足这一要求有许多可能性,最自然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母亲对自己创造物的关怀和爱。

在孩子身上母亲超越了自我,她对孩子的爱使她的生活产生新的意义。

但是孩子必须长大,必须脱离母体和母亲的乳房,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

母亲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也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

母爱不仅应该允许这一分离, 而且还应该希望并促成这一分离。

只有在这个阶段,母爱才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因为这时就要求母亲无私并能贡献出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一无所求,但恰恰在这点上许多母亲都失败了。

自恋的、专制的和贪婪的妇女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可以是一个很疼爱孩子的母亲。

但是当孩子处于同母亲分离的阶段时,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觉得给比得更幸福的妇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实的妇女才会继续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

对正在成长的孩子的爱,这种忘我无私的母爱也许是爱的最困难的形式。

但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的爱是那么自然,所以往往给人一种容易做到的假象。

正因为难以做到这点,所以只有那些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热爱丈夫,热爱其他孩子,热爱陌生人和人类的妇女才能成为真正爱孩子的母亲。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能力爱的妇女当她们的孩子幼小时,可以是一个很娇惯孩子的母亲,但永远成不了爱孩子的母亲。

检验这一点的试金石是看一个母亲愿意不愿意忍受同孩子的分离,以及在分离后能不能继续爱孩子。

(节选自弗罗姆《爱的艺术》 ,有改动。

14.第一段“… 超越自己‟ 的追求” 是指什么样的追求?请结合文意加以概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二段在说理时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试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竟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近日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 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十七年,刚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 从幼虫成长过来。

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十七年埋在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

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哪管是九十年, 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烦人的聒聒。

16.文章开头就用 ________和 ________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蝉的讨厌态度。

文章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线句中的“ 那” 具体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篇散文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自古以来,我国有许多关于“ 礼” 的说法,比如, “ 礼尚往来”“ 礼轻情义重”“ 礼多人不怪”“ 礼之用,和为贵”“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礼貌过盛者,情必疏” 等。

以上这些关于“ 礼” 的说法,既高度浓缩了人生经验,又集中概括了社会生活现象;同时还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意蕴。

请以“ 说… 礼‟”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文章。

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自选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l . D 2. B 3. B 4. B 5. B 6. B 7. C 8. D 9. D
10.略
11.因为“ 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有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 。

梁的、专制的和贪婪的妇女的失败做法相对比,从而指出母亲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

16.知知不休烦为后文继续写蝉的生命历程作铺垫,同时与作者后来对蝉的感悟形成对比。

17.不论生命的长短,必须好好的活着。

18.无论生命多么短暂,都要爱惜并且尊重自我,这样的生命才能有意义。

六、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