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三山岛旅游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线天
砌有仅能一人勉强通过的石阶,攀岩而上的石阶边都镶嵌了铁环。攀爬时人如蚁 般衔接而上,铿然的环石撞击之声,仿佛预示着攀爬之艰难。旁边有三座小佛像。
醉菊诗词书法碑廊
私人景点,由四周全是书法石碑。内有一座凌波楼和“孔雀棚”,凌波楼已锁, 孔雀棚养有两只孔雀,十分漂亮。
长寿桥
湿地公园前,环岛公路边。由木头组成,古色古香,整体呈黑色。
位于行山上,人山桥下,石头平整,表面呈灰白色,面积广大,种 有树木,左边蓬莱亭下石壁上刻有两首摩柯诗,似是五言诗。一首字 体呈红色,一首呈绿色。
优良 级
三级
板壁峰
宽约20米,高约10余米,厚约2米。正面看象驼峰,侧面看象壁峰, 后面看又象五指峰,岩石陡峭如斧劈,纹理纵横如刀刻,石削陡立, 青苔斑驳,藤蔓攀附。
人山桥 位于行山之上,花石纲遗址之上,是一座石桥,与普济桥类似。
三峰寺
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宋代为佛法弘扬及住众最盛时期,原有殿堂及僧寮千余间。文 革前尚存殿堂及僧寮百余间,住持为六度和尚,后毁。2019年经人民政府批准重建。
5
(接上表)
等级
二 级 普 通 级
一 级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特征
狮身人面石
前名叠石,以石著称,一端架在悬崖上,一端凌空落在峰尖,巧夺天工。在娘娘 庙的后面半山腰,是一块天然巨石,因形似埃及金字塔的狮身人面像而得名。
水葬台
吴王的姑姑曾葬于此,故小姑庙前湖中的绿洲被称为“水葬台”。
4
表3 三山岛旅游资源评价表(普通级)
等级
普 通 级
二 级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特征
白猫石 大佛字
悬崖上的岩石,外形酷似一只猫,整体呈白色。 位于三山岛东边,大佛字下有一个观音石像,四周雕刻着各种佛的称谓,字体为红色。
怀恩亭
一座石亭,内坐一法师石像,旁观音莲和观音像,还有一座龙子霸下背负的石碑,上书 法师功德组成。
中峰石潭
是个小水潭,内有金鱼游玩,荷叶点缀,上面有石质栏杆。
影视基地
水上活动中心,路边有攀岩的地方。是张纪中导演拍摄《兵圣》的水师基地。
标准肚
由两块平整的石头组成,只容一人通过,据说可测量标准的肚子。
观景台
一处位于北山,一处位于行山,基本在最高处。两处基本相似,为古式样建筑, 其上可俯视大半个岛。
三山文物馆
落的原汁原味。
➢ 挖掘三山岛独特深远的历史文化
历史与文化、虚实 相间的民俗文化,将这些融汇贯通,极易引起游客的共 鸣。
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1历史沿革
表4 三山岛历史沿革一览表
旧石器时代
据考证为长江下游太湖流域远古人类 发祥地之一;
观光游览服务 整体风貌
开发状态 无人保护,管理废弃
遭到破坏,不容乐观 遭到坡坏,被现代气息同

图3 湿地公园
图4 大佛字
图5 怀恩亭
3
表2 三山岛旅游资源评价表(特优良级)
旅游资源等 级
特品 级
五级
旅游资源名称 太湖
旅游资源特征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气候温润,物产丰富。
四级
古溶洞 花石纲遗址
竖立着一个野人铜像和“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字样的石碑,古溶 洞由此往下,但由于水淹已不能下去。
发展旅游业。另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如下表1)。三山岛旅游资源具有“小、 多,全,活”的特点,即规模小,数量多,类型全,组合活的特点(如表1)。
2
表1 三山岛旅游资源种类及开发现状
旅游资源 地球科学文化中厥、泽二岛的陨击坑、考
古文化中的洞穴 风景名胜文化、三山传统文化
民俗民风文化、自然风光
资源类型 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考古服务
7
2.2行政区划
太湖三山岛由北山、行山、小姑山组成。她是国 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一 级景点,景点面积135公顷,三山岛面积1.6平方公里 (如图6),250余户,800余人口。毗邻东山和西山 景区,互成三角。
2.3人口分析

三山岛人口不足千人,户数共234家,

且几乎为中老年人口,青壮年劳动力严重 不足。
图1 三山岛经济区位
图2 三山岛交通区位
1
1.2.自然资源分析
1.2.1森林资源 1.2.2地质资源 1.2.3旅游资源
• 苏州三山岛上树木茂盛,郁郁葱葱,大山、行山、小姑山上植被覆盖广阔,地处亚
热带,气候温和,适宜果树生长。原生态植物种类达586种,其中,蕨类植物有24 种,裸子植物有20种,被子植物有542种,草科植物100多种。
景点丰富独特
• 三山岛的景点相对于其他 景区来说比较丰富,各种 奇特的名字充满吸引力。
• 随着上岛旅游的人数越来越 多,当地居民对外来游客的 接纳程度已显疲态,如何协 调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尤 为关键。
十二生肖石
石临湖沿,惟妙惟肖,奇形怪状,各有千秋。位于西南角。前十大胜迹之一。
西湖桥
西湖码头之上的石桥。
洗心池
位于北山脚下。大石壁上刻有“洗心池”三字和大红字“禅”。下面有潺潺流水。
小姑桥
位于姐妹桥码头附近,湿地南面,是环岛公路一部分。吴王夫差的小姑就葬在三 山岛,故岛上有一座小姑山、小姑庙(娘娘庙)。小姑桥的来历亦源于此。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 珍贵的原始自然生态 环境,拥有十大胜迹 (现存板壁峰、十二 生肖石、牛背石)以 及众多自然景观,独 特奇异,辽阔壮观。
历史人文底蕴丰富
• 拥有十类文化,文物 古迹众多,化石资 源丰富(山岛旧石 器文化遗址和古哺 乳类动物群化石遗 址的发现),考古 研究价值很高;寺 庙众多,宗教文化 氛围浓厚。
• 乐善堂 • 观音堂 • 师俭堂
观光游 修学游
• 太湖 • 湿地公园
休闲度假 产品
• 农家乐果 园
生活体验 产品
文化产品
• 花石岗遗 址
• 化石遗址
➢ 保留古岛村落的原汁原味
三山岛开发较晚也较缓慢,为了避免与其他已经成 熟的江南岛屿走相同的发展道路(商业气息愈发浓厚而 古朴感降低),三山岛在开发的同时会注意保留古岛村
一、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1.1地理区位分析
三山岛位于太湖之中,居江浙两省交界,处于长三角 城市群的中心(如图1),与陆地联系只需15分钟舟程 (快艇),进出方便。其周边沪宁杭都市圈经济发达地 区,区内交通联系便捷,区域人口居住密度很高,是绵 延的大都市带经济区域,交通现代化程度很高,为三山 岛奠定了强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如图2)。随着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道路交通建设不断更新和完善,三山岛的 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 苏州三山岛旅游资源数量繁多,在1.76平方千米的小岛上,景点面积高达135平方 分米,其中自然旅游资源14个,人文旅游资源23个,一级旅游资源5个,二级旅游 资源23个,三级旅游资源5个,四级旅游资源3个,五级旅游资源1个,人文旅游资 源相对丰富。三山岛靠近5A级景区——太湖,四面环水,有着得天独后的地理优势
汉朝
始建乡制,历为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 管辖,称洞庭乡;
唐朝
佛教文化盛极一时;
明清时期
始称小蓬莱, 为发展全盛期,古建 筑保存完好;
晚清至建国 采石毁山屡毁古树名木、古刹名寺等,
早期
三山岛一时衰落;
十一届三中 确定对外开放政策后,旅游业开始发
全会后
展;
2019年9月
三山旅游开发公司成立,旅游业成 为经济发展支柱。
• 苏州知名景区众多,三山岛 又缺乏能与之竞争的名气; 同时苏州的景点以园林文化 为主。
生态保护限制发展
• 岛上的生态系统不能适应逐 渐增强的开发力度,三山岛 的开发必须建立在维持生态 平衡的基础上。
岛民与游客活动有待协调
三山岛的建设趋于规范
• 管道铺设等设施完善活动 正在进行,在不久的将来, 三山岛的生活水平与基础 设施建设水平会得到提高。
合作程度低
• 岛内居民利益要求得 不到满足,有损他们 的服务积极性。岛内 农家旅社存在着经营 管理不规范的现象, 这不利于岛上旅游业 的发展。
9
➢ 机会
➢ 挑战
旅游业受越来越受重视
知名度不高
• 相关政府颁布了鼓励三山 岛发展旅游的政策,旅游 开发公司也积极进行开发。
旅游业的兴盛
• 人们对旅游的追求越来越 高,使三山岛的来客量不 断增长。更多人会选择到 三山岛这样的保存了更多 自然风貌,远离了城市喧 嚣的岛屿来放松心情。
三、SWOT分析
图6 三山岛行政规划范围
8
➢ 优势
地理位置条件优越
• 居江浙交界之处,在 太湖中历为苏沪杭和 锡沪杭及今后“申芜 运河”之咽喉,离长 三角经济区很近。
自然环境优越
• 属于国家级重点风景 名胜区(太湖风景名 胜区)中的一级景点, 适宜人居。岛上气候 怡人,苍山碧水,浪 潮声声,风景优美, 古人称为小蓬莱。
湿地公园
展览各种独特植物,还可以供游客划艇游玩休憩乘凉。可以观赏到 太湖湖面。湿地公园以泽山岛、厥山岛、蠡墅岛和三山岛本岛岸线外 扩200米为四至边界,呈不规则的马蹄形。
“四世同堂”石
上有四种性质和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记载了三山岛从陆地下沉为浅 海后又火山喷发这一地质变迁的历史。
唐代古井 三峰寺旁,位于一条巷路之内。外形呈八角状,据说为唐代所开。
旅游接待能力较强
• 岛上有较多民房改 造成的宾馆,原汁 原味,价格也较为 合理;岛上交通便 捷,有供游客骑玩 的各式自行车。
岛上民风淳朴
• 岛民都善良好客, 乐于助人。
➢ 劣势
交通不便
• 三山岛在湖中,唯 一通往岛的方式为 搭乘轮船和快艇, 有时间限制且时间 较长。岛上对于码 头的管制较为混乱, 存在恶性竞争,船 夫工作积极性不高。
近来封闭未开放。据说陈列了许多旧石器文物等等,似乎是私人收藏。
相映坡
板壁峰前,环岛公路旁。是一块平坦的山石块,极为宽敞,石头呈白色,可以望 向对面小岛和湖面。
艺术馆
是三山岛政府办公处,但里面并没有陈列艺术品,在建。一直往里走是一座巨大
野人头铜像以及野人生活铜像。
6
1.3价值开发概括分析
➢ 自然人文资源开发潜力大
• 三山岛地处太湖东山镇西北,北高南低,地形特异,依次排列着大山、行山、小
姑山三座主峰,其海拔高度分别为83.5米、75.4米和43.4米。从航空遥感图来看,
北宽南窄,形成三角状,三山岛景致皆由复杂地质特点所决定。据科学考察,三 山岛最早呈现的岩层是泥盆纪五通组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小姑山南侧的连柱
山上。大山、行山、小姑山及泽山西北隅等处的栖霞灰岩,因侵蚀冲刷与人工开采, 多突出地表,裸露于植被之外,形成岩溶地貌。行山悬崖壁立,呈叠石状,尤其板 壁峰景点,多为怪石,辅以人山桥、十二生肖石等景观,有奇崛惊悚之态。小姑山 娴静秀雅,由小姑山地质特性所致。姑山岩体结构的灰岩中含有燧石条带或燧石团 块,积久而为奇石。
牛背石 蓬莱亭
状似牛背,躺于水中,传说为天上“金牛”下凡,因偷食被人砍掉尾巴,从而化为石身 永留在人间。
位于行山之上,在“四世同堂”石和人山桥间。是一座古石亭,在其中可以休憩乘凉, 也可眺望远处。
普济桥 石头桥,上有绿色金属栏杆,地图尚未有标记,似是位于相映坡附近,行山之上。
奇石园
属私人景点,内有各种奇石,主人极善雕琢。地图未有标记,似是位于北面环岛公路边, 乐善堂附近。


岛上居民分布广而稀,目前人口最多、
占地面积最大、发展较好的是临近先奇码
头的桥头村,而地处岛上东北角落的山东
村人口才过半百,发展比较落后。
岛内居民大都从事旅游业工作,包括开 农家乐、商铺小店、个体贩卖、旅游自行 车车行等,基本上年收入五万元左右,能 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目前,岛内户籍人口多,但常住人口较少, 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外打工,无法为岛内 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制约了三山 岛旅游业的高层次发展。
姐妹桥
南北向姐妹桥的桥以河水为界:北边为一座普通桥,但过了河中往南边各分左右,竟如 连体姐妹。
乐善堂
此为私人景点。由于未得到政府保修,已遭到较大破坏,剩余一石门,上雕刻着七种古 代故事,为乾隆年代建筑,
娘娘庙
供奉着吴王阖闾的女儿胜玉的雕像,郑重端庄。胜玉公主美丽的故事与神话流传至今, 叙述着三山岛古老的文明。
宣传力度不够
• 相较于苏州其它著 名景点,三山岛明 显宣传力度小,被 外界认知机会小。
保护整修力度不够
• 环境屡遭破坏,部 分旅游资源也已被 破坏殆尽。三山岛 旧有十景,但是由 于失于保护现仅剩4 景。很多景点由于 缺乏修缮或是管理 不善,未能开放, 给景区留下遗憾。
缺乏整体规划管理
• 岛内景点规划合理性 不足,开发力度不够, 运营秩序比较混乱, 不能高效利用资源。 游览路线较为繁杂, 不能提供较为全面的 旅游参观路线,地图 更新相对落后。基础 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服务设施尚未完备, 道路开发较为混乱, 路牌标示不明确,给 游人带来诸多不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