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动物细胞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
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上节课学生又通过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观察并认识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对于动物细胞的知识具有很大的诱惑性, 学生非常想探究动物细胞的奥秘, 尤其是自己身上的细胞结构。
在观察了植物细胞的基础上, 学生很容易做观察动物细胞的实验, 但对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细胞, 取材时并没有植物细胞那么容易, 此时教师应给予适时的点拨, 指导, 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取材部位, 帮助学生少走弯路,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本节是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观察细胞结构”中的第三节。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 但细胞结构微小, 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
因此, 应当多给学生提供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机会, 增加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
本节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显微镜操作技能, 观察了植物细胞形态结构的基础上继续观察动物细胞, 让学生从细胞结构的微观角度初步了解两大类生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学生了解了细胞的形态结构, 对于理解下一章细胞的生活极为重要。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生物课程标准第二个一级主题,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理解有关细胞的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 教师应提供机会, 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初步学会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技能, 激发探究兴趣。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
3.说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4.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二、自学反馈
1.用洁净的纱布把 ( ) 和( )擦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1滴()
3.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上轻轻的刮几下。
4.把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中涂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 使它的一边先接触()上的水滴, 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6.在()的一侧滴加()。
7、用()从另一侧吸引。
三、合作交流
1.对照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七字口诀”, 总结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七字口诀”。
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实验中,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如果滴加蒸馏水或浓盐水对细胞会有什么影响?
3.刮取口腔上皮细胞的部位在哪里?在刮取前为什么要将口腔漱净?
4.将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均匀涂抹的目的是什么?
5、怎样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四、感悟反思
五、堂清检测
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 想看到细胞
膜要用()
A.小光圈, 平面镜
B.大光圈, 平面镜
C.小光圈, 凹面镜
D.大光圈, 凹面镜
2.如图是李好同学所绘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图中存在的错误是()
A.少画了细胞壁
B.多画了细胞质
C.多画了液泡
D.少画了叶绿体
3.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
主要是为了()
A.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B.杀死细胞
C.杀灭细菌
D.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4.黄瓜果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线粒体⑥叶绿体⑦液泡
A.①⑥⑦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5.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口腔上皮细胞, 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 刮取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
B.图中人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 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C.视野中可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等结构
D.视野中光线过强应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
6.你能将下列步骤准确排序吗?
7.如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在图中的甲和乙中, 植物细胞是 , 因为它具有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填序号), 植物细胞最外面一层结构是。
(2)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是。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 主要是因为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效果分析:
1.课前准备充分, 学生兴趣浓厚, 思维积极活跃, 学习参与度高。
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增强了合作意识, 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小先生讲解、多媒体等的合理运用, 每一
个学生都能积极动手、勇于实践。
4.学生学习效果明显, 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 目标达成度高。
课后反思:
在本节的教学中, 我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有效拓展教材内容, 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素材, 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也让学生认识了奇妙的微观世界, 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学习热情。
学生在实验中相互交流、讨论、分析, 增强了合作意识, 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同时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细胞, 取材时并没有植物细胞那么容易, 可以先让生物小老师进行演示, 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取材部位, 这样易于学生找到细胞, 而且也不用老师逐个指导。
有些同学做实验的时候没有找到口腔上皮细胞, 就与没有正确取材有关。
不足之处
由于课堂时间紧, 学生的人数多, 一节课很难保证关注到每一位同学, 不能帮助没有找到口腔上皮细胞的每个同学逐个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