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HE Hu-i ANG Hu— i, HA n, H ag WA h n n, a i e j 。W ir n Z NG Dog Z A0 G n , NG C u — o MA Y o a
f pr n f eprtr i ae teFr fl tdHopt f atuMe ia C l g , atu 1 0 0 C ia Deat t si oyDs s,h i t fi e si l oo dcl o e e B oo 0 4 1 , hn) me o R a e s A ia aoB l
后分 别记 录两组 的呼 吸力 学 指标 ( R、 t 、I P 、 r)氧 动力 学指 标 ( a O 、a :S O 、 a J i 和血 流 动力 学 R V e PP、一 C s 、 P C :P O 、 a 。P O FO )
指标 ( HR、 VP AB M) C 、 P 。结果 : 组 的呼 吸力 学 指标 : R、 I 、 — B P P组 低 于 SMV组 ( < . )而 C sBP 两 R PP P IA I P O0 , r IAP组 5 高于 SMV组 ( < .5 ; I P 00 ) 氧动 力学 指标 : a 2P O FO IAP组 高 于 SMV组 ( < .5 ; 流 动力 学 指标 : P O 、a J i 2 P B I P 00 ) 血 HR、 V 、 C P A P 两组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 .5 。 结论 : IA BM P 00 ) B P P通气 模 式人 机协 同性 好 , 肺损 伤小 , 可改 善氧 合及 呼吸 力学 效
Thet e a e i fe t fb pha i o ii ea r y p e s e m e h nia e i h r p utc e c so i sc p stv iwa r sur c a c lv nt— lto n a i n i pa in s wih c e e p r t r d sr s y te t t a ut r s ia o y ite s s ndr m e c m pa e t o o r d wih s nc r no si e m itntm a da o y v ntl to y h o u ntr te n t r e ia in

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临床应用建议考核试题及答案

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临床应用建议考核试题及答案

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临床应用建议一、选择题1 .无创通气模式主要有[多选题]*A、NCPAPVB、NIPPVVC、SNIPPV√D、BiPAPVE、HFNC√F、NHFOVV2. NCPAP作用原理主要包括[多选题]*A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VB维持上气道开放,降{氐气道阻力VC减少呼吸做功,稳定胸壁,改善膈肌功能VD防治呼气末肺泡萎陷V3. NCPAP应用指征包括[多选题]*A有自主呼吸的极早产儿(出生胎龄25~28周),产房早期预防性应用VB可能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新生儿VCRDS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除气管插管后呼吸支持VD鼻导管、面罩或头罩吸氧时,当吸入氧浓度分数(Fi02)>0.30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50mmHg(1mmHg=0.133kPa)或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0.90√E早产儿呼吸暂停√F有创机械通气拔除气管插管后出现的明显吸气性凹陷和(或)呼吸窘迫V4. 下列情形不适合使用NCPAP[多选题]*A无自主呼吸√B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不能维持氧合氧饱?口度(Fie)2>0.40,PaO2<5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0mmHg,pH<7.25√C先天畸形:包括先天性膈疝、气管-食管屡、后鼻道闭锁、腭裂等VD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如低血压、心功能不全、组织低灌注等。

此外,肺气肿、气胸、消化道出血、严重腹胀、局部损伤(包括鼻黏膜、口腔、面部)也不主张使用V5. NIPPV或SNIPPV应用指征[多选题]*A早产儿呼吸暂停√B新生儿RDS的初始治疗以及RDS患儿应用PS拔出气管导管后呼吸支持√C有创机械通气拔出气管导管后出现的明显三凹征和(或)呼吸窘迫VD有创机械通气拔出气管导管后出现的明显三凹征和(或)呼吸窘迫V6. NIPPV或SNIPPV营救性治疗定义:经NCPAP或BiPAP治疗后出现下列5项中的至少2项[多选题]*A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B呼吸暂停发作(需皮囊-面罩正压通气处理)≥2次∕h√CFiO2>0.40才能维持PaO2>50mmHg且持续30min以上√D间隔30min以上的两次动脉血气pH<7.25√E间隔30min以上的两次动脉血气PaCO2>55mmHg√7. 下列情形不适合使用NIPPV或SNIPPV[多选题]*A无自主呼吸√B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不能维持相对正常的氧合和通气,动脉血气分析明显异常(pH<7.25,PaCO2>60mmHg或PaO2<50mmHg)√C先天畸形:先天性膈疝、气管-食管屡、后鼻道闭锁、腭裂等√D心血管系统:心跳、呼吸骤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等)√E上消化道大出血,鼻腔黏膜受损,上气道损伤或阻塞VF其他:如气胸、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频繁呕吐、严重腹胀、肠梗阻等也视为相对禁忌证,8. 如果出现下列任一指征,应及时气管插管进行有创呼吸支持,以免延误救治时机[多选题]*A严重高碳酸血症(pH<7.25,PaCO2>60mmHg)√B脩血症(FiO2>0.40时,PaO2<50mmHg)√C频繁呼吸暂像可自行恢复的呼吸暂停发作≥3次/h或24h内出现1次需要气囊-面罩正压通气的呼吸暂停发作)√D出现频繁呕吐、消化道大出血√E意识状态恶化或烦躁不安VF意识状态恶化或烦躁不安V9. NHFOV有哪些优势[多选题]*A有利于C02排出,减少C02潴留√B减少压力伤、容量伤的发生√C不需同步支持技术√10. HFNC作用机制包括以哪些方面[多选题]*A高流量气流冲洗鼻咽部,使解剖死腔减少,降低CO2重吸收;√B高流量气流冲洗鼻咽部,使解剖死腔减少,降低C02重吸收;√C加温湿化的气体可增强肺顺应性,提高气道传导性和防御功能,减少气流阻力,减缓机体热量的耗11. NIPPV或SNIPPV参数设定及调节:[单选题]*A吸气峰压(PIP),初始值一般设定在15~25cmH20√B吸气峰压(PIP),初始值一般设定在10~15cmH2OC吸气峰压(PIP),初始值一般设定在25-30cmH2OD吸气峰压(PIP),初始值一般设定在30cmH2O以上12. NIPPV或SNIPPV,Fi02根据TcS02进行调节,范围为[单选题]*A0.21-0.40√B0.21-0.5C0.4-0.5D0.5UZ±13. NIPPV或SNIPPV呼吸频率一般设定在[单选题]*A15~40次∕min√B40-50次/分C50-60次/分D60次/分以上14. NIPPV通气模式,当FiO2(),吸气峰压(PIP)(),PEEP<(),呼吸频率()次∕min时,患儿无呼吸暂停及心动过缓,无TCSo2下降时可考虑撤离。

探究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究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

219升高的患病例数/(GHbA1c 升高的患病例数+GHbA1c 正常的患病例数)×100%;特异度=GHbA1c 正常的未患病例数/(GHbA1c 升高的未患病例数+GHbA1c 正常的未患病例数)×100%;阳性预测值=GHbA1c 升高的患病例数/(GHbA1c 升高的患病例数+GHbA1c 升高的未患病例数)×100%。

1.2.4诊断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2]:血糖正常组的空腹血糖<6.1mmol/L,6.1mmol/L ≤空腹血糖<7.0mmoL/L 为糖尿病高危组,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7.0 mmoL/L;正常组的GHbAlc ≤6.0%,6.0%<GHbAlc <6.5%为糖尿病高危组,糖尿病组的GHbAlc ≥6.5%。

2 结果表1 空腹血糖值、GHbAlc、OGTT 2h 检测后分组情况分组空腹血糖值(mmol/L)例数GHbAlc(%)例数OGTT 2h ≥11.1mmol/L(例)血糖正常组<6.1461≤6.04562糖尿病高危组 6.1~7.035 6.0~6.53811糖尿病组≥7.074≥6.57675根据上述公式以及上表记录数据分析统计,得到GHbAlc 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73%,94.39%,75.44%。

3 讨论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

因此在体检过程中,选择准确可靠的诊断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GHbAlc 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均好,阳性预测值也尚可。

而且,GHbAlc 与患者是否使用胰岛素、抽血时间及是否空腹等客观因素无关,也无需反复检测。

有研究还表明它与血红蛋白含量、血脂高低、是否溶血均无关,说明GHbAlc 的稳定性、特异性和精确性都很好[3]。

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多在临床诊断前10~12年已经存在,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控制糖尿病的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PRVC模式和压力控制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PRVC模式和压力控制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PRVC模式和压力控制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周福;曾丹梅;邓丽玲【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应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控制SIMV)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9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行压力控制SIMV模式,研究组患者则行PRVC模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安全性;结果经对比观察显示,在通气稳定后,在呼吸力学方面,研究组P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MAP、OI对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对比,两组pH值、PaO2、PaCO2等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对比,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患儿(31.11%)(P<0.05);结论应用PRVC模式和压力控制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PRVC模式更能够维持患儿内环境的稳定,同时降低PIP水平,这对于患儿肺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机械通气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3页(P56-57,55)【关键词】PRVC模式;压力控制SIMV模式;新生儿;NRDS;安全性【作者】周福;曾丹梅;邓丽玲【作者单位】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惠州 516001;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惠州 516001;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惠州5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一种以肺泡面呈嗜伊红透明膜并伴有肺不张为病理机制的疾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生后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1]。

该病主要以早产儿较为常见,胎龄越小,出现NRDS的机率越高,而NRDS不但病情重、进展快,并且患儿病死率高。

无创双水平压力触发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无创双水平压力触发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无创双水平压力触发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及效果评价黄迪儿【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7(041)008【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双向压力触发(Biphasic tr)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NICU收治的5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RDSN)临床资料,将双水平压力触发通气治疗作为观察组,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通气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DSN患儿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治疗失败率、机械通气治疗比例、机械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常规氧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InSurE治疗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urE治疗失败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常规氧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hasic tr与NCPAP 在RDSN患儿的应用可降低机械通气的使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RDSN患儿视网膜病变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的风险,值得临床应用.【总页数】3页(P741-743)【作者】黄迪儿【作者单位】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儿科,广东汕头 5151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6【相关文献】1.经鼻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评价 [J], 张宇茂;陈健2.无创-有创-无创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8例分析[J], 李峰;游淑红;徐方林;汪卫东;邹颋;孙军华;杨洪光3.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和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J], 娄五斌;张卫星;员丽;张冰4.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无创持续性气道压力在低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J], 温可崇;陈广明;梁振才;叶柳清5.经鼻无创间歇指令通气与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 [J], 车伟坤;钟艳琳;谢伯威;凌卫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

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

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分析作者:袭蕊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早产儿与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探讨NRDS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NRDS患儿根据胎龄不同,分为早产儿组(【关键词】早产儿;足月新生儿;NRDS;临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早产儿[1]。

临床研究表明早产儿与足月儿NRDS患儿在病因、发病时间、治疗及并发症等方面存在差异。

现将章丘市妇幼保健院近几年收治的86例NRDS患儿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NRDS患儿,其中早产儿(1. 2 方法本组86例患儿均使用机械通气,病情较轻患儿行无创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病情较重患儿,在急性期采取间歇正压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给予通气模式均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对于早产儿使用固尔苏液进行PS治疗,于8 h后查胸片;对于足月儿,在对症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出现症状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特征。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

以P2 结果本院NRDS患儿占同期NICU住院总人数的比例逐年升高,多为早产儿。

早产儿的NRDS主要病因为早产,足月儿则为选择性剖宫产和围生期窒息等;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时间比较,足月儿较早产儿晚;足月儿NRDS 应用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早产儿,其临床治愈率高,在死亡率方面与早产儿组无差别。

早产儿组NRDS发病时间早, PS疗效显著,并发症以颅内出血为主。

足月儿NRDS发病时间较晚, PS疗效不明显,多以机械通气为主,并发症以肺动脉高压、气漏为主。

3 讨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致使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有多种,主要病因为PS缺乏、生成不足或破坏过多,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点的急性呼吸衰竭。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疗效分析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疗效分析
g o nd n AP g o r up a CP up. s lso re ilb o d a nayss heo c ie c ffiu e o nnv svem e ha ia e tlto r Re ut fa tra l o g sa l i,t c Bx n e o a lr fno i a i c n c lv n iain
呼吸 暂 停 锈 更奄 效 关键 词 :
l 来儿 科杂 志 ,023 ( :7— 81 冁 2 1 .09 89 8 l )
鼻 塞 式 同步 间歇指 令通 气 ; 鼻塞 式持 续气 道 正压 通气 ; 肺透 明膜 病 ; 新 生儿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0-6 62 1)90 7-3 0 03 0(0 20—890
p st ear yp es r e t aini h rame to y l eme r n ie s nn o ae 删 o iv iwa r su ev n i t ntete t n fh ai mb a edsa ei e n ts i l o n
JeBi, ANG - i- n HU Qi
临 床儿科杂 志 第 3 卷第 9 2 1 年 9 J l P da V 1 0 N . e . 1 O 期 02 月 C i eit o. o n r 3 9Sp2 2 0

89・ 7
d i 03 6/ .s. 0 —6 6 0 20 .1 o: . 9 jsn1 03 0 . 1 . 塞式 同步 间歇指令通 气和持续气道正 压通气在 治疗 新 生J J 透明膜病 中的疗效分析 ] L@
吴杰斌’ 黄启 凌 李传景 许 红 李 莹莹 宿州市立 医院新 生儿科 安徽医科大学宿州临 床学 院 ( 安徽宿 州 2 4 0) 3 00

无创高频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对比

无创高频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对比

无创高频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对比孔萤;王杨;戴立英;张健【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高频通气(nHF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入住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4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分为nHFV组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及氧合指数(OI)等指标变化,观察治疗后的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12、24 h,nHFV组PaO2、PaCO2、OI与nCP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HFV组通气时间(35.1±17.3)h少于nCPAP组(47.9±2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为有创通气nHFV组3例,nCPAP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颅内出血nHFV组12例,nCPAP组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两组均未发生肺气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 nHFV能有效的降低PaCO2并提高PaO2,并发症未见增加,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无创通气模式.【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9(048)006【总页数】4页(P973-975,979)【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婴儿,早产;高频通气;连续气道正压通气【作者】孔萤;王杨;戴立英;张健【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01;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合肥23005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01;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合肥230051;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合肥2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38无创高频通气(nasal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nHFV)是一种新型的呼吸支持模式,该模式通过经鼻通气管、面罩或鼻咽管将振荡压力波作用于肺部而发挥呼吸支持作用[1-2]。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探讨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探讨

i t i v e a i r w a y p r e s s u r e ( N C P A P ) . he T e ic f a c y a n d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t h e g r o u p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n u mb e r o f c a s e s o f t r a —
2 01 3 N0. 2  ̄7
e i g n Me d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口固 — ■ ■ ■ 置 硼
鼻塞 式无刨 同步 间歇指 令通 气治疗新 生儿肺透 明膜 病 的疗 效探 讨
张爱珍 朱玉芳 何 青 李宏云 曹 庭 4 1 5 0 0 3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 民医院新生儿科 , 湖南 常德
c h e l a i n t u b a t i o n a n d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p n e a o f he t NS I MV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l e s s ha t n ho t s e o f he t C P AP ro g u p , t h e t i me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v e n t i l a t i o n w a s o b v i o u s l y s h o t r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C P A P g r o u p , t h e d i f e r e n c e s 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 P < 0 . 0 5 ) . T h e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54例的临床分析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54例的临床分析
2 0 3 1 : 6—2 . 0 3, 0( ) 2 8
[ ] 杨 菁 .宫 腔 镜诊 断 与手 术 图谱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 2 M] 人
20 0 7:1 5— 1 7 7 7 .
冯 缵 冲 .官 腔 镜 在 不 孕 症 中 的应 用 [ ] J .国 外 医学 计 划 生 育 分
P AXE S,S ENT L P,CAT T EL A ANI A R,e 1 E d s o i r a— t . n oc pct t a e
mel fit ueieah s n [ ] CI x bt yeo, n nr t n dei s J . I Ep O s tG ncl o 献
[ ] 关铮.现代宫腔镜诊断治疗学 [ .北 京 : 民军 医出版社 , 1 M] 人
2 01 8 0 :1 9—1 3. 9
i eti [ ] l x bt yeo, 0 3 3 ( ) 2 2 . n rly J .Ci E pO s t n cl 20 , 0 1 : 3— 5 f it n eG
结果
5 患儿 , 4例 转为 SMV5例 , 4 I 余 9例顺利撤 除 n I 。结论 SMV
n I V能有效对新 生儿肺透 明膜病进行呼 吸 SM
支持 , 显 改善 其 低 氧 血 症 。 明
【 关键词 】 鼻塞式 同步间歇指令通 气;新生儿肺透 明膜病 ; 无创性机械通气
新 生 儿 肺 透 明 膜 病 ( yl e me rn i ae h ai mba e ds s , n e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 料 我 院 新 生 儿 科 2 0 . 0 9年 1月 至 2 1 00
H ) MD 又称 新 生 儿 呼 吸窘 迫 综 合 征 ( ent si t y noa lepr o ar a r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比较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比较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比较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nCPAP 在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比较。

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30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各15例。

两组均在雾化吸入解痉平喘、拍背吸痰、抗感染、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于出现呼吸衰竭时分别予nIPPV治疗和nCPAP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 h、12 h及24 h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失败后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例数。

结果:nIPPV组于治疗4 h、12 h、24 h后心率、动脉血pH值、血气分析PaCO2、PaO2、SpO2与nCPAP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nIPPV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明显少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nIPPV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能较快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毛细支气管炎;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多见于1~6个月的婴儿,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1]。

呼吸衰竭为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及时选择合理有效的救治措施尤为关键[2]。

本研究分析nIPPV 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30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除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入院后直接给予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者),均符合第7版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1]。

所有患儿年龄1~6个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IPPV组和鼻导管组,nIPPV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3个月者10例,4~6个月者5例,平均3.4个月,Ⅰ型呼吸衰竭8例,Ⅱ型呼吸衰竭7例,心力衰竭10例;nCPAP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3个月者9例,4~6个月者6例,平均3.8个月,Ⅰ型呼吸衰竭9例,Ⅱ型呼吸衰竭6例,心力衰竭9例。

NIPPV在初始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NIPPV在初始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文章编号:WHR2020094058NIPPV在初始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田小云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甘肃庆阳 745000【摘 要】目的:分析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NIPPV初始治疗的效果。

方法:在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选取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早产儿进行编号后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pH、PaO2、PaCO2、氧合指数、撤机时间、有创辅助呼吸时间以及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

结果:研究组pH、PaO2、PaCO2,氧合指数比对照组更优(犘<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撤机时间(5.94±1.32)d、有创辅助呼吸时间(33.61±4.82)h明显缩短(犘<0.05);研究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显著(犘<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比对照组低(犘<0.05)。

结论: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NIPPV初始治疗,可以改善临床指标,缩短撤机时间,减少有创辅助呼吸时间,降低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IPPV初始治疗;治疗效果;并发症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最常见的疾病,胎龄越小,发病风险越高[1]。

该病的主要病因是早产,肺部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在缺乏的情况下导致肺泡开放,呼吸的气体不能进入肺部,当肺泡迅速塌陷时,而下一次吸气肺泡也很难打开,所以会引起早产儿呼吸困难,最后出现紫绀,甚至呼吸衰竭[2]。

该病死亡率较高,因此及时给予呼吸干预治疗是挽救早产儿生命的主要方法。

本研究在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选取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NIPPV初始治疗的效果。

无创高频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无创高频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无创高频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高频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36例NRDS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参考组(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间入院,n=18)与观察组(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入院,n=18)。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参考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常频机械通气,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高频通气。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对比两组随访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吸时间(Te)、潮气量(V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O2、FiO2、OI均较参考组低,PaO2较参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RR较参考组少,Ti、Te较参考组短,VT较参考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较参考组的16.67%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1,P>0.05)。

结论无创高频通气既能改善NRDS患儿的血气指标,又能增强其潮气呼吸肺功能,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无创高频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前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在早产儿中较为常见,发病率约为5/10万,且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此病的发生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相关,患病后机体肺泡功能残气量降低,肺部通气功能受限,如未及时干预,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可导致血气指标异常,甚至引起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影响患儿预后[1]。

针对NEDS的病因,临床常采用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配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缓解缺氧症状,但常频呼吸机为有创操作,长期使用会增加肺部损伤风险,对血气分析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防治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接收72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辅以针对性护理),各36例。

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口干咽燥、皮肤红肿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氧时间、上机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NRDS防治过程中无创呼吸机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进程。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呼吸机;护理干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通常是因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起,具有极高的致死风险,患儿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皮肤青紫,在早产儿群体中多见,需要尽快实施呼吸支持治疗,以挽救患儿生命,合理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辅助临床疗效提升的重要手段[1]。

但是,常规护理内容简单,针对性欠缺,亟需探讨一种更加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

针对性护理近年来应用广泛,在NRDS患儿无创呼吸机治疗中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NRDS患儿,纳入于2022年1月-2023年4月,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设为对照组(n=36)、观察组(n=36),其中对照组22例男性、14例女性,日龄1-7d,平均(4.15±0.56)d;出生体重2022-2791g,平均(2518.35±134.12)g。

观察组中20例男性、16例女性,日龄1-9d,平均(4.23±0.62)d;出生体重2018-2776g,平均(2507.33±131.43)g。

应用适应性支持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医学科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

应用适应性支持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医学科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

应用适应性支持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医学科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通气治疗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来说,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帮助他们维持足够的氧气供应,从而减轻呼吸负担,促进康复。

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是常见的通气模式。

那么这两种通气模式在治疗重症医学科呼吸衰竭患者中究竟哪种效果更好呢?本文将对这两种通气模式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应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这两种通气模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应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是一种通过自主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的变化来调整通气支持水平的通气模式。

在ASV模式下,通气机会根据患者的呼吸模式和肺功能状态进行动态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通气支持水平。

ASV模式适用于需要较高通气支持的患者,能够减少呼吸机相关的并发症,提高通气效果。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是一种常规通气模式,通气机以固定的频率向患者输送通气支持,同时允许患者自主呼吸。

在SIMV模式下,患者的自主呼吸与通气机的通气支持可以同步进行,从而减少机械通气对患者的影响,让患者更容易脱机。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两种通气模式在治疗重症医学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对于氧合效果的比较。

研究发现,ASV模式相对于SIMV模式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氧合策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不同肺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氧合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而SIMV模式的氧合效果受限于固定的通气频率和潮气量,无法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在氧合效果上稍显不足。

对于通气效果的比较。

ASV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进行动态调整,提高通气效果,减少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的发生。

而SIMV模式的通气效果受限于固定的通气支持水平,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通气需求,导致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的情况发生。

NIPPV模式和NCPAP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对比分析

NIPPV模式和NCPAP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对比分析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DOI:10.16662/ki.1674-0742.2020.25.010NIPPV 模式和NCPAP 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对比分析张兴宇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江苏连云港222000[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模式与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影响。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

两组患儿分别给予NIPPV 模式与N-CPAP 模式治疗。

通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呼吸频率、撤机时间、总吸氧时间与血氧状态,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RR(55.35±5.32)L/min、撤机时间(6.84±2.07)d、总吸氧时间(7.22±3.39)d 优于对照组(t=3.524、6.781、7.056,P<0.05);试验组治疗后PaCO 2(48.37±2.31)mmHg、PaO 2(75.67±3.25)mmHg 及P/F(289.75±16.89)指标优于对照组(t=7.161、8.934、11.821,P<0.05)。

结论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明显优于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N-CPAP)模式,有效改善了患儿的肺功能与血氧状态,缩减撤机时间及总吸氧时间,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N-CPAP );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 )模式[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20)09(a)-0010-03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IPPV Mode and NCPAP Mode in the Treatment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ZHANG Xing-yu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City,Lianyungang,Jiangsu Province,22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noninvasive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mode and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mode o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Methods A total of 100infants with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to December 2019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xperimental group (50cases)and control group (50cases).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NIPPV mode and N-CPAP mode.By observing the respiratory rate,weaning time,total oxygen inhalation time and blood oxygen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experimental group RR (55.35±5.32)L/min,weaning time (6.84±2.07)d,and total oxygen inhalation time(7.22±3.39)d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3.524,6.781,7.056,P<0.05);PaCO 2(48.37±2.31)mmHg,PaO 2(75.67±3.25)mmHgand P/F (289.75±16.89)index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7.161,8.934,11.821,P<0.05).Conclusion The non-invasive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mode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mode,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atient’s lung function and blood oxygen status,and reduces the weaning time and the total oxygen inhalation time,it is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Newborn;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Non-invasive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NIPPV)mode[作者简介]张兴宇(1983-),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新生儿疾病。

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临床应用建议

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临床应用建议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NIPPV或SNIPPV注意事项
(5)NIPPV或SNIPPV比NCPAP可能 更易导致腹胀、气胸,因此需要根据患 儿病情及时调整PIP及PEEP,密切监测 胃肠道、肺部情况。
NIPPV或SNIPPV可增加功能残气量、增加潮 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支 持肺泡扩张,可用于替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气。
NIPPV或SNIPPV应用指征
(1)早产儿呼吸暂停; (2)新生儿RDS的初始治疗以及RDS 患儿应用PS拔出气管导管后呼吸支持; (3)有创机械通气拔出气管导管后出 现的明显三凹征和(或)呼吸窘迫;
NIPPV或SNIPPV定义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或经鼻同 步间歇正压通气(SNIPPV)是在 NCPAP的基础上给予一定频率间歇正压 的呼吸支持模式。 NIPPV同步技术仍是一个难题。无创神 经调节辅助通气(non-invasive 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NIV-NAVA) 同步技术正在临床研究中。
4 5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heated 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 HHHFNC或称 HFNC)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NHFOV)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制定背景】
BiPAP参数调节
低压水平4~6 cmH2O,高压水平8~10 cmH2O,高压水平维持时间为0.5~1.0 s, 压力转换频率为10~30次/min,高、低压 差距≤4 cmH2O[10]; FiO2根据维持TcSO2进行调节,范围为 0.21~0.40。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儿病情的变化随 时调整通气参数,最终达到缓解气促、 减慢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和改善动脉 血气值的目的。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固尔舒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固尔舒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固尔舒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马文彬;郑丽文;林金波【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1(14)14【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采取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联合固尔舒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68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对照组采取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固尔舒治疗,观察组采取NSIMV联合固尔舒治疗。

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12、24 h后血气指标、肺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干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2组血气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24 h,2组Pa O2、Sa O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加明显(P <0.05),2组Pa CO2较治疗前依次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多(P <0.05);治疗前2组OI值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12、24 h 后,2组OI值均依次上升,且观察组OI值大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治疗干预成功率为94.12%,对照组为6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3,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6,P <0.05),鼻损伤率、腹胀发生率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RDS患儿采取NSIMV联合固尔舒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160-161)【作者】马文彬;郑丽文;林金波【作者单位】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儿科;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2.珂立苏联合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9例疗效观察3.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调节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4.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调节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5.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 2 0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无创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n S I M V ) 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R D S ) 初始治疗 中的作用和联
用珂 立苏 的最佳 时 间窗。 方法 回顾性分 析两家 医院新 生儿重症监 护病房 2 0 1 2 年9 月~ 2 0 1 4 年8 月收治 的 1 4 8 例
单纯 n S I M V组 比较 , 初始 n S I M V失败 、 腹胀、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N E C ) 、 早产儿视 网膜病( R O P ) 、 肺炎 、 败 血症 、 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 B P D ) 的发生率 ( %)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但n S I M V治疗 2 ~ 4 h , 再给予珂 立苏 , 血气分析和上述结果发生显著改变 , 其中初始 n S I M V失败、 N E C 、 R O P 、 B P D的最低发生率分别 为 2 3 . 8 %、
8 . 3 %、 1 9 . 0 %、 8 . 3 %。 结论 n S I M V作 为 早 产儿 R D S的初 始 治疗模 式 , 能 减 少使 用有 创 机 械通 气 和珂 立 苏 , 降低
R D S 并发症的发生率 ; 先使用 n S I M V 2  ̄ 4 h , 再给予珂立苏 , 可显著改善 R D S 预后 , 起到更好的疗效。 【 关键词】 鼻无创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珂立苏; 早产儿
早产儿 R D S 患者的I I 缶 床资料, 根据是否使用了珂立苏分为 n S I M V + 珂立苏组 1 0 5 例和单纯 n S I M V组 4 3 例; 再按
使用珂立苏的时间不同 , 将n S I M V + 珂立苏组分为①~ ⑤五个小组 。 比较其治疗结果 。 结果 n S I M V + 珂立苏组与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n a s a l n o n — i n v a s i v e s y n c h r o n i z e d i n t e r mi t t e n t ma n d a t o r y v e n t i l a t i o n ( n S I MV ) a s a p i r ma y r t r e a t m e n t i n p r e m a t u r e i n f a n t s w i t h r e s p i r a t o y r d i s t r e s s s y n d om r e ( R DS ) a n d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o p t i ma l
wi t h r e s pi r a t o r y d i s t r e s s s y n dr o me
肼N Y a n z h o u L I J i h o n f L I UUn g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o n a t o l o g y , Z h u z h o u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Af fi l i a t e d t o C h a n g s h a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Z h u z h o u 4 1 2 0 0 0 ,
【 中图分 类号】R 7 2 2 . 6 【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 编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5 ) 0 9 — 0 0 0 8 — 0 4
An a n a l y s i s o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n a s a l n o n- i n v a s i v e s y n c h r o n i z e d i n t e r mi t - t e n t ma n d a t o r y v e n t i l a t i o n a s a p r i ma r y t r e a t me n t i n p r e ma t u r e i n f a n t s
C h i n a ;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o n a t o l o g y , Hu’ n a n Pr o v i n c e Tr a d i t o n l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Ho s p i t l, a Zh u z h o u 41 2 0 0 0 ,Ch i n a
t i me wi n d o w o f c o mb i n e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a l s u r f . Me t h o d s R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ly a s i s wa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中 国 现 代 医 生2 0 1 5 年 3 月 第 5 3 卷 第 9 期
经鼻无创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 综合征 初始治疗 中的应用 分析
范燕舟 李 继红 刘 玲
1 . 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 湖南株洲
4 1 2 0 0 0 ; 2 . 湖南省直 中医医院新生儿科 , 湖南株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