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立体显示与交互设备-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 听觉子系统:听觉子系统是根据声音到达两耳强 度的相位差来区别声音的方向,同时还依赖于每 个人的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既人的因 素。虚拟环境中的虚拟声音是通过立体声设备输 出的。它的典型传感器是立体声耳机,以及空间 扬声器阵列系统。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 触觉子系统:像真实世界中一样,虚拟世界的物 体对象有纹理/有形状,虚拟手能感知这一切, 并有力量反馈。目前对触觉子系统的研制还处于 起步阶段,已经应用的只有数据手套上的压力传 感器。其原理是,数据手套上有一块特殊材料制 成的薄片,当参与者在虚拟世界中用虚拟手碰到 物体时,将有电流通过薄片并使其弯曲,从而给 人压力感。当然,这只是对触觉的简单模拟,高 级触觉传感器还有待近一步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
Contents
1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2 立体显示原理 3 立体显示设备 4 三维位置跟踪设备 5 人机交互设备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 虚拟现实技术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 ❖ 人机交互的两个方面
▪ 人作用于虚拟环境(行为模型); ▪ 人感知虚拟环境(感知模型);
❖ 吉布森(J.J.Gibson)的人类感知系统模型
Contents
1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2 立体显示原理 3 立体显示设备 4 三维位置跟踪设备 5 人机交互设备
我们希望在计算机上看到:立体图
立体图形使我们更方便地:认识事物
立体图形使我们更逼真地 ——模拟
立体图形使我们更形象地 ——构造
在虚拟环境中,仿真系统应提
立体图 供具如有何高在质计量算、机实上时看、到交:互作用的
立体显示原理
负视差,物体 在屏幕前面
❖ 立体图像对:在投影 面上投影两个位置略 有不同的图像,使之 形成双目视差(立体 图像对之间的水平距 离)
正视差,物体 在屏幕后面
负视差及正视差图
立体显示原理
立体透视投影方法
对同一场景用左右两 个视点分别计算,产生具 有视差的两幅图像。借助 外设使双眼只能看到与之 对应的图像,对于场景中 的某一点,左右眼看到的 都是屏幕上的两个点,期 延长线交于三维空间中的 一点上,从而产生空间距 离感。
三维立体图形,以增强真实感。
立体显示原理
❖ 人眼的结构 ❖ 立体感觉 ❖ 计算机立体图的产生 ❖ 立体显示方法 ❖ 虚拟系统的观察方法
一个事实: • 自然界是立体的 • 人眼观察时成像在平面眼球上 • 人感觉到立体图像 • ???观察方法
立体显示原理
两套神经系统
• 人的左右眼各有一套神经系统,
可以看作两个相对独立的传感器。 两套神经系统在大脑前有一个交叉 点,并且在交叉点后分开。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 感知与行为系统概念模型 ❖ 人类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来感知外
界环境及变化的,他们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模/用 嘴尝等方式与环境交互。因此,在感知系统的概 念模型中,Gibson把感知系统划分成方向/听觉/ 触觉/嗅觉及视觉等6个子系统,并分别列出了这 些子系统的行为方式/接受单元/器官模拟/器官行 为/刺激元及外部信息。
• 两眼的图像交叉传递,通过交
叉神经处分别进入大脑,然后在大 脑内合成。
立体显示原理
要设计图形显示设备,必须先了解人类的视觉系 统。一个有效的图形显示设备需要使它的图像特 性与人类观察到的合成场景相匹配。
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如下:
立体显示原理
人类立体视觉的生理模型
立体显示原理
人类立体视觉的生理模型
立体显示原理
全息技术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 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 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 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再现的图像立 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
2.5D“全息”投影效果
全息眼镜
Contents
1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2 立体显示原理 3 立体显示设备 4 三维位置跟踪设备 5 人机交互设备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触觉/力感反馈系统
❖ Pairick在进行人类因素实验来检测它的反馈系统时 发现,在简单的双指活动场景中,将触觉反馈和视 频显示综合起来,其感知性能比仅使用视频显示要 提高10%;当视频失效时(模拟低能见度),附加 触觉反馈则会使感知性能提高30%。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人类作用行为
左视图-红视点
右视图-蓝视点
立体显示原理
双眼立体视图成像流程图
开始绘制图形
设置图形旋转角度
计算并绘制右视图及同步图形
左右视图转换频率控制 计算并绘制右视图及同步图形
立体显示原理
分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 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 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 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 左、右像叠合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 的视觉效果。
立体显示原理
深度的信息
观察近物时,因为两只眼睛要看同一处,眼 就要向内(向脸的中心线)转动。物体离脸越近, 眼睛的转动就越多。因此,眼球转动的多少就提供 了深度的信息。
眼睛为看清一个物体,要调节晶状体使得物 体的图像能清晰地聚焦在眼底上,这种调节过程也 能提供一些深度的线索。
大脑对距离和深度信息的解 释使人对物体有立体的感觉
立体显示原理
分时技术是将两套画面在不同的时间播放,显示器在 第一次刷新时播放左眼画面,同时用专用的眼镜遮住 观看者的右眼,下一次刷新时播放右眼画面,并遮住 观看者的左眼。按照上述方法将两套画面以极快的速 度切换,在人眼视觉暂留特性的作用下就合成了连续 的画面。
立体显示原理
在显示器前端加上光栅,光栅的功能是要挡光, 让左眼透过光栅时只能看到部分的画面;右眼也 只能看到另外一半的画面,于是就能让左右眼看 到不同影像并形成立体,此时无需佩戴眼镜。
基 统于 硬头 件盔 配显 置示
器 的
系
VR
虚拟系统 生成设备
交互
感知设备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虚拟系统生成设备的类型
虚拟系统生成设备是一台或多台高性能 计算机,可分为三类: 高性能个人计算机 高性能图形工作站 分布式异构计算机的VR系统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生成设备的主要功能:
视觉通道信号的生成与显示(建模与绘制) 听觉通道信号的生成与显示(声音生成与播 放) 触觉与力觉通道信号的生成与显示(力的建 模与反馈) 支持实时人机交互的功能(三维空间定位、 碰撞检测、语音识别、人机实时对话)。
人类感官感知
系统 行为方式 接收单元 器官解剖
定向
姿态和方 机械和重力感 耳的前厅器向Biblioteka 受器官听觉
听 机械式感受器 耳蜗
器官行为 人体平衡 声音定向
刺激源
外部信息
引力和加速 度
引力或加速度方向
空气中的振 振动事件的性质和
动
位置
触觉
触摸
机械、热和动 皮肤、关节、 觉感受器 肌肉和筋腱
多种探测, 包括肢体、 皮肤和舌头
线性透视) 纹理:近处的物体的纹理比较清晰。
立体显示原理 运动深度线索
当观察者用一只眼睛看几个物体时,如 果它们之间没有相互遮挡的话,很难判断物体 的远近。但当左右移动头部时,物体的远近就 很容易判断了:近处的物体在观察者看来移动 得快,而远处的物体则移动得慢一些。
立体显示原理
生理上的深度线索
小、形状、距
全身运动 聚焦、扫瞄
离、位置、颜色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人类感官感知的激励
❖人类感官感知的计算机及虚拟现实设备输出信息
▪ 实时的三维计算机图形图像; ▪ 实时的三维虚拟声; ▪ 触觉、力觉反馈; ▪ 参与者感受的动感; ▪ 其它感知(如嗅觉等)。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 视觉子系统:视觉子系统利用双眼视觉的微小视 差,获得深度感知,它的典型传感器是立体显示 器,如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头盔显示器(HMD) 和支架式显示器(BOOM)。立体显示器是虚拟 现实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参与者沉浸于虚 拟世界的主要的交互手段。
立体显示原理
静态图像中的深度线索 五个方面:明暗、重叠、尺寸、角度、纹理。
(测试视网膜的图像差、纹理梯度、图像大小)
图像中物体的明暗变化以及阴影等 重叠:当观察者看到甲物体的一部分被乙物体遮住,
即知乙物体较近。 尺寸的大小:同样的物体,离观察者越近尺寸越大。 投影:利用物体上直线的投影角度来判断距离(称为
立体显示原理
立体显示使人在虚拟世界里具有更强的沉浸感。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有: 分色技术 分光技术 分时技术 光栅技术 全息显示技术
立体显示原理
分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让某些颜色的光只进入左 眼,另一部分只进入右眼。人眼睛中的感光细胞 共有4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感觉亮度的细胞,另 外3种用于感知颜色,分别可以感知红、绿、蓝三 种波长的光,感知其他颜色是根据这3种颜色推理 出来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演示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感知设备
功能: 将VR系统各类感知模型转变为人能接受的 多通道刺激信号的设备。 感知包括:视、听、触、嗅、味觉等多种通道。 视觉感知设备:立体宽视场图形显示器(沉浸式和非沉浸式 );
沉浸式 非沉浸式
头盔显示器(HMD) 吊杆式(Boom) 洞穴式(CAVE) 桌面立体显示器 墙式立体显示器
立体显示设备
虚拟系统的观察方法
感觉良好的虚拟环境中,用户的视场在水 平方向至少要有110°,垂直方向60°,还应该 有不小于30°的双目立体重叠。要产生真正的 立体视觉效果,需要采用合适的观察设备,使 两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形。常用的方法有红、 蓝眼镜方法、液晶眼镜方法和头盔等。
立体显示原理
计算机立体图的产生
❖ 立体图产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深度信息的恢复来实现。 ❖ 立体图产生的方法:对同一场景分别绘制出对应于左右双 眼的不同图像。他们具有一定的视差,让观察者的左右眼接受 各自的图像,从而保存了深度信息。
。 如右图,人两眼有 4 - 6cm的距离,所以 实际上看物体时两只眼睛中的图像是有差 别的。两幅不同图像输送到大脑后,看到 的是有景深的图像。这就是计算机和投影 系统的立体成像原理。
响应式工作台
封闭式、透视式
四面、五面、六面 平面宽屏幕 180度环状 单屏幕 双屏幕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感知设备
听觉感知设备:三维声音播放设备,有:
耳机式、双扬声器组和多扬声器组三种。通常由专用声卡 将单通道声源信号 触觉(力觉)感知设备:触觉(力觉)反馈装置。 触觉包含的感知内容:接触感、质感、纹理感、温度; 力感知设备要求:反馈力的大小和方向(较成熟)。
立体显示原理
立体感觉
因为两幅图像存在体视,视网膜对这两 幅不同的视图进行解释,大脑通过眼球运 动、调整,感知到生理深度暗示,综合两 幅图像的信息,并将其组合成一个立体景 象,从而产生立体感。这就是双目立体视 觉的基本原理。
立体显示原理
深度(距离)线索的获得
大脑从四个方面获得深度(距离)线索: •双目立体视觉深度线索; •静态图像中的深度线索; •运动造成的深度线索; •生理上的深度线索
组织变形, 关节形态和 肌肉纤维的
拉伸
所接触物体表 面和形状、物态 固体性、粘性、
热、冷
味/嗅 觉
味 嗅
化学和机械感 受器,化学感
受器
口腔(嘴) 鼻腔(鼻子)
滋味 气味
食物的化学
性质 营养和生化价值,
蒸汽的化学
气味性质
性质
视觉机制, 调节瞳孔、
景观、物体的大
视觉
看
光学感受器 包括眼睛和 调节注视、
光
立体显示原理
立体图像的产生
使用红蓝滤色眼镜即可实现。
其原理是:由于红蓝滤光片吸收了其它光线, 只能让相同颜色的光线透过,因此左、右两眼各透 过不同颜色的光。
用户戴上立体眼镜(红蓝滤色眼镜),保证每只 眼睛各看一张图,利用双目视差,即可获得有深度 感的三维立体虚像。
立体显示原理 利用红蓝交替视点产生立体视图效果演示
❖ 从生理角度,当观察者看近处物体时,因为 两只眼睛要看同一处,眼球就要向内(向脸 的中心线)转动。物体离脸越近,眼镜的转 动就越多。因此,眼球转动的多少就提供了 深度的信息。
❖ 从眼睛聚焦的过程来看,为看清一个物体, 眼镜要调节晶状体使得物体的像能清晰地聚 焦在眼底上,这种调节过程也能提供一些深 度的线索。
❖ 人对虚拟环境的作用
• 主动视听 • 抓、握、推、举、踢…… • 语音交流 • 做表情 • ……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组成
人类作用行为
❖ 人对计算机的多维输入信息
▪ 手及身体的位置、姿态信息; ▪ 眼位及头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 语言及语音输入信息; ▪ 其它信息(如人的手势、面部表情等)。
系 统 组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