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社会实践活动_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七巧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活动的经验。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制作、拼摆七巧板,并能用七巧板拼出学过的图形。

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出图案,积累有关图形经验。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通过一副七巧板实物,娓娓导入,轻松自然。

师引导:你了解七巧板的历史吗?会不会制作一副七巧板?想不想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

(板书课题)
2.介绍七巧板的历史: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有“唐图”的美称.七巧板起源于宋代,创始人是黄伯思,最早称作“燕几图”. 它拼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图形,形拟各种自然事物。

七巧板不但流传于中国,而且在19世纪初,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魔板”或“唐图”。

环节二:动手操作,引入七巧板
活动一:制作一副七巧板
用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对折四次,然后比照所给图画实线,这样把这张正方形纸分成了七部分。

活动二:寻找七巧板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
1.七巧板由哪几个几何图形组成?这些图形中,你能找到几对面积相等的图形?
2.标出七巧板每一块中各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我们通过刚才的活动不但认识了七巧板的构成,而且也找出了里面蕴含的数学知识,在充分了解七巧板的基础上,咱们把这张正方形纸沿刚才所画的实线剪开,制成一副七巧板吧。

环节三:引导建构,感悟七巧板。

活动三:拼一拼
1.选两块拼图
选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你熟悉的图形。

学生拼图后展示、交流,看看拼成了哪些图形?
总结:你看拼图多有意思,两块同样的三角形,拼出了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几种图形。

引导:用两块就能拼出这么多图形,如果用三块,你觉得会拼出哪些图形呢?
2.选三块拼图
现在请同学们选出三块板拼一拼,拼好小组之间交流,看看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是不是拼出了更多的图形。

学生操作,巡视交流。

让学生把拼好的图形上台展示。

其他同学给予他们热烈地掌声。

引导:七巧板的三块就有那么多的变化,如果选跟多的块数,拼法会更多?大家可以试一试。

3.任意选择拼图
先让他们尝试,然后提出问题:你能把全部的板都用上能拼出三角形和正方形吗?左三排拼三角形,右三排拼正方形,看谁拼的又快又准确?
活动四:想一想,创一创
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并展示给同学。

同学们上台展示,他们迎来了阵阵的掌声。

有的同学拼出了动物,有的同学拼出了数字,有的同学拼出了物品,他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环节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完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新的收获?
作业:1.有电脑的同学可以玩一下七巧板游戏,拼出自己喜爱的图案。

2.关于七巧板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请你和几位同学合作完成一篇关于七巧板
的论文(查阅资料)。

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比较强烈,对综合实践课程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开始使用七巧板进行拼图活动,大多数学生对它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当时的活动具有盲目性,缺乏思考。

本册已经学习了平行、垂直等内容,学生有条件对七巧板进行有条理、有逻辑的数学思考,可是我预计在活动中学生只对拼图感兴趣,不善于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拼图规律,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从事数学活动、数学思考的活动经验,有利于对七巧板进行再活动、再思考。

效果分析
本课的重难点是制作、拼摆七巧板,能用七巧板拼出学过的图形并能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出图案,积累有关图形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个任务,首先由非常轻松自然的几个问题导入本课,接着让学生了解了七巧板的历史,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本堂课通过让学生比一比、看一看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七巧板的特征。

接着在积极动脑、动手的活动中学生们自主选择七巧板的块数拼出学过的几何图形,接着让学生上台展示,同学们给他以热烈的掌声。

后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拼出较难拼出的图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总体来说这堂综合与实践课是非常成功的。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节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以活动课的形式呈现角、边及图形等有关内容的综合应用。

旨在通过七巧板的认识、拼、摆和制作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活动经历和体验。

学生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图形,基于学生们现阶段的求知欲很强烈,不但使他们发现七巧板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拼图规律,而且可以从七巧板的制作过程和鼓励他们自主探索七巧板以及其基本图形的性质来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一系列活动中,使学生经历一个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评测练习
1、用多块拼板拼同一图形的游戏
请你分别用2块、3块、4块、5块、6块、7块拼板拼出正方形。

请你分别用2块、3块、4块、5块、6块、7块拼板拼出梯形。

请你分别用2块、3块、4块、5块、6块、7块拼板拼出平行四边形。

2、移动变图形游戏
请你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正方形。

请你移动最少的拼板数,将正方形变为一个长方形。

请你移动最少的拼板数,将长方形变为一个三角形。

请你移动最少的拼板数,将三角形变为一个梯形。

请你移动最少的拼板数,将梯形变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与实践课程,本课以七巧板为活动的载体,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行、垂直等知识的理解,力图通过拼图、思考等环节深化学生对七巧板的认识,立足于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七巧板、解决相关问题,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

一、比较成功之处
1.情境导入成功。

娓娓导入,给学生轻松自然地感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融入课堂。

2.重过程与方法。

整个课堂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实践,积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相互欣赏,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验了教与学的乐趣。

3.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探究、实践,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主动探索,合作与创新的精神。

二、不足之处
本课虽能做到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紧扣重难点,活动过程完整,但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1)要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升华。

多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联系。

(2)还要把上台展示的机会留给更多的同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反思,我将把这堂课收获的经验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也会把今天这堂课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尽可能地避免。

我会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力求把课上的更好。

课标分析
【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活动的经验。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制作、拼摆七巧板,并能用七巧板拼出学过的图形。

【教学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出图案,积累有关图形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