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 . 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
(苏渊雷)
B . 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 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
(范文澜)
C . 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
(郭沫若)
D . 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
(梁启超)
2. (2分) (2018高二上·深圳月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于是从武帝以后,汉代的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以下的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 法家思想的确立
B . 黄老之学被推崇
C .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 程朱理学的盛行
3. (2分) (2017高二上·重庆期中)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
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
”以上思想及活动()
A . 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
B . 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 . 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础
D . 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
4. (2分) (2016高二上·赤峰月考) 王夫之认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
王夫之的思想主要体现了()
A . 长期闭关锁国引发的不满
B . 商品经济发展下人性的萌动
C . 外来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D . 明清时面临外来侵略的危险
5. (2分) (2016高三上·巴彦期中)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A .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 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 . “美德即知识”
D .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6. (2分)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了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这里重新恢复的“真理”是指
A . 专制主义
B . 自由主义
C . 理性主义
D . 人文主义
7. (2分) (2020高二下·成都开学考) 以下是有关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部分示意图。
决定该内涵发展的因素是()
A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 政治制度中的民主化程度
C . 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D . 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状况
8. (2分) (2020高三下·安达月考)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 . 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B . 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 . 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D . 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9. (2分)(2020·珠海模拟) 《水浒传》被一些官员咒为“诲盗之书”;清代俞万春作《荡寇志》,以108好汉都被杀死来作结;清政府曾三禁《水浒传》。
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 . 受到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
B . 启蒙思想借助艺术方式传播
C . 传统文化渗人民众的日常生活
D . 政治立场影响人们解读文学
10. (2分)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的播出掀起了一股戏曲热,使大家对中国戏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以下关于中国戏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梅兰芳扮演的是青衣
B . 京剧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戏曲形式
C . 古代戏曲的源头是傩戏
D . 南戏主要盛行于官宦阶层
11. (2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可见达尔文主义推动了()
A . 殖民扩张
B . 宗教改革
C . 工业革命
D . 启蒙运动
12. (2分)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
该理论是()
A . 经典力学
B . 进化论
C . 相对论
D . 量子论
13. (2分)(2016·盘山模拟) 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提出,全球化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从1492年到1800年,让世界从“大号”缩小到“中号”;第二个时代从1800年到2000年,让世界从“中号”缩小到“小号”;2000年以后是第三个时代,使世界变得更为扁平化。
第三个时代使世界变得更为扁平化的关键因素是()
A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B . 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
C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两极格局结束的推动
14. (2分) (2017高三上·衡阳月考)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 .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 .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 .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 . 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15. (2分)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其主要作用是()
A .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
B . 改变无病呻吟的文学状况
C . 动摇传统的意识形态
D . 为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16. (2分)“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共将尽心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这番话的意图是()
A . 继续维护同国民党的合作,建立新中国
B . 尽量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
C . 维护孙中山的历史地位
D .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7. (2分)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 . 武装反抗的策略
B .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 . 井冈山道路
18. (2分) (2017高一下·徐州期中)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
”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南方谈话”
C . “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 . 中共十五大
19. (2分)从“两弹一星”、“一箭多星”、载人航天到“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等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其必要的前提和原因有()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②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
③正确的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
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⑤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20. (2分)“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A .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 . 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 . 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 .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1. (2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A . 新中国建立初期
B . “大跃进”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22. (2分)(2017·成都模拟) 1874年,巴黎一小撮举止落拓的年轻人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对“感官印象”的推崇和对外在的光色瞬间的捕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美学世界。
这一“美学世界”()
A . 得到当时主流美术界认可
B . 表露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 . 诞生出莫奈等美术界大师
D .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无情
23. (2分)甲壳虫乐队或译为披头士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一个乐队赢得过如此热烈持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热潮,以至创造了一个时代。
该乐队属于()
A . 爵士乐
B . 黑人音乐
C . 摇滚乐
D . 蓝调
24. (2分)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
A . 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 . 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 . 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 . 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25. (2分)领导推翻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的是()
A . 亚里士多德
B . 梭伦
C . 克利斯提尼
D . 伯利克里
26. (2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以下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①颁布“解负令”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7. (2分) (2016高二下·通榆期中)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最本质不同在于()
A . 出现的根本原因
B . 代表的阶级利益
C . 产生的社会影响
D . 改革的具体措施
28. (2分) (2016高二上·长春期末) 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
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 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 . 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 . 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 . 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29. (2分)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 .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 . 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 . 按军功授爵,废除贵族特权
30. (2分)“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这是对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贝克特获奖的评语。
使贝克特获得该奖的作品之一是()
A .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 . 《西风颂》
C . 《等待戈多》
D . 《人间喜剧》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0分)
3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点之一。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①废除科举制,大办各类新式学校(当时称为学堂)。
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取士,再加上鼓励兴办新式学堂的政策一一落实,我国出现近代以来兴办新式学校的热潮。
到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的数量已达5 000多所。
在校学生超过160万人。
新式学校取代旧式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②提出新的办学宗旨。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
”1906年清政府又提出“忠诚、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崇尚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的五项办学原则,清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又宣称,学堂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
③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式学校学制。
仿照日本将普通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幼儿园、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大学)。
并规定各级学校的学习年限。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师范和工程技术职业教育。
部分开放女子教育,允许兴办女子小学和师范学校。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提出的办学宗旨和传统旧式学校办学宗旨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32. (10分) (2016高一下·仙桃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请回答:
(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
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
来”“继往开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物?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材料二中“一九九
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围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
答案:29-1、
考点:
解析:
答案:30-1、
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0分)答案:31-1、
答案:31-2、
考点:
解析:
答案:32-1、
答案:32-2、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