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实验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实验班)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

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思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

电影《佐罗》中,迭哥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

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而《笑做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

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

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

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
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

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

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光明日报》2018年1月17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

B.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C.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D.侠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

C.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

D.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

B.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C.作者并不完全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赞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
观点。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就要那棵树
伍中正
米唐的门口长着一棵树。

树是樟树,枝繁叶茂,像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

米唐常常对那棵树一望好半天。

她在树下唱歌,在树下写字,还在树下跳舞。

米唐娘看见了,说,米唐不唱了,该吃饭了。

米唐就不唱了。

米唐娘说,不写字了,该去撒把鸡食。

米唐就不写了。

米唐娘还说,米唐,不跳了,该去园子里剥些菜叶来。

米唐就蹦蹦跳跳去了菜园。

米唐考进了城里的学校。

那棵树成了米唐学费的一少部分。

凑学费的那些日子,米唐娘就想到了门前的樟树。

当米唐娘的身后跟着几个肩背锄头手拿斧锯绳索的人时,米唐就知道,再怎么挽留这棵树都迟了。

那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倒下来的时候,米唐远远地站着,买树的人也远远站着。

①树一倒地,米唐抓着一根树枝就哭起来。

买树的人见了,劝她:米唐,别哭了,不就一棵树么?
那些挖树的民工也跟着帮腔:再说,树就栽在离你学校不远的地方,你还可以去看!
米唐就渐渐地住了哭。

买树的人示意那几个人锯断了一些树枝。

树枝脆裂的声音很响,响在米唐空旷的屋前。

树让一家工厂买走,那家工厂在城里。

米唐看见那棵脱光了衣服的樟树走上了去城里的路。

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又开始唱歌。

米唐娘听了,说,米唐,不唱了,你比娘幸运,树到了城里,你还在城里能看见,娘就真的看不见了。

②娘的话,又说出了米唐的眼泪。

米唐沿着那棵树走过的路,进了城。

米唐念书的学校,离那家工厂不远,也就是离那棵树不远。

米唐下了课,就对那家工厂望,就对那棵树望。

星期天,米唐就去看那棵樟树。

米唐看见樟树栽在厂门口。

厂子里的人很讲究,还为樟树搭了远看近看有点黑的凉棚,树很快就活了过来。

米唐还看见有一个人还在为树浇水。

渐渐地,米唐就跟浇水的那个人熟了。

浇水的是老魏。

米唐每次走的时候,就跟老魏说,魏叔,很感谢你,过几天来看你。

说完,米唐就默默走开。

再出去,米唐邀了个有照相机的女生。

在树下,那个女生为米唐照了好几张照片。

米唐回到家。

米唐就高兴地对娘说,娘,那棵树长得好好的,还发了芽。

说完,米唐还拿出了在树下照的照片。

娘听了看了跟着高兴。

米唐说,娘,往后,我还要买回那棵树!
米唐还到那棵树下去。

接纳城市的阳光和雨水,樟树完全活过来了,再没有那黑黑的凉棚遮盖它美丽的身躯。

米唐站在树下,老魏还在为那樟树浇水。

只是那些从厂里出来的人,边走边说,有的人说到了树,说到了厂长,说厂长不应该拿职工要发的福利去买树,说这厂弄不好就要垮了。

老魏看看他们走远,才对米唐说,米唐,这厂子怕不行了。

米唐问,魏叔,厂里的人往后会不会对这棵树起坏心?
老魏说,工人情绪不稳,说不定哪。

米唐“啊”了一声。

米唐很艰难地从那棵树下走回了学校。

米唐从那所学校毕业后就恋爱了。

米唐领着男友走向那棵树。

站在那棵树前,米唐停下步,用手指着那棵树说,你看你看,那棵枝上还歇了一只黑鸟。

男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

米唐说,你多看一眼,就不行?男友说,行。

男友就紧紧地盯着那棵树。

那树上的一只鸟让他盯飞了。

这个时候,米唐很幸福,也很沉醉。

③这个时候,米唐的眼里就有一些晶亮的泪水。

城市这么大,这么繁华。

米唐最喜欢的地方就是那棵树下。

她经常把男友带到那棵树下。

她看见那些从城市吹来的风,一阵一阵地翻看樟树的叶片;她看见那些枝头落下的叶片很眷恋地飘向大地;她还看见老魏很坦然地在树下做最后的守望。

男友说,米唐,谈恋爱的地方多着呢,你再换个地方行不行?
④米唐的眼里浸着泪水说,这棵树就是我家原来门口的那棵树,我想让她回家!
男友说,行。

米唐门口的樟树又回来了。

米唐也请人给那棵樟树搭了凉棚。

她还对娘说,娘,有空的时候,给树浇上水。

米唐走后,村里有人和米唐娘坐在屋里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门口的樟树:米唐娘,你家米唐能耐呢,那棵你舍不得卖的树,又给你弄回来了!
米唐娘说,当日挖门口的樟树时,我家米唐还在树下哭呢。

我就晓得她舍不得,说不定她还要把这棵树要走呢。

米唐娘说完,两行泪径直往下落。

(选自《就要那棵树》,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采用比喻的形式,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樟树的繁茂,也为下文卖树为米唐凑学费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小说反复提到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唱歌,是为了突出强调米唐对樟树的依恋,也衬托了米唐内心的喜悦。

C.小说善于在细节处刻画人物,男友“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看”“紧紧地盯着那棵树”这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他不只是顺从米唐,更是理解她。

D.小说在写樟树由农村到城市,再由城市到农村的变迁历程的同时,着意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从而深化了小说落叶归根的故乡情结主题。

5.文本多次写到米唐的“哭”,每次“哭”的心情都不一样,请就画线部分任选两处做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中的“那棵树”意蕴丰富,你认为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

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

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

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

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

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

”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

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
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

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

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区、市)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9.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吉茂字叔畅,冯翊池阳人也,世为著姓。

好书,不耻恶衣恶食,而耻一物之不知。

建安初关中始平茂
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转为武德侯庶子
..。

二十二
年,坐其宗人吉本等起事被收。

先是科禁内学及兵书,而茂皆有,匿不送官。

及其被收,不知当坐本等,顾谓其左右曰:“我坐书也。

”会钟相国证茂、本服第已绝,故得不坐。

后以茂为武陵太守,不之官。

转酂相,以国省,拜议郎。

景初中病亡。

自茂修行,从少至长,冬则被裘,夏则短褐,行则步涉,食则茨藿,臣役妻子,室如悬磬。

其或馈遗,一不肯受。

虽不以此高人,亦心疾不义而贵且富者。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
各使诸郡选置中正
..,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

茂同郡护羌校尉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

而琰子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

嘉时还为散骑郎,冯翊郡移嘉为中正。

嘉叙茂虽在上第,而状甚下,云:“德优能少。

”茂愠曰:“痛乎,我效汝父子冠帻劫人邪!”初,茂同产兄黄,以十二年中从公府掾为长陵令。

是时科禁长吏擅去官,而黄闻司徒赵温薨,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钟繇所收,
遂伏法。

茂时为白衣,始有清名于三辅
..,以为兄坐追义而死,怨怒不肯哭。

至岁终,繇举茂。

议者以为茂必不就,及举既到而茂就之,故时人或以茂为畏繇,或以茂为髦士也。

(选自《三国志·吉茂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B.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C.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D.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茂才,即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明清时代科举考试中的秀才有时也沿用此名,也可以解释为优秀的人才。

B.庶子,官名,掌管诸侯、卿大夫的庶子教育事务,晋以后为太子官属。

也指妾生的儿子或者正妻所生的长子以外的儿子。

C.辅,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三辅,汉景帝、汉武帝时,京畿官左内史、右内史、主爵都尉共同治理长安,所辖地区就是三辅。

D.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从中央官员中选举产生。

1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茂出身名门望族,喜欢读书,曾私藏有内学及兵书,他将这些违反当时条律禁令的书藏匿起来,
没有交官。

B.吉茂很注意修身养性。

他一生修行,吃穿粗陋不讲究,行则徒步无所谓,有人赠送财物一律不收,也非常痛恨那些不义之士。

C.吉茂识时务,哥哥吉黄被钟繇杀了,他很愤怒。

等到他被钟繇举荐时,他仍然赴任并因此留下了争议。

有人说他怕钟繇,有人说他是俊杰。

D.吉茂为官清净,无为而治。

他操行纯洁,没有污点,不忍心去欺负吏民百姓,当时王嘉虽然把他评在上等,却认为他外貌丑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虽不以此高人,亦心疾不义而贵且富者。

(5分)
(2)茂时为白衣,始有清名于三辅,以为兄坐追义而死,怨怒不肯哭。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首诗,完成14~15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4.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名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B.后人评价周莘此诗“最近杜味”。

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C.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

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

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D.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15.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2)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3)《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事实上,人类所从事的探海活动少之又少。

虽已在海底发现了不少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稀土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但这些发现与深海大洋矿藏之丰富相比,可以说是。

()。

在人类极有限的认知中,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延续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有着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深海海山剧烈变化影响了海洋环流,也使我们了解到一系列显著的海洋动力环境特征,如泰勒柱、海山反气旋驻波等。

这些复杂的动力环境导致海山区的水体、海底与大洋其他区域形成了的生态系统。

海山环境在深海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的角色,海山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还不乏一些“稀有物种”,不同海山生物群落之间也存在着的联系,而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在深海生态系统研究和开发前的准备工作中,环境评价是其中的重要议题。

2017年8月,在国际海底管理局23届大会期间,中国大洋协会举办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主题论坛,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杯水车薪截然不同利害攸关千丝万缕
B.微乎其微截然不同举足轻重千丝万缕
C.微乎其微截然相反利害攸关错综复杂
D.杯水车薪截然相反举足轻重错综复杂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对海底进行的调查非常有限,到目前仅占整个深海的5%
B.目前人类已对占整个海底5%的深海进行了调查,但范围还是十分有限
C.就深海生态这一点来说,目前人类仅针对5%的海底进行过调查
D.目前人类已经调查了整个海底的5%,在深海生态这一点上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延续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B.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保存了现今海底最古老的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有着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C.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储存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D.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保留了现今海底最古老的大洋地壳和海山群,也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20.清明节快到了,家在外地的鲁班扬必须随父母回老家祭祖。

下面是鲁班扬写给老师的请假条,请指出其中5处不恰当的地方并修改。

(5分)
请假条
尊敬的王老师:
清明节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为继承传统,祭祀先人,令尊决定带家人回乡下老家扫墓。

特向您请假,恳请老师批准。

敬礼!
请假人:鲁班扬
2018年4月2日21.下面是某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初审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