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工业旅游产品透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工业旅游产品透视
如今,走进钢花四溢的车间,流连酒香醉人的酿造房,这些都是近年来出现的“工业旅游”带给人们的特别体验。
到工厂里看看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
一、工业旅游的起源
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再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
工业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的全过程,使其获取科学知识,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并能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
追溯工业旅游的起源,可以回到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
当时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组织客人参观其生产流水线,引起众多厂商效仿,在当时形成“时尚”。
后来,有些厂商采取对客人收取少额费用的做法,逐步演化为工业旅游,而法国也成了工业旅游的发源地。
半个世纪以来,工业旅游在一些发达国家方兴未艾,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
而工业旅游在中国崭露头角则可以从海尔开始算起。
1999年初,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海尔集团提出工业旅游的概念,并为此专门成立了海尔国际旅行社,当年自身工业旅游接待就已达到24万人次之多。
据海尔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尔开展工业旅游主要是得益于海尔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海尔有着品牌优势,消费者相信并忠于海尔品牌;其次,海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海尔园内,移步换景,处处蕴含着海尔文化;海尔样品室,展示着海尔最新、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海尔家电;有的景点,如海尔大学,更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海尔文化相结合,寓意深远。
目前,工业旅游作为新兴的专项旅游项目,因其文化性、知识性、可参与性、现场性等特点备受游客青睐。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工业旅游以其生产场景、高科技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等资源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
注,并展现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一些非常成熟的工业旅游产品,把工业特色融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
如今,欧洲的“工业旅游”已相当红火,法国的“雷诺”、“雪铁龙”等汽车企业年接待游客都超过20万人次;美国造币厂每日吸引成千上万的游人,一张刚印制出来但经过特殊处理不能流通的钞票,成为一件特别热销的旅游纪念品;在德国奔驰公司,游人可以参观奔驰车的总装线,也可以穿上工作服拧几个螺丝钉,最后还可以直接把车买走,工业旅游也直接带动了汽车销售。
二、工业旅游在xx的实践
中国的工业旅游虽起步较晚,但资源分布广泛,其空间分配、类型组合各具特色,发展潜力巨大。
截止到去年9月份,我国已有103家企业通过了国家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审批并正式挂牌,海尔、首钢、三精都是其中的先行者。
首钢作为一个具有80多年历史的现代化大型联合企业,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浓烟污水、“傻大黑粗”的形象。
在国家旅游局的倡导下,首钢于2000年正式启动首钢工业游,并成为国家旅游局工业游的示范基地及北京第一个工业旅游项目。
为了达到工业旅游的标准,首钢以主厂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并对环境绿化、污水处理、道路交通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
与此同时,在三大钢铁生产区还专门开辟了安全通道,培训导游人员,使首钢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工业旅游的标准。
自首钢工业游正式推出以来,共接待十几万人次,对象包括大中学生、离退休干部、国家的各种考察管理人员等。
通过工业旅游这种形式,人们不仅能够身临其境般真切感受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首钢也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参观旅游、教学实践、科普教育、学术交流、休闲娱乐的旅游场所,更是彻底改变了首钢在人们心目中的陈旧形象,真正展现了“科技首钢、绿色首钢、人文首钢”的崭新面貌。
当然,工业旅游在给首钢带来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每年的门票收入比较可观,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如餐饮、娱乐、住宿、车辆等经济效益的增长,由此扩大了就业岗位,使一大批首钢的下岗职工得到了有效安置。
如果说首钢的工业旅游侧重于改善企业形象、传播企业理念的话,那么三精制药的工业旅游更像是企业深度营销、赢得消费者信任的一种手段。
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并非国家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但是身为药品行业的知名企业,三精并未放弃这个宣传企业形象的大好机会。
在短短数月的时间内,三精同时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审批,成为国家工业旅游药品行业的示范点。
而相比较三精制药耳熟能详的广告片,企业通过工业旅游的形式,更能使广大群众面对面的认识三精,感受三精,从而选择三精。
工业旅游在整个三精企业已成为了展示企业形象重要的窗口,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和公关活动。
工业旅游的开展,让游客来监督企业的生产,让他们看到标准的药物生产模式,让每一个走进三精的人都觉得放心(安红缨)。
目前三精“蓝色健康之旅”工业旅游还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了5条不同的线路,以便满足不同旅客的参观要求。
三、工业旅游需要品牌和管理
虽然工业旅游在中国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说仍属于初级阶段,记者在多方采访后了解到工业旅游的发展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障碍从发展战略上讲,我国工业旅游缺少长远的规划。
以参观通道为例,有的企业在当初建厂房时并无此考虑,现在补建,可行性和适游性就差了一些;从工业旅游的内容上讲,旅游过程主要局限在简单参观的基础上,游客亲和程度不高,停留时间短;从旅游效果和旅游产品来看,工业旅游缺少产品宣传、市场开发的主动性。
一方面表现在附加效益开发程度不够,缺少宣传载体,出售的旅游商品与企业生产结合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旅游产品的组合程度不高,不能完全融入本地整体旅游宣传的大盘中(付磊)。
除此以外,目前工业旅游服务的专业程度不足,急需专业导游的培养。
由于从事工业旅游的单位本身是旅游方面的外行,虽为富余人员提供了工作岗位,但很多企业缺少必要的培训,游览讲解比较生硬、肤浅,接待服务不够到位,甚至内容编排和线路组织也存在不科学的地方。
而这往往就使得工业与旅游分离开来,失去了作为旅游的原始意义。
中国工业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更重视工业旅游经济效益的增长点,即工业旅游购物(付磊)。
在这方面主要是实现两种转化。
第一种是把本单位的
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即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在外包装、数量和服务上进行改进,形成旅游购物与普通购物的区别。
第二种转化是把纪念品转化为企业宣传品,即在一般旅游纪念品上附加本企业标识,一个基本的要求是纪念品与本企业相关性要强,制作要精致,值得保存。
在三精制药“蓝色健康工业游”的活动中,很多游客在参观结束后就直接在厂家买药,这不仅实现了旅游产品的销售,同时也说明三精在这些游客的心目中建立起了诚信的形象,使他们从潜在的消费者迅速转变成了忠实的顾客。
当然,仅靠旅游产品是不够的,产品组合与市场细分都需要进一步深化。
在一个地区内,有旅游价值的工业企业类型不尽相同,同类型的企业也只有最突出的才具有吸引力,并且旅游者在一个企业中停留时间也不会太长。
这就需要在产品组合上形成“集聚效应”,把几个互有差异、各具特色的工业旅游点组合起来形成“工业之旅”专项产品,纳入城市旅游线路,这就容易形成吸引力。
另外,工业旅游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形象,因此要把工业旅游纳入到品牌战略中。
这不仅是企业品牌战略的一种创新和延伸,还应该建立在企业品牌的基础上,反过来可以强化企业的品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安红缨)。
除此以外,也要借鉴一下国外工业旅游成功的经验,如发展“怀旧”式工业旅游,把一些过时的行业甚至工厂遗址都用来开发形成工业旅游项目。
这是因为,在老工业区开展工业旅游,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追忆往昔的愿望,同时,人流带来信息流、资金流,对老工业区再开发和再创业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的来看,工业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旅游行业新的增长点,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工业旅游是工业企业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的一种手段,它的“神奇”效用就在于能让社会公众在参观游览中增长见识、了解企业、认同产品,从而达到城市、企业、产品“三赢”的目的。
资料
200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