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单元检测8: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孟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
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称墨子为() 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答案』 D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把同盟会的纲领三民主义与墨子的思想结合起来。
A、B两项不符合墨子思想,C项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
墨子主张“兼爱”,具有平等博爱意识。
2.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
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B.“创立民国”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天下为公”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内容包括“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故A项正确;“创立民国”是民权主义的内容,故B项错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的内容,C项错误;“天下为公”体现的是孙中山为天下计的民族责任感,与题干材料关键词不符,故D项错误。
3.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
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 D
『解析』关键信息: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
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如果本题对题干片面认识,容易错选A、B两项,C、D两项是相对观点,一般二选一,D项是孙中山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可由关键信息体现。
4.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坚持“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答案』 B
『解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孙中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蕴涵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
5.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
里应该是
()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 B
『解析』从时间发展来看,最符合题意的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6.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他们称延安是“思想工厂”。
这里的“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提出了“工农武装根据”理论
B.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答案』 C
『解析』延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途和方向,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
7.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
C.②③④⑤D.②③⑤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只提出学习西方军事科技的思想,张謇是近代实业家。
二人都没有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因此应排除带①④的选项。
8.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主要论证了
() A.农民问题、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
『答案』 D
『解析』《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分别发表于1956年和1957年,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9.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以下文章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 A.“南方谈话”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 D
『解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凡是”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和思想。
邓小平在全国发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结论,揭开了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10.有人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
”材料中的老船长是如何摆正船的航向的
() A.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提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C.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已经退役的老船长”“方向摇摆不定”,这正是“南方谈话”的背景。
面对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市场经济的创建指明了方向。
11.漫画(下图)“某些‘小吏’”寓意深刻。
某些基层干部的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项原则
()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
『答案』 C
『解析』漫画讽刺了某些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刁难群众,以权谋利,显然与C项原则有冲突。
1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邓小平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
『答案』 D
『解析』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根据三者相互衔接的顺序可知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孙中山和戴季陶的一次谈话材料二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孙先生的原则的。
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
……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
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
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
(4分)
(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
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分)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
指出其变化之处,分析其不变的宗旨。
(4分)
(4)分析上述材料中三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6分)
『答案』(1)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特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2)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
关系:《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
(3)变化: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宗旨:追求社会平等,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
(4)都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提出的;都具有开创性;都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都在实践中不断成熟;都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都有利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
『解析』第(1)问,把握孙中山三民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其特点从材料的“不但……而且……”并结合所学“……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归纳即可。
第(2)问,把握《论联合政府》发表的时间1945年,以及材料中“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即可解答。
第(3)问,的变化结合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可回答。
第(4)问,是开放型试题,归纳三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言之有理即可。
14.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孙中山手书
同盟会纲领
材料一(右图)
材料二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
……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
2月
材料四……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先后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分别简述其意义。
(5分)
(5)结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3分) 『答案』(1)思想: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历史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的发展(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井冈山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延安时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3)内容及成果:①“一国两制”的构想。
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4)大事: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改革开放。
意义: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5)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