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完好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完好标准
一、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1)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仪器、信号连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
确。
(3)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齐整,符合技
术要求。
(4)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
求。
(5)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符合要求。
二、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
(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
(2)无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3)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4)生产能力达到铭牌能力或查定能力。
三、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记录。
(3)设备易损件有图纸。
(4)设备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维护保养规程齐全。
四、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现象。
1.起重设备完好标准,起重设备类(1-7项为主要项目):
(1) 起重和牵引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
(2) 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钢丝绳、吊钩符合安全技术规程……
(3) 制动装置安全可靠,主要零部件无严重磨损;
(4) 操作系统灵敏可靠,调速正常;
(5) 主、副梁的下挠上拱、旁弯等变形均不得超过有关技术规
定;
(6) 电气装置齐全有效,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7) 车轮无严重啃轨现象,与轨道有良好接触;
(8) 润滑装置齐全,效果良好,基本无漏油;
(9)吊车内外整洁,标牌醒目,零部件齐全。
2.铸造设备完好标准,铸造设备类(1-3项为主要项目):
(1) 性能良好,能力能满足工艺要求;
(2) 设备运转正常,操作控制系统完整可靠;
(3) 电气、安全、防护、防尘装置齐全有效……;
(4)设备内外清洁整齐,零部件及各滑动面无严重磨损;
(5) 基本无漏水、漏油、漏气、漏砂现象;
(6)润滑装置齐全,效果良好。
3.供气设备完好标准
(1)电气、安全装置齐全完好,管路畅通,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灵敏可靠
(2) 主要附机、附件、计量仪器仪表齐全完整,运转良好,指示准确;
(3) 各控制阀门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
(4) 传动和供水系统操作灵敏可靠;
(5)主、附机外观整洁、润滑良好;
(6)基本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
4.动能设备完好标准,动能设备类(1)~(5)项为主要项目:
(1) 出力基本达到原设计要求;
(2) 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各滑动面无严重锈蚀、磨损;
(3)电器和控制系统、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装置齐全,灵
敏可靠;
(4) 无超温、超压现象,基本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
(5) 润滑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
(6)附机和零件部件齐全,内外整洁。
6.电气设备完好标准,电气设备类(1)~(3)项为主要项目
(1) 各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原出厂标准,或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 操作和控制系统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3) 设备运行良好,绝缘强度及安全防护装置应符合电气安全规程;
(4) 设备的通信、散热和冷却系统齐全完整,效能良好;
(5) 设备内外整洁,润滑良好;
(6)无漏油、漏电、漏水现象
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设备是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和装置的总称。
它是现代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生产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中有关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修理、改进、更新、调拨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就是设备管理。
而设备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让设备完好,尤其是在生产使用中的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况,以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一、设备的种类
一般工业企业,可以把设备分为下列七类。
1.生产设备
即承担生产任务的各种机械装置,如机床、高炉、纺织机、化工反应塔等。
2.动力设备
即产生电力、热力及其他各种动力的设备,如锅炉、发电机、柴油机、空压机、变压器等。
3.传导设备
即用于传送电、热、水、压缩空气及有关固体、液体和气体物料的设备,如电力网,传送带、上下水道、煤气管、蒸气管等。
4. 运输设备
即用于载人和运货的各种运输车辆、船舶等。
5.检测设备
即用于生产和科研中的各种测试设备、计量仪器和仪表装置。
6. 管理设备
即生产经营管理用的设备和装置,如计算机与传真机、电话通讯设备等办公设备。
7.公用服务设备
即企业中的医疗卫生设备、炊事设备以及企业工人俱乐部、影院、体育场等公用场所上
的设备。
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有这些设备。
二、设备的两种运动形态
设备运动过程是从选购设备开始,经投入生产使用、维修、再使用……直至报废为止的设备寿命全过程。
在这个设备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下列两种运动形态:
1.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
即设备的选购、进厂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等形态。
2.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
即指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开支、拆旧及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等。
设备管理也就是上述两种设备运动形态的管理。
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技术管理,一般由企业设备动力部门负责,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经济管理,一般都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
三、设备的磨损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磨损,其中主要是有形磨损,同时也存在着无形磨损。
设备的磨损二般可能分成三个阶段:
1.初期磨损阶段
设备在使用初期的很短一段时间内,迅速磨去设备零件表面粗糙不平部分,这个阶段称为初期磨损阶段。
2 正常磨损阶段
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处于缓慢的正常磨损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磨损速度较平稳,设备应具有最好的耐磨能力,设备呈最佳技术状况。
3.剧烈磨损阶段
设备工作到后期,磨损剧烈上升,超过正常磨损速度, 就进入剧烈磨损阶段。
设备磨损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故障,即失去了设备使用性能。
与上述三个磨损阶段对应,正常的设备故障也就分成初期设备故障、偶发设备故障和磨损故障三个时期。
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设法延长设备的正常磨损阶段,尽可能减少磨损值,缩短磨损速度,并运用铁谱技术等先进技术检测设备磨损状况,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四、设备事故及其分类
凡因破坏了正常生产程序而造成一定后果的行为均称之为事故。
由于设备设计不合理、超负荷运转、违章操作等原因导致设备损坏,而破坏了正常生产秩序并造成一定后果的就称为设备事故。
设备事故又可分成两类:
1.重大设备事故
因设备发生事故导致停产8小时以上,降低日产量1/3以上,导致修复费用一万元以上,或导致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人身伤害等,均属重大设备事故。
对此,各行业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定。
2.一般设备事故
因发生设备事故而停产1小时以上,或导致修复费用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但未造成重大损失的就属一般设备事故。
导致设备事故的原因很多,如结构不合理,零部件质量不合格,设备超负荷运行,违章操作,维修不当,意外碰撞等。
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要采取各方面措施,尽可能排除产生设备事故的隐患与因素,尽力减少甚至杜绝设备事故的发生,使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五、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
那么,什么是设备完好标准呢?
起初,各地、各部门为了考核企业设备的完好率,规定了设备完好标准。
详见下表
级别
项目标准
一级完好设备
二级完好设备
不完好设备
基础
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结构
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
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
润滑
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
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
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不齐全可靠
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
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
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
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
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近几年,不少企业又依照企业标准的格式制定了企业设备完好标准。
为确定与核算设备完好率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
一般,企业都确定设备完好率为企业中所有完好生产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之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
由此可见:要准确核算设备完好率,就必须首先制定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完好标准,并依据其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
这就是说,设备完好标准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唯一依据,也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