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推拿现状及研究进展水墨动画最终幻灯片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直推背部:沿督脉与膀胱经由上至下 直推督脉和两侧膀胱经各两遍。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3、操作:
④患者仰卧,医者站于右侧,通任脉十 遍,分胸腹阴阳五遍,揉腹顺、逆时针各 五遍,后用掌振法以神阙穴为中心,在小 腹部操作十五分钟左右。
⑤用擦法,擦右侧腹部胰腺体表投影处 ,以透热为度。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1 型糖尿病,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 缺乏。
2 型糖尿病,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 泌缺乏到以胰岛素分泌缺乏为主伴胰岛素 抵抗。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1、手法: 捏脊、一指禅推法、点法、拿法、揉法、振法 、擦法。
2、取穴与部位: 后背部、腰骶部、胸腹部及下肢; 任脉、督脉、膀胱经、脾经、胃经以及命门、 八髎、神阙、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三 阴交、地机等穴。
源流
创立:臧福科教授 理论根基: 回归中医根本生命观 生命层次〔形、气、神〕 结合推拿操作特点—通 以气为切入点 以气调神,守神御形
中心理论
❖ 核心思想—气一元论 ❖ 重元气、重胃气、重气化 ❖ 脾胃学说—主轴 ❖ 紧抓三大环节—元气的生成、充养、输布
推拿操作特点
推拿根本原那么—培元气、调运化、 畅气机为
脏腑推拿 现状及研究进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付国兵
脏腑推拿-定义
❖有别于筋伤推拿、正骨推拿
❖以推拿治疗内、妇、儿科病症 。
三个矛盾:
脏腑推拿-现状
推壹拿专业整体升温与脏腑推拿占比萎缩 脏贰腑推拿临床报道增加与理论创新匮乏 指叁导理论与推拿操作特点关联性欠缺
推拿专业整体升温 与脏腑推拿占比萎缩 ❖患者热情
4.点神阙 以中指点神阙穴
一分钟,以指下 觉微微跳动为度。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5.擦少腹 用右手掌横擦少
腹,以透热为度。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6.擦腰骶: 取坐位,用双手
掌自上而下直擦 腰骶部,以温热 为度。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7.揉血海: 取坐位,用双手的
拇指分别按揉同侧 血海穴,约1分钟。
1、一般治疗胃轻瘫患者应给予低 脂肪、低纤维饮食,少食多餐,流质 为主。
2、原发疾病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 瘫应尽可能控制高血糖 。
3、促动力性药物应用促动力药物 是目前大多施 - 手法治疗
4、手术治疗对于少数难治性胃轻瘫患 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5、胃起搏〔gastric pacing〕能使紊乱 的胃电慢波节律恢复正常 。
〔二〕腹部操作
1、通任脉 2 、分胸腹阴阳 3 、调募穴 4 、揉腹 5 、振腹 6 、拿腹 7 、推腹
〔三〕远端操作
1、辨证取穴 2、特殊穴
举例
一、糖尿病 二、胃 轻 瘫 三、痛经
例一 糖尿病
例一 振腹疗法治疗糖尿 病
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 的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 :
推腹部胰脏体表 投影区,一推一 拉交替操作20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3.揉腹部 以神阙为中心揉
腹,顺时针逆时 针各20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4、按揉腰背 双手握拳,以食指
的掌指关节点揉脾 俞、胃俞、三焦俞、 肾俞,每穴各半分 钟。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5、推擦腰骶 双掌由脾俞自上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8.按三阴交: 取坐位,用双手的
拇指分别按揉同侧 三阴交穴,约1分 钟。
谢谢! 再见!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③下肢部操作: 患者仰卧位,医者拿揉下肢两侧的血海 、三阴交穴,并点按足三里,每穴治疗2 分钟。
④腰椎定点复位法: 如果患者L1或L4棘突或棘旁有明确压痛 点,可行L1或L4椎体腰椎定点复位法,后 放松局部肌肉,完毕治疗。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辨证加减
〔1〕气滞血瘀:加按揉章门、期门、肝 俞、膈俞,每穴约半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4、操作:
④术者在任脉上施以一指禅推法,以膻 中、上脘、中脘、气海、关元为重点,反 复操作3~5遍,并横擦左侧脾胃区10~20次 。
⑤拿双下肢前侧至踝关节2~3遍;点按 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痠胀为度 ;轻摇踝关节、抖下肢。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5.随证加减
① 胃中积热:加点按大横、腹结、曲池、 上巨虚,梁丘、公孙每穴约半分钟。
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推拿 配合调理任督二脉、脏腑的俞穴和募
穴,四肢的相关穴位
治疗范围
广泛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妇科疾病、 男科疾病。
近年来开场应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颈 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伤 科疾病
振法 – 分类
着力部位:为掌振法和指振法 操作振源:肩振法、肘振法和腕振法 用力方式:传统振法和松振法。
1.通任脉 用拇指指腹沿任
脉由天突至中极 做推法,双拇指 一推一拉交替操 作十遍。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2.疏两胁 双掌置于两胁,
由胸部前正中线 向两侧分推10遍。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3.通带脉 双掌置于腹部,
中指置于神阙穴, 由腹部前正中线 向两侧分推10遍。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手法:振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揉 法、拿法、按法、擦法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①腰骶部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于右侧,用按 揉法在背部及腰骶部治疗,从上向下操 作。用拇指按压悬枢、命门两侧,并弹 拨悬枢、命门十次。再在骶部八髎穴用 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②胸腹部治疗:
胸腹部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站于右侧, 通任脉十遍,分胸腹阴阳五遍,揉腹顺、 逆时针各五遍,后用掌振法在小腹部操作 十五分钟左右。双手拇指置于腹肌一侧,余 四指置于腹肌另一侧,拿腹,约三次左右。 后手掌紧贴腹部,由右至左,由左至右在 腹部做横向的来回往返推拉法十遍。
以透热为度。
例二 胃轻瘫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1、治那么: 遵循“虚那么补之,实那么泄之〞的原 那么。 2、手法: 一指禅推法、点法、拿法、揉法、振法 、擦法。 3、取穴与部位: 后背部、腹部、下肢部;肝俞、脾俞、 胆俞、肾俞、命门、腰阳关、神阙、气海 、关元、中极、足三里等。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从业人员
❖科室数量
脏腑推拿临床报道增加 与理论创新缺乏
壹临床报道层次低、模式化。
理贰论主要取法针灸,以经、穴为纲。
指导理论与推拿操作特点 关联性欠缺
壹
指导理论的片面性
贰
指导理论与临床推拿操作内在因果关系不明。
研究进展
旧:腹诊推拿、脏腑图点穴等等
新:振腹疗法
振腹疗法
❖根本手法:振法 ❖主要操作部位:腹部 ❖功用:内外妇儿各科病症。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3、操作:
① 患者俯卧位,术者由八髎至大椎行 捏脊法4~7遍;再用按揉法施于背部膀胱 经第一侧线,在肺俞、肝俞、脾俞、胆俞 、胃俞、肾俞、三焦俞稍作停留,以痠胀 得气为度,约3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3、操作:
② 横擦肾俞、命门,用小鱼际横擦八髎 ,各10~20次或以透热为度。
例三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 ,也叫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 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多发生于有排卵 的月经。
原发性痛经
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 时间: 阴道流血前数小时开场,行经第一天到达顶峰,持续 时间从数小时到2~3天 疼痛性质: 痉挛性疼痛、坠痛、胀痛、绞痛 疼痛部位: 下腹部,也可放射至腰骶部、背部、会阴、肛门及大 腿内侧 伴随病症: 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面色苍白、出冷汗、乏 力甚至虚脱
振法 – 特性
振法之振者,“震〞也,震阴而达阳。
采用前臂不自主痉挛而产生的松振法,振 动脐下之动气,助运化而聚原气,促气机 而达周身。
振法的频率在每分钟400-600次之间,属低 频震动,而人类恰恰对低频震动敏感。
振法 – 操作
术者取坐位
肘关节自然屈曲
前臂肌肉的不自主痉挛带动腕关节小 幅度、高频率的屈伸运动
操作要领
术者手掌置于患者腹部:
1、以劳宫穴对着患者神阙穴 2、掌根对患者关元穴 3、中指对患者任脉 4、食指和无名指对患者肾经 5、拇指和小指置于胃经 6、沉肩、垂肘、松腕,作连续快速的颤抖,400-
600次/分。
根本操作程序
背壹 部操作 腹部贰操作 远端操作叁
〔一〕背部操作
1、拿肩井 2、通督脉 3、调背俞 4、直推背部
而下推至八髎穴 10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6、通调脾肾 揉脾经血海、地机、
三阴交,揉肾经太 溪穴,双手拇指沿 胫骨内侧缘由阴陵 泉推至太溪5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7、拳扣胃经 双手握空拳自上而
下叩击小腿外侧胃 经循行部位五遍, 以酸胀为度。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8、推擦涌泉 用手掌擦涌泉穴,
〔2〕寒湿凝滞: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腰 部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
〔3〕气血虚弱:直擦背部督脉,横擦 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摩腹时加揉中脘2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温经止痛操具有调理冲任督带, 温阳散寒,活血行气的功能,在治 疗间歇,通过自我按摩可以起到辅 助治疗和稳固疗效的作用。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我们采用以神阙穴为中心的振腹疗法为 根本治疗手段,取一点而达病所,选择在月 经来潮前七天开场治疗,治疗间歇运用温经 止痛操进展自我按摩,先行调理冲任督带, 疏通调经气,开通闭塞,具备相对完善的治 疗模式,临床疗效可靠。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根本治法
取穴及部位:气海、关元、肾俞、八 髎、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膈俞、 脾俞、胃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
4、操作:
①患者俯卧位,术者由八髎至大椎行捏 脊法4~7遍;再用按揉法施于背部膀胱经第 一侧线,在肺俞、肝俞、脾俞、胆俞、胃俞 、肾俞、三焦俞稍作停留,以痠胀得气为度 ,约3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4、操作: ②横擦肾俞、命门,用小鱼际横擦八 髎,各10~20次或以透热为度。
• ③患者仰卧,医者站于右侧,通任脉 十遍,分胸腹阴阳五遍,揉腹顺、逆时 针各五遍,后用掌振法以神阙穴为中心 ,在小腹部操作十五分钟左右。
② 痰湿阻滞:重点点按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丰隆、内关等穴,每穴约半分 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5.随证加减
③ 肝脾郁结:重点点按肝俞、胆俞、章 门、期门、太冲,每穴约半分钟;
④ 脾胃气虚:重点点按脾俞、胃俞、气 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阴陵泉,每穴约半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3、操作:
⑥推腹十遍。
⑦拿腹三次。
⑧用一指禅推法结合点法,由轻到重 ,点足三里、地机、三阴交等穴位,以 患者耐受为度。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1、固气转晴 拇指内叩掌心,
其余四指握拳, 扣住拇指,置于 两胁,双脚五指 抓地,同时环转 眼球,顺时针逆 时针各20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2、横推胰区 双手掌由外向内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3、操作:
④患者仰卧,医者站于右侧,通任脉十 遍,分胸腹阴阳五遍,揉腹顺、逆时针各 五遍,后用掌振法以神阙穴为中心,在小 腹部操作十五分钟左右。
⑤用擦法,擦右侧腹部胰腺体表投影处 ,以透热为度。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1 型糖尿病,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 缺乏。
2 型糖尿病,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 泌缺乏到以胰岛素分泌缺乏为主伴胰岛素 抵抗。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1、手法: 捏脊、一指禅推法、点法、拿法、揉法、振法 、擦法。
2、取穴与部位: 后背部、腰骶部、胸腹部及下肢; 任脉、督脉、膀胱经、脾经、胃经以及命门、 八髎、神阙、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三 阴交、地机等穴。
源流
创立:臧福科教授 理论根基: 回归中医根本生命观 生命层次〔形、气、神〕 结合推拿操作特点—通 以气为切入点 以气调神,守神御形
中心理论
❖ 核心思想—气一元论 ❖ 重元气、重胃气、重气化 ❖ 脾胃学说—主轴 ❖ 紧抓三大环节—元气的生成、充养、输布
推拿操作特点
推拿根本原那么—培元气、调运化、 畅气机为
脏腑推拿 现状及研究进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付国兵
脏腑推拿-定义
❖有别于筋伤推拿、正骨推拿
❖以推拿治疗内、妇、儿科病症 。
三个矛盾:
脏腑推拿-现状
推壹拿专业整体升温与脏腑推拿占比萎缩 脏贰腑推拿临床报道增加与理论创新匮乏 指叁导理论与推拿操作特点关联性欠缺
推拿专业整体升温 与脏腑推拿占比萎缩 ❖患者热情
4.点神阙 以中指点神阙穴
一分钟,以指下 觉微微跳动为度。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5.擦少腹 用右手掌横擦少
腹,以透热为度。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6.擦腰骶: 取坐位,用双手
掌自上而下直擦 腰骶部,以温热 为度。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7.揉血海: 取坐位,用双手的
拇指分别按揉同侧 血海穴,约1分钟。
1、一般治疗胃轻瘫患者应给予低 脂肪、低纤维饮食,少食多餐,流质 为主。
2、原发疾病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 瘫应尽可能控制高血糖 。
3、促动力性药物应用促动力药物 是目前大多施 - 手法治疗
4、手术治疗对于少数难治性胃轻瘫患 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5、胃起搏〔gastric pacing〕能使紊乱 的胃电慢波节律恢复正常 。
〔二〕腹部操作
1、通任脉 2 、分胸腹阴阳 3 、调募穴 4 、揉腹 5 、振腹 6 、拿腹 7 、推腹
〔三〕远端操作
1、辨证取穴 2、特殊穴
举例
一、糖尿病 二、胃 轻 瘫 三、痛经
例一 糖尿病
例一 振腹疗法治疗糖尿 病
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 的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 :
推腹部胰脏体表 投影区,一推一 拉交替操作20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3.揉腹部 以神阙为中心揉
腹,顺时针逆时 针各20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4、按揉腰背 双手握拳,以食指
的掌指关节点揉脾 俞、胃俞、三焦俞、 肾俞,每穴各半分 钟。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5、推擦腰骶 双掌由脾俞自上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8.按三阴交: 取坐位,用双手的
拇指分别按揉同侧 三阴交穴,约1分 钟。
谢谢! 再见!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③下肢部操作: 患者仰卧位,医者拿揉下肢两侧的血海 、三阴交穴,并点按足三里,每穴治疗2 分钟。
④腰椎定点复位法: 如果患者L1或L4棘突或棘旁有明确压痛 点,可行L1或L4椎体腰椎定点复位法,后 放松局部肌肉,完毕治疗。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辨证加减
〔1〕气滞血瘀:加按揉章门、期门、肝 俞、膈俞,每穴约半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4、操作:
④术者在任脉上施以一指禅推法,以膻 中、上脘、中脘、气海、关元为重点,反 复操作3~5遍,并横擦左侧脾胃区10~20次 。
⑤拿双下肢前侧至踝关节2~3遍;点按 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痠胀为度 ;轻摇踝关节、抖下肢。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5.随证加减
① 胃中积热:加点按大横、腹结、曲池、 上巨虚,梁丘、公孙每穴约半分钟。
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推拿 配合调理任督二脉、脏腑的俞穴和募
穴,四肢的相关穴位
治疗范围
广泛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妇科疾病、 男科疾病。
近年来开场应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颈 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伤 科疾病
振法 – 分类
着力部位:为掌振法和指振法 操作振源:肩振法、肘振法和腕振法 用力方式:传统振法和松振法。
1.通任脉 用拇指指腹沿任
脉由天突至中极 做推法,双拇指 一推一拉交替操 作十遍。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2.疏两胁 双掌置于两胁,
由胸部前正中线 向两侧分推10遍。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3.通带脉 双掌置于腹部,
中指置于神阙穴, 由腹部前正中线 向两侧分推10遍。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手法:振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揉 法、拿法、按法、擦法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①腰骶部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于右侧,用按 揉法在背部及腰骶部治疗,从上向下操 作。用拇指按压悬枢、命门两侧,并弹 拨悬枢、命门十次。再在骶部八髎穴用 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②胸腹部治疗:
胸腹部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站于右侧, 通任脉十遍,分胸腹阴阳五遍,揉腹顺、 逆时针各五遍,后用掌振法在小腹部操作 十五分钟左右。双手拇指置于腹肌一侧,余 四指置于腹肌另一侧,拿腹,约三次左右。 后手掌紧贴腹部,由右至左,由左至右在 腹部做横向的来回往返推拉法十遍。
以透热为度。
例二 胃轻瘫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1、治那么: 遵循“虚那么补之,实那么泄之〞的原 那么。 2、手法: 一指禅推法、点法、拿法、揉法、振法 、擦法。 3、取穴与部位: 后背部、腹部、下肢部;肝俞、脾俞、 胆俞、肾俞、命门、腰阳关、神阙、气海 、关元、中极、足三里等。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从业人员
❖科室数量
脏腑推拿临床报道增加 与理论创新缺乏
壹临床报道层次低、模式化。
理贰论主要取法针灸,以经、穴为纲。
指导理论与推拿操作特点 关联性欠缺
壹
指导理论的片面性
贰
指导理论与临床推拿操作内在因果关系不明。
研究进展
旧:腹诊推拿、脏腑图点穴等等
新:振腹疗法
振腹疗法
❖根本手法:振法 ❖主要操作部位:腹部 ❖功用:内外妇儿各科病症。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3、操作:
① 患者俯卧位,术者由八髎至大椎行 捏脊法4~7遍;再用按揉法施于背部膀胱 经第一侧线,在肺俞、肝俞、脾俞、胆俞 、胃俞、肾俞、三焦俞稍作停留,以痠胀 得气为度,约3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3、操作:
② 横擦肾俞、命门,用小鱼际横擦八髎 ,各10~20次或以透热为度。
例三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 ,也叫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 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多发生于有排卵 的月经。
原发性痛经
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 时间: 阴道流血前数小时开场,行经第一天到达顶峰,持续 时间从数小时到2~3天 疼痛性质: 痉挛性疼痛、坠痛、胀痛、绞痛 疼痛部位: 下腹部,也可放射至腰骶部、背部、会阴、肛门及大 腿内侧 伴随病症: 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面色苍白、出冷汗、乏 力甚至虚脱
振法 – 特性
振法之振者,“震〞也,震阴而达阳。
采用前臂不自主痉挛而产生的松振法,振 动脐下之动气,助运化而聚原气,促气机 而达周身。
振法的频率在每分钟400-600次之间,属低 频震动,而人类恰恰对低频震动敏感。
振法 – 操作
术者取坐位
肘关节自然屈曲
前臂肌肉的不自主痉挛带动腕关节小 幅度、高频率的屈伸运动
操作要领
术者手掌置于患者腹部:
1、以劳宫穴对着患者神阙穴 2、掌根对患者关元穴 3、中指对患者任脉 4、食指和无名指对患者肾经 5、拇指和小指置于胃经 6、沉肩、垂肘、松腕,作连续快速的颤抖,400-
600次/分。
根本操作程序
背壹 部操作 腹部贰操作 远端操作叁
〔一〕背部操作
1、拿肩井 2、通督脉 3、调背俞 4、直推背部
而下推至八髎穴 10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6、通调脾肾 揉脾经血海、地机、
三阴交,揉肾经太 溪穴,双手拇指沿 胫骨内侧缘由阴陵 泉推至太溪5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7、拳扣胃经 双手握空拳自上而
下叩击小腿外侧胃 经循行部位五遍, 以酸胀为度。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8、推擦涌泉 用手掌擦涌泉穴,
〔2〕寒湿凝滞:直擦背部督脉,横擦腰 部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
〔3〕气血虚弱:直擦背部督脉,横擦 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摩腹时加揉中脘2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温经止痛操具有调理冲任督带, 温阳散寒,活血行气的功能,在治 疗间歇,通过自我按摩可以起到辅 助治疗和稳固疗效的作用。
治疗措施 - 温经止痛操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我们采用以神阙穴为中心的振腹疗法为 根本治疗手段,取一点而达病所,选择在月 经来潮前七天开场治疗,治疗间歇运用温经 止痛操进展自我按摩,先行调理冲任督带, 疏通调经气,开通闭塞,具备相对完善的治 疗模式,临床疗效可靠。
治疗措施 - 推拿治疗
根本治法
取穴及部位:气海、关元、肾俞、八 髎、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膈俞、 脾俞、胃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
4、操作:
①患者俯卧位,术者由八髎至大椎行捏 脊法4~7遍;再用按揉法施于背部膀胱经第 一侧线,在肺俞、肝俞、脾俞、胆俞、胃俞 、肾俞、三焦俞稍作停留,以痠胀得气为度 ,约3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4、操作: ②横擦肾俞、命门,用小鱼际横擦八 髎,各10~20次或以透热为度。
• ③患者仰卧,医者站于右侧,通任脉 十遍,分胸腹阴阳五遍,揉腹顺、逆时 针各五遍,后用掌振法以神阙穴为中心 ,在小腹部操作十五分钟左右。
② 痰湿阻滞:重点点按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丰隆、内关等穴,每穴约半分 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5.随证加减
③ 肝脾郁结:重点点按肝俞、胆俞、章 门、期门、太冲,每穴约半分钟;
④ 脾胃气虚:重点点按脾俞、胃俞、气 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阴陵泉,每穴约半分钟。
治疗措施 - 手法治疗
3、操作:
⑥推腹十遍。
⑦拿腹三次。
⑧用一指禅推法结合点法,由轻到重 ,点足三里、地机、三阴交等穴位,以 患者耐受为度。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1、固气转晴 拇指内叩掌心,
其余四指握拳, 扣住拇指,置于 两胁,双脚五指 抓地,同时环转 眼球,顺时针逆 时针各20遍。
治疗措施 - 预防保健操
2、横推胰区 双手掌由外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