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1.
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
_______________ 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_______________ 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
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_______________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_______________ 是党
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A. 张学良组建东北军的历史周恩来西安事变
B. 毛泽东上新式学堂的选择朱德湘南起义
C. 周恩来参加革命斗争的历史朱德湘南起义
D. 毛泽东个人的成长足迹周恩来八一南昌起义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
人物及故事情节等结合句子“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可知第一空是毛泽东“童年、在长
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对应的除了“红军
的成长历史” 还有“个人的成长足迹” 结合句子“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组织了上海罢工”可知第三空是周恩来周恩来曾组织上海罢工、八一
南昌起义是党的创建人
故选D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
《朝花夕拾》等
B.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 “立”是开始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D.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
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品质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答案】A
【解析】A项“著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错误《呐喊》《彷徨》是小说集《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3.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提出的“文从字顺”这一写作理论
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B. 古文中有很多代称如平民可用“布衣”“骚人”代指儿童可用“黄发”“提携”代指战争可
用“干戈”“烽火”代指
C.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都是消息
D. 我国作家曹文轩曾获“国际安徒生奖”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
【答案】B
【解析】略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 《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
的信的一部分
C.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
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答案】D
【解析】D项有误孟浩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
5.春蚕到死丝方尽 _______________
【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蜡炬成灰泪始干
6.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7.(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自 _______________
②或王命急宣或 _______________
③绝壁或千许丈许 _______________
④泠泠不绝绝 _______________
7.(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
7.(3)【甲】文中画线句子描绘出三峡怎样的特点?
7.(4)请概括【甲】【乙】两文共同的主题
【答案】(1)①如果, ②有时, ③表示约数约略左右上下, ④停止止歇
【解析】(1)①句意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自如果
②句意为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或有时
③句意为绝壁有的达到一千丈左右许表示约数约略左右上下
④句意为清越不止绝停止止歇
【答案】(2)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②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在山谷间回响着
【解析】(2)①荣茂盛良甚很
②至非常清清厉
【答案】(3)水清、潭深、山高、柏怪
【解析】(3)画线句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意为“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描绘出三峡水清、潭深的特点“绝 ”意为“极高的山峰” 描绘出三峡山高的特点“怪柏”指形态怪异的柏树描绘出三峡柏怪的特点
【答案】(4)【甲】【乙】两文都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4)【甲】文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地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乙】文写了三峡的一部分——西陵峡从正侧面烘托西陵峡两岸山脉高峻的特点描绘出西陵峡一年四季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三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由此可见两文都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8.(1)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启示?
8.(2)从选文第④—⑥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8.
(3)请对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①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②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
8.(4)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1)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是表现自己
【解析】(1)选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写出了作者在跟随齐白石画画时感悟到的道理从第①段最后一句话“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中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2)①重情义②待人宽厚宽严相济③朴素
【解析】(2)题干给出了答题的具体段落即第④—⑥段分析这三段可以发现每一段的中心句都在段首也是对齐白石先生精神品质的概括从第④段中“齐老是很重情义的” 可以提炼出齐老“重情义”的精神品质从第⑤段中“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可以提炼出齐老“宽容、严格、宽厚”的精神品质从第
⑥段中“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 可以提炼出齐老“俭朴”的精神品质
【答案】(3)①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小兔画得逼真有神突出表现出齐白石先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齐白石先生的艺术家气魄
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强调了齐白石画中桃子的生动逼真运用侧面描写反映出齐白石先生画工一流具有艺术家风度
【解析】(3)①这是齐老夸赞“我”画小兔画得逼真时说的一句话显然运用的是语言描写表现出齐老作为艺术家的鉴赏力在这句话中齐老说了三个“好”字可见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齐老对“我”的鼓励
②这句话将大桃子的丰满可爱与竹篮子的单薄进行了比较在对比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使这幅画作神态毕现而且通过这样的描写间接反映出了齐白石作为艺术大家的深厚功力
【答案】(4)①列举典型事件突出齐白石先生的形象
②选材角度丰富从生活、画画、教学三方面选材写出齐白石先生作为家人、艺术家和老师的身份职业转换
③选材真实作者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使故事真实可信
【解析】(4)综观整篇文章作者并没有从大处落笔着力表现齐白石作为艺术大家的伟大之处而是将生活的典型事例通过三个段落讲述生活细节和琐事来突出齐白石的形象也没有仅限在生活里还体现在自己作画和教人作画等方面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富因为作者是齐白石的干女儿所以选材上一定是真实可信的使读者了解到了齐白石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9.(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9.(2)填入文章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________目标分散四面出击 ________固有的某些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________会暴露出更多的缺陷以致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9.(3)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文章哪一处(A或B)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庄周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放在________处理由 ________
9.(4)《怜愚》一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内容?读了此诗你有怎样的感想?
【答案】(1)本题考查的是提炼或概括文章的论点文章的论点可以从位置上找例如标题开篇或结尾还可运用摘录法和归纳法.本文的开头引用法布尔劝告年轻人的故事引出论点“在人才学中“聚焦成才”是一个重要的规律”.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提炼或概括文章的论点文章的论点可以从位置上找例如标题开篇或结尾还可运用摘录法和归纳法.本文的开头引用法布尔劝告年轻人的故事引出论点“在人才学中“聚焦成才”是一个重要的规律”.
【答案】由于, 不但, 而且
【解析】(2)此题是考查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和思路.在寻找结构关系时注意关联词例如“首先”“然后”“其次”“最后”等这些句子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主次、对比、递进、照应等.这个句子首先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因此首先肯定“由于”这个词语“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与“暴露出更多的缺陷”是递进关系因此关联词是“不但…而且…”.
【答案】B, 因为庄周的话论证的是B处段落中“世路无穷人生有限” “不付出毕生的精力去探求很难窥其堂奥”
【解析】(3)本题考查的是论据以及文章句子结构的对应.论据应该紧跟论证庄周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论证的是道理是B 处段落中“世路无穷人生有限” “不付出毕生的精力去探求很难窥其堂奥” 因此应该放在B处.
【答案】(4)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虽然很多考生可能没有读过此诗但是根据文中的提示语句“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有一首《怜愚》诗讲的正是这种情况” “这”
就提示答案可以从上文寻找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如果撒网太宽胃口过大硬要去一手抓十个跳蚤最终可能一个也抓不到.”加以概括归纳就能得出结论
《怜愚诗》概叹那些胡思乱想什么都想做却一事无成的人从反面说明如何才能成才.一个人一生的岁月是有限的要具有才干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专心致志执一不二.
答案
(1)在人才学中“聚焦成才”是一个重要的规律.(或“要在认识自己的最佳才能选准成才目标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去作重点突破.”
(2)D
(3)B处.因为庄周的话论证的是B处段落中“世路无穷人生有限” “不付出毕生的精力去探求很难窥其堂奥”.
(4)慨叹那些胡思乱想而致一事无成的人从反面说明如何才能成才.感想示例有志成才者不宜同时涉猎诸多领域而应精选一门专心致志深钻细研必将有成.
【解析】(4)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虽然很多考生可能没有读过此诗但是根据文中的提示语句“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有一首《怜愚》诗讲的正是这种情况” “这”就提示答案可以从上文寻找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如果撒网太宽胃口过大硬要去一手抓十个跳蚤最终可能一个也抓不到.”加以概括归纳就能得出结论
《怜愚诗》概叹那些胡思乱想什么都想做却一事无成的人从反面说明如何才能成才.一个人一生的岁月是有限的要具有才干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专心致志执一不二.
答案
(1)在人才学中“聚焦成才”是一个重要的规律.(或“要在认识自己的最佳才能选准成才目标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去作重点突破.”
(2)D
(3)B处.因为庄周的话论证的是B处段落中“世路无穷人生有限” “不付出毕生的精力去探求很难窥其堂奥”.
(4)慨叹那些胡思乱想而致一事无成的人从反面说明如何才能成才.感想示例有志成才者不宜同时涉猎诸多领域而应精选一门专心致志深钻细研必将有成.
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0.(1)按要求修改活动倡议书
安全文明出行倡议书
为了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珍视安全珍爱生命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1. 牢固增强安全行路的意识树立交通法制观念
2. 行人应在人行道上行走横穿道路走斑马线步行或骑车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 不闯红灯、不乱穿道路、不在道路上嘻闹玩耍
4. 出行时不搭乘轻便摩托车或改装电动车
……
交通安全进万家幸福全靠你我他学习和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和责任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养成文明交通的良好习惯为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0年1月17日
学生会
①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倡议书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10.(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请你设计两个本次活动的方案
②刘华林同学书写了四条宣传标语你觉得哪一幅最适合悬挂()
A. 多乘公交车少用私家车
B. 法行天下食者无忧
C. 与文明同行为安全点赞
D.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的美德
10.(3)下列诗句源自宋代的《出行》给空缺的地方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逢人切莫谈边事开口_______________须问故山
贫杀一身无足道苍生百万要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嘻闹嬉闹
②“增强”与“树立”互换位置
③“2020年1月17日”与“学生会”互换位置
【解析】(1)①“嘻闹”应写作“嬉闹”
②搭配不当应是“树立意识”“增强观念” 应将“增强”与“树立”互换位置
③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落款处最后是时间应将“2020年1月17日”与“学生会”互换位置
【答案】(2)①示例开展交通法规知识讲座制作交通法规方面的黑板报
②C
【解析】(2)①要围绕主题“珍爱生命安全出行”设计活动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贴近校园生活例如开展交通法规知识讲座制作交通法规方面的黑板报举行交通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
②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
A项适合“绿色出行”等主题的活动
B项适合食品安全方面的活动
D项适合加强思想品德方面的活动
A、B、D项都与“珍爱生命安全出行”的主题无关
故选C
【答案】D
【解析】(3)本诗出自陈普的《出行》前两句是说开始闯荡碰见人聊天不要讲到边疆的事无须问及故乡故乡的事情也不要谈及后两句是说杀我一人不足以称道只求天下苍生和平安乐据此可知应填“何”和“平安” 故选D
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1.(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11.(2)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和形象?11.(3)材料二中画线句子写出了贺龙怎样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1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A. 毛泽东少年、青年时代注意锻炼所以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有着极大的忍受能力
B. 贺龙是一个谦虚的人在战士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他渴望在同志们的批评中不断进步
C. 红军战士怀有崇高的理想——解放劳苦大众所以在作战中才会奋勇争先、奋不顾身
D.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为革命殚精竭虑每天工作到深夜二三点钟才能休息
【答案】D
【解析】(1)D项“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说法错误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2)运用外貌(肖像)描写写出了作者感受到的毛泽东虽瘦削但精神奕奕、精力过人的特点展现了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过人精力的领导人形象
【解析】(2)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从画线句中“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双眼”“鼻梁”“颧骨”可知这句话属于外貌描写它细致地勾勒了毛泽东的外在形象毛泽东“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 却仍然拥有浓密的黑发炯炯有神的双眼由此可知毛泽东虽然瘦削却精神奕奕精力过人展现了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过人精力的领导人形象
【答案】(3)示例写出了贺龙对穷苦人的同情和关切体现了他对穷苦人的深厚情感表现出贺龙作为无产阶级领导人的鲜明阶级立场
【解析】(3)回答此类题需要结合上下文抓住画线句的内容分析画线句中“完全同情穷人国民党的屠杀激起他的愤怒”直接表明了贺龙对穷苦人的同情和关切因为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 他的同情和关切之中便融入了他对穷苦人的深厚情感贺龙作为无产阶级领导人他同情穷人憎恶反动派结合后文“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可知这表现出他作为无产阶级领导人鲜明的阶级立场
【答案】(4)红军抢渡大渡河
【解析】(4)概括主要内容就要筛选出段落或者文章的主要对象及事件阅读材料三可知其主要对象是红军从“爬上了桥板”“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可知这是红军在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