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保教案范文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采取的各种⾏动的总称。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幼⼉园环保教案范⽂:给垃圾找家
活动⽬标:
1、学会基本的垃圾分类,能说出各种垃圾的名称。
2、学会判断、分析垃圾,提⾼语⾔表达逻辑能⼒“什么是垃圾——垃圾的危害——要给垃圾分类——如何给垃圾分类”。
3、萌发环保意识,热爱⽣活,积极利⽤语⾔去帮助⼈们,解决事情。
活动准备:
1、塑料袋、废纸⽚,塑料瓶,易拉罐,废旧电池,⾷品袋,果⽪,⽛膏等⽣活常见垃圾。
2、做好了的两个⼤盒⼦,上⾯分别画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
活动过程:
1、⽼师出⽰垃圾,⼀样⼀样让孩⼦说出垃圾名称。
⿎励孩⼦总结垃圾特点,得出垃圾的基本概念:不能⽤了的,污染了的,要扔掉的。
2、询问孩⼦家⾥都有什么垃圾,是怎么分类的,是谁将垃圾拿去倒的。
3、教师出⽰⼏组垃圾场堆满垃圾的图⽚,还有⼀些街⾓、公园等到处是垃圾的图⽚。
让孩⼦⾃由讨论垃圾横飞的危害。
4、然后⽼师在PPT上出⽰⼏组垃圾桶的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垃圾桶。
再出⽰⼀些清洁⼯阿姨在清理两种垃圾桶的图⽚。
让孩⼦讨论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引导孩⼦在不同⽅⾯⽐如环保,⽐如体贴清洁⼯,⽐如省时间多⽅⾯讨论垃圾分类的好处。
5、让孩⼦上前分类,将垃圾投⼊垃圾箱内,并且询问孩⼦如此分类的原因。
6、多请⼏个孩⼦进⾏分类,然后让⼤家讨论还可以怎样分类,为什么这样分。
7、布置孩⼦回家与⽗母⼀起寻找家⾥的、社区的垃圾,并且主动给垃圾分类,并且与⽗母做好社区的环保监督员,宣传垃圾分类,垃圾应投⼊垃圾桶等的好处。
【篇⼆】幼⼉园环保教案范⽂:纸盒变废为宝
活动⽬标
1、认识到丢弃纸盒破坏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激发动⼿制作⼿⼯带来的乐趣。
3、感受纸盒的⽤途。
重点难点
认识到丢弃纸盒破坏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丰富词汇“⼤、⼩、长、短”。
活动准备
⾹皂盒、⽛膏盒,饼⼲盒、巧克⼒盒、⽜奶盒等,每组⼀份⽤塑料袋装好。
活动过程
⼀、⾃由玩纸盒,交流感受。
请幼⼉⾃由拿取塑料袋⾥的各种纸盒,摸⼀摸,看⼀看,说⼀说。
讨论:你刚才你摸到、看到的纸盒是怎样的?
⼆、⽐⼀⽐。
拿出全部纸盒出来,让幼⼉再来摸⼀摸,⽐⼀⽐有什么不⼀样,丰富词汇“⼤、⼩、长、短”。
1、每次拿出两个不同的纸盒进⾏⽐较⼤⼩、长短。
2、各⼩组成员轮流说⼀说。
三、观察纸盒,了解纸盒的⽤途。
1、出⽰纸机器⼈、纸笔筒、纸房⼦、纸⽕车等⼿⼯艺品,告诉幼⼉纸盒可以做成许许多多的物品。
2、我们的⽣活离不开纸盒,启发幼⼉说⼀说⽣活中哪些物品是由纸盒做成的?纸盒可以做什么?教育幼⼉不要乱丢弃纸盒,充分利⽤,变废为宝,增强环保意识。
【篇三】幼⼉园环保教案范⽂:消灭⽩⾊污染
活动⽬标
1、初步了解废弃的塑料袋、泡沫⽤⼝等属于⽩⾊污染,知道⽩⾊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了解解决⽩⾊污染问题的基本⽅法。
3、培养幼⼉对活动的兴趣,发展想象⼒、创造⼒。
4、增强幼⼉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明⽩什么叫“⽩⾊污染”。
造成⽩⾊污染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认识“⽩⾊污染”对⼈类的危害性。
引起学⽣对⽩⾊污染现状的关注,养成⾃觉的环保⾏为。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泡沫饭盒和纸盒、纸袋、布袋若⼲。
2、⽆处不在的⽩⾊垃圾图⽚
3、教学挂图
4、幼⼉⽤书
活动过程
1、⽣活经验谈话,引发活动。
(1)出⽰塑料袋、泡沫饭盒,教师问⼩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们在什么时候会使⽤它们呢?
(2)教师:“⼈们为什么都喜欢⽤这些物品?”
2、认识塑料袋,泡沫⽤品难以分解、处理的特性。
(1)引导幼⼉思考将布袋、纸袋、塑料袋丢弃到⾃然环境中,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它们给⼈们⽣活带来⽅便的同时,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结“纸袋和布袋埋在⼟壤中会被分解掉,不会产⽣对环境有害的物质,⽽现实⽣活中普遍使⽤的塑料袋、泡沫⽤品却不容易分解,⼜很难处理,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
3、观看教学挂图,认识⽩⾊污染的危害。
(1)幼⼉观看教学挂图,了解塑料袋和泡沫⽤品到底会产⽣哪些危害?
(2)幼⼉结合⽣活经验,交流⾃⼰的阅读发现。
(这些东西,如果埋在地下,会破坏⼟壤,影响植物⽣长,如果被动物不⼩⼼吃掉的话,可能会因消化不好⽽导致死亡,⼈们如果长期使⽤⼀次性发泡餐具,会影响⼈体健康,如果焚烧这些垃圾,会污染空⽓,
(3)⼩结:废旧塑料包装会产⽣很⼤的危害,由于这些塑料袋、泡沫⽤品⼤部分是⽩⾊的,因些⼈们把它们造成的污染称为“⽩⾊污染”。
4、寻找减少⽩⾊污染的⽅法。
(1)幼⼉讨论在⽇常⽣活中怎么样减少⽩⾊污染,⿎励幼⼉开动脑筋,交流⾃⼰想出的解决⽅法,如购物时⾃带纸袋,
制造出能分解的塑料袋等。
(2)⼩结:为了减少“⽩⾊污染”,科学家们开发了对环境污染少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商家也开始减少这些物品的使⽤量。
⼩朋友们也应该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塑料袋、泡沫⽤品,减少⽩⾊污染,⼈⼈都做⼀个保护环境的⼩卫⼠。
(3)⼀起制作纸袋。
【篇四】幼⼉园环保教案范⽂:教室⾥的垃圾分类
活动⽬标:
1、增强幼⼉垃圾分类意识。
2、了解垃圾分类法,将其运⽤⽣活中。
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班级⾥的三个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的图⽚、⿊⾊笔、“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字条以及⽩纸若⼲、实物垃圾(易拉罐、⽜奶袋、树叶、铅笔头等)。
2、有初步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义。
3、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
把垃圾分类与幼⼉⽣活联系在⼀起。
活动难点:
垃圾桶标志的设计。
活动过程:
1、结合⽣活经验,导⼈活动。
出⽰垃圾桶标志的图⽚(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电池垃圾桶)。
我们为什么要进⾏垃圾分类?
把教室中的垃圾进⾏分类,应该⽤⼏个垃圾桶?
2、设计垃圾桶标志。
(1)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
厨余垃圾(⽔果⽪、⾻头、鱼刺等);可回收的(废纸张等);其他垃圾(厕纸、擦⿐涕纸等)。
三个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样来区分它们?
(2)幼⼉设计垃圾桶标志。
①介绍材料、合理分⼯。
②动⼿设计垃圾桶标志。
根据⽣活中经常出现的垃圾进⾏有⽬的的设计,进⼀步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3、做好垃圾桶标志后,玩“垃圾分类”游戏。
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易拉罐是否要扔?铅笔头属于什么垃圾?
教师: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们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
教师:铅笔头是什么垃圾?
教师:铅笔外⾯⼀层是⽊头做的没有毒,但是把铅笔芯和外⾯的⽊头粘在⼀起的黏合剂是有毒的,⽽且在最外⾯刷得油漆
⾥有⼤量的铅。
4、延伸活动。
将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运⽤到⽣活中。
【篇五】幼⼉园环保教案范⽂:可回收利⽤的垃圾
教学⽬标:
1.知道⽣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意义,以及基本的⽅法。
2.理解标志和图⽰的意义,初步学会使⽤标志和图⽰。
教学难点:
理解书中标志和图⽰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图⽰所表达的意思。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幼⼉进⾏⼝头⼩调查:我家的垃圾怎么处理。
2.材料准备:制作图表需要的材料,⼤书。
活动过程:
⼀、导⼊活动
1 . 请⼏位表达能⼒强的幼⼉说说他们的调查结果,然后将他们的叙述记录下来,填⼊表中。
2 . 教师引导幼⼉观看⼤书封⾯:今天我们要阅读的⼤书,题⽬是《可回收利⽤的垃圾》,⼤家看看,封⾯上有哪些废旧的物品。
⼆、阅读⼤书
1 . 封⾯
请幼⼉认真阅读封⾯,将他们发现的废旧物品,填⼊表中。
2 . 阅读第⼀页和第⼆页。
教师带领幼⼉朗读⽂字,图画和⽂字同时出现,⽤⽂字帮幼⼉理解图画的信息。
3 . 阅读第三页。
图⽂共同呈现,教师朗读⽂字,请幼⼉想想,这些废纸可以做什么?
4 . 阅读第五页。
遮挡⽂字,教师请幼⼉观察画⾯,说出这些是玻璃瓶,请幼⼉想想,如果为这⼀页加上⽂字,可以写什么?(启发幼⼉⽤第三页的句式,进⾏仿编)
5 . 阅读第七页。
遮挡⽂字,教师请幼⼉观察画⾯,说出这些是塑料瓶,请幼⼉想想,如果为这⼀页加上⽂字,可以写什么?(启发幼⼉⽤第三页的句式,进⾏仿编)
6 . 阅读第九页。
遮挡⽂字,教师请幼⼉观察画⾯,说出这些是易拉罐,请幼⼉想想,如果为这⼀页加上⽂字,可以写什么?(启发幼⼉⽤第三页的句式,进⾏仿编)
7 . 阅读第四页。
翻到第三页进⾏⼩结,我们现在可以把可以回收利⽤的废旧物品分成了四类,⼩朋友都想出了很多回收利⽤的好主意,现
在我们⼀起来看看,书上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回收利⽤的办法。
(图⽂共同出现)看,⼈们可以⽤废纸制造什么呢?
8 . 阅读第六页、第⼋页、第⼗页。
请幼⼉看图说出废旧材料可以回收制成什么。
9 . 阅读第⼗⼀页。
在我们的⼩调查中,还有⼀样垃圾很重要,不能随意丢弃的,是什么呢?电池应该放到哪⾥?
10 . 阅读第⼗⼆页。
(遮盖⽂字),这是什么标志,你在什么地⽅看到过?请幼⼉回家寻找这个标志,下次活动时讨论。
三、总结分享
和幼⼉⼀起回顾最初的调查讨论表,看看当时孩⼦们的发⾔中,有哪些正确的和错误的地⽅,加深幼⼉对读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