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在骨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质量管理在骨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病区管理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后的效果。
方法:平均将90例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不同质量管理
形式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
有关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安全防范、病房管理、文书记录以及人文关怀方面的
质量评分、SAS、SD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高骨科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减轻骨科患者不良
情绪,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骨科;病区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管理效果
骨科病种多,其患者具有特殊性,且患者之间病情存在差异性,护理工作繁复,容易发生护理差错。
经骨科收治的患者往往存在活动受限的情况,在疾病影
响下,其身心均需承受较为较大的负担,因此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会进
一步影响患者对于医护工作的配合度。
而为了能够实现骨科医疗资源高效利用,
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就需要加强对骨科病区的有效管理。
此次
研究以骨科患者为主体,通过论述全面质量管理措施,以分析其管理优势及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及时间:90例,2021年5月-2022年8月,纳入对象:于我院骨科接
受诊疗的患者,通过随机序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
对照组男女
患者比25:20,年龄(45.6±7.3)岁,实验组男女患者比23:22,年龄
(46.2±7.8)岁。
样本资料于组间比照后差值小,P>0.05。
纳入标准:①具备
良好理解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调查;②均了解研究目的且自愿参与;③临床
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②失去意识、丧失认知能力;③存
在视力、听力、语言方面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方法。
实验组应用全面质量管理:①由主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等人员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需具备丰富工作经验,能力卓越,能够完成骨科护理计划及管理规范的相关制定,并做好对各部门工作的协调
处理。
②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相关培训,了解该管理模式的理念、作用、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使科室人员工作责任心得到充分提升,并由管
理小组明确科室各个人员岗位职责,构建三级质控管理体系,积极落实管理方案
各项措施[1]。
③针对骨科急危重症、高龄患者等加强重点监控,落实基础防护措施,减少风险因素,加强疾病专科护理,防止病情严重。
④实施弹性排班制度,
根据科室人员流动特点进行工作排班,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充分休息,避免人员精
力不足,增加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⑤鼓励科室工作人员主动上报工作过程中遇到
的风险事件,对于表现优异人员可予以进修、省外学习等奖励,并共同分析风险
事件发生原因,探讨改进措施。
⑥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展开技能比拼,并开展紧急
事件模拟演练,增强科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根据科室护理质量评定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服务
质量,评价项目包括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安全防范、病房管理、文书记录以及
人文关怀,每个项目总分10分,具体分值与护理质量成正比。
②不良事件:记录两组操作不当、医疗纠纷、坠床、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情
况[2]。
③负性情绪:评估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变化,应用SAS、SDS
量表,前者临界分值50分,后者临界分值53分,具体分值与负性情绪严重程度
成正比。
④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评价,问卷为百分制形式,包括不满意、满意以及很满意三个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8.0软件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实验组有关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安全防范、病房管理、文书记录以及人文关怀方面的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组别
专科护
理
基础护
理
安全防
范
病房管
理
文书记
录
人文关
怀
对照组
(n=45)
8.65±
0.52
8.69±
0.67
7.78±
0.63
8.13±
0.57
9.13±
0.42
8.50±
0.58
实验组
(n=45)
9.34±
0.31
9.31±
0.36
8.75±
0.84
9.22±
0.55
9.61±
0.27
9.53±
0.42
t7.645 5.468 6.1979.231 6.4489.648 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2 不良事件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操作
不当
医疗
纠纷
坠床感染
总发生
率
对照组(n=45)
4
(8.89)
2
(4.44)
1
(2.22)
3
(6.67)
10
(22.22)
实验组(n=45)
1
(2.22)
(0.00)
(0.00)
1
(2.22)
2
(4.44)
X²
/
6.153
P0.013
2.3 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果详见表3。
表3 两组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绪对比()
组别SAS SDS
护理
满意度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
对照47.23±40.2750.2843.3437
组
(n=45)4.66±4.48±4.17±4.29(82.22
)
实验组
(n=45)
47.51±
4.57
31.53
±4.62
50.54
±4.05
34.79
±4.07
44
(97.78
)
t/X²0.2879.1100.3009.699
6.04 9
P0.7740.0000.7640.000
0.01 3
3 讨论
骨科收治患者病种类型包括骨关节疾病、骨折、骨肿瘤等,这些患者病情复杂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行动限制,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便相应升高[3-4]。
所以必须予以骨科患者科学护理措施,通过良好的护理管理使患者身心状态得以改善,以此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特点的管理模式,能够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不良事件预防、全员参与,以此实现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提升,达到全面护理质量优化。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存在明显差别,P<0.05。
通过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开展培训活动能够在巩固科室工作人员基础知识的同时,促使工作人员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由此能够使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其次,加强质量监控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5]。
综上所述,在骨科病区管理中落实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实现科室工作人员的明确分工,能够加强不良事件的防护,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促进护理质量、护理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丽月,林婉芳,颜惠玉,等.骨科病区中的护理管理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1):90-91.
[2]刘晓曼.品管圈活动在骨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1):120-121.
[3]吴君,康亚婵.护理绩效层级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1):185-187.
[4]陈白梅,陈晓俞,梁晓晴.持续质量改进在中医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3):223-224.
[5]许云娟,周利华,蔡雅云.全面质量管理在骨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1):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