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关键信息项:
1、遗传因素
遗传素质的定义
遗传素质对身心发展的影响
遗传素质的局限性
2、环境因素
环境的分类
环境对身心发展的作用
环境影响的双重性
3、教育因素
教育在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教育的局限性
4、个体主观能动性因素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内涵
个体主观能动性在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培养个体主观能动性
11 遗传因素
111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这些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112 遗传素质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生理前提。
例如,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某些身体器官和机能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如果遗传素质尚未成熟,相应的发展就难以实现。
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和发展水平。
不同个体在遗传素质上存在差异,这使得他们在身心发展的速度、特点和方向上有所不同。
113 然而,遗传素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它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要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
同时,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随着个体的发展而逐渐减弱的。
12 环境因素
121 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
等因素,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方面。
122 环境对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不同的环境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个体。
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例如,不良的社会环境可能会阻碍个体的健康成长。
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和随机性,个体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123 环境对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良好的环
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而不良的环境则可能对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但人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自
身的努力来选择和改造环境。
13 教育因素
131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132 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包括: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只有按照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自身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教育要协调好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133 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育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不能违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替代个体的实践和主观努力。
14 个体主观能动性因素
141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142 个体主观能动性在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只有当个体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时,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探索和实践,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的发展水平和程度。
一个具有高度主观能动性的人,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积极应对,不断超越自我,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143 培养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个体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激发个体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