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2019)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6.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盼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嚷”,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借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的世界。

4.学习作者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2. 能借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袖、筒、篷、缩”等12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最盼望的是什么?为什么?
2.学生交流
3.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盼》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最盼望的是什么?
4.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

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袖筒斗篷收缩疯狂瓦蓝甩开叫嚷酱油炖肉嘴唇蹦跳楼梯
(重点指导生字“缩、嚷”为平舌音,“甩、唇”为翘舌音;前鼻音“瓦”等;后鼻音“筒、蓬、况、疯、酱、蹦”。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以下的词语:袖筒、斗篷叫嚷、嘴唇注意读准“袖、蓬、嚷、唇”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闷(mèn mēn)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今天的天气真是闷热。

②读一读:闷(mēn)热的蒸汽车间里工作的时间长了,总有头昏胸闷(mèn)的感觉。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斗篷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形如斗,故称斗篷。

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痱子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

逗引用惹人的言行,逗弄对方。

葱葱茏茏(草木)青翠茂盛。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能让人信服。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写了“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后就盼望下雨,盼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终于如愿以
偿的事。


(2)梳理课文思路
练 填空: 课文先写(“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再写(盼
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写(“我”如愿以偿的事)。

四、学习“会写字”
袖 蓬 缩 疯 瓦 甩 嚷 酱 炖 唇 蹦 梯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
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袖、缩、嚷、炖、蹦、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蓬、酱”,上
下结构,“疯、唇”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袖、嘻、嚷”和上下结构的字“酱”,
学生练写。

袖:左右结构,“衤”是两点,要注意。

嚷: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下部是衣字底。

酱:上下结构,上部笔顺是:点、提、竖,下部中间有一短横。

练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
们真切地感受到“我”非常希望能够穿上雨衣的迫切心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的世界。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

袖筒斗篷收缩情况疯狂瓦蓝笑嘻嘻
甩开叫嚷油锅酱油嘴唇蹦跳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写了“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后就盼望下雨,盼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事。


二、品读释疑
1.出示: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

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

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

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这一段话对新雨衣的样子写得很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这件新雨衣的喜爱之情,为后文埋下伏笔。

(2)“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换成“雨衣上还有两只袖筒”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长着”表现出作者对这件新雨衣充满了好奇,这两只袖筒好像是从雨衣里生发出来的,活生生的,非常新鲜,非常可爱,更显得不同一般。

(3)“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呢?试着写一写。

手不用,,,……
2. 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画出相关语句。

作者选取许多事例来表达“盼”的心情。

(1)特别喜欢新雨衣。

(2)“我”白天夜晚都特别关注天气,关注天气预报,盼着变天。

(3)放学后,终于下雨了,兴冲冲回到家的“我”又要找各种理由想借出去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雨衣,却未能如愿。

(4)晚饭后张望窗外,开始盼雨停,雨停后看到窗外的景色,还是觉得雨滴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更好看。

(5)上学时,下雨啦的狂喜,穿雨衣的理直气壮。

3.“我”得到这样一件新雨衣,是多么盼着穿上它呀!作者又是如何来描述“我”的盼望这一心理活动的呢?请画出有关句子,举出两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mǎ)瑙(nǎo)还好看。


(3)“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4)“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我认为最生动的是后面两句,因为富有真情实感,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同身受。

4.“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思考: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为什么放慢了脚步?
我盼望变天已经盼了很久了,风是来了,雨会来吗,我放慢脚步,“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放慢脚步希望看到雨滴,盼望雨滴洒落下来,表现了一种急切的情绪。

5. “可是……还差半小时呀。

”我嘟囔(nāng)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思考:这句中的省略号是什么作用,去掉好吗,为什么?
不好。

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语意不连贯。

刚进门的“我”是想出去的,又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说。

这里的省略号运用巧妙,体现“我”此时的内心世界,所以不能去掉。

三、读写训练,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课文,你们悟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呢?(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总结:我们在今后描写人物的时候,要学习本文中的一些写法,如环境描
写、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等,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

3.方法指导:选择不同事例体现中心意思,作者将自己“盼”的情感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选择不同的事例,将中心意思贯穿在人、事、物的具体表现中,将视觉、触觉、听觉统一起来,引人入胜。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写了“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后就盼望下雨,盼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事,表达了作者渴望亲近大自然的心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学习写作方法
1.学一法:借助形象化的不同心理体验,表达中心意思
本文作者在描写盼望下雨时,成功的将不同的心理体验形象化,具体体现“盼”的心情。

因为抓住把自己想的、感受的、着急的、担心的不同心情生动地写出来,凸显出中心意思。

2.举一例: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这段文字写出作者盼望雨停,希望明天再下的心路轨迹,细腻生动。

3.练一练:
你最近学会了什么游戏?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怎样的心理?认真想一想后写一写,注意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示例:
“跳长绳?我可不会呀!”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妈呀,我哪会跳呀?怎么办,怎么办?
轮到我们小组了,我不情愿地被拉出了教室。

我本想躲在最后,可却被挤到了第一个位子。

“通通通”,心都要蹦出来了。

眨眼的功夫,轮到我跳了。

只见长绳一圈一圈的甩着,怎么跳进去呀?慢点行不行?再慢点好吗?我站在绳前,看着啪啪打着地面的绳子,再看看同学像小猴子一样自由蹦跳,哼!管他三七二十一,豁出去了。

“一,二,三”终于我鼓足了勇气,学着别人的样子,
冲向前方,对准绳子,往上一跳,嘿,跳过去了。

一次又一次,我跳过了绳子,战胜了胆小。

哈哈,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

六、课堂小结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学会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学会了心理描写等体现人物品质……)
师:希望你能把这种阅读方法用到今后的课文中;写作方法用到你的作文中,你一定会写出优美的文章来;你也是个善良的孩子。

课下大家可以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在自主学习本上写一写。

七、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忙碌的早晨》。

板书设计
淡绿色 透明 长着袖筒
盼变天
盼外出 盼雨停--
盼雨点打在新雨衣上
跳跃
盼 渴盼下雨 亲近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