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50分)
1. (2分) (2018高一下·福建期末) 下列叙述不符合题意的()
A . 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
B .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均能保护内层金属
C .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合的
D . 氯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主要以NaCl的形成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
2. (2分) (2016高一上·抚州期中) 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
A . FeS+2HCl=FeCl2+H2S↑
B . Fe+H2SO4=FeSO4+H2↑
C . FeO+2HCl=FeCl2+H2O
D . Fe2O3+3CO=2Fe+3CO2
3. (2分) (2019高一上·九江期末) 下列对古文献记录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 . 《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B . 《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 《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
“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D .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4. (2分) (2016高一下·南沙月考) 向50mL 18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 . 小于0.45mol
B . 等于0.45mol
C . 在0.45mol和0.90mol之间
D . 大于0.90mol
5. (2分)(2015·蒙山模拟) 下表对某些反应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编号离子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评价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足量SO2Ca2++ClO﹣+SO2+H2O=CaSO4+Cl﹣+2H+正确
B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Fe3++SO +Ba2++3OH﹣=Fe(OH)
3↓+BaSO4↓
正确
C醋酸铵溶于水CH3COO﹣+NH +H2O⇌CH3COOH+NH3•H2O 错误,阴离子水解相互促进,应
该用“=”号
D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和氯化钠的
混合溶液一段时间
阴极:2Cu2++4e﹣=2Cu
阳极:4OH﹣﹣4e﹣=2H2O+O2↑
错误,该阴阳两极反应不可能同
时发生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已知KMnO4、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生成Cl2 .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实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A . ①和②处
B . ②处
C . ②和③处
D . ②③④处
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 . 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是活化能
C . 活化分子的总数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D . 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8. (2分)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 由C(金刚石)→C(石墨)+119KJ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 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285.8KJ
D .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53.7KJ,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
9. (2分) (2018高三上·宝坻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加热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使放热反应速率减慢
B . 改变条件后若化学平衡向正向移动,则化学平衡常数变大
C . 当3v正(H2 )=2v逆(NH3)时,可逆反应N2+3H2 2NH3 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 . 压缩装有NO2的注射器,容器内平衡2NO2 N2O4右移,最后气体颜色比原平衡深
10. (2分)反应Br+H2═HBr+H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反应热:过程Ⅰ>过程Ⅱ
B . 两个过程的反应热是相同的,△H=﹣80 kJ•mol﹣1
C . 过程I中使用了催化剂
D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11. (3分) (2015高一上·回民月考)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 . O2
B . CH4
C . CO2
D . SO2
12. (3分) (2016高一下·承德期中) 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甲烷.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2CO(g)+O2(g)═2CO2(g);△H=﹣566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
当使用管道煤气的用户改烧天然气后,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等体积的燃气,理论上所获得的热值,后者大约是前者的()
A . 0.8倍
B . 1.3倍
C . 1.6倍
D . 3.1倍
13. (3分) (2018高二上·许昌期中)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 . 化学反应速率v
B . 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 . 化学平衡常数K
D .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14. (3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 . 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 . 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 .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15. (3分) (2018高一下·广东期末)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 . 已知S(g)+O2(g)═SO2(g)△H1;S(s)+O2(g)═SO2(g)△H2 ,则△H1<△H2
B .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C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 =+285.5 kJ·mol-1
16. (3分)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g)+O2(g)⇌2NO2(g)△H<0,其中NO为无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下列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 v(NO2)=v(O2)
B . 反应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 . 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D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17. (3分) (2018高三上·徐州月考) 向湿法炼锌的电解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 ,可生成CuCl沉淀除去Cl- ,降低对电解的影响,反应原理如下:Cu(s)+Cu2+(aq) 2Cu+(aq)△H1=akJ•mol-1,Cl-(aq)+Cu+(aq) CuCl(s)△H2=bkJ•mol-1,实验测得电解液pH对溶液中残留c(Cl-)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溶液pH越大,Ksp(CuCl)增大
B . 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利于Cl-的去除
C . 反应达到平衡增大c(Cu2+),c(Cl-)减小
D . Cu(s)+ Cu2+(aq)+Cl-(aq) CuCl(s)的△H=(a+2b)kJ•mol-1
18. (3分) (2016高二上·铜仁期中) 2.0mol PCl3和1.0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40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 PCl3和0.50mol Cl2 ,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A . 0.40mol
B . 小于0.20mol
C . 大于0.20mol
D . 小于0.40mol,大于0.20mol
19. (3分) (2017高二上·延安期末) 实验中要快速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A . 纯锌和稀硫酸反应
B . 纯锌和浓硫酸反应
C . 粗锌和浓硫酸反应
D . 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
20. (3分)(2015·广东模拟) 900℃时,向 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乙苯,发生反应:
⇌ +H2(g)△H=akJ.mol﹣1 .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010203040
n(乙苯)/mol0.400.300.24n2n3
n(苯乙烯)/mol0.000.10n10.20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在前20 min的平均速率为v(H2)=0.004mol•L﹣1•min﹣1
B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乙苯)=0.08mol•L﹣1 ,则a<0
C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则乙苯的转化率为50.0%
D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乙苯、0.10mol苯乙烯和0.30molH2 ,达到平衡前v(正)>v(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0分)
21. (12.0分) (2018高二下·武冈模拟) 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2)③、⑤、⑦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元素②的气态氢化物比元素⑥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 ________(填“强”或“弱”);
(4)④和⑨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2. (12分) (2017高二上·西湖期中
) 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g.
(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________.
名称托盘天平(带砝码)小烧杯坩埚钳玻璃棒药匙量筒
仪器
序号a b c d e f
(3)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________.
(4)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H2SO4NaOH平均值
①26.226.026.130.1________
②27.027.427.233.3
③25.925.925.929.8
④26.426.226.3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23. (14.0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放入体积为2L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1请回答:
(1) x的值为________
(2) 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若在同样的条件下,开始时加入C、D 各 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相同,则还要加入________ mol________物质.
(5)保持温度不变,往同一容器中通入A,B,C,D各1mol,该反应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4. (12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期末) 尿素[CO(NH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1)工业上用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内,当起始投入量氨碳比 =4,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 ________B点的正反应速率为v正(CO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假设氨的起始投入量为8mol,求从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这段时间内v(NH3)=________。
③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④单纯从制备的成本角度考虑,我们希望氨碳比尽可能________(“大”、“小”)因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0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3-3、
23-4、23-5、24-1、
24-2、。